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老太太的别样生活 > 第151章 平安平安

老太太的别样生活 第151章 平安平安

作者:紫莜dxm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1:21: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贾政这段时间一心扑在考试上面,对京中的诸多事情都不太了解,张家老大的事情,也只是家里闲聊时知道这么一个情况。qiuyelou

张涛不过是去江南任巡抚,会出什么事情?

这会府里正忙,谁也没空给贾政解释。

门口鞭炮噼里啪啦地想着,荣府的故交派人送来贺礼,如贾敏她们外嫁女是亲自跑回娘家来贺喜,保龄侯府史鼏不在家,罗氏也是亲自上门来贺喜的。

府里派人去刑部给贾赦传讯,贾赦不在刑部,与右侍郎一起出外勤了,大概晌午才回来。

贾赦只来得及喝口热茶,见过母亲,与贾政说过几句话,他便又坐车前往张家。不过贾政与他一起去的,虽然他可能帮不上忙,但是张老太爷无偿给予他这么大的帮助,他不可能不闻不问。

贾赦兄弟俩来时,张氏已经打算回府了,张老夫人和张大太太不太清楚这方面的实情,起初确实忧心忡忡,只是张老太爷虽然也很震惊,但是他老人家很稳得住,只说不用担心,最后不会出事,在他老人家的安抚之下,张老夫人和张大太太这才没有崩溃。

贾赦来之后,翁婿二人交换了一下彼此知道的情况,很快便商量好了后面应当怎样做,旁听的贾政才知道江南事情这么多,这么危险,那些官员不要性命了吗?

并未在张家呆多久,不到半个时辰,他们便回荣府了。回到荣府,贾赦便霸着贾政在书房写信,这次还真得用到贾政,谁叫贾政与金陵薛家家主薛逊是连襟,虽然薛家是商户,但是皇商与别的商人又不同。当然贾赦不可能只走这一条线,他把荣府在江南那边所有的人脉能想的都想了,当天便写了好几封信。其中有贾家在金陵的族人,还有托史鼏和林海帮忙。

荣府的热闹直到快黄昏才结束,晚饭后,贾赦兄弟俩又去宁府见过贾代化,贾代化现在全靠一口气撑着,看到侄子成为贡士,心底老怀安慰,心里默默地向已经升天的贾代善嘀咕,政儿不是不能教好,只是你没有找到方法而已,瞧你死了,弟妹做得多好!

“大伯时间不多了,你们兄弟三人是堂兄弟,一个姓,同宗同源出来的,以后要互相扶持。”说完这句话,他抓着三兄弟的手放在一起,轻轻地拍了一拍,兄弟三人表情很是悲伤。

沉默了会,贾赦方才说道:“大伯放心,我们贾家一定会很好的,一定会一直延续下去。”随着做的事情越多,见得越多,贾赦开始以一个当家人的目光思考问题,尤其是红叶一直在潜移默化地教导他,目光要放长远,比如五年后贾家是什么情况,十年后呢?二十年后呢?四十年后呢?或者他死之后呢?以史为鉴,没有任何一个封建王朝是能长久地存在下去的,总有那么一天,因为时代的变迁,王朝会落幕,那么贾家那时候该怎么办?

贾敬已经悲伤得不知说什么好,喂父亲吃过一碗粥,待父亲又睡过去了,三人这才离开丛绿堂。qiuyelou

“明日我就上折子请求在家为父侍疾。”贾敬脸色木然,天上一阵风吹过,一团云遮掩了本来光辉就不多的半月,贾敬三人脸色也都暗了下去。

贾赦和贾政理解贾敬这种心情,当初他们父亲生病卧床时,两人心底也是非常茫然,没有了父亲,未来他们该怎么办?他们能撑起门楣吗?

半晌,贾赦才说道:“也好,要不要让珍儿也留在家里照顾大伯?”

贾政则默默地道,殿试他已经好好地考试,争取不与会试名次相差太多,不让大伯失望。

贾敬摇头:“珍儿就不用了,父亲其实是醒的时间少,他年轻小,定力不足,还是让他跟你一起好好做事吧。”

翌日,贾敬果然上了折子,还是通过林海呈递上去的,长平帝看到之后,长叹一声,老臣越来越少了,他也是五十多的人了,没准哪一天突然就起不来,只是这江山该交给谁呢?

长平帝看着窗户外下着的雨,心里很是感慨万千,大手一挥批准了贾敬的折子,只是暂时并未剥夺他的官职,现在是四月份,太常寺并不忙。

这样荣宁两府都安静下来了,十号这日,薛家在京中的管事敲响了荣府的大门,送来了贾赦期盼的信件。

贾政迫不及待地打开信件看了一眼,薛勋在信中说,他并未见到张涛本人,知道他已经平安,只是现在不适宜露面,是以还要过几天,张涛才会重新出现在大众视线里。他又仔仔细细读了一遍内容,没有什么不可外道的,是以贾政直接把信件交给了张氏。

