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铁血林黛玉 > 第1章 月24日

[红楼]铁血林黛玉 第1章 月24日

作者:文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1:1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太上皇怅然若失的看着天际,由衷的长叹:“等朕霞举飞升的时候,一定要让史官如实记录下来,不要怜惜笔墨,写的越详细越好。让号称司马相如在世的许敬林来写。”

皇帝温柔的扶着他,一副很孝顺的样子:“父皇放心,我这就让人记下来,别等二三十年之后忘了这事。”

太上皇乐出声来:“好儿子,为父若还能再活十年就不错了,哪里有二三十年的寿数。”

皇帝笑道:“父皇有父皇的看法,儿臣有儿臣的期盼。”

太上皇颇为感动,拍拍他的手:“嗯,好啊,很好。朕有你这样的好儿子,真是福运深厚。”

皇帝笑着低头:“岂敢,这都是儿子该做的。”

父慈子孝,和睦又和谐。皇帝看了一眼姚三郎,他脸上的神情很奇怪,就好像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事。皇帝心里一突,脸上不动声色:“父皇该歇午觉了。姚真人,跟我走。”

姚三郎心里头真有点含糊,可是想了想,自己是个神仙!会飞的神仙!怕毛线!他雄赳赳气昂昂很有自信的笑了:“好!”

太上皇无知无觉的被扶进去,睡下午觉,他总是要睡小半个时辰,歇歇精神。

皇帝家常不穿朝服,朝服是好几件衣服由内到外的套装,太热,而且衣服团龙的刺绣很硬挺,这样才有帝王风范,但太板正也不舒服!他穿着普通的衣裳,豆沙绿的沙罗布缝的衣裳,在风中若隐若现能看见他白白胖胖的胳膊。他从袖子里抽出扇子,笑了笑:“三郎,随我去花园走走。”

两人离开了奉圣宫,身后跟着八个毫无存在感的太监,在良辰美景、满院姹紫嫣红中把臂同游。御花园中琼林玉树,奇花异草分外好看。

因为太上皇喜欢江南风光和江南女子,靠近奉圣宫的御花园也是江南庭院风格,精致、细腻、雅致。小桥流水、奇石怪草、在每一个细节都有让人意外的精致。

皇帝心里头也有点忐忑,他就不明白了,姚三郎这个人到底是聪明还是笨,他是一门心思的爱慕心仪的美人呢,还是有点雄心壮志?原先跟他谈论兵法的时候,听他说的头头是道,可有时候问别的问题,得到的答案又天真的可笑。那是故意藏拙,还是跟我装傻?他又没有看出来朕准备做什么事?这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而他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他走了一会,走到荷花池畔,心里头游移不定,转头看身边……身边那个漂亮的小神仙正蹲在荷叶上揪莲蓬呢。

姚三郎没想那么多,什么叫瞻前顾后,什么叫左右为难?我去你的!

看到莲蓬想到莲子,新鲜的莲子剥皮去芯放在糖水里吃,或是用桂花蜜绊着吃,都很好吃。他一气揪了十几个大大的莲蓬,又顺手捞了一兜无比新鲜的菱角,踩着荷叶走回来。

那荷叶的茎虽然看起来粗,可是傻子都知道那撑不住一个人,但他走的却很稳,荷叶虽然微微摇晃,却承接的更稳当。

皇帝扶着汉白玉栏杆看着他,下午的阳光偏向于金黄,洒在他身上似乎笼罩了一层金光,青色的衣袂被微风吹拂,似云雾、似荷花仙子。

姚三郎容貌俊俏,手里捧着满怀的莲蓬在哪儿‘临风待月’。

皇帝不由得感慨道:“好一个步步生莲的小美人。”

姚三郎用莲蓬挡住脸:“哎呀,夸的人家怪不好意思的。”

皇帝笑道:“摘这么多莲蓬做什么?”

