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铁血林黛玉 > 第76章 点茶

[红楼]铁血林黛玉 第76章 点茶

作者:文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1:1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姚三郎和黛玉手拉手的离开了,一个心里头龌龊的开心——已经拜过天地啦~

另一个晶莹剔透的小心肝满是纯净,也很开心。qiuyelou

黛玉元气满满:我好像懂了什么,我会修行的更好!

大师兄看着师父从袖子里掏出一块糕来吃,显然是刚刚看见了觉得喜欢,就摄到手里,不好意思当着徒弟面前吃吃吃而已。

笑道:“师父,您为何应许收她为徒?为了糕点?”

镇元子淡淡道:“蚩休,不许当面编排师父。”

“是是,师父恕罪则个。”大师兄蚩休笑着:“弟子愚昧,请师父示下。”

镇元子微微一笑:“两百年没收徒弟了,今日是因缘聚会,她有愿我有意,收了嘛。”

蚩休道:“弟子以为师父是为了督促云旗好好修炼,不要虚度时光。”

“嗯?”镇元子又拿出一块酥糖,道:“收了宛童之后,云旗就再不肯修炼,新收一个徒弟哪能督促他修炼,云旗又要逃出去萎靡不振了。”

我都对那个懒货绝望了,他当年若没有那么可爱,若不是被你捡回来,我才不要。

蚩休笑道:“师父,师弟对林姑娘一片深情,林姑娘说要好好修炼,他就也要好好修炼。

怎么会因为师父收她入门而嫉妒呢,师弟方才离开时开心的蹦蹦跳跳呢。”

重色轻友,我这个大师兄学富五车,温柔细心,都比不上一个小姑娘!

“一片深情吗?”镇元子完全没看出来,想了想:“你没看错?”

云旗才多大呀,还是个小孩子呢,怎么会动心思?

是你年纪大,看待他们的关系时心里不纯真吧。

蚩休知道自家师父什么都懂,就是不懂情爱之事,对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非常不敏感。

小师弟的心情那么明显,就差脑袋上顶个板子,写上‘林姑娘是我哒’,师父也看不出来。不必拿这些凡尘俗事去干扰师父,等他二人定情之后,再叫师父惊讶一下也很有趣。

蚩休道:“弟子心中不解,师父若有意收徒,受了便是,为何要等她捉来警幻做见面礼?”别的不说,四十多个师弟里头,只有一两个给您送过见面礼,还都不是值钱的物件。

镇元子微微一笑:“你可知警幻的根底?”

“弟子不知。”

“若我所料不错,她是个出名的散仙,顽劣不堪的骗子,哈,暂且不告诉你。”镇元子愉快的笑着:“云旗生来爱胡闹,让他和散仙斗一斗,知道自己的强弱优劣,多好。”

蚩休无语片刻,:“师弟既然回来求援,定然是无计可施、走投无路,弟子能否助他?”

云旗知道他自己可差了,所以这么多年都不好意思回来,还斗啥呀,被人逼得疲于奔命。云旗成与不成都挂在脸上,哪里用得上考教呢?

镇元子道:“他若求你,你就帮他,若不求你救命,你也不要多管闲事。”

“是。”蚩休又问:“师父用意高玄,浩如江海,弟子不能参透,还请师父明示。”

您当年就留下了两个不会带人接物的师弟接待唐僧一行人,我说我留下来吧,您还不许,果然人参果树被推倒了,现在您又这样,又有什么计划?

镇元子笑而不答,反问道:“林黛玉说她杀过人,你怎么看?”

蚩休一点都在意的眨眨眼:“师父,弟子年幼之时也杀过人,这有甚么。生死关头,不是她杀了对方,就是对方杀了她。既然有能力又怎能坐以待毙?”

镇元子笑着摇头,心说我大徒弟真是单纯朴实,这点道理都不懂:“仿佛东土教养女孩子的方式和九黎族不同,她父母能叫她学武,已是很有胆魄。

她也比你小时候沉稳多了,能在我面前应答如流,端正仔细的人不多。”

蚩休想起自己小时候的丑事,红了脸:“师父是要用警幻考教林黛玉?”

