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的老婆是工程师 > 第四百九十四章 钱江科技潮下

大明关心公司生产的平衡车,这是暴利产业,同时因为其性能很科幻,大明为之着迷。▲∴,..

下午时分他与父亲谈论起这个,或许平衡车还有更多的发展空间。所以杨桃这个设计者的意见也非常重要。

平衡车的核心所在是一个陀螺仪,它就像人类的内耳,一直维持着车子的平衡,电刷每时每刻都在刷新着,电机一直在进行微调,因此就是一个二百斤的大胖子也能驾驶着走。

大明的两个表弟看着这一切,大家在大厂房的上层,下面就是组装流水线,高科技的产品就是这么生产出来的。

杨桃已经非常满意,至于还有没有新的创意,自个一时半会也想不出。

“或许让我们平衡车的电瓶安装一个小型变压器,这样可以在驾驶的同时给手机或者mp3播放器充电?”杨桃问看着大明。

“这可行么?”

“应该可以把,反正只是一个小型变压器,计算一下参数就能让工艺去编图纸,亦或者我们也甭自己造,直接采购变压器厂的产品。”

大明觉得可以尝试一下就名人记录在笔记本上,杨玉峰也说可以一试。

德新公司有着多种暴利项目,mp3播放器现在销售的如火如荼,电视广告上了央视,更是打着时尚牌。杨桃很佩服这个爹,杨玉峰搞的广告,一群少年少女穿着休闲装,耳朵上戴着耳机游走,美妙音乐就从怀里小机器播放出来。

这个机器是属于年轻人的,八十年代的人们扛着大收音机,九十年代是cd机,如今一个比手掌都小很多的小机器就足够了。

“好的型号卖上一千,最次的也得三百元,这个项目九月份咱们一共出厂了一百四十万部。这可多亏了给咱代工的各类工厂,核心科技是咱们的,最后也是咱们赚了极大头。”杨玉峰激动的说着,毛利润已经突破七个亿。

大明无比震惊:“真的有这么多钱?仅仅一个月?”

杨桃拉拉哥哥,说道:“哥啊。你算算咱们大概一天生产五万个,一个月一百五十万个,按照均价五百一个,那就突破七亿了。这就是工业的力量,咱们是出厂价,外面销售价格更好。我们的产品现在可是供不应求都运到国外了!”

仔细盘算一下也没什么,就像是卖军火,仅仅那九架无人机就卖给俄罗斯二百亿卢布么,军火比这个要暴利多了。

激动之余,大明赶紧去了趟电脑配件的车间。

在“钱江经济潮”工程下,外来的德新超时代公司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最强大的工业制造企业。mp3播放器一个月毛利润七个亿,为市政贡献了两亿多利税,而这只是冰山一角。曾经和国家高层的协议,税还是要收,等到每年年底国家会退税。

这个钱江工程是响应国家,杨桃很清楚这意味着中国很快要成为“世界工厂”。但凡成为这个,有素质的工业人口首当其冲,中国的优势就是庞大的受过基础教育的年轻人,他们陆续走向工作岗位,很多就进入了各类私营工厂。

有些超级企业的工人数量突破五万,从事的确是低端代工的工作,工人们的工资并不高,但是这份工作真是太重要的。一个学历不高的人也能拿到看起来挺不错的工资,很多人为此满足,当然这也对内地的农闲时的农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

正是有了他们的存在,德新公司的产品逐渐进行外包外协。

大明所在的电脑配件装配车间,如今工人们还是坐着流水线,现在和以往已经有了区别。

形势所迫,工人们被要求进行企业培训以适应更高级的加工作业。兄妹俩看到,工人们一个个穿着白大褂带着护目镜,拿着微型焊机处理着一些芯片板。

这个车间的工作是负责点锡,把usb的插口和后面的芯片连成一体。就目前情况,全自动的机械手还没有升级的必要,每个工人一天的工作量很大,他们也乐此不疲。

大明看着这产生了一丝共鸣,当年的童工事件,自己客串了一把流水线工人,和木馨做的都是些比较简单的事。当时一天生产两万个产品,那是非常辛苦的,不过一切都是自己定的任务目标,作为企业老板参与进来也就体会到了普通工人的疾苦。

大明陷入了短暂的瞎想,就被杨桃的话所吸引。

“哥,你说咱们进行大规模产业升级,用机器人代替这些纯手工的操作,会不会让工人们认为咱们要大规模裁员?”