姚三郎几步走回来,也看不清他是踏着风还是踏着荷叶,总之是轻飘飘的落地了,把手里的莲蓬塞进跟着的太监手里,只留一个拿着,掰开来取了一个莲子,抠开莲子外层的硬壳,里面果然是又大又胖的莲子,连着薄薄的褐色皮和莲心一起扔进嘴里,咔嚓咔嚓的嚼,莲子肉甘甜香脆,芯子很苦。

皇帝就看着他吃。

姚三郎就靠在栏杆上,好看的如同临风玉树,吃吃吃,剥下来的皮就扔回池子里。

皇帝看的都不耐烦了,他能欣赏三郎的美,但也仅限于欣赏一会,看时间长了觉得无趣。若是皇后在这里,穿着间色湘水裙和水合的褙子,皓腕上带着金镯和玉镯,碰撞的叮当作响,纤纤十指慢慢的拨开莲子,喂进朕嘴里——这样的情形看一个时辰都不烦。

“三郎,你该去你岳父家拜访。今晚上不必回来了,去跟你岳父秉烛夜谈。”

姚三郎有点不解:“为啥?婚都定了我有必要讨好他么?”

皇帝实在闲得无聊,拿过一枚莲子来自己剥皮:“毕竟他把女儿的终身托付给你,你得让他放心。”这就是扯淡,他从来都没跟自己岳父说过那样的话。

姚三郎含含糊糊将信将疑的点头:“是吗?好吧,一会我去。啧那也用不着秉烛夜谈吧?我跟岳父聊过,我们俩话不投机。而且说实话,去哄黛玉开心更要紧,岳父刚有了孩子,才没心思管我呢。”

皇帝微微垂眸叹息,抠莲子皮抠了好几下没弄开,咋这么硬!假装失手把莲子掉进湖里,拍拍手,若无其事的说:“你既然这么说,就随你,毕竟是你的家事。”

姚三郎继续吃吃吃,吃完了一个莲蓬,把剩下的泡沫状的莲蓬扔进湖里,转身又拿了一个继续吃:“哎呦?好大的鱼!”

皇帝赶紧拉住他:“那是锦鲤,不能吃。”

姚三郎正往栏杆上走呢,听了这话停住脚步,转身下来:“不好吃,放过它吧。”

皇帝转脸给太监们打了个手势,他们就都退后数丈,退到一个肯定听不见声音的地方。皇帝很有深意的问:“姚三郎,以你看来,我父皇的寿数如何?”

姚三郎深深的看着他,皇帝也紧紧的盯着他的双眸。

皇帝的眼中有超乎他的年龄和日常温和明君表现的冰冷和怨恨,而姚三郎眼中,也有让皇帝吃惊的淡漠轻率和骄纵傲慢,跟他不挑剔不闹脾气害很哈巴狗的日常相差甚远。

啊,原来你也是个表里不一的人。*2

姚三郎笑着低下头,继续剥莲子,轻率而傲慢的据实相告:“他今晚有一劫,若是过了,还能活五年。”

皇帝意有所指:“姚神仙,您受他金银珠玉无数,高官厚禄,还把女儿嫁给你,难道不打算出手相救?”

姚三郎咬着莲子,朱唇贝齿白莲子,笑的眉眼弯弯:“高官我是做了,没出去鱼肉乡里,等于是没当官。厚禄……你告诉我在哪儿呢?珠玉不过是瓦碩,女儿也是为了收买我才认的。他大兴土木修建道观寺院、布施财宝无数、金玉妆神佛。尽力却不尽心,神佛不管他,我一个小道又有什么用?”

皇帝不解:“尽力却不尽心,此话何意?”

姚三郎笑道:“他说是一心向道,你瞧他整日里读经打坐悟真么?清心寡欲么?只想用些死物、差遣旁人替他求神拜佛,自然是旁人替他成仙。”

皇帝一脸懵逼。

姚三郎解释的详细一些:“陛下当皇帝治国,让臣子帮你一起治理,这是理所当然的事,国土太大了。可是被伺候的太细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床上事都让女人坐上来自己动,这都行。

可是想让别人修炼出成仙的基础,拿来捧给他,那就不行了。修仙这种事和生死一样,谁都替代不得。太上皇挥霍财力人力,罗天大醮、念经拜忏,其中哪一点是他自己做的?”

