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寒夜未明 > 第三十四章 老照片

寒夜未明 第三十四章 老照片

作者:墨痕难消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1:12: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徐婶这个年纪的老人,说起话来逻辑已经不是很清晰了,絮絮叨叨、琐琐碎碎,都是想到哪说到哪。

大概的内容就是魏玉芝的丈夫在九几年的时候下岗了,没有新的来钱道,家里存款所剩无几,眼看就要揭不开锅了,她的丈夫也不知怎地就鬼迷心窍去偷了辆摩托车。卖了摩托车钱还没等捂热乎呢,就被警察给抓了。最后判了五年还是七年,徐婶也记不太清楚了。

丈夫蹲了笆篱子,魏玉芝独自带着两个还在读书的女儿,日子更是没法过下去了。

那个时候街(读:该)里开了许多按摩院和歌舞厅,不要求学历,也不要会啥技能,只要长得年轻漂亮豁的出去就能挣钱。

那个时候正值下岗大潮的高峰期,很多人家都是突然一下子就断了进项。逼不得已的情况下,一些还算年轻漂亮的小媳妇,就去街里干起了按摩、陪舞的行当。而家里的男人找不到活干,干脆就理直气壮的吃起了软饭,当起了专职司机。到点了就骑着自行车把媳妇送过去上班,然后在外面等着下班,再把媳妇接回家。

那个时候干那种行当也的确是赚钱,运气好一个晚上就能赚到好几百块,都快赶上原来上班一个月的工资了。

最开始的时候,那些小媳妇还知道害臊,旁人问起来的时候还遮遮掩掩的。可慢慢的周围的邻居都穷的要吃不上饭了,这些人却是整天吃肉喝酒的好不快活,让人看得眼睛发红。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时间久了,这种事慢慢也就被揭开了。

知道了来钱的道,一些被逼急了家庭,甚至是妯娌、姑嫂、母女同上阵,一起去当了按摩女、陪舞女。

有些人家毕竟是要脸面的,不好意思在本地干,于是就组团去别的城市。

那个时期,人们口中最常被提起的一句话就是——笑贫不笑娼。

于是乎,长得还算漂亮的魏玉芝就顺理成章的去维纳斯歌舞厅,当起了陪舞女。

有一年冬天,魏玉芝的大女儿不知怎么地就丢了,怎么找都找不到了。自那以后,魏玉芝就变得有点神神叨叨滴,也不去维纳斯跳舞了,整天窝在家里也不出门。过了一段时间,她丈夫被提前放了出来,得知大女儿丢了,就把魏玉芝打了一顿,然后魏玉芝就疯了。

她丈夫也因为故意伤害又去蹲笆篱子了。

魏玉芝疯了,小女儿年纪又小,全靠住的比较近的三姐照顾她。

她三姐是在街里做按摩女,晚上去上班,白天回家补觉,所以多数时间其实都是三姐家的闺女,也就是张丽去照顾魏玉芝母女。再就是跟前的邻居有时候也能帮着搭把手。

如此过了几年,魏玉芝的三姐染上了性病,没几个月就死了。没过多久,她老公大冬天喝多了,在雪地里睡着冻死了。

张丽那时候刚好成年,被逼的没了法子,就也去维纳斯做了陪舞女,养活魏玉芝和自己表妹。

又过了一段时间,魏玉芝疯的越来越厉害,整天光着身子到处跑,有时候好几天都找不到个人影。张丽干脆就把表妹给送走了,让魏玉芝自生自灭。

也不怪张丽心狠,那个时候连好好的大活人都顾不过来,哪有多余的心力去管一个疯子。

又过了几年,老城区开始塌陷区拆迁。大多数人都搬去新城区住楼房了,原本繁华的街里也渐渐没落,那些商铺或是搬去新城区,或是干脆直接倒闭不干了。

纳爱斯歌舞厅的老板据说是挣够了钱,直接移民国外享福去了。

张丽也带着几个小姐妹去了外地挣钱。

而疯疯癫癫的魏玉芝,却是跑到已经废弃的纳爱斯歌舞厅里面住下了。

去年的时候,张丽突然回来了,找人把老房子收拾过后,就此住了下来。

徐婶也只以为是这孩子钱赚够了,回来落叶归根了。

后来张丽知道魏玉芝待在维纳斯的废楼里,从哪开始就每天去给她送饭。还有就是刘宗跟魏玉芝家也是邻居,张丽小时候管刘宗叫二叔,关系也是不错。刘宗没儿没女,一个人孤苦伶仃的,张丽看着他可怜,就每天也给他带一份饭。

