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请天下赴死 > 番外·龙凤之姿篇(二)

请天下赴死 番外·龙凤之姿篇(二)

作者:阎ZK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9 20:16: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原西域鄯善国所在,地多沙卤,少水草。北即白龙堆路,西北有流沙数百里,距安西州六百五里,飞沙走砾,举目皆满。

《史传·图志堪舆》

黄沙大漠,风沙垂落,萨阿坦蒂提起笔,记录下文字,帝王车舆在后,九色鹿亲自在前方开辟道路,即便是这一段风沙激荡的道路,也只剩下了细微的流风,难以吹动白纸。

此番帝君出巡,威仪甚重。

并不是如同前朝陈国鼎盛时期的那种铺张浪费,奢侈华丽,而是威仪肃重,前后皆有重甲骑兵巡卫,血色的披风翻卷,刀剑在西域的风中更显得肃杀。

这些兵器是当年平定天下的乱战当中曾饮血的。

帝君此行,隐隐震动天下,许多人不明白帝君行动内隐藏的目的所在,随行的右仆射文鹤先生倒是看得透彻,闲吃落花生的时候对随行大将军道:

「陛下此次出行,威荣极重,恐怕是要定一下四方人心吧。」

「虽则天下大定三年春秋,但是在这之前毕竟是三百多年的乱世,多少豪杰匹夫已经习惯了用手中刀剑,赚取功名地位,这一时间天下太平下来,他们反倒是不习惯了。」

左领位大将军契芯力肃然默,右手握刀,道:「陛下兵锋之盛,挫败军神,以过去天下第一军神为阶,扫平天下英雄胸中烈气。」

「又对百姓极宽,得天下人心。

「如今天下强者皆敬惧陛下,百姓都归心于秦,还有人敢于作乱吗?」

文清羽笑,道:「那些顶尖豪雄不敢动,百姓不会动,但是那些自翊才情超脱于寻常人,但是又没能得到他们心中匹配他们自己地位的人呢。」

「往往就是这些站在中间的人,最能生出事来。」

「那些人不满意现在的局面,又习惯了之前几百年间,只要有勇武和豪气就能迅速崛起的时代,不愿意受陛下律法约束,急功近利,却没能得偿所愿,当然会不满。」

契芯力若有所思。

文清羽拍了拍契芯力肩膀,道:

「天下的规矩虽然变了,但是人心里面的习惯却很难立刻纠正过来,他们还是想要搅出些波澜涟漪来,然后趁势抓取些利益的。」

「当年不也有边军想要军功,故意搅事,然后再平叛么?」

契芯力道:「陛下所来,原是为此。」

文清羽大笑:「错了。」

契芯力不解。

文清羽慢悠悠指着自己,道:「这是为何区区在下会在这里的原因,而不是陛下来此的目的」契芯力讶异:「文先生—」”

这一句文先生还没能说出,就被文清羽止住。

文清羽手指竖在自己嘴前,微笑道:「错了。」

西域的风里面带着干燥的砂砾,数年前西域王城焚烧的烈焰留下的余温还没能散尽,来自于中原的文士雍容诚恳,道:「在这里,请唤我一一」

「西域晏代清。」

契芯力顿了顿。

他知道过去的事情,所以知道这个名字在数年之后,再度出现在西域时带来的波涛和震动,但是即便是这个时候,这位文清羽先生也是照常用晏代清先生的名号去‘耀武扬威」,绝不肯让自己陷入危险的境地,让契芯力也是无可奈何,道:

「果是先生。」

「末将佩服。」

文清羽不置可否,道:「至于陛下来此”