皇帝点点头,抚掌而笑:“太好了!父皇之前还要修道观,让人出家做朕的替身道人,为国家祈福,说的朕动心了。多亏那时候,一看又要耗费金银,朕就把这事儿搁置不提了,这下好了,彻底不用做,省钱了。”娘娘做衣服拿了三万两银子,我都想跪下抱着她的腿哭了,娘娘您不用做那么多新衣服,朕看你从来不看衣服,而且不穿的时候更好看呐!做肚兜就行了!

等等等一下?坐上来自己动?那是什么姿势?朕怎么从来不知道?喔,应该是画册里的观音坐莲,或是倒浇蜡烛,听说很累的。哎呦姚三郎你好污!朕想让皇后试那姿势,想了很多次,皇后总推脱说乾坤不可颠倒,嘁,她就是嫌累!朕平时有多累,她都不知道!

姚三郎道:“陛下的意思,我明白,这就去跟岳父打个招呼,听他唠叨一会,然后陪黛玉去。告辞了!”

皇帝目送他潇洒走远,摇着扇子想了想,他知道朕要弑父,却什么话都不说。好啊,真神仙果然淡漠生死,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难道在他眼里,无论是太上皇还是朕,或是乡间贫民,都没什么区别吗?嗯。

陛下也转身走了,太监连忙吩咐打扫仆役把飘在水面上的破莲蓬和莲子壳收拾了。

……

宫外,林如海、贾敏、黛玉三人对坐无语。

不该说是无语,只是有千言万语不知该从何处说起,良久,林如海含含糊糊的问:“太上皇跟我说,你与姚真人单独出游。他强要提亲,言语中说的不太好听,我无法分辨真假,你且跟我说,这两个月有什么经历,他……?”

看她开心又活泼的样子,应该没有被那个啥,但除了被那个啥之外,男孩子占人便宜的方法多得是,被亲亲小脸摸摸小手也不是好事。

黛玉就把自己废寝忘食的读书的事说了一遍,因为急着回来,还有很多书没读。是哒!见到猴哥的事跳过不提,其余……就没什么好说的。

林如海微微松了口气,他只担心黛玉被那个混小子轻薄了,毕竟姚三郎面带轻浮,言辞虽然恳切,可是总让人觉得不可靠,不够敦厚。

贾敏安抚老爷道:“依我看,姚神仙挺好的,听宫里头的消息说,他从不和女子多说话,道观也不许女人入内。平日里对谁都温柔平和,就算是懒得搭理,也毫无刻薄恶毒的话。虽然看着年轻又没有功名,那又算什么呢,能带着黛玉长生不老才是好事。我和卓夫人打听过他。”

黛玉被结结实实的吓了一跳,恐怕师父不会对他有什么好评论。

林如海问:“她怎么说?”说起卓夫人,也是颠沛流离、曲折坎坷、直上青云的奇女子呀。

贾敏笑道:“她说姚三郎这个人看着不靠谱,有时候活泼跳脱,有时候懒的不像样子,不过为人很真诚,是个信守诺言说到做到的人。是真正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哈哈,可能是懒。”

林如海:“呵呵。”

当上国师了跟我扯什么富贵不能淫?太上皇淫了你几遍?

黛玉笑道:“干娘看人一向很准。”

这简直是把三郎哥哥夸出花了。

林如海知道不能问她是怎么想的,要察言观色来看,看出来黛玉挺满意。就说起别的事情:“别跟卓夫人走的太近,卓东来这个人心大,志气大,我怕他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黛玉一惊:“怎么了?”

