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铁血林黛玉 > 第182章 家中 求救

[红楼]铁血林黛玉 第182章 家中 求救

作者:文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1:1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晚间对坐闲话,黛玉猛然间想起自己在边关见到的狗油胡老头,似乎师父偷换真宝玉,用的就是那个老头做的假货。漫不经心、假装若无其事的问:“荣国府那个宝玉,如今可还好?我听说皇上打算出了孝期开恩科,宝玉的年纪该去考童生了。”第一次套话,好紧张。

贾敏如今再坐月子,整日里坐在床上,吃寡淡的食物,黛玉没回家的时候她十分无聊。原先无事可做,可以伤春悲秋哭一哭,能打发时间,可是刚生了孩子自己身体有很好,高兴的哭不出来,只好整日里坐在床上发呆。这期间也不能见亲友,只是隔着窗子说说话就罢了,老爷从公务中抽时间陪陪自己,其余的只是看着小丫头们傻乎乎的晃来晃去。

现在和聪明漂亮又谈得来的女儿在一起说话,真是太开心了,竟没发觉她技巧生疏的打听消息:“那日我生完孩子,两位嫂子来探望我,赦大嫂子嘴笨,我不爱与她说话。二嫂子倒是能说几句,可她不通诗文,一位的想着仕途经济,话里话外总想请老爷提拔政哥哥,唉,二哥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么?想他那年轻的时候,那一种古怪脾气,比宝玉还加一倍呢。”

“政二哥年轻时也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母亲总规以正路。如今政二哥到不住口的说宝玉是个混世魔王,母亲和二嫂子当年和政二哥不知置了多少闲气,如今到把一个一样淘气的宝玉视若掌上明珠,珠大侄儿若是还在,母亲和嫂子也不至那样的宠爱宝玉……听二嫂子说宝玉前些日子得了癔症,迷蒙了些许时日,忽然又清醒过来,反倒上进了,似是学业大有长进。”

黛玉在短短半个时辰里,听到了许许多多荣国府老一辈的□□,不知母亲怎么了,是太高兴或是被荣国府的二太太烦着了,把她‘赦大哥’‘政二哥’年轻时的许多事情,一股脑儿的说了出来。

最后才总算说到正题,咦,居然学业大有长进?我们对贾宝玉做了什么?只是拿走了他的玉,怎么会突然好好学习呢?

看母亲似乎想再讲讲‘那过去的故事’,唬的慌忙看了一眼西洋自鸣钟,见已经七点多了,忙起身:“娘,该是做晚课的时辰啦。”

天爷,我可真想去万寿山,听大师兄清清静静的讲经啊,咦,过两天去找大师兄…我今次出门,做的不算太差吧?

贾敏叹了口气,黏人的看着她,眼袋泪光:“你明儿就要回去么?”

黛玉想了想:“我来的时候没定下,娘娘说待她想我了,就派人来接我。”

贾敏开始纠结了,如果娘娘不想她,那女儿能在家里多住些日子,可如果住的时间长了,岂不是娘娘一点都不把她放在心上、一点都不喜欢她?

这也让人忧心呐,听说皇后生活节俭,皇帝经常找借口把人抄家抢钱,黛玉获封公主以后出嫁要有公主府,他们两口子会不会为了省点钱,把公主降为郡主呢?那在公主府的修造和嫁妆的仪程上有十万两白银的差距!但那样一来,别人得怎么想!

黛玉可不知道母亲想的这么多,如蒙大赦的离开了,回到自己居住的潇湘馆里(起不出更好听的)。这院子经过修饰,很多细节之处与儿时所居的江南庭院十分相似,又种数楹修舍,有千百竽翠竹遮映,后院有梨花与芭蕉,清幽雅致,到也合乎女道士的身份。她自入京以来,一向来去匆匆,不曾细细看过林府中给自己预备的居所,今日得闲,细细赏玩更觉父母用心。

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

见美人榻上坐着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公子,面如傅粉、唇似流朱、眉黛如山、秋水剪瞳、笑如百花盛开,脸上赫赫生光。穿着浅粉色团花锦袍、头戴紫金冠、横插白玉簪、腰横玉带、足下白袜云鞋。

