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江户旅人 > 第63章 一时难办缫丝厂

江户旅人 第63章 一时难办缫丝厂

作者:秽多非人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1:12:06 来源:小说旗

想法倒是有的,就是这个操作显然是个大问题,丝绢业名声在外,已经是天大的火坑,现在就是傻子也不会乐意跳进来。而且现在就算是开始筹办缫丝厂,也没有人才和技术。

启动资金的话忠右卫门到是有一点,咱不是有三万好几千两呢嘛,确实可以设法弄一个缫丝厂。但是问题就是身为武士的忠右卫门,是绝对不能够去从事商业这种贱业的。“士”在四民之中,身份属于最高的那一级,顶多也就只能在家种种菜。

刘备在许昌还种菜自娱呢,农为天下之本的思想也是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武士种地虽然可能会被人说闲话,可是却不至于犯忌讳。你完全可以说是为了体验生活,连天皇理论上都要在春上亲自耕种呢,有什么不对的。

但经商就是不行,绝对不行!

而且忠右卫门这边身上还有官职呢,虽然不是很忙,却也未必有闲着的时间。未来的一两年以内,肯定功夫都要花在编练炮兵身上。咱们加入这支军队,虽然也是出于幕府的命令,可是扪心自问一下,未必没有在这里面发展点什么的心思。

是军队重要?还是想着办缫丝厂重要?

不论问谁,那都是军队重要啊。这回招募的可都是勤劳朴实的武州八王子千人同心众啊,他们和江户城下那帮子大老爷们完全不同。这帮人听说能去当兵,那个踊跃程度,瞒报年龄也要进军队啊。

所以不管怎么说,咱们也不能够把心思分在办缫丝厂上面。至于咱们手下人?一共只有两个半,一个天野八郎已经送去长崎学英语了,一个寺泽新太郎要跟在身边奔走,剩下半个土方岁三还毛头小子一个,济得甚事。

况且他们也不可能会办缫丝厂的,让他们去砍人还差不多,估计天野八郎一个人砍五六个问题不大,砍十个也能全身而退。

另外一个问题是,生丝如果不能够大规模出口的话,仅仅是在国内自己消化,那绝对是没有什么太大的未来的。就日本这点子市场,百分之八十的人口都是农民,剩下几百万的武士、町人以及寺家,就那么点消费力。

也就是说,假设1853年佩里到点掐着表来日本,大炮船黑洞洞的炮口把德川家庆吓唬到了。然后幕府宣布开国,开放港口,允许贸易,那也是六年以后的事情。

中间这六年,有可能就是净投入。谁有这么大的身家,这么多的闲钱,往这里面使劲的砸,不求回报的?

希望天上不要掉下一个林妹妹,掉下一个冤大头!

我可以帮你牵线眼前的将军亲弟、明石侯松平齐宣大人,只要松平大人不蹬腿,你这个政治保护伞就绝对不会倒。咱们松平大人那可是未来的老中首座,幕府预备的辅政大臣,眼下就差走一道顾命的程序啦。

“你是想到了什么东西?”松平齐宣看到忠右卫门口中念念有词,手指好像还在比划什么。

“您说办个缫丝工场,能不能挣钱?”这种事情没什么隐瞒的必要,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随便聊都行。

“生丝你要卖给谁?”松平齐宣并不是没有头脑的人,只不过时而用,时而不用罢了。

“不知道!”

哈哈哈哈哈哈,忠右卫门被这一问,还真就是不知道。国内的生产经营模式还处于那种“纯天然”的情况,缫丝主要都是村里的富农和地主在做,一部分卖给既有的纺织工场,一部分自己就纺织白绢了。

凭空多一家缫丝厂出来,如果没有极其先进的技术优势,能够把缫丝成本大大降低,降低到他们自己在家缫丝比买你的生丝还要贵的程度,那忠右卫门甚至很有可能根本杀不尽这个丝绢业。

其实这一点,忠右卫门大小还真有一点自信的。因为一开始日本的缫丝技术原始到诸位根本不敢相信的地步,一开始的日式缫丝,是将蚕茧含在嘴里,然后靠口中的体温以及口水,把丝慢慢抽出来。

不仅效率低到令人发指的地步,其质量也非常的差劲,根本无法织出质量较高的绢。后来因为大陆移民的增加,才从原始的缫丝变成了现在的手工缫丝,用专门的手摇工具,收集丝线,集捻成线。

到了唐宋至明,在大量的向中国学习之后,日本也有了脚踏式的缫丝工具。这时候缫丝就可以由一个人单独完成了,耗费的人力更加减少,也不需要手指伸到开水里面,去捞取丝线的头绪,工艺进一步发展。

咱们忠右卫门当然不会还用人力啊,肯定是直接上马蒸汽缫丝机啊。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找到一个既生产蚕丝,又生产煤炭,最后还能靠海,便于运输的地方。这样子的话,可能整个缫丝的成本,就能够大大降低。

直接打垮全日本的家庭手工缫丝业不敢说,先打垮武藏一个国的还是没问题的吧!

想想就好,想想就好,梦里啥都有,还是得脚踏实地的。而且一旦办起了缫丝厂,肯定先把国内的农民给排挤死了,没事还好说,一旦发生一揆,哼哼。

厂子保证立马给你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人还要给你直接打死。幕府为了平息民乱,保不齐还要你做替死鬼,推你出去给老百姓出气。

这么一想,想要弄这个缫丝厂,还是要瞄准出口。如果是出口的话,那么就不会立刻和国内的家庭手工缫丝业爆发直接的冲突。

等到新政府的时候,一年四百次农民起义?我没在怕的,只要能殖产兴业,脱亚入欧,杀几万几十万泥腿子,那都是应该的,我只觉杀的少。敢打砸工厂?直接发配你去南桦太厅种土豆,让你一辈子回不来。

嗐,眼下肯定是一时间办不成了,但是可以把这个事情先记在小本本上面,等时机再成熟一点,便找个冤大头,拉上松平齐宣做保护伞,就能够开张铺摊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