林如海淡淡道:“卓东来名义上是光禄大夫,私下里出入宫闱肆无忌惮,还曾有人在集市(花街柳巷)看到皇帝便装与他把臂同游。可是前些天,他忽然被贬到蜀中为官。可是卓夫人却一点都不收敛,也不辞宫里的差事,依然是隔三差五入宫觐见皇后。她一个义女嫁给了前御史中丞、现任湘南知府秦仲玉,另一个义女嫁了神机营千户。这关系,恐圣上心生嫌隙。”

黛玉默默的思考了一下,喔,知府算是文官阵营里,神机营是……是皇帝登基之后新成立的火器营,用火铳,我听说过。好像这文武两边都有联系,是权臣的路数:“一个神机营的千户哪能和知府相比呀?”

林如海淡淡的笑了:“你不懂(省略神机营介绍二百字,总之就是嫡系部队、受宠)。”

黛玉还是没怎么放在心上:“似卓先生那样的官位,要干娘把徒弟、义女嫁给平民百姓,那也不可能呀。”

林如海脸色微沉:“天下官员甚多,清谈甚多,在军中有真材实料不得重用的官员甚多,偏她能把义女嫁给文武两班中后起之秀的领军人物?黛玉,你纵然你成了仙,也不要小瞧凡间党争。就算你能掐会算有读心术,这帮老东西也能把你坑进去。”

黛玉对自己的智慧挺有信心的,只是不好明着反驳,偷偷的捻了捻手指,╭(╯^╰)╮。

林如海的脸上总有些忧愁,他知道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事,沉吟片刻:“你从宫里来,可曾见到太上皇?”

黛玉点点头:“见到了。一起吃了午饭才回来。”

“皇帝呢?你见到圣上了?”

黛玉又点头:“太上皇,皇上,皇后,姚三郎,还有我,我们一起吃饭的,怎么了?”

“你没瞧出有什么不妥?”

黛玉脸色微微发白:“我看他们话里有话,脸上笑嘻嘻的,心里头明刀暗枪杀气纵横。”

贾敏吓了一跳:“小心些,可别说这样的话,叫人听见可不得了!哪至于如此?”

林如海摆摆手:“黛玉看的很对。自从你走之后,真是风起云涌。”

他沉吟片刻,喝了口茶:“你和姚三郎修仙去了,两周之后,太上皇召我入宫商议婚事。就在那几天皇帝把五云观的刘长生举荐给太上皇,太上皇对他很是信重,不断服食丹药。又过了一周,上朝的时候皇帝和太上皇一起出现。你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吗?”

黛玉并没有系统的学政治,只是凭爱好看史书,她更喜欢看那些潇洒豪情的英雄人物,看波澜壮阔的权谋争斗,并不是是很认真的看宫廷斗争的问题。

可也不是不懂,想当年皇太后武则天出现在李显(六位帝皇丸)的朝廷上,废了他。

“效武后之故?”

林如海点点头:“你果然聪慧。”他把玩着杯子:“太上皇和皇帝在朝堂上起了争论,随后卓东来被贬职,紧接着卓夫人频繁出入宫闱,讨好皇后。”

黛玉默默的算了算,嗯,干娘那时候去宫里头,因为她才出月子不久呀!

林如海叹了口气:“官员的任免调动说给你听你也不懂,只是你要知道,如今太上皇和皇帝角力,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唉,这不是你我能参与的事。”要有兵权才行啊!

黛玉点点头:“我知道了。”

林如海又嘱咐道:“事情若有不测,你什么都不要管,只管带上你娘离开京城。”

黛玉刚还有几分漫不经心,现在吓的立刻谨慎起来:“是,父亲放心。”

贾敏对此没什么可说的。

正在这时候,门外有人嚷着:“老爷,老爷,宫里头出大事了!老爷!”

林如海心中一动,听这人嚷嚷的太喜气洋洋了:“进来!”

管家推开门,快步走进来,拜倒在地:“老爷您快出去瞧瞧,宫里头有一道霞光托着一个人上天去了!有眼尖的远远的瞧着,看那人像是太上皇。”

林如海猛地站起来:“什么?”顾不得多问,三步并成两步急急忙忙的跑向门口,险些跌了一跤。

幸好林黛玉也赶忙出去看热闹,一把托住爹爹,把他扶稳:“别急别急!”