镇元子叹了口气,又觉得好笑:“我有老妈子一样温柔细心的男徒弟,有勤学却没天分的男徒弟,有不思上进整日里偷懒的男徒弟,有天分十足却不肯上进整日里不务正业的男徒弟,还有脑子笨还自己不知道的男徒弟……哈哈,若有个聪明勤学又有天分的女徒弟,倒也有趣。”

自从西游取经之后,已经很久很久没见过有趣的事了。林黛玉被扰乱的一塌糊涂的命线到是十分有趣。

蚩休知道自己就是那个‘温柔细心的男徒弟’就微笑道:“师父要怎样考教她?并非弟子愚昧,只是她小小年纪,心智尚且不全,学的法术也很粗浅,师父若想看她牵头做局捕获警幻,只怕有些难。”

那只是一只人类幼崽,我不知道师父您对她期望多高,但我——万寿山大师兄、您最聪明勤恳强大的弟子,在六岁的时候还只会披头散发围着豹子皮在树林里嗷嗷叫,我还咬过您的手。

镇元子想了想,觉得徒弟说的也对,万一一会他们在后院聚会,云旗叫无闷算出警幻的根底,求蚩休去捉她回来,捆好了给给黛玉当做拜师礼拎过来,那就太没意思了。

这帮馋货吃了小姑娘送来的点心,肯定有求必应,云旗又最会指使人干活。

他道:“云旗应该能领会为师的意思吧?”

蚩休长叹一声,为难的看着师父:这个真的很难说。

镇元子圆润又俊美的脸上出现一丝好笑:“罢了,他若不能领会,你提点他一二。”

蚩休躬身:“是,师父。”

在后山的院落中,道士们济济一堂,也不必去搬座椅,揪了两片叶子往地下一抛,就变成连绵一片的、雪白柔软的芦席。

众人席地而坐,吃着点心、拿来黄酒和猴儿酒。

碧卢半跪在地上,给众人分发酒盏,问:“林姑娘,你喝酒还是喝茶?”

黛玉觉得他们很有风流名士那种‘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的感觉,棒棒的很有意思,从来没试过呢。

虽然心里有事,也觉得很愉快,道:“我喝茶,劳烦师兄了。”

碧卢正要去给她泡茶,旁边有人说:“等会,林姑娘,今儿的酒十分特别,不尝尝吗?”

黛玉望过去,是个面色有些阴沉脸色苍白、丹凤眼的少年,她心里不喜,道:“我听说小时候喝酒多了,长大了会变得又黑又胖。”

“我屮艸芔茻!多亏我是神仙。”旁边有人掏出镜子来照脸,显然是小时候没少喝酒。

“镜子借我用用来~”显然这都是小时候喝了不少酒的人。

还有一个问题,散仙们对于什么年龄叫‘小时候’,感到纠结。红孩儿也只是个孩子呀!

阴沉的少年扯了扯嘴角,轻蔑的说:“无稽之谈,你听谁说的?”

黛玉道:“我师父说的,这话千真万确。qiuyelou”

她确实又黑又胖……在某次我好奇酒的味道时,师父跟我说她因为小时候喝酒喝的多。

姚三郎笑嘻嘻的望过去:“无闷师兄,凡人不比我们,一点小事就能受重伤。

林妹妹,你如今练炁已经小有成就,喝点酒也不妨事。”

我还要求无闷师兄帮忙呢,不要吵起来呀。

黛玉对酒的味道很好奇,只是不想顺了那个阴沉的‘无闷’的意思。

“不敢喝,我尚是*凡胎,变胖了还好,变黑了可怎么办?碧卢师兄,若没有茶,我喝水也好。”

碧卢就跪坐在旁边等她们争论完,听她这么一说,笑着站起来:“岂能没有茶。”

他站起来,施施然走了,不多时拎回来一壶香茶,还带来一个茶杯。

亲手斟满一杯递给黛玉。

“多谢。”黛玉尝了一口,不得不叹服:“好茶,香浓清冽,还有点甜,好。”

