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的老婆是工程师 > 第二百五十六章 杭城福利

我的老婆是工程师 第二百五十六章 杭城福利

作者:重生的杨桃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1:50:0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保罗在中国的所有事务全部处理完毕,而且关于领养的各种手续也迅速解决完毕。同时陈玮翔的准生证也以非一般的速度办理完毕,民政部门和计生办深深知道这几位爷惹不起,尤其是计生办的那些人,他们的前任因为这几位真是家破人亡。

那个前任因为作恶和贪腐罪有应得,为了拿高额罚款甚至非法居留村民,甚至用暴力手段造成了一些很严重的事件。

一阵寒流袭来秋季真的到来了,杨桃也换上了毛衣。秋风萧瑟一场大风过后天空阴蒙蒙的,环卫工辛勤的清理着道路两边的枯枝败叶。这样的天气很容易让人的心情变差甚至便的慵懒,但是她知道很快异常经济灾难就会爆发。

天气骤变后胡老爷子似乎罹患感冒,他这样的一把身体小病小灾都是麻烦。“爷爷,要不我们去一趟医院吧。”杨桃关切的依偎在他的身边刻意摆弄着自己的可爱。

“你就像个缠人的小猫。爷爷老了,你们两个孩子不一般,我这把身体不知道能不能看到你们结婚生孩子呢。”

老人的眼神似乎透露着一丝遗憾,他的精神显然有些消沉,当杨桃继续问下去,老人慢慢道来,原来是老干部家属院有个老伙计走完了整个波澜壮阔的一生。

老一代人一个个陷入暮年,他们的时间不多了。“爷爷要看向未来,您可要好好活着,您还得抱重孙子呢。”

大明从公司视察回来,在公司里和保罗正式签署了新的合同,这样就是授权他在美国建设新工厂。但是武器贩卖的事虽然早晚都会卖到美国,但是现在有些操之过急,这个暂时再议。

回到家的他并未找到妹妹,许凉玥这回儿在孤儿院给孩子教授特别的东西,家里只有几位老人。进城过冬的王老汉和王母说出了他们的去向,杨桃已经跟着胡老爷子去医院了。

大明火急火燎的直奔军医院,好在这只是一般的就医。“谢天谢地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

“那里有什么大事,不过哥哥你这一脑门子汗肯定担心坏了。”杨桃扭头笑道,她就陪在老爷子身边算是尽孝。

然而兄妹俩注定还是要离开的,在医院守护了老爷子两天杨玉峰忧心忡忡的报告大新闻,港股暴跌进行时。

该来的终于来了,十月二十五日发生的事件和那个世界不太一样,但其结果是股票疯狂暴跌,因为港股没有跌停政策这一跌股民损失惨重,连带关系连房价也是暴跌。

“丁鑫肯定要遭遇**烦了,我们得赶紧去杭1州,我们甚至要去拉他一把。”她这么一说大明也不寒而栗,父亲说了一些令人震惊的话,他甚至庆幸自己得亏的听了未来儿媳的话。港股虽然是七月一日卖掉的,情报有误但结果只是推迟了三个多月罢了。之前暴涨的港股令国人疯狂,现在最后那批接盘侠只能默默流泪。

依依不舍的辞别了家人,大明甚至和那些孤儿们抱了抱,这一去恐怕又是几个月不归。大明自诩仿佛就是迁徙的鸟,鸟儿寻求温暖而迁徙,而他则是为了财富。

两人顺利抵达杭1州得知丁鑫并不在这里,他本人在香1港。这几个月木涛完全没有投资港股,而有些人赚了很多但他选择观望,一切都源于杨桃的情报。

“你这个小宝贝可是让我长了大脸,这几个月的饭局那帮老板都在说买港股赚钱,结果现在他们再也不显摆了。”木涛激动的将杨桃抱起来,深深的亲吻他的脸蛋。

“爸你别这样,你就不怕女儿嫉妒?”木馨怒怒的说道。在这家里她才是女儿,只是这重要的两个朋友远道而来,父亲显得太放肆。“大明哥,你看我爹你也说两句。”