他们俩跑出去,只来得及看到天空上低沉厚重的‘甜甜圈云’中心那一小片紫云。

林如海以手加额,当时就哭了出来:“太上皇成仙了?家国之幸!天下之幸!”

黛玉自动翻译了一下:太好了,老家伙终于死了,我们不用操心站队的问题啦!她不由得默默叹息,太上皇活成这个样子,也实在是厉害,他的妃子们年轻貌美,都担心他会死,又嫌弃他是个老头子。他的儿子、女儿、没有一个跟他亲近。而姚三郎……看来姚三郎并没有拦阻。

贾敏急急走出来:“黛玉,你快回宫去,若是太上皇成仙了,你是要守孝的!”多亏他死得早,多亏黛玉年纪小,若是到了她该成亲的年纪,太上皇才死,那就生生的耽误了。

文四姐派人去给卓哥送信,说是贬去蜀中做官,他在路上就‘病倒’了。一路上坐着轿子慢慢走,上路一个月,病了二十天,现在走的也不远。

送完信回来,护送黛玉回宫。

路上发现全京城都轰动了,有跪在路边焚香叩头的,有不知为何在路上奔忙的,还有一些人,呆呆的望着天空,满面绝望。很明显,扣头的都是封建迷信,绝望的都是最近投靠了太上皇的势力的人。

黛玉低声问:“太上皇当真升天了?好巧啊。”不会是姚三郎下手吧?怎么就这么巧?

文四姐想了想:“我想不出来。你带着刀呢?”

黛玉轻声道:“带着呢。”

文四姐:“迷药?”

黛玉在袖子里摸了摸:“哎呀,忘了带。”袖里乾坤能装的东西太少啦,我还得好好修炼。

文四姐从怀里掏出三个小竹管,给了她两个:“随身带着,说不准有什么用。”

黛玉:“嗯。”

文四姐:“易容用的东西?”

黛玉有些不好意思:“放在宫里没带。”

文四姐沉吟片刻:“回去就带上。我还真没有这类经验,如果没啥事呢,那最好,如果出了玄武门那种大事,你只管护住自己,再有余力可以救皇后和太子。”

黛玉叹了口气:“干娘,您想得太多啦。”

文四姐在她头上敲了一记:“又准备总比没准备的好!我经历过家变,你经历过么?”

黛玉摇摇头,心说:师父啊,您的语气好像在炫耀什么……

文四姐搂着她深深的叹息:“练武之人用内力外放,能挡住飞箭,仙人有那样的手段吗?护住你自己,回宫之后暂不要用饮食,一切可疑的东西都不要入口。”

黛玉有些惊惶:“师父,您觉得太上皇升天很蹊跷吗?”

文四姐握住黛玉的手,抿着唇:“我是怕……只怕是李代桃僵。那影子是个穿着朝服冠冕的人不假,可看不清楚脸。”只怕是太上皇授意姚三郎弄个假象,然后杀了皇帝。东来一直在假装小透明、假装皇帝男朋友的人都被牵连被贬谪,太上皇的势力和手段比任何一人想象的都大。卓哥临行前跟我说,他的一切爪牙都要收敛,让我护住自己,呵呵。

我屮艸芔茻!真想进宫干掉太上皇,这帮老狐狸们斗智斗权谋,文四没有一战之力,但要说斗勇,来个釜底抽薪,一般人真不是我文四的对手。尤其是最近减肥成功,轻功更好了!