碧卢十分骄傲的笑了:“这是我在后山种了许多茶树,亲手摘的明前嫩叶,亲手炒的。为此还专去茶园学过怎样制茶。”

黛玉惊讶:“我听说制茶极为耗费工力,师兄的喜好真雅致。”

——这是个被母亲逼着看过茶经的姑娘。

喜好是‘吃’和‘睡’的姚三郎在旁边默默伤心。

碧卢师兄开心的说:“我平日没有别的爱好,就喜欢种东西,晒太阳。你爱吃什么茶?”

黛玉就六种绿茶和三种红茶三种白茶的优劣、及到底的茶树种的地方的气候重要、光线重要还是水土更重要和碧卢师兄展开讨论。

她在家不练武的时候就学这些东西,父母口传心授,毕竟吃不出是什么茶就是乡巴佬,要被人耻笑,若分辨不出是雨水还是雪水,在吃茶一道上也算粗鲁。

碧卢问:“《齐民要术》称浮陵茶最好,《北堂书钞》载:武陵七县通出茶,最好。林姑娘以为如何?”

黛玉想了想,诚实的说:“我认为这两地出的茶叶都一等的好,区别只在采摘的季节、炒制的手法、和泡茶用的水。浮陵茶适合用山泉水泡,武陵茶用冬季存的雪水,放到第二年再泡,很爽口。”

这都是我娘说的,说实话我喝着区别不大……冬天啃牛奶红豆冰棍才叫爽口!

“雪水啊。”碧卢摸着下巴:“我倒没试过,改日去找雪娘子给我几坛。”

雪娘子是和风师雨神并列的神仙,负责掌管下雪。

姚三郎对此完全插不上话,他不爱喝茶,除了酒就是糖水,喝茶只是因为口淡或不好意思说我不喝茶。他只好和兴高采烈的师兄们一起吃着点心喝着酒,谈起这些年分别之后的情形。

姚三郎慢吞吞的说道:“我认识了一个好朋友,她管了我十几年的饭!”

众师兄看了黛玉的年纪,大惊:“原先吃别人家软饭的事可别再提了。”

“你不怕她吃醋吗?”

“对呀,就算你做得出来,也别说出来呀。”

姚三郎气的捶地:“那是黛玉的师父,我只是拿故事换饭吃!”

众师兄们将信将疑的看着他,又看旁边的黛玉正在东张西望,听见这话似乎也没生气,可能真的不是吃软饭。但是看姚三郎这张脸,谁会毫无目的的对他好?一定是好色,不是图财,因为没有财嘿嘿嘿。

黛玉往左右看了看,没看见自己要找的,认真的对碧卢师兄说:“我师父很善于烹饪,今次带来的点心里有一个抹茶千层酥,以茶入点心,清香微苦,回甘比喝茶还久。”

碧卢对于和茶叶有关的一切都感兴趣,立刻问:“什么样子的?”

黛玉举起小拳头:“大约这么大,绿色的圆饼子。”

碧卢站起来转了一圈,找到了抹茶千层酥、和抹茶麻薯、抹茶果冻,因为太绿油油的又带着茶香,不是很受关注。

用盘子每样捡了几个回来:“是这个?”

文四姐要凑够一百种不一样的点心,御膳房里的传统糕点不够用了她就用现代点心凑数,要不是后来用果脯们凑够了数目,她连奶油蛋糕和鸡蛋布丁都要做出来凑数了——穿越之后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无数的菜,还练出来的好刀工,还努力回忆了过去看过的菜谱,一个都做出来了。

当然了,这些点心都是她指挥白案御厨们做的,她一个人哪里忙的过来。

黛玉道:“对,你尝尝看。我很喜欢吃这个味道,只是吃多了睡不着觉,到下午就不敢吃了。”

她捡了一个麻薯,心说师父又研究出新口味了。

嗯嗯,好甜的红豆沙,好吃。

碧卢吃了半个,觉得味道不错,问:“绿油油的看着就好,用的什么茶?是点茶用的茶粉?”