徐婶知道的也就是这么多了。

一直聊到快中午的时候,徐婶谈兴正浓,便要顾清留下来吃午饭,下午接着唠。

顾清却是婉言推迟,说自己还要抓紧时间查案子。

离开徐婶家,顾清坐在车子里面,将刚刚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

张丽自己讲述的经历和徐婶所说有一点点出入,不过大体上还是能够对的上的。

在徐婶讲述的内容里,顾清发现了三个关键的地方。

第一,大女儿丢了以后,魏玉芝的反应有些反常。女儿丢了不应该是报警,然后发动亲戚朋友四处寻找吗?总归是活要见人,死要见尸。而从魏玉芝的表现看起来似乎已经笃定大女儿不是丢了,而是死了。整天窝在家里不出门,也许不是因为伤心难过,而是被吓到了。

第二,旧城区有那么多的废弃楼房,疯掉的魏玉芝为何偏偏选中维纳斯作为栖身之地?那里对她而言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吗?

第三,张丽曾经在维纳斯做过陪舞女,而黄诚是维纳斯的打手,两人那个时候应该就已经认识。可在张丽的供词里却是对此事只字不提,她为什么要隐瞒这个信息?

坐在车子里面思考了一会,顾清打开车门下车,重新敲响了徐婶家的房门。

“嗳,咋回来了,落啥东西了吗?”

徐婶疑惑的问道。

“没落东西。徐婶,你有张丽家的钥匙吧。”

顾清问道。

“嗯,有啊,咋啦?”

“我想去张丽家里去看看。”

“你就去呗,钥匙就搁窗台上的砖头下边压着呢,你自己去就行。你是警察,还能怕你偷东西啊,呵呵呵。”

徐婶呵呵笑着说道。

顾清只能笑着解释道。

“按照规定,警察必须征得户主的同意,并在户主的陪同下,才能对户主的私人住宅进行搜查。张丽走的时候把房子临时交给徐婶你看管,你现在就算是半个户主。所以,只能麻烦你陪我去一趟了。”

“那…行吧,得去多长时间啊,要是时间长我得把炉子里的火压一下。”

“我帮你,我小时候压过炉子。”

听到压炉子这个词,顾清被勾起了儿时的回忆,顿时来了兴致,想要试试看这份手艺是否有所生疏。

东北平房没有集中供暖,天冷的时候只能烧火炕来取暖、做饭。而那个时候收入普遍不高,煤炭又贵,因此白天不做饭和晚上睡觉的时候,都会将掺了水的煤泥填入炉子里面。掺水的煤泥被高温烘烤后会在炭火表面形成一层又厚又硬的煤壳,这样就会隔绝炭火与空气接触,从而起到延缓煤炭燃烧速度的作用。

说白了,就是在困难时期为了省钱想出来的小妙招。

压炉子是一项技术活,水和煤泥的比例,往炉子里面填多少都是学问。

如果炉子没压好,轻则炉火越烧越旺,本来是想省钱的结果却是造成了浪费。最严重的情况是会导致一氧化碳中毒。

在顾清小的时候,基本上每年都能听说有的人家睡觉前炉子没压好,结果第二天被邻居发现全家都闷死了的惨剧。

这么多年过去了,顾清压炉子的手艺竟是没有半点退步。只用了最少的煤泥就将炉火给压住了,等到徐婶回来需要用火的时候,只需要用炉钩子捅碎上面的那层煤壳,炉火便会立刻旺盛起来。

帮着徐婶压好了炉子,锁上屋门、院门,二人去到距离不远的张丽家的老房子。

从窗台的砖头下拿出钥匙,打开房门,一股寒气扑面而来。

屋子里竟是比外面还要冷一点。

“小丽当时也没说啥时候回来,我寻思省点煤,就一直没烧炉子。”

徐婶不好意思的说道。

现在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已经从小雪变成了鹅毛大雪,东北人都知道,下大雪的时候一点都不冷,等到啥时候雪停了,北风一起,那时候才是真能冻死个人。