黛玉也吓得够瞧:“不会吧?”太上皇虽然更张扬,更威严,能从孝道压制皇帝,可是皇帝哥哥眼中的冷漠和怨怒可吓着我了,据我看,皇帝的赢面更大。

两人互相恐吓了半天,文四姐依依不舍的抱抱她,就叫停了銮驾,在这个路口下去了。步行回卓府,从小门进去,快速到了寝室里,换衣服,把平时行走江湖用的零碎都带在身上。

抱着女儿端详了一会,软糯糯的小宝宝。

裹在襁褓里,像是香甜柔软粘牙的糍粑,肤色果然微黑,比太子黑一些,却又比我白不少。

与此同时,在宫里,太上皇回去睡下午觉。

多福和多宝面对面的站着:“太上皇已经飞升天界了。”

“是的。”随即一起走向太上皇的寝室。

太上皇搂着他最喜欢的王贵太妃躺在床上,一个很老的老头,一个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

通常来说,老人觉轻,有一丁点小响动就会醒过来。

可是这两个大太监能服侍太上皇、皇帝这么久,自然在伺候人的法子上,有其过人之处。

有一个秘密是太上皇不知道的,多福和多宝是一对亲兄弟,他们是太监也曾官宦子弟,所以能识文断字,所以懂些诗词歌赋、懂风月□□、能把太上皇伺候的很好。家族株连时他们年纪尚幼就被,发卖为奴,后来他们杀掉卖主,逃出来,恰逢宫中在招收太监,走投无路就阉了入宫来躲避追捕,而且,也想着入宫就能在皇帝面前给父母鸣冤了。

那时候当皇帝的是现在的太上皇,他们入宫前十几年,忙着爬上高位,而之后的几年在能够和皇帝说一两句话的时候,失望的发现太上皇绝不允许任何翻案。

卓东来通过皇帝给他弄出来的名册查到了这个消息,就跟伺候太上皇的多宝说,只要听从命令,就能帮他们离开宫殿,给他们的父母报仇。最开始的要求,他跟他们说,只要趁着深夜把奉圣宫里不受宠的刘美人**了,就能得知害死他们十六岁以上男丁满门抄斩的罪魁祸首。

之后是往太上皇的食物中吐口水、在太上皇的枕头下放置来路不明的香粉、在皇太后的饮食里放入不知是什么的白色粉末、记录下太上皇的一些话出卖给皇帝,投靠皇帝。每做一件事,都能得到他们想要的、无法拒绝的东西或是答案。

皇帝就开开心心的得到了一个投靠过来的父皇身边的大太监,他想了想,这一定是多宝看父皇寿数将近,害怕太上皇驾崩之后他们只能去守灵,所以投靠朕啊!

多宝源源不断的把消息出卖给皇帝,渐渐的受了信任,直到今天。

多福得到皇上的吩咐,拿一个锡盒给多宝,屏住气把盒子里的香饼给太上皇闻。

多福用厚布蒙住口鼻,屏住呼吸,打开锡盒盖子。

多宝一只手捂着自己的口鼻,另一只手抓起盒子里半寸长的香饼,放到太上皇鼻子边上。太上皇感觉鼻子有些痒痒,睁开眼来吓了一跳,自己的大太监捂着脸的跪在床边,鼻端却传来一股异香。还没等他叫出声来就一翻白眼,又昏睡过去。

多福瞪大眼睛:“呜,呜呜?”捂得太厚了。

多宝又给王贵太妃闻了闻。

把香饼,放进锡盒里。然后用软布沾上水放在他俩脸上,捂死被迷昏的两个人。

多福和多宝收起有水的软布,见二人面容安详栩栩如生,不由得心生寒意,又有些庆幸,慢慢的走远一些,摘下/取下脸上捂着的厚布。

“我有些晕。”

“我也晕……那是什么药?”

“皇上给的,不知道是什么,想是皇家迷药。”

“咱们是不是也要死?”

“呼哈,呼,应该不能,咱们没闻到香饼,应该是方才憋的。”

“我觉得咱们要死了。这些皇家隐秘,岂能让咱们活着说出去?”