用说相声的一个词来形容,那真是‘又勾勾又丢丢’。足有‘一想之美’,就是你把眼睛闭上,代入你觉得世上最好看的男人的脸(仅限国内),就那么英挺俊秀迷人。

黛玉信步行来,见他盛装打扮坐在这里,真有十分姿色:“你怎么进来了,竟没人通禀。”

姚三郎笑嘻嘻的看着她:“我想你,便来了。”

黛玉进了屋子,仔细看了看屋中陈设,暗自点头,这应当是母亲布置的,一应物件都是我喜欢的样式质地。拿着一个梅瓶细细看着,道:“难怪呢,方才我听着母亲说话,忽然就想起你,还当是你又在念叨我,原来是有感应。怎么丫鬟们没瞧见你?”

姚三郎掏袖子,掏了半天拿出来‘一根筷子’,献宝似得拿到她面前:“无闷师兄前些天与域外的有道之士探讨占卜术,带了些伴手礼回来。用这根筷子念一个‘麻瓜驱逐咒’,就能让凡人对某一个地方视而不见。”

“真的么?”黛玉接过筷子来看了看:“我瞧着可不是筷子。这花纹……有些野趣。”

姚三郎欢喜踊跃:“好玩吧,咱们去试试好不好?”

“怎么试?”

姚三郎笑了起来:“城南有一家店,专卖花枝丸和烤鱼丝,味道极好,可是每个吃了鱼的人都会渐渐虚弱,歇几天不吃就又好了,天天吃的人也不会死。你可知为什么?”

黛玉眨眨眼,把梅瓶放回去,又拿起一只花觚来看:“有妖精”

姚三郎咬着嘴唇忍笑:“好妹妹,你猜是什么妖精?”

“爱吃鱼的一定是猫妖。”

姚三郎摇摇头:“非也非也,你去尝尝就知道了,甭担心,那东西伤不着你。”

黛玉道:“连日奔波累着我了,不想去,过些天再说吧。”

姚三郎微微皱眉:“花枝丸可好吃了,那我去买来给你拿过来?”

黛玉拉着他在桌边坐下,这是紫檀木仿竹节的四出头官帽椅和书案:“烤羊肉吃的我心里头发堵,现在只想清清静静的吃素。三郎哥哥,你给我讲讲清静经。”

姚三郎皱着眉头:“怎么为了文继英的事,这样不痛快?”

黛玉叹了口气:“不是为了他,还能有谁。云旗,我回来与父亲说了此事,父亲含糊其辞,虽不曾明说我也看出来他的意思,哥哥更是对我道出满腹苦水,他亦有许多事不可为之。我是不是对这件事,太执着了?”

姚三郎笑嘻嘻的趴在桌子上看着她:“施主,你若是四大皆空、看破放下了,你就不是出家修道了,是跟着大雷音寺的秃胖子们呱唧呱唧的念经去。”

黛玉白了他一眼:“早晚我能把这件事放下。”

姚三郎笑道:“何必呢,各人有各人的执念,你瞧,师父甚爱人参果树,孙猴子害了他的树,他记挂了那么多年。大师兄最烦被人盯着他的*,嘻嘻嘻,美好的*,嘻嘻嘻,紫述爱美容、碧卢爱种菜、一块石头爱种菜嘻嘻嘻。”

黛玉又好气又好笑,推了他一把:“笑的怪吓人的,别笑啦。”

姚三郎努力正经了一点:“你瞧,人各有一好,兴许你的爱好是人间正道、正义、公理,所以文继英冒犯了你的爱好,你就觉得难受。”

黛玉以手掩面:“哼。”这话说的怪怪的,太羞人了。

姚三郎笑道:“怎么我说的不对?”

“你将我说的像鲁智深。”

黛玉情不自禁的微笑。

姚三郎左右瞧了瞧,却没瞧见垂柳,他可真是个认真的人,自己走过去变了个垂柳戳在地上,叫到:“不知提辖能否拔起这颗垂杨柳?”

黛玉撑不住笑了起来,走上前轻轻的踹了一脚:“倒拔垂杨柳,或许不行,若是踹断这棵树,应该不难。”

姚三郎吓得摇身一变恢复了原形,跳上墙头:“真是个铁石心肠的道人,一点都不怜香惜玉,不与你说了。我走了。”

黛玉追了一步便站住脚,仰头问:“你去哪里?”

