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其他 > 弄潮 > 第一百一十节 冲突

弄潮 第一百一十节 冲突

作者:瑞根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2-15 21:40:59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秒记住【供精彩。

第一百一十节 冲突

“至于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关系,我觉得王市长在这个看法上有些太拘泥了,就像刚才王市长所说的,我们昆州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吴书记提出的打造中国第一宜居城市这个观点我就觉得定位很准确,现在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房地产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而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又能拉动建筑、钢铁、冶金、建材、家具等多个产业的发展,而对于我们昆州来说,房地产行业发展也一样可以拉动第二产业的大发展,如此良机岂能错过?”

不能不说张恩均的口才相当好,而且分析问题也很能说到点子上,调动起人们的关注点。

“我们昆州现在正处于国家吸进南下战略的节点上,交通位置得天独厚,尤其是在滇缅高速公路和滇缅铁路以及即将开工建设的滇桂铁路建成之后,我们昆州作为整个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位置必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在这种情况下,将我们昆州建设成为西南区域中心,西南金融高地,中国旅游之都和西南会展服务中心,这三者目标可以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说,如果按照这个规划目标推动下去,我们昆州的战略地位必将进一步得到提升,而昆州发展也将迎来一个前所未有大时代。”

王烈竭力压抑着自己内心的鄙屑,这个张恩均一番夸夸之谈倒是很符合一些人的胃口,也能把大家的兴奋点调动起来,只不过他似乎完全忘记了昆州经济目前的底气,不错,昆州的地理位置重要性日益凸显,建成交通枢纽这一提法没错,但是房地产行业能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这一点上王烈是有些看法的。

城市化步伐给房地产业发展带来了一个契机,但是也引发了很多社会矛盾,怎样有序的发展房地产行业,避免房地产行业无序发展,无限膨胀带来的泡沫,这也是王烈一直在担心的,而且地方政府有日益将自己与房地产业绑在一起的趋势,尤其是那种贪求短期利益专注于土地整理开发带来的丰厚土地收益的心态日益发酵,反而对发展制造业等实体产业兴趣缺乏,在卫基成担任市委书记是这种心态就有些冒头,而现在吴元济来之后,这种观点更是甚嚣尘上。

第三产业的确需要发展,但是该怎么来引导,怎么样来推动,在昆州市政府里边一直有着争议,现在这个争议终于被带到了常委会中,吴元济的大力推动以房地产、金融、商贸、旅游为主第三产业作为昆州下一个五年计划中的经济发展重点似乎吸引了更多人的兴趣,这一点上,王烈坚持要以发展生物产业和光电产业作为昆州经济发展的两翼就显得有些暗淡失色了。

“我不赞同张市长的观点,房地产行业固然能够拉动一些传统产业,但是我们昆州甚至滇南本来就得天独厚却又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实际上并不适合像钢铁、水泥、建材这一类产业的大规模发展,而我感觉大家对房地产行业的看重更多的是把心思放在了房地产行业对土地的大量需求可以使政府在土地出让获得利益差价,我觉得这个想法很危险,也很不恰当。”

罗长嘉目光锐利,语气却相当坚决。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核心的第二产业,那么它的发展就是畸形的,不健康的,或许在短时间内可能会辉煌一时,但是随着泡沫破裂,裸露出来的现实也许就会很残酷,我觉得在确定一座城市的发展轨道还是要抱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来,我们在座众人都是这座城市发展的决策者,在这一点上更需要慎重。”

他知道自己这一番话出来恐怕要得罪不少人,张恩均就不说了,他本来就和对方关系不好,也不在乎,但是吴元济那里就不好说了。

作为新任市委书记,会不会认为自己是在故意挑战他的第三产业发展规划,这有些不好说。

不过罗长嘉也有心理准备,自己和王烈关系密切,在工作上很多观点一致,思路想法也比较接近,很多人早就把自己视作了王烈的嫡系,于公于私,于情于理,他都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装聋作哑,他罗长嘉也不是那种为了自己官帽子就可以舍弃原则和人格的货色。