「一则是彰显威仪,天下大定三年,陛下以武功平天下,也该巡游四方,以镇不臣之心。」

「二来—.—」

文清羽不再说话,只是看着远处。

契芯力恍然,低声道:「李国公。」

西域西意城国公李昭文,与帝年少相识,那一场让天下群雄走入棋盘的事变开端,年少的李国公,就按照那时也同样稚嫩的秦皇信笺里说的那些话,带着自己的玄甲兵,冲入西域。

在那一场乱事里面,成功在吐谷浑灭亡之战当中,提前带走了工匠,图卷,堪舆,以及那一枚吐谷浑王印。

李昭文留下了那时对于她来说最重要的堪舆,工匠,图卷,然后大方地将吐谷浑的王印转赠给了秦皇。

而在陈国大祭之前,秦皇将这一枚王印交给了契芯力。

那就是铁勒九姓的开端。

如今铁勒部,至少是契芯力这一支已进入中原生活。

更改服饰,日契姓。

李昭文在平定天下那十年时间里,作为秦皇魔下第一等战功的战将,既有在西域时鼎力相助,

相赠兵甲金银的交情,又参与了之后几乎全部大战,开国之后三年竟然一直不来京述职。

有异心者看到了异心。

而他们这些,在秦皇尚还微末的时候就跟着秦皇的老弟兄们,才能知道这种隐幽的事情,文清羽微笑询问道:「不知道契芯力将军觉得,陛下和李国公诸事,如何?」

契芯力肃然敛容,道:「末将,外臣;此陛下家事也,岂能妄言,愿丞相详思之。」

文清羽微笑挪输:「好好好,是文灵均教你的,还是房子乔,亦或者说,是晏代清。」

契芯力道:「丞相知末将心,何苦试探。」

文清羽微笑不答。

只是,秦皇车舆并没有直接前往国公府所在,而是在辽阔的西域诸城邦驰行,所见百姓庆贺,

士卒奋勇,西域为之大定。

太史官看出来,这是在以西域国公府为核心,以西域各大城池为途经点,徐徐而去,太史官年纪还很小的时候就遇到了秦皇,之后大部分时间都跟随着秦皇主力部队,承担为秦皇作起居注的职责,关系亲近。

事关于秦皇和那位被后世称为历代国公第一人,帝国西域之玉璧的李国公,太史官落笔谨慎,

作起居注,曾经询问过秦皇。

那时候的秦皇二十八岁,武道传说之身本来就寿数绵长,又曾经服下侯中玉的丹药,容貌不变。

但是那一路的经历,斯杀,治国,不是虚假的,

二十八岁的君王,披着宽松的服饰盘膝坐在方桌前面,桌子上有一炉香浅焚,秦皇慢慢调理琴弦,双目像是光华内敛的宝石,俊朗沉稳,调理琴弦的手稳定,琴弦的声音悠远。

桌案上深黄色铜炉里的白烟袅袅,不曾晃动。

太史官安静坐在帝王的对面,询问道:

「您为何不直接去见李国公呢?」

秦皇微微笑了下,道:「.——你这孩子,说话的时候,越发直接了。」

萨阿坦蒂回答道:「因为臣知道陛下的性格,所以这样询问,如果是暴虐之君,臣会不言,若是虚伪之君,臣会曲言。」

秦皇无言,就连调弦的动作都顿了下,笑叹道:

「当真不知道,是你太用功了,还是文鹤先生教你太认真,你竟然真学会了他的几分神韵。」

「至于为何,倒也简单。」

「我和她年少相逢,乱世之中,我持战戟,她持弓箭,也曾在对峙军神,突大可汗的战场上并肩厮杀过,我今亲率车舆卫队前来,是为了告诉她,我来了。」

萨阿坦蒂于是道出了自己的疑惑:

「人皇之爱,自该霸道,但是您既来此,却又为何不去见她?」

「人皇—」”