“这……”大明回想着一些史料,那些是西方国家的一些经济史。

自从英国的珍尼纺纱机诞生后,手工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产业大有被冲垮的可能,因此很多愤怒的工人为了饭碗砸毁机器。结果形势并非和工人想的那样,庞大的产量与庞大的需求共存,而工人的数量还是稳定的。结果则是工人拿到了更多的钱,第三产业也顺势起来了。

这样的结果就是工业的力量,强大的布匹产量倾销清朝时代的中国。有人说,摧毁中国经济的不是鸦片,而是这些工业化量产的洋布,直接使得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濒临崩溃。

回过神来,再看看这些工人。他们每天都是这么劳累,工资当然是高达三千人,这一点大明自诩一个良心资本家。

杨玉峰看到儿子眼神有些迷离,便说:“孩子知道吗,咱们杭州市普遍的工资是一千多元,我们已经超过平均的三倍了,个别的专业老师傅,他们的工资可以是两万。”

“对,我知道,更关键的设计师月薪在十万以上。”大明看着父亲,“这一点我觉得咱们还有提升的空间,我想咱们应该毫不犹豫的继续扩大生产。国家给我免税到2001年的最后一天,到那时候还有两年多,我想咱们可以用这么多时间积累下更庞大的财富。”

钱拦在钱包里终究毫无意义,不如把他拿出来进行投资。杨玉峰正有此意,汝宁方面正进行大规模的厂区建设,那边的市政为了发展已经把经济中心略微转移向制造业。杭州这边挨着钱塘江,距离东方的明珠上海更近,未来的商业应是爆炸性发展。

“儿啊,现在你和杨桃都在,咱们几个商量一下,未来我们应该怎么发展,朝那个方向发展?”杨玉峰问。

“是发展战略么?”杨桃问,“我想21世纪是电子信息的时代,恐怕还是量子技术的时代。”

量子技术?这是什么,杨家父子俩非常诧异。所以杨桃就举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说起来很神奇,量子直接存在量子纠缠,就算相隔一光年,两个量子也能保持同时的联动,也就是说这样子的信息传速是不存在时间概念的,不论多远都是联动,我们的国家已经在研究,我想很快国家就能有重大成果。”

杨玉峰听着很神奇,还有比电子信号还快的?但杨明志能听出来这里面的话,她能这么说,只能表示在她所谓的2016年左右,量子信息技术肯定宣告成功了。量子纠缠是什么他不知道,反正这个不存在时间概念的信息传输令人震惊,恐怕这是新的工业革命吧。

看着父子俩表情一个赛一个的难看,杨桃继续说:“反正我们继续研究现在的就好了,所有产品继续扩大生产还有加紧研发,至于俄罗斯的产业,依旧是能源和军火。”

杨玉峰其实是希望杨桃又有重大战略要说,结果就是扩大生产罢了,也好,扩展的项目稳定住做大做强。

大明回过神来,又说起了“钱江经济潮”工程。这个是以教工路和文三路交叉口为中心,南至天目山路、北至文一路、西至教四路、东至莫干山路的,以通信、计算机及其相关产品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电子信息产品集散地,是一个庞大的工业园。

给德新公司的大批代工工厂也在那边,他们就是工业的发动机啊。

“或许我们应该给为咱们加工产品的那些工厂的工人提高一下工资标准,这样我心甚慰啊。”

杨桃摇摇头,“哥哥还是算了,你我都不是列宁,都不是斯大林,我们只是普通的商人。把你的仁义要给予直属的工人,至于那些人,他们现在的归宿已经很好了。如果哥哥真的有这方面的想法,那就提高收购价格,同时和代工工厂协商好。”

她并不反对这些涨工资的计划,反正适当涨一点也能大大刺激各类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不是。

这里只有杨桃最清楚未来二十年的中国,长三角成为中国最富庶的地方,就像历史上她的地位那样。庞大的制造业体系享誉全球,她和珠三角南北呼应成为世界的工厂,以至于全球近八成的日常用品都是这里生产的。

早期,中国利用人口红利进行粗加工,后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机器人开始代替工人。世界工厂开始没落,转型期中国找到了合适的发展方向,高科技产业短短几年就到达了世界一流。

杨桃不希望通过压榨普通工人的剩余价值完成自己的庞大财富,要做就是大家一起吃肉,直接进行高科技产品生产与研发,使得自己的工人们都过上好日子。

“钱江科技潮,就让你们看看科技的力量吧!”杨桃自言自语,突然一个新点子应运而生。她扭过头,“哥,要不咱们就玩个大了,把我们的超级高炉科技搬到中国。”

“这……难道这个暂停了很多年的计划现在就进行么?”

“对,如果我那时候没了,这个科技国家已经掌握。现在我还活着,没理由国家就不能掌握。你我都是爱国者,超级高炉还有造船特种钢的科技短期能让中国海军迅速爆发,长期来看也是解决我国变态粗钢产量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孩子们说的这些杨玉峰不清楚,当然大明的两个表弟听了好久,这哥哥妹妹说的都是汉语怎么放在一起就听不懂了。

面对父亲的询问,大明微笑道:“冶炼温度超过3500摄氏度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