“那,那这就是命了。”

“下辈子我要当个人,男人也行女人也行,不要当太监了。”

“下辈子我想当皇帝,当皇帝可真快活。”

俩人想到要死,就惊恐的瘫软的坐在地上,相拥而泣,嘀嘀咕咕的说着未来梦想。

结果没有越来越晕眩,而是越来越清醒,越来越清醒,终于彻底醒了过来。面面相觑……

多福蹦起来:“得得得,都是你胡说八道吓唬我,我赶紧回去了,皇上一会找我找不见,可不好解释。”

多宝也蹦起来,赶紧去太上皇身边擦擦弄弄,把水痕收拾干净,又把床单被褥整理一下。看着太上皇,在太上皇脸上拍了拍,用微不可查的声音说:“让你灭我全族!本来我能当个纨绔子弟,哼。该死。还有你,你这个贵妃,那年罚我跪了四个时辰,你死的可真便宜!”

收拾好了一切,坐下来喝杯茶定定神,看着西洋自鸣钟,到了皇帝该起身的点,,他站起来镇定自若的走到门口,拉开门问:“伺候太上皇起身,你们都准备好了吗?都警醒点!”

众人都道:“公公放心,绝不敢马虎。”

捧着面盆、妆奁、手巾、澡豆的宫女们鱼贯而入,多宝走到床前,看着太上皇栩栩如生的面容心里发憷,是不是没死透啊?小心翼翼的说:“陛下,陛下?陛下您该起了?”

连叫了三五声,完全没反应!

这就让人放心了。多宝又推了推太上皇,依然没动静,伸手探了探鼻息,“啊!”大叫一声,跌坐在地上,大声叫到:“陛下升天了!”

众人扑通扑通跪了一地。

消息立刻就传开了,赶紧派人去通知皇太后、皇帝皇后、叫太医。

皇帝在养心殿,皇后也在。只是皇后已经躲在密室里,从通风孔听着外面的声音。而皇帝和沉得住气,在批改奏折,就假装皇后和太子不在身边的批改奏折。

虽然多福跑回来并且说已经完成了,可是,还不够确定。

只会有两个结果。

第一,太上皇‘升天’了,全京城人都看到太上皇升天了,当神仙去了。我原先有个当皇帝的爸爸,现在有个当神仙的爸爸。然后把妹妹嫁出去,给儿子娶媳妇,杀杀叛徒,安度终老。

第二,太上皇成功反杀,那么他会杀了朕,说朕‘升天’了,然后扶持太子或是朕的兄弟来继位。那么死的不只是朕,是很多人……之后怎么样,就只能听凭天命。

消息来的并不慢,但对于皇帝和皇后来说,这消息来的真是太慢了,慢的度日如年。

“陛下……陛下……大事不好……太上皇驾崩了!陛下!”送消息来的太监满面是泪,跪倒在养心殿门口。

养心殿分几部分,正殿直接对着的是接见臣子的地方,而左右两边则是暖阁和寝室,暖阁是私下里办公和接见臣子的地方。

西厢房是书房,东边一溜房子则是二史官、中书舍人等随时跟在皇帝身边的人的办公室。

左角房是太监、宫女们的休息室,右角房则是侍卫的休息室。

皇帝像是过了电的兔子一样猛地蹦起来,绕过桌子的时候毫不意外的在桌子角上狠狠的撞了一下。那叫一个疼啊!

他的桌子是整块黄花梨的,又大又厚又沉,撞了这么一下,他差点摔个屁墩,桌子纹丝不动,这撞的——肝胆俱裂。

史官和中书舍人跑的比他快,早早的等在门口,看着来报丧的太监。

随即听见门响。

皇帝身体僵硬满脸泪痕的走了出来,他的手不断的颤抖,眼中泪珠滚滚而下,步履踉跄蹒跚。心想——真尼玛疼啊!桌子角太尖了!咋就不能是圆弧?

左右史官由衷的佩服皇帝,真是个孝子啊,太上皇对他这么不好,又在筹划废黜他,重新立一个皇帝。可是为人儿子的,就算父亲再怎么混蛋,也不会忌恨他。就算父亲要杀儿子,儿子也会为父亲的(删掉)暴毙(删掉)升天而感到悲伤怀念。

一国之君、人王地主都是这样,普通百姓怎么敢不孝顺?毕竟我国以孝慈治天下,陛下真是天下楷模,真乃仁君!