姚三郎摸摸下巴:“我去吃花枝丸,那东西吃着真上瘾。”

黛玉跺了跺脚:“去吧!”

她闭目凝神,见这屋子周围果然有一层薄薄的法力罩着,也不知该怎么解咒,抬手一抓便抓碎了。

姚三郎欢快的走了。

丫鬟们竹林中有点迷茫的走了出来:“姑娘,您回来了。”

“夜风太冷了,别在风口站着。”

“该用膳的时辰了,姑娘更衣么?”

黛玉微微叹息,看这几个丫鬟都不大叫得上名字:“你去说一声,我今儿想吃素,让他们做两道清清淡淡的素炒。”

“是。”

“更衣。”

另外三个丫鬟过来服侍小姐更衣。

她虽然当了道士,还是不习惯像姚三郎那样一件衣服穿三百年不洗不换,只是变换外形——就算没有味道也不行!

不出汗也不行!衣服不会脏也不行!想想都觉得身上痒痒!衣裳一定要每日更换!

当夜和母亲一起吃了晚饭,回到潇湘馆睡了一夜,次日起床时,父亲又去上朝了,和母亲一起吃了早饭,并无甚事,荣国府的二太太又来看望林夫人,黛玉奉母命避开不见。

只是下午姚三郎拿着热乎乎的烤鱿鱼片找来:“真的超好吃!”

黛玉正在窗前玫瑰椅旁看书,抬头一看,见那鱿鱼片上妖气环绕,担心被妖怪下了毒,坚决的拒绝这东西,绝对不吃!

姚三郎道:“我瞧出来了,那妖精应该是个海里的精怪。从掌柜的到小伙计,身上都带着一股活蹦乱跳的鱼味儿。”

黛玉一怔:“这是海鲜在卖海鲜?”

姚三郎理直气壮的点点头:“应该是。”

黛玉不解:“他们都是同类,怎么会互相残杀呢?”

姚三郎撕着鱿鱼片:“龙王桌上尽是各种鱼鳖虾蟹还有贝类,甭说这个,就连牛魔王也吃牛肉。他们都把自己当正经上仙看待,那些未能化形未开灵智的,都是土鸡瓦狗一样。”

黛玉点点头,把宝玉忽然变得好好学习的事说给他听。

姚三郎靠在窗外的墙上,歪着头看她:“可能原先魂魄不稳,或是收了妖邪扰乱,或只是被他爹打老实了,我有空去瞧瞧。”

黛玉笑道:“你好忙啊。”

姚三郎道:“我又要来这里看你,又要回去打醮,还要去吃烤鱼,怎么不忙?”

“好一个大忙人!”

“那可不是!”

第二天,又是吃了早饭之后,黛玉临窗习字,写了两篇字皱起眉头:“笔力虽强,但字形散漫,唉。”

旁边的丫鬟与她不熟,不敢胡乱搭话。雪雁大着胆子:“姑娘,您现在的字这么好看,还有什么不好?”

黛玉看了她一眼,叹息道:“你不懂。”

她继续认真练字,练字,练字。

真是一日不练手生,刚四天没写字,已经生涩的不像话了。

忽然,丫鬟们不由自主的出了屋子。

姚三郎神出鬼没的在窗外探头:“我去瞧过了,那小子是原先魂魄上出了些问题,似乎是那块玉的缘故,玉拿走重新安了魂魄,就好多了。现在奔着仕途经济努力呢。”

黛玉咻的一下收起自己练字的字,点点头,对宝玉的事情不以为意:“三郎哥哥,你来写一行字让我瞧瞧。”

姚三郎大惊:“咋?大师兄托你检查功课么?我一直在认真读书,练字嘛,嘿嘿。”

黛玉道:“我有几日没练字,生疏的紧,正在补功课呢。”

姚三郎松了口气,拍着小胸脯擦着冷汗,翻窗进来:“妹妹,借你的笔墨一用。”

他捡了一支毛笔,拿了一摞纸,走远一点自己练字去了。

黛玉微微一笑,心里明白他也是字丑羞于见人。两人各安一方,各自练字。

等到晚间林如海回府,拉着她去书房谈话。林如海刚坐下,道:“边关露布已经抵达京城,文继英的大胜。玉儿,你知道露布是什么?”