大明只是尴尬的笑笑。木涛将女孩放下:“杨桃又重了些果然是长大咯。”他又扭扭头:“闺女啊,你现在不一样,你按照古代标准已经是及笄就是长大了,这样爸爸可不能再亲密抱你咯。你也该追求你喜欢的男孩了。”

听到“喜欢的男孩”这个词她的神经迅速敏感起来,喜欢的人就在身边,她的眼角余光正看着高大挺拔的杨明志。

至于丁鑫的状况木涛稍稍分析了一下,基于现在的股市丁鑫将陷入严重的资金问题。果没有这次股票暴跌丁鑫将会有足够的财富把他的楼盘顺利建成,现在他的资产大幅度缩水或许将留下一众烂尾。

“这可不行啊,我们公司的楼盘可不能停下!”大明忧心忡忡,杨桃及时给予安慰,还是按照原来的计划,万一丁鑫资金链断裂那么就由德新注入资金把这断裂的资金链再接起来。

杭1州的分厂规模今已经大大超越了汝宁总部,毕竟这里是经济发达地区,周围的潜在工业人口也非常庞大。下岗工人相当部分又从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更多的乡村女孩成为了德新公司的流水线工人。

程曼丽终于过了十六岁,这样她就不再是童工,所以她也被分配到了新的部门。她和大部分工人一样,现在每个月拿到的工资都超过一千元,而且同事们强烈要求周末也进行加班,这些拼命三娘充分体现了主观能动性,学历区区初中的她已经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月薪两千。

对于工人钱就是一切,看到这帮奋战在一线的劳动人员大明很欣慰。现在看看人事部门的报表,公司在这边的三大工厂工人已经超过八千人,这么庞大的工人数字,在这十月底大明的额头依旧渗出不少汗水。

马红军已经非常适应这边的生活,但他不忘家乡的那些老朋友。他让大明放轻松,现在公司都是由专业的ba还有海归高管在进行管理,这非常的高效。

工厂里风风火火的场景,那些高炉里流淌的红亮的铁水,还有那些穿着全套防护服的调配酸碱的工人。遥想当年这一切的源头就是像马红军这样的老工人,今很多老人选择退居二线,想梁老爷子这样的早期重要人员交出大权后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去了。

得知老板突然回到杭州的厂子,尤其是像程曼丽这样的前童工是非常希望见一见的,而这个殊荣正好落在她的身上。

和领导见面她丝毫没有畏惧,兄妹俩还有木馨三个孩子还是表现的像孩子,大明也不会摆出一副官老爷的做派,四个孩子就在办公室里会面。

一年过去了大明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长高不少,在俄罗斯的生活他也强壮了很多。突然的见面程曼丽不知道该说什么,她犹豫着只等这几位开口。

“那么曼丽姐现在工作忙么?住的宿舍怎么样?现在工资怎么样呢?”杨桃打破了这个尴尬,而一旦打破了尴尬程曼丽就像拧开的水龙头,千言万语鱼贯而出。

“现在的生活真的很好,我一年的收入都突破两万了,而年终奖还给我们这些普通工人五千元。村里人都说我是家里飞出的金凤凰。”她说了很多这句话最为重要。

国家的改革牺牲了很多人的利益,在未来的一两年下岗潮会持续,而最大的有diǎn就是像程曼丽这样的女孩,她们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起码在这里上班收入远胜在家务农。

大明听了很满意,现在生产的各种机械零件相当部分还是计件式的,更是类似一种小作坊生产模式,程曼丽所在的车间就是做这个。产品五花八门产量又很大,因此每天都有做不完的工,虽然很辛苦但是她和她的姐妹们看到了希望。

“这些钱我会寄回家一部分,我也得留下一部分。我已经决定了我要留在城里,我要扎根在城里,过几年我长大了就嫁给城里人,我要在城里过好日子。”