秦皇道:「我和她年少相逢关翼城道左之时,并非帝王,如今见她之人,也不是。」

「我想要去见她,但是我并不会强迫她来见我。」

「我只是告诉她。」

「我来了。」

帝王起身走出,刚刚调好的琴弦在西域的风中微微发出声音,像是年少时候奔跑过关翼城的街道,听到翘起房檐下面的铁铃铛,带着潮湿的气。

太史官垂首许久。

「原来如此。」

她拈灭灯芯,抱着古琴,起身退出门外。

西域安西城外的范围内,有大大小小的城池上百,帝君率领卫队一一前行,所至之处,就抽检各地政务,有功者嘉奖,有罪者则刑罚,并不劳累百姓。

有人奉上了祥瑞之物,言有五彩大鸟从天而落,在树林之中作祷天之舞,华美异常,帝笑,谓左右言:「朕曾听陈鼎业,妄爱祥瑞之言,奉上祥瑞之人,动辄封赏。」

「可惜,朕没有什么金银来给你。」

「对于国家来说,人才才是真正的祥瑞。」

「朕要这样的祥瑞做什么呢?」

于是将那五彩华美之鸟放归天穹,告诫那送祥瑞之人后将其遣返,四方众人心中的攀附之心随即平息,民间那些想要遵循着以前的经验创造祥瑞,来讨好君王的行为随即一止,民心更高。

秦皇队伍行过的地方,都有类似的消息和事情。

这些消息都被安西都护府的羽骑兵送到了西域国公府所在的地方,一日一日,前来送情报的骑兵和送完情报之后,赶回去述职的骑兵几乎可以望见彼此,络绎不绝,号为跑马。

国公府中,一位鬓角已有白发的中年男人看着穿着墨色甲胃,佩戴西域坚硬鹰集羽毛作为装饰的英武锐骑兵离去,听着马蹄声音轰隆隆的,满脸纠结。

有温柔声音询问:「阿兄,何以做此面目?」

长孙无看来人,抬手扶额,道:「还能是什么?」

「陛下和国公爷,他们两个——」

「唉,喉!」

「我的胃啊,疼。」

帝君没有直接来西域国公府,可是那一日长孙无将帝君率众出巡的事情告诉了李昭文之后,

李昭文也没有如他所期望的那样,率众相迎,

长孙无当年三十三岁的时候,作为李昭文的采访使四方游历,见证十四岁时候的李昭文和李观一的关系开展变化,如今已经过去了十四年,这两人关系尚未走下去。

每每想到此事,初入六重天的长孙无都会觉得胃痛。

简直就像是越千峰在自己的胃里面翻天倒海似的。

长孙无垢也是无奈,但是她的感觉比起长孙无更为清晰一些,如今陛下虽然是没有亲自来此,但是抵达西域之后的一件件事情,那些在风中传递来的消息,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堂皇之气,逐步逼近过来了。

长孙无垢有一种感觉:「他们会见面的。」

长孙无涛叹息:「最好如此。」

他拍了拍自己的胃,自嘲道:

「石达林说,我这是深思劳损,望而不得,他的医术是从战场乱世里面磨砺出来的,对这种情况没救,普天之下,除非是十四年前死在了麒麟宫的侯中玉复苏,否则的话,怕是没法治好了。」

长孙无垢道:「侯中玉?」

「是那位被史官评价为「私德有亏,术士之道,冠绝三代,求道之心,弑师誓师」的前朝传奇术士吗?」

长孙无道:「是啊,我麒麟军能从无到有崛起,甚至于到现在的军中兵家医官体系,还有丹药体系,几乎都是这侯中玉留下的东西为基础构筑出来的。」

「他不是青袍客张子雍那样的绝世天才。」

「但是他偏偏执着如魔,将张子雍的手段拆解之后,反倒是可以为天下人所用,陛下认为,判断一个人不可以简单片面,犹侯中玉之人,其罪当代,其功千秋」

「陛下有建凌烟阁,记录乱世各位功勋。」

「这位侯中玉虽然说是陛下第一个大敌,却还是被摆在了凌烟阁的最高处,陛下亲自提笔画之,和北鼎公越千峰等人位列于一地。」

「后世学医学术士之人,学其知识,却不可学其为人。」

「至于石达林这老小子。」

「如今待在京城,给那位晏代清先生调理身体。」

「天下乱战的那些年里面,麒麟军能在乱世里面逐渐崛起,自是陛下英明神武,百姓奋勇,谋主奇策,可是晏代清先生在后局中调理,也是居功甚伟。」

「只是晏代清先生的身躯稍有虚弱,如今也算渐渐恢复过来了。」

长孙无按了按自己的腹部,慨然叹息道:「痛也哉,痛也哉,却不知此腹心肠胃之痛,何日可解,何药可医啊。」

长孙无垢轻轻推了下自己的兄长。

「阿兄此言冒昧。」

长孙无铸还要说什么,却听得有门推开来,那边一位老人走过来,长孙无神色一变,起身行礼道:「老国公”