黛玉在对面椅子上坐下:“諸軍破賊,則以帛書建諸竿上,兵部謂之露布。”

林如海担心的看着她:“在露布上只写了他大破贼兵,对方主将被斩,更多的东西写不下。同时送达了一封八百里加急的文书,里面写的冠冕堂皇,朝廷正在商议如何嘉奖他。”不要哭!

黛玉平静的点点头:“爹爹放心,我不生气了。”

林如海长舒一口气,软在椅子里捋了捋胡须:“回来路上我这心里头一直忐忑不安。”

黛玉害羞的笑了一下:“应该还有一份送入宫中的密折,爹爹瞧见了么。”

“有密折,圣上看完之后大笑,并未给臣下传阅。”林如海道:“你不生气就好,听你娘说,这两天你气的连肉都不肯吃了,何必呢。”

黛玉忙辩解道:“不是的,我在边关每日只有肉可以吃,蔬菜不多,米面又太粗粝,一路上只馋蔬菜。”

林如海这才放心,把玩着案上的玉镇尺:“圣上桌上那玉麒麟是你送的?”

“是啊。”

林如海看看白玉上那颗青翠的竹子,看起来是恰好有一道青皮,就留下做竹干,余下的地方磨白了露出玉色。到时很巧妙,也很清雅,可是我也想要玉麒麟。

罢了,总归是女儿送的,镇尺也好。他摸着镇尺,漫不经心:“玉儿,你离家这些天,有一日我与圣上闲话,他忽然说政务繁忙,却不想开内阁代批奏折的先例,只许票拟,又感慨你走了之后他很累。这是何意?”

黛玉吓得汗毛倒竖,心说我的哥哥呀,你这口风真是不严密,我没从字形字态上泄露,你倒是直接说漏了!她斟酌着,谨慎的说谎:“爹爹你知道的,我善于讲笑话,素日圣上想听笑话就来找我,所以我走了他觉得无趣。”

“圣上觉得累。你干什么了?”

黛玉心虚的垂眸微笑:“爹爹,我只是个女孩子,能干什么呢?”

这话说的好假!我干的事请可真不小。

我我我,我好怕怕,代批奏折的事情一旦暴露,会吓到爹爹。

林如海万分严肃:“可不敢炼丹给他吃!”

黛玉一怔,猝然大大的松了口气,露出轻松惬意、真心实意的微笑:“爹爹放心,我还没学炼丹呢。”吓死啦!原来爹爹没想到我是‘知道了’的印章,他以为我和历史上那些愚蠢的妖道一样炼丹给皇帝吃,我怎么会做那种蠢事!

林如海再三强调:“不许炼丹!不许做符水!不许开药方!我知道道家有很多药方,很灵,但是不许给皇帝皇后吃,咱们犯不上富贵险中求。”

黛玉满口答应,发誓一定做到。

次日清晨,刚吃过早饭,宫中来了凤辇大驾,接公主回宫。

贾敏微不可查的松了口气,送黛玉离家。

她回到宫中,又与皇后一起去喂鱼,吃罢午饭,传自己的伴读进宫来。

公主现在有两个伴读,一个是皇商薛家的薛宝钗,另一个是太傅的女儿。太傅的女儿李月娥从不进宫,她自幼久病,是太傅求到皇帝跟前,想要女儿沾沾仙气,才给了个伴读的虚衔。

宝钗到了宫门,一路有太监引路,到了公主所住的宫苑中,施礼毕,屏退了左右。

宝钗又一次跪下,潸然泪下道:“师叔救我!”

黛玉伸手相搀,惊讶道:“怎么了?有话起来说。”我没把你家的事放在心上,似你这样的好武艺,一个女人能耐你何?怎么就急成这样?听干娘说你会经商呢。

宝钗一项端庄大方,练武之后更为了隐藏锋芒,加倍用心的温柔端庄,现在脸上都带出几分杀气了,气的快要哭了:“师叔。我哥哥自作主张,不知端底就娶了一个搅家精回来,闹的不像样子。哥哥几次想要休了她,她便闹着寻死,哥哥拔刀吓唬她,她便扬着脖子往上撞,我们也不能真杀了她。师爷师父都不在京中,我娘软弱,哥哥莽撞,求师叔教我。”

黛玉惊讶的顾不上为难,这样悍不畏死的人居然只是个深闺妇人,真是世间奇女子。“你哥哥为何与她闹起来?”