屋子里面的寒气反倒是让顾清精神了许多,跟徐婶大致说过自己都要干什么之后,便开始了行动。

上次抓捕张丽的时候,那个装满名牌化妆品的抽屉,给顾清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就从那里开始吧。

其实来张丽的家里搜查,也是顾清的临时起意,没有明确的目的和目标,就是下意识的想要过来碰碰运气。

打开抽屉,将里面的化妆品一样一样的拿出来,摆放在桌面上。然后再将每个瓶子拧开,盒子打开,看看里面的东西。

直到这个时候,顾清才想明白自己为什么过来。

当年刘宗用照相机拍下了维纳斯歌舞厅里的罪证,如果自己是刘宗的话,为了保险起见,肯定会将底片拷贝一份藏起来。即便是后来妥协了,却也不会傻到把所有底牌都交出去,说不定还藏着一份呢。

而这种东西藏在自己身边肯定不安全,整个煤城市能信得过的人也只有天天给自己送饭的张丽了。

说不定,就交给张丽保管了呢。

当然,所谓的拷贝底片是否存在还是个未知数,就算没找到,至少也排除了一种可能不是。

将抽屉里所有化妆品瓶子、盒子都打开看了一遍,没有发现藏起来的胶卷之类的东西。

屋子里的陈设非常简单,除了这张被当做化妆台的木桌外,就剩下火炕上的炕柜了。

炕柜里装着被褥,还有换洗的衣物。顾清将被褥和衣服都拿出来后,又在炕柜地面发现了几本老式的相册。

被褥和衣物都散发着淡淡的香味,顾清没有这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只是大概检查了一遍就塞回到炕柜里。

然后在冰冷的炕沿上坐下,开始翻看那几本相册。

相册够老,里面的相片也够老,甚至还有许多黑白照片。

至此顾清已经基本放弃寻找所谓拷贝底片的希望了,毕竟刘宗不至于傻到将照片洗出来保存这种愚蠢的行为。

之所以要翻看照片,也只是想让多年前的那些人的形象,能够在脑海中更具体、更真实一些。

比如已经疯掉的魏玉芝。

还有就是…魏大明说腊月二十六那天在走廊里遇到刚借来照相机的刘宗,刘宗当时说快过年了,想给家里人照张全家福。

按照时间推算,刘宗应该是初七的晚上潜入维纳斯偷拍证据,那么过年的那段时间没准真就像他说的那样,跟家里人照了全家福呢。

张丽家和刘宗家是邻居,两家的关系也挺好,给邻居家的小孩照几张照片,也是很合理的嘛。

那个时候照相机算是奢侈品,普通人家好不容易捞着一次,还不得可劲照。

顾清一边想着,一边缓缓翻动相册。

看到这些老照片,一旁的徐婶也顿时来了兴致,指着一张张或彩色、或黑白的照片,介绍这是谁谁谁,那是谁谁谁,后面的房子是谁家的等等,语气中充满了喜悦和感慨。

“你看,这就是魏老五,长得好看吧。没结婚的时候,魏老五老招风了,长得好看,会打扮,还会跳舞,跟前的那些年轻小伙全都稀罕她。后来也不知道是哪根筋打错了,竟然跟贺驴子结婚了。前几年听说贺驴子搁笆篱子里头得了肺结核,死了。唉,这圈人就没几个有好命的。”

“哎呦,这咋还有我的照片呢。这是啥时候照的呢,我咋一点都没印象了。你看我年轻时候长得也还算行吧,跟魏老五是比不了,但也没差太多。哎呀,那个时候我爸还搁矿上上班呢,虽然日子过得也不富裕,但就是没心没肺、无忧无虑的,那时候真好。”

“哎这张,左边扎着两个麻花辫的就是小丽,她那时候应该是十六,还是十七,唉,记不大清楚了。最右边的这个就是魏老五的大姑娘,就是丢的那个。前面这两个小一点的,女孩是魏老五的小姑娘,男孩是老邹家的小孙子,好像是叫什么邹…邹平。后面站中间的小子是刘宗的侄儿,刘茂。我告诉你这小子整天傻乎乎…”

徐婶絮絮叨叨说个不停,顾清却是已经什么都听不进去了。

他只觉得头皮发麻,一股寒意正沿着脊梁骨往上窜,全身的汗毛都在一瞬间炸了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