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红楼]铁血林黛玉 > 第116章 读书

[红楼]铁血林黛玉 第116章 读书

作者:文绎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1:14:57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为了避讳,斗地主不叫斗地主,只叫斗牌。一条龙也不能叫了,叫大顺。炸说起来也很奇怪,倒不是避讳,而是没人听得懂什么叫炸弹,只能解释为炸锅了。

jqka也只好用苏州码子中的几个符号来代替。

被皇后随手叫来的竟然是贾元春,这是,,有点尴尬的。

在宽而长的暖塌上,小桌隔开皇后和黛玉,而贾元春站在地上。这不只是身份限制,也是皇后存心所为,她假借摸牌,仔细打量这个女人的模样,生的珠圆玉润、五官端正,并非倾国倾城的绝色,也是个气度斐然的大家小姐,可惜啊,偏要进宫来当一个女史。

黛玉问:“嫂嫂最近胃口可好?”

皇后懒懒的说:“饭量与往常没什么变化,只是总嫌味儿淡。”她出了个顺子。

黛玉毫不客气的吃了她的顺子:“吃咸点也没什么,到是开胃。”她想了想,三带一。

皇后摆摆手,示意过:“想吃极酸极辣的东西,又怕伤身,不敢多吃。”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五味调和有利于养生,但过犹不及,一旦味道过重,反而会伤五脏。

黛玉看着她雪白细腻的脸庞和手腕,忽然想起来,莫不是皇后吃的讲究在意,五脏健康,所以肤色洁白细嫩,而我师父整天胡吃海喝,口味极重,伤了肝,所以肤色不好?

好像说,,,肤色发黑是肾不好?

我也记不得这些东西,回去在看看书,哎呀,要看的书怎么那么多!

时光如流水,不知不觉就打了六把,正在进行第七把的角逐,双方比分3:3,另一名参赛选手贾元春,得分为:0!

皇后捋好牌,就发现自己这一把牌很不好,一晃身子,往黛玉身边歪了歪:“你都有什么?”

黛玉虽然在走神也能反应过来,连忙把牌掩在怀里:“别看呐。”

“看了也不妨。”皇后掸了掸手中的软木片:“唉,我这把牌可太糟了,一定赢不了。”她似笑非笑的看向站在旁边基本上就出了对5和对10的贾元春:“贾女史手中的牌应当不差,为何迟迟不出牌?”

贾元春退后一步,跪下来道:“娘娘容禀,婢妾身份低微,不敢冒犯娘娘。”

跟你玩牌压力很大的你造吗?赢了吧,感觉会被报复,不赢呢,不赢你又嫌我防水。我可不像这玄真长公主似得,什么话都能说,什么事都能做。

啧,人跟人就是不同,出身相差无几,境遇天差地别。

黛玉听她这话音带刺,淡淡的看了她一眼,觉得无趣。她也不好说什么,毕竟就血缘论起来,这是表姐,凡事沾亲带故的时候都不好开口。若叫皇后觉得自己给这表姐讨封赏,那多让她伤心,若是说的太冷漠无情,显得自己势利眼不认亲戚似得。

皇后淡淡的笑了,手上码着拍,也不抬眼看她:“噢,身份低微,呵呵呵,三带一吃不吃?”

黛玉道:“……吃?”3个3带一个4,这不吃都亏得慌,也难怪她说自己牌不好。

皇后又捋了捋牌,摆摆手示意她‘过’。对贾元春道:“你侍奉本宫的时日不短,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既然嫌弃自己身份低微,那么,本宫封你为贵妃,你本来就是尚书,加封凤藻宫尚书。俩二,黛玉我跟你拼了