“不是我哥哥不是,是我,我手里管着薛家的商铺商行,她一门心思的想要拿到手,我看她心思不正,又只知花天酒地不懂经营,哪舍得把祖业给她,一来二去就闹了起来。”

宝钗也是真没法子,她到是能把夏金桂打一顿,也确实打了两下,可那个女人又闹着服毒、喊着要上吊、还要去衙门口告薛家逼死媳妇抢取夏家家产。要不是宝钗拦着,薛蟠都要跟她打成一团了。

小公主无话可说:“这样的事,你问我我也没法子呀。荣国府二太太是你的姨妈,你求她了么?”

“求是求了,她亦无法。谁叫哥哥把她娶过门了呢,若是外人在我家里这样撒泼,早就打出去了,自己娶进来的媳妇闹成什么样子,也没法叫亲戚把她抓起来法办呐。”宝钗垂头丧气道:“师叔,宝钗的家事真是太丢人了,师爷她老人家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小公主道:“她在边关受了伤,路上不能颠簸,若是不等伤养好就往回赶,或许半个月能回来。若要养好伤,就不知多久了。牡丹师姐也不在京里?”

宝钗点点头:“师父和师丈去找人算账,具体是什么账目,我不知道。”

黛玉忽然有了个主意:“你那嫂子不怕死,那她怕不怕鬼?”

宝钗道:“她不怕鬼,照我看,倒是鬼要怕她呢。”

黛玉打算派人去装神弄鬼吓唬人的计划只好遗憾的取消了,又道:“按律,她若把你娘气病了,应该能送她去官府,告一个忤逆不孝。”

宝钗摇摇头:“她若反过来告薛家要谋害家产,打起官司来,那可是没完没了。官府一定会趁机索贿,要一大笔钱。衙门口朝南开,多少有钱有势的乡绅富户都折在衙门中,万贯家财都能被人耗干。”

黛玉微微讶然,这种事情史书里也写过——这个宝宝对世上各种坏人的认知只在四大名著和史书里——她摇了摇头:“找卓夫人做什么呢,难道你想雇凶?”

宝钗苦笑道:“岂敢岂敢,师叔冤枉我了,我听说江湖中有各种骗人的法子,想请师爷帮忙,或是骗或是劝,让夏金桂跟我哥哥合离。”譬如找一个漂亮又有钱的蓝孩子勾引她,哪怕是让我哥哥出门去‘做生意’,一走半年不会来,就说他在外头出事了,等夏金桂回家之后,再让哥哥回来,说是误传了死讯,其实没事,这样就好了。

黛玉没想到她已经有了主意,她想了一阵子,竟然想起来一个办法:把宝钗的哥哥趁夜色偷走,扔一卷蛇皮……这个不行啦!不能用我刚刚戳穿的骗局去骗人。

宝钗又哀求道:“师叔,师爷她出门在外,家里的生意总该有人照看,主事的管家才该是行家里手。我哥哥去卓府找过,光禄大夫为人谨慎不显声名,对这件事满口推脱。我想师爷那么喜欢师叔,一定留下使唤人了,求师叔吩咐一声,不拘什么法子只要能打发走她,哪怕我家倒贴嫁妆求她改嫁都行。”

黛玉江湖一行,看到除了装神弄鬼就是杀人,她虽然熟读兵法,也不知道有什么法子能解决泼妇。看小师侄急成这个样子,那女人倒是厉害,可干娘没给我留下能听命办事的人。

她忽然笑了:“你别急,这样的事问姚三郎才合适呢,干娘只会打杀人,到是能解决问题,可惜现在她不方便。”姚云旗那个小坏蛋,能把妖精逼疯,教人和一个凡人作对一定不难。

宝钗脸色微变不寒而栗,公主/师叔说起杀人的玩笑,这样神态自若,她这一趟出门都做了什么?又忙笑道:“多谢师叔,师叔为了我一点小事劳烦神仙,宝钗实在有愧于师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