来者正是前代国公李叔德。

这位在乱世当中也算是绽放光彩,面对鲁有先,秦王都不肯后退的前代国公从位置上退下来后,过得相当滋润,如今比起五六年前还要更有精神,目光炯炯,须发整理一丝不苟。

抬手让长孙无起来,问他先前所言之事,长孙无没法,只好这样说了。

老国公李叔德听完之后,胃然叹息,道:

「小儿女气!」

「且让开,让开!」

长孙无住道:「老国公您要做什么?」

李叔德长笑:「老夫去给你拿药。」

他从长孙无,长孙无垢当中穿过,走过三座殿宇,进入国公府大堂,见李昭文负手而立,看着诸多卷轴,似在沉思,李叔德便径直开口问道:

「二郎在此,扭扭捏捏,做什么模样?」

李昭文转身道:「父亲。」

李叔德道:「为何三年不肯前去相见陛下?」

李昭文默,将自己不愿意去见李观一的理由都尽数说了,从容道:「我是天下的国公,当代之名将,岂能留在宫廷之中?」

李叔德摸了摸自己的胡须,道:「可是陛下不是来了吗?」

李昭文顿住。

李叔德故作讶异:「没人说你要和陛下回皇宫啊。」

「陛下不是来了吗?」

他指着这国公府,道:「是我家的屋子不够宽广,还是家中床铺不够多呢?」

李昭文顿了顿,道:「那是陛下,我是臣子——

李叔德放声大笑,他道:「你已逼父退国公之位,年少的时候都带着玄甲兵去捞吐谷浑的王印,怎么轮到你这里的时候,反倒是扭扭捏捏的了?」

「那为父不如把话说得明白些。」

「若说是国公入宫,那自是不该。」

「可若是帝后帝妃,提三尺剑,立不世功,为国家镇边,不也有三分气魄?你在想什么?」

李叔德直接一推女儿肩膀,呵斥道:

「人生在世,几多遗憾,到这个时候你还在在意史官之笔吗?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

「白蹄乌就已经在外面,且去,且去。」

八重天宗师的女子竟被自己的父亲推动,走出了一步,脸上的神色在犹疑之中,变得坚定,犹如当年那样的意气风发,呼出一口气,道:「好!」

马蹄声炸开,龙马疾驰。

李叔德看着女儿身影,摇头胃叹,始终追随着李叔德的名将夏侯锻道:「老国公,您是—”

李叔德叹道:「我已不是国公,阿锻。」

「叫我叔德就好。」

「在这个时候,我不用再为家族考虑,不用再为应国考虑,天地良心啊,我所需要做的,只是帮助女儿罢了,她自小桀骜自信,有的时候,却反倒是会别扭起来。」

「性格自刚自强者,往往过不了自己这一关。」

「我是她的父亲,总要帮她一下的。」

「况且—」

李叔德的脸上露出一丝丝古怪的表情:「反正陛下也姓李,我家左右不算亏”

夏侯锻脸上温和下来的微笑凝固。

「???」

他几乎脱口而出道:「你不是说,天地良心,是为了女儿的未来吗?」

李叔德玩笑道:

「天地良心,又不是我的良心。」

夏侯锻终于忍不住了,一脚端在李叔德的腰杆子上,李叔德摔倒在地,却也不恼不起来,只是躺在那里,放声大笑,颓唐却又得意,得意却又狼藉,展开双臂,白发白须,道:

「后世诸生,如何说我?」

「哈哈哈,便躺着也算赢。」

秦皇李观一巡游西域,七日初。

西域国公府李昭文出国公府,率玄甲军而来,马蹄声音雷霆巨震,引动天下人目光汇聚,整个西域都躁动起来了,等待着这一场相逢。

而秦皇则在这一日,在道路旁边,看到了一位故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