张氏看过之后,虽说上面没写大哥现在是一种什么情况,但是人还活着这便是一个好消息。她向贾政道谢之后,先去荣安堂向婆婆说明,得到婆婆的允许,这才前往张家。

下午贾赦回来知道之后,顿时松了口气。不过其他路径的消息还未传过来,单单薛家竟然这么快就把消息传进京城,看来薛家这皇商确实很有分量。

贾赦若有所思,其后在一天内各条路径消息也到了,张老太爷更是得到已经更为详细的情报,不过他知道这份情报时,皇上比他更早一步知道。

红叶默默关注着事态的发展,等待什么时候全面爆发出来。

还未爆发之前,先迎来了殿试。

说老实话,贾政挺紧张的,两百多人是在中正殿大殿考试,这座次是按照会试名次来排坐的,中正殿最上首的位置坐着皇帝,下一个台阶是内阁七大学士,再其下两个台阶之下是礼部官员和翰林院官员,一共十人,殿试的试卷便由他们一同改卷。

还未正式考试,贾政不住地给自己下心理暗示,一会是不能辜负母亲的教导,不能让母亲和大伯失望,不能让妻子儿子失望......一会脑子里又回想起年幼在国子监读书时候的情况,那时候他懵懵懂懂,思想偏激、沉暮,仿佛全世界都欠他的一样,他已经品尝过最坏的情况,还有什么比那段阴暗的岁月更糟糕?他现在最坏的情况也不过是落到同进士的地步...好吧这样确实很丢脸。

贾政就这么脑子里几个小人打架,然后终于把自己说服了,心里也平静下来了,他再打量其他人。整个大殿横向三米纵向两米一个位置,一排是八个位置,他恰好就在第二排最右边靠近柱子的地方,余秋在第一排第三个位置,几乎是大殿的中间位置,周鹤在第二排第四个位置,恰好是余秋的右斜下方,之前好些人不认识,这会恰好按着名次看看人。

试卷发下来,贾政先是大致扫视了一眼,比会试第一场试卷的内容少三分之一,题型倒是一样,他审阅了一遍题目,大概一刻钟之后才开始作答。

大殿内非常安静,考生都在静静地答题,大概又是一刻钟之后,上面的官员挨个下来溜达,他们不在一个考生面前停留,只是经过时,瞄上那么一眼。

长平帝的视线在大殿内移动,先是看了第一排的人,在一众年纪偏大的考生中,余秋和另一位年轻的学子就入了长平帝的眼。

这次探花郎有人选了,视线再次往下面扫视,他觉得奇怪,不是说贾代善那二儿子这次会试考中了贡士,怎么没有看到人?

这样想着,长平帝也下来溜达起来,惯性使然,他从左边柱子这边过,正正好看到贾政,原来是上面的柱子挡住了贾政的身影。

贾政不敢抬头,但是眼角的余光看到一片黄色衣袍,他心里还是抖动了一下,又自己心里念叨,好半天才平复心里的波动,继续投入到答题中。

荣府中,上下都提着心,中午吃午饭时,红叶还在想着,好歹会试还能自己带吃的,这殿试什么也不让带,希望皇宫能给考生提供一些裹腹的食物,哪怕是糕点也好啊。

就这样揪着心,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很快就是申时左右,而考试就快结束了。贾政这会正在奋笔疾书最后一道题,这道题是让考生阐述大凤衣食住行某个方面的方便和不方便之处。

上一道题目是让考生发表对现在的河工水利方面的建议和意见,因为数据有些多,贾政多花了一点时间,所以这最后一道题时间就不够用了。索性这道题目并不难,贾政从行这个方面入手,说他自己亲身体会过的不方便之处,能从哪些方面入手改善。

好吧,贾政也不知道这道题皇上有什么用意,只是把他能想到的方方面面都写了出来。出行的不方便是他亲身体会过的,就是那次扶陵回金陵,那一路可把他们折腾坏了,还有平时与母亲和大哥、和别人之间的交谈,什么减轻马车的防震功能或者有没有一种东西有很好的粘结性,可以铺在马路上,不让马路那么难走......

酉时一到,钟声便响起来了,同时司仪大声一喊:“所有考生起立!”

考生要多听话就有多听话,几乎是立即从位置上站了起来,他们还不能走,得等所有考卷都收齐了才能在司仪的命令下出殿。

从中正殿离开,贾赦和余秋、周鹤三人走到一起,什么话也没有说,这会大家身体和精神上都很虚脱,要不是在皇宫,只怕都趴下去了。

出了宫门,看到来接他们的人,大家互相道别,贾政是一进马车就躺了下去,丝毫顾不得自己的仪态。

贾赦踢了踢贾政的脚,“别顾着睡,殿试怎么样?题目难不难?”贾赦是真怕老二会试考了前几名,这殿试刷刷就落到后面,这丢人不说,只怕老二又钻入牛角尖。

贾政懒懒地睁开眼,点头又摇头,他也说不上简不简单,殿试似乎不像秋试那样只注重经史子集,更偏重于实际应用上面。

“我也不清楚,名次应该不会太落后。”他觉得他怎么也不会落到同进士的地步吧。

贾赦干瞪眼,回到府里,贾政先是洗漱了一番,贾赦等他一起到荣安堂,其他人都在,大家凝神屏气,都没敢询问贾政情况如何。

红叶也没问,反正只是一天时间,这结果就出来了,所以现在问与不问都无关紧要,她预感贾政不会落到同进士才是。

全京城都在关注殿试的结果,最先爆出来的却是江南那事,最开始任江南钦差的那位方大人和江南一连串的官员因为贪/污/受/贿(修筑河堤的款项)、买/凶/杀/人等等一系罪名被押解进京。而张涛本人继续任江南巡抚,督促各地河堤的修建。

作者有话要说: 考试内容、场景布置全是瞎掰,好想有好多时间多看一些书,静不下心来/(tot)/~~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