吴元济表情从容,饶有兴致的玩弄着手中的签字笔,实际上这个常委会上出席的这种情势也在他预料之中,甚至可以说是他刻意促成了这样一种观点的对决。

他不想让这种僵持局面在继续下去,原本他希望在自己省委常委身份确定下来之后再来推动观点的统一,但是现在看来中组部那边似乎出了一些问题。

对自己的省委常委考察早已经结束,但是却迟迟未能拿出结论,他不相信中组部会推翻省委的意见,但是省委在这一两轮的人事调整上的确触动了不少人利益,中组部可能会在这个问题上拿捏滇南省委一下,不排除有这种可能。

赵国栋前段时间专程去了京里,据说也是去向中组部领导汇报工作,大概也有要向中组部介绍近期滇南人事调整情况以及为自己的常委身份要个说法的意思。

赵国栋和新任中组部副部长戈静关系很深他也清楚,赵国栋回来之后虽然没有和自己见面,但是吴元济对赵国栋还是有相当信心的,想当初他的常委身份也一样是被卡在了中组部那边,但是照样披荆斩棘过关,现在时移世易,又该轮到自己也来演这一出好事多磨了。

这样也好,自己可以在不是省委常委的时候来推动自己和王烈观点的一次较量,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是他王烈的观点更符合昆州发展路径,还是自己的设想更能赢得大家的支持,摊开来,讲道理摆事实,谈规划论优劣,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话不说不透,砂锅不打一辈子不漏,在常委会上开诚布公的挑明,相当于来一场大辩论,吴元济觉得这种方式也有助于大家消除歧义,统一认识。

当然如果到最后意见都不能统一,吴元济也只有通过民主与集中的方式来实现统一,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但形成的决议却必须要执行。

罗长嘉的观点很犀利,挑破了很多人都遮遮掩掩的想法,这在吴元济看来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东西。

房地产市场发展带来土地市场的不断升温不是坏事,至少从目前来看,也算是为捉襟见肘的地方财政带来一条缓解压力的路子。

昆州作为滇南省会,气候、地理环境都极其适宜居住,生物环境资源、土地资源和水资源质量极佳,周边又富集了大量旅游景区,可以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这里都是天然的宜居之城,怎样利用这得天独厚的优势来促进城市发展,建成一座生态宜居之都,吴元济也一直考虑。

土地市场持续升温的确为地方财政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怎样来用好这笔收益,吴元济和其他人想法不一样,那种大修大建搞政绩工程不是吴元济所考虑的,怎样充分利用这笔资源来营造一个山川秀美风景如画的城市,改善这座城市的生态环境,让老百姓能够充分享受到这片土地给他们带来的好处,这是首先需要考虑的,再其次才是怎样利用打造这座城市定位来促进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发展。

而在他看来,王烈的观点不能说落后或者不对,只能说不适合现阶段的昆州,如果换在五年前,吴元济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支持王烈的观点,全力打造生物产业和光电产业作为昆州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柱产业。

但是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出现的新现象,吴元济觉得昆州应该站在更高的一个角度来看待将来的发展,第二产业在昆州的经济地位究竟需要多高,有多大意义,尤其是对于昆州这样一个定位特殊的城市,这一点吴元济觉得值得认真商榷。

第三产业是否可以作为这座城市的支柱产业,这一个问题应该是双方争论的关键,昆州可不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在不依赖于第二产业的情况下实现整座城市的转型发展,走出一条新路子来,这一点上双方观点迥异。

王烈和罗长嘉的观点矛头都指向了房地产业以及附属的金融业、旅游业、会展业、服务业的发展是否能支撑起昆州的发展,在这一点上吴元济也曾经进行过相当认真的考虑,甚至市委政策研究室也对这个命题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如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三到五年内房地产行业还将是一个蓬勃发展阶段,但是昆州要想完全依赖房地产行业发展肯定不现实,而必须要在这三五年内实现过渡,就是要将金融业、旅游观光业、会展业、酒店业、商贸业等第三产业发展起来,使之在房地产业大潮消退之后发挥杠杆作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