黛玉疑惑道:“点茶?我没见过。”

“哦,想来是现在又不流行了,前些年我下山去,看见家家户户都斗茶,还有茶百戏。嘻嘻,上次我去东土的时候,他们喝茶用锅煮,还加姜和盐。”

碧卢咬着点心,仔仔细细的讲了一遍,如何用茶汤作画。(茶百戏特好看,请搜索)

黛玉吃着麻薯,知道他的‘前些年’是流行点茶的宋朝,而‘上次去东土’的时候,是煮茶加盐姜的唐朝。

这可真是山中无甲子,一梦已千年啊。时光过得那么快!

手儿托腮,听的入神:“我听说过宋朝的茶戏,却没亲眼见过,原来这样有趣。碧卢师兄,你会吗?”

碧卢得意道:“当然会,你若想看,我做给你看。”

他十分感动,师父和师兄师弟们都不理解我,没想到啊,原以为你是个矜持又刚烈的女孩子,一言不合就动手,没想到你懂茶!

姚三郎看师兄和女神相谈甚欢,站起身携手走了,气的他肝肠寸断。

没心没肺的师兄道:“我和元始天尊的白鹤童子聊得可好了,他喜欢王母驾前的青鸾,但是青鸾喜欢黄龙真人。白鹤童子打听出这消息之后,只要见到黄龙真人就用屁股对着他,好多年了,黄龙真人都快郁闷死了,也不知道为啥。”

姚三郎点点头,心说:我对白鹤童子的感觉,感同身受啊。

大师兄仪态万千的走过来,问:“那个点心最好吃?”我可不想把一百种都吃一遍。

师弟们给出了令人伤心的答案:“都挺好吃,有些味道新奇,师兄您都尝尝嘛~”

姚三郎心若死灰中……

还有此起彼伏的推荐声:“龙须酥一生推!”←甜党

“椒盐酥饼!”←咸党

“九制陈皮和山楂糕!”←酸党

蚩休放弃了,还是一块块都尝一遍比较好,一边吃一边喝酒,左右看了看却不见那带礼物来的娇嫩妹纸问:“林姑娘呢?被你们闹跑了?”唉,我为什么没有一个热爱烹调的师弟呢?

姚三郎躺在地上,一脸的萎靡不振:“碧卢师兄跟她言语投机,一起玩去了。”

蚩休看他那半死不活的德行,心里头委实生气:“云旗,你何至于如此?一时受挫便如此颓唐,原先倒也罢了,我们哄着你,难道你等林姑娘回来哄你吗?”

师父都被你气的不想收男徒弟了你知道吗?你让他老人家对一个性别失去信心!

姚三郎咻的一下坐起来,目光灼灼:“大师兄说得对。”然后扑过去抱住无闷师兄的腰:“师兄,帮我算一卦好不好?”

蚩休皱眉,等着他说出口来,就阻拦他。

无闷冷冷的瞅着他:“事在人为。”

姚三郎有点疲惫的问:“我跟她有缘吗?”

无闷冷笑一声:“相见即使有缘,天地间岂有定理?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你认为……”

他脸上的嘲讽更大:“求娶佳人之道,在于懒与馋?”

姚三郎捶地:“你说的对!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昏昏沉沉的贪图在自在安乐上,这种局面怎能长久保持下去呢?

扑到大师兄面前:“师兄,师兄~求你把师父讲课的笔记给我,我要补课。”

蚩休十分感动,放下点心拍拍手,从袖子里摸出一大摞本子,郑重其事的递给小师弟:“君子自强不息,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虽然师父对你毫无信心,但师兄相信你,只要你肯努力,你会很好的!你肯努力吗?

姚三郎也不吃点心、也不喝酒了,捧着课堂笔记开始认真看。

蚩休现在的状态可以用老怀大慰来形容,其他师兄们则不那么有信心。

姚三郎还是没忍住嘀咕了一句:“碧卢师兄身为一块石头,为什么喜欢茶呢?”