“姐姐志向真大。”大明小小鼓励到,被老板这么鼓励程曼丽还有些害臊,诚然刚才的话真的有些过于现实过于成熟。

她很有自知之明,对于家庭她没有更多的感情,父母也从未指望过她,父母真正的侧重diǎn是她的弟弟。来到工厂一开始是不情愿的,当第一笔工资拿到手,四百元简直是巨款,而短短一年工资已经暴涨到两千。

“那么姐姐,你是要在城里安家落户了,那么你一定要买房子咯,可是现在的房价,唉”杨桃略略的叹气,即使程曼丽月薪达到两千,可她还是买不起城市核心区的好房子。然而其实她是买得起的,但现在的观念的局限性,其实明明可以贷款买房但大家绝得贷款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欠账更是一种耻辱。

“买房子或许未来嫁人了丈夫会买吧,我现在要努力积攒嫁妆,我想家里肯定只会给我一diǎn。这一年我见识到了很多,我们做女人的还是自己掌握财富的好,以后到了婆家也有地位。”说着她腼腆一笑,“我说的这些是不是有些太大气了。”

杨桃微笑着摇摇头,眼前的十六岁女孩越来越漂亮,她程曼丽毕竟是水乡女子那种特有的领袖对于男人很有吸引力。“姐姐你在努力,我和哥哥也在努力呢!我悄悄给你透露一下,咱们公司在邻国挖到了石油,那个油田都是我们的,姐姐愿不愿意去俄罗斯呢?姐姐已经是很好的技术工人了,到了那边我给我们给你的工资将是一千元,括弧,是美元,奖金另算。”

程曼丽为之一振,她不懂俄罗斯在哪反正她知道美元的价值。“这……这难道是真的吗?”

“确实是真的。”大明说道,“只不过那里的冬季很寒冷,人口也稀少,但是那里我们计划打造成咱们公司向全世界扩张的根基。姐姐,你可不要有是女孩就觉得低人一等的感觉,只要你愿意你的人生可以非常精彩。这去不去俄罗斯还看你的决定,反正不管你去不去,我和妹妹都要在那里奋斗。”

就在她犹豫之时大明将那一千套小户型住宅楼的事透露了。

接着全厂职工开大会,在会议上大明摆出他和妹妹研究好的理论,所谓稳定人心不仅仅要让工资稳定增长,还要将住房问题解决掉。所以大明正是祭出公司福利房。

很多公司对员工都有福利房的计划,德新公司没有例外,这件事将是公司出一部分钱员工出一部分钱。丁鑫正为德新建设的楼盘预计房价是九百元一平米,大多数房的面积将被设定在六十平米的规模,不大但却经济适用。

“按照员工的编好,前一千名有权购买,凡是弃权者购买权向后位移。每平米售价五百元,每套房在六十平米左右。果没有足够现款可以分批购买,最低每个月支付五百元,也支持一次性支付全部款项,没有利息。所有有意购房的员工在签署新的合同后每个月的工资扣除五百元。”

通告栏里经常围满了工人,像程曼丽这样的童工确实来的非常早真的就在这前一千名里。报名地diǎn已经设立,虽然这个行为并不符合法律,但是大家都愿意相信公司领导,并且这个处理措施比起别的开放商过于人性化。

这就是公司的所谓员工福利房,程曼丽计算着六十平米的房子只要在未来的时间里上交三万即可,每个月交给家里一千,自己吃饭日常使用五百,剩下的五百交给公司,最慢五年就能拥有自己的房子,甚至老板那对兄妹再以高兴年终奖又一大堆。

报名者争先恐后,一千名之外的人则有些嫉妒唉谁叫来的晚呢?

人就怕不公平,大明值得紧急再开一次会,所谓这一千套福利房是一次尝试,前一千名够了房但在生活中一定会面临一些问题,所以他们是最先吃螃蟹的人。所以第一总结经验后继续盖房子,直到所有的员工都有家可住。

杭1州最繁华的地区房价已经飙升到两千,公司所在地则要偏僻一diǎn房价低,但总体形势是在上涨。福利房注定是赔钱的卖卖但极大的刺激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大明没有患得患失的心态,而且福利房的建筑工地也是按部就班的建设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