皇帝眼中热泪滚滚而下,强撑着站直,可是根本站不住啊,他扶着柱子:“父皇他,父皇他……”刚要捂肋叉子,猛然想起不对,就捂着心口,做出很悲伤的样子。

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俩人一起发自真心的给皇帝歌功颂德。

太监大哭扣头:“太上皇驾崩了!”

皇帝踉跄了几步,抱着柱子嚎啕痛哭:“父皇啊,你怎么就去了(咋不早点),儿臣都没见着您最后一面啊(可惜不是我,送你去上路),您就这么走了丢下儿子一个人,孤孤单单冷冷清清,从今往后儿子再也没有依靠了嗷嗷!(太开心了一定要让皇后试试到浇蜡烛庆祝一下)嗷嗷嗷嗷……”

旁边的官员、多福一起来搀扶哭的涕泪纵横的皇帝,赶紧抬来步辇。

皇帝先不坐,转身回内室,三绕两绕,绕到屏风后面低声:“你先别出来。等朕确定了再来请你!”然后脱了明黄色的外衣,把头发散开,穿着素白的中衣出来,以示哀痛。

史官们使劲写呀。

皇帝悄悄的给自己揉了一路。

到了奉圣宫,皇太后、贵太妃、太妃们已经跪了一屋子,哭声震天。

皇帝并作两步走,两步并做一步行,使出八步赶蝉的身法窜到床边,扑通一下就软倒坐下,趴在太上皇身上放声痛哭,偷偷摸脉搏,没有脉,仔细看脸,嗯,是他!“父皇,爹啊,儿臣这才登基几年啊(快十年了),您怎么这么快就走了(终于啊,人贵在自立自强),您升天当神仙去了,撇下儿子一个人怎么办啊(欧耶)!”

干嚎了几嗓子,由于肋叉子不那么疼了,不咋哭得出来。擦擦眼角转过身来,佯装悲痛:“你们都别哭了,方才太上皇霞举飞升的时候,你们没瞧见吗?这是好事,太上皇素来想求仙道,如今也算功德圆满了。”偷偷给多福打了个手势,让他去接皇后。

皇太后尴尬的爬起来,皇帝居然任由她跪着,没叫起!

皇太后:“皇上,太上皇他在方才霞举飞升的时候,明明还在世。”

皇帝变了脸色,厉声问道:“我听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皇上带着贵太妃一同羽化飞仙,为何没带你这位皇后、皇太后去?必是你德行有亏,上天不能容你!孝明德皇后的事,朕还未与你清算,父皇将你留下来,定是这样的用意!”

(⊙v⊙)嗯,死了的父皇才是好父皇~

皇太后震惊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一屋子莺莺燕燕都不敢哭了。

皇帝一抹脸,又很悲痛:“拟旨……朕心痛如绞,不知该说什么好,你们就将太上皇成仙的事写明,昭告天下。霞举飞升的事,全京城都看见了,一起写清楚昭告天下,让许敬林来写。”

多宝都惊呆了,一直都以为太监们互相利用互相陷害是冷血无情,以为嫔妃们为了邀宠在一个臭烘烘的老头子怀里撒娇做痴是不要脸,没想到真无情真不要脸的大头子在这里。

黛玉先到了。她可来不及换衣服,穿着粉红色的衣裳就来了,然后跪在床前哭的泣不成声。太上皇对她很好,有封赏,在一起吃饭喝茶的时候也说笑话给她听,闲来无事还教她调香,有时候也像每个老人都会做的那样,装可怜要关注。

黛玉是真伤心,哭着哭着,忽然闻见淡淡的奇怪又熟悉的香气。

皇帝的心都提到嗓子眼了,那块鸡鸣五鼓断魂香是从黛玉手里拿来的,真怕她发觉,连忙叫人扶她回宫去换衣服。又安慰道:“妹妹,不要哭,太上皇成仙去了,在天上看着你哭成这样他会心疼的。”

姚三郎跟着进来:“时也命也,妹妹别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