碧卢师兄带她来到自己屋内,打开柜子拿出一对白玉碗,看着红泥小炉上煮着银壶水,感慨万千:“这碗我虽做了一对,却从未有人跟我同饮。”

又拿出特制的茶饼和陶钵盂,慢慢碾碎了茶饼。

黛玉看他沉静专注的准备点茶,心里思绪万千,她将镇元大仙说的话一字不差的记在心里,方才太紧张反倒心静,现在放松下来,忍不住把他的话来来回回仔细的琢磨。

一时间心中茫然不解,一时间又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什么,似乎知道该怎么做。

碧卢认真的研磨茶粉,磨的极细时水也开,将茶叶末放在白玉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

黛玉看他拿徒手去拿银壶的银把,才从沉思中惊醒:“烫呀!”

碧卢笑道:“不烫,用法力护着手就行。”

再次注入沸水,用茶筅快速搅动,茶末上浮,形成粥面和厚厚的凝而不散的泡沫。

他把碗端在手中晃了晃,觉得满意才递过去:“尝尝。”

黛玉把玉碗捧在手中,见绿的翠绿,白的雪白,倒也好看有趣。

吃了一口,却没喝着茶汤,满口都是浓香的泡沫,就又吃了一口。

这回喝到茶汤了,味道就是茶味儿,但泡沫的口感真是太妙。她转着圈喝泡沫。

碧卢忙问:“如何?”

黛玉评价道:“轻软浮滑,浓香满口,很好喝。”

确实呢,看起来有些浓稠,喝起来却很清爽,完全喝不到茶粉的颗粒感,绵软如同面汤一样。

碧卢欢喜无限的看着她,心说,云旗什么时候能把她娶回来,我好日日与她煮茶论茶,那可真是人生一大快事。我平生未逢知音,只此一人:“林姑娘,你觉得有什么欠缺吗?”

“宋徽宗说:“盏以青绿为上,兔毫为上。”苏东坡在《送南屏谦师》中云:“道人绕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乎;忽惊午盏兔毫斑,打出春瓮鹅儿酒。”这么好的点茶配上兔毫盏,就更秒了。”

黛玉抿着嘴笑:“恰巧我有一只建窑兔毫盏,下次拿来送给你。”

碧卢大喜:“当真?多谢,多谢!”

他又有点有点不好意思:“我知道兔毫盏,只是凡间卖得太贵,好的,我买不起。”

不是我孤陋寡闻,我只是穷。

黛玉也开心,不怕他穷,只怕他不识货。

对于不识货的人来说兔毫盏丑丑的——对,说的就是文四姐。

若把价值千金的兔毫盏送过去,得到一句‘这碗咋这么丑’的评语,她要被气吐血的。

两人对坐喝茶,喝完之后,碧卢师兄又拿了一只平底大碗给她演示‘茶百戏’,还是点茶,只是在茶面上勾花,做仙鹤、松柏等样。

绿地白线条,用细针在茶面上勾画,就留下痕迹,叫人叹为观止。

一直等到图案散去,碧卢端着碗:“拿这水和面,就能做出了抹茶点心吗?”

都喝了太多,喝了这一海碗的茶是饮牛,扔了又实在舍不得,那都是我采摘的茶叶呢。

黛玉如实说:“我不知道点心都是怎么做的。”除了练武之后擦汗,我可十指不沾阳春水。

碧卢这才想起她的岁数,笑道:“嗯,你还不该知道呢,我去烙饼吃。”

好啊,七八岁的小姑娘若知道怎么做点心,家里肯定不富裕,我跟她聊的太投机,竟忘了她的岁数。

他把碗放下,送她去姚三郎旁边,才放心的回去和面。

黛玉正要去看三郎哥哥在看什么书,姚三郎心有所感,回头一笑,说不尽的欢欣灿烂。

黛玉浅浅绽开一个微笑,心里虽然游移不定,可是看见姚三郎笑的那么灿烂快活,她心里也觉得快活。

蚩休铁面无私的截胡:“林姑娘,你过来,我有话对你说。”

黛玉步履轻盈飘逸的走过去,如行云流水般跪坐在他面前:“请讲。”

姚三郎默默挠席子。

蚩休说出一番话来,惊得众人目瞪口呆——

他说:“林姑娘,云旗笨笨的,你不要指望他能帮你多少。你要自己努力捉拿警幻。”

姚三郎蹦起来:“啥?师父真这么说了?我不信!”

“云旗是笨笨的,但是把捉散仙的活计安排给林姑娘,也太苛责了。”

“那我们能下山路过顺手帮忙吗?”

黛玉气定神闲:“我知道,大仙方才说的,就是叫我捉住警幻。”

蚩休震惊了,啊,原来她的作用不光是让云旗好好学习,居然这么仔细,听出来了!

黛玉虽然面色不变,但心里头还是打鼓:“能请三郎哥哥的师兄们帮黛玉吗?”

蚩休想了想:“能……吧,能。但得是你自己筹划,不能让云旗安排。”

姚三郎都要吐血了,这是个在黛玉面前展示自己家世人脉的绝好机会,居然被师父扼杀了。

“若有点心吃,我可以帮你站脚助威。”

“复议!”

“为了点心!”

“我可以教你阵法哦。”

黛玉微微一笑:“那就够了,多谢大仙,多谢您转告。”

蚩休知道师弟们都觉得不合适,他也觉得让一个小女孩来面对来意不明的强敌,还要自己布局筹谋,那太苛刻了。

但师父是这样吩咐,他也不能多说什么,只是隐晦的提醒:“林姑娘,你身旁可有足智多谋的人?”你应该可以去请教别人。

黛玉眼睛一亮,想起了卓先生。那人的智慧叫人胆寒,手段也可怕至极,算计警幻应该是正好。

她又想起师父讲述的‘请君入瓮’的故事,开始咬着嘴唇仔细盘算,应该可以借用。

只是,用什么能引她入瓮呢?

…………

金陵城外一百里,是另一座小城,也有一个大镖局的分部。

慕容牡丹特意换了浅绿的衣裳和素淡的妆容,拿着卓伯父给的腰牌和银子,跟此地的镖头嘱咐了一番护送姑娘到金陵城投亲的话。

她没说这姑娘是薛家姑娘,知道薛家有钱,生怕冯镖头见到了腰牌也敢铤而走险,见财起意,绑架徒弟勒索薛家。

又依依不舍的摩挲着宝钗的后背,无限伤感:“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你善自珍重,家里若呆着烦闷了就来京城找师父。好好练武,这是立身保命的法宝。”

“师父你也要保重。”宝钗虽说是‘任是无情也动人’,到底也有七情六欲,心中也有几分伤感,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师父,那天路上的葱油饼真好吃。”

牡丹差点哭粗来:“过些天我去看你,再给你带两张。”

“嗯。”宝钗声音微微有些哭腔,勉强压抑着自己的情绪,道:“金陵城中梭子巷有一家糕饼铺,做的鲜肉月饼和蛋黄月饼味道极佳,师父你一定要尝一尝,给项师父也带些回去。”

可惜我哥哥认得你的模样,我不能请你去我家里做客。

冯镖头袖着手愉快的看着一个大美人抱着一个小美人,俩人难分难舍。

这样子很好看,他一点都不急着催促她们分开。

到时慕容牡丹先要放手:“路途不算近,你再不去就来不及了。冯镖头,拜托您了。”

“您这是说哪里话。”冯镖头笑嘻嘻的说:“您是卓爷的掌上明珠,您有吩咐,小人哪敢不从,谈何‘拜托’二字。”

宝钗觉得他话说的暧昧,有些奇怪。

为了赶路二人都骑马,因为坐马车可不能日行百里。

宝钗在途中歇息的时候问:“冯镖头,我师父跟卓先生是什么关系?”你们怎样传言?

冯镖头笑容暧昧:“你不知道?”

他有心说‘卓先生没有妾室,也不喝花酒,宅子里只有慕容姑娘一个漂亮姑娘往来无忌,听说极是受宠’,又看她年纪小,不好意思说这样的话。

宝钗何等聪明,看他的面色就懂了,心中觉得好笑:你们一定想不到,卓先生弃我师父这般年轻妖艳的绝色美人于不顾,满心都是‘故剑情深’,费尽心思,使尽手段呀。

又有些生气:我师父虽然行事肆无忌惮,但我哥哥那样的英俊少年调戏她,都被严加惩戒,我师父才不会为了权势跟人暧昧不明。外人不知就里,胡乱指摘批评,可真够讨厌。

她又问:“听说金陵城中有个鼎鼎有名的薛公子,年少时桀骜不驯,不知现在如何?”

冯镖头收敛了笑容,道:“前些日子我还跟他一起喝…(花)酒,可他家里忽然出事了,妹子丢了,在那之后他就洗心革面,再也不去烟花柳巷厮混,整日里乐善好施。金陵城里都震惊了,还以为他中邪了,后来才听说他在妹子丢了之后,忽然觉得家人胜过一切,幡然悔悟,想要行善积德感动上天让他能找回妹妹。

哎,往日一起喝酒时,总听他说他家妹子何等的机敏锐利、沉稳练达,胜似无数个男子汉,可惜被人偷去了。”

宝钗听说哥哥学好了,真是喜不自胜,又听了这似真似假的理由心中大为感动,眼泛泪花。

冯镖头心里一动:“慕容姑娘叫我护送姑娘去金陵城,还不知姑娘贵姓?”

宝钗微微一顿:“不敢当,鄙姓慕容。”猛一下想不起来别的姓,张王李赵太寻常了。

冯镖头满脸跑眉毛,心中脑补了一场大戏:这是慕容姑娘给卓爷生的孩子吗?

她长得和她娘确实有些相似,都是大美人。为什么要去金陵城找亲戚呢?

嗯,想必是外祖家在金陵。

二骑上了路,并辔而行,一路疾驰又顾不上说话,到了金陵城外的时候日暮昏昏,就要关城门了。

冯镖头松了口气:“终算到了。”

宝钗远远的瞧见有个纤瘦的少年带着几个家丁,正在给住在城墙脚下的乞丐发馒头。看身形……看不出来是不是哥哥,太纤瘦了,弱不胜衣。

骑马到近前,在七八米外看了他正脸,竟也不敢相信那个面如冠玉剑眉凤眼的美少年是自家蠢笨的哥哥。

弱不胜衣的薛蟠转过脸来,和骑在马上的宝钗打了个正面,因宝钗背后是落日,他看不清楚她的脸,只是觉得身形好像妹妹。可是……现在看哪个姑娘的身形都像妹妹。

宝钗大哭:“哥哥!哥哥!”哭着准备翻身下马。

薛蟠激动的话都说不出来,手软脚软的跑过去准备把妹妹扶住,赶紧牵马回家。

宝钗正在下马,他过来伸手,还没来得及说话,宝钗就因为激动踩脱了马镫,正好摔进他怀里。

薛蟠双手接住妹妹,差点搂不住,满脸通红浑身发抖,颤声道:“宝钗,宝钗,好妹妹,快跟哥哥回家。”又把她推回马上,自己也踩着家丁上了马,搂着妹妹抓着缰绳,纵马向城门口行去。

进了金陵城,他高兴的狂呼乱喊:“我妹子回来啦!薛大爷的妹子回家啦!苍天有眼!我妹妹回来啦!”

宝钗被他搂在怀里,又是哭又是笑,平日里冷若冰雪、端庄大方的气度全都抛在脑后。

冯镖头慢慢跟着他们身后,心说:我竟看走眼了,这居然不是卓爷的私生女,是薛大爷的妹子,唉,她小小年纪到是警惕。

知道不说真名实姓,不说要去哪儿,一丝端倪都不露,厉害。

竟是慕容姑娘的徒弟,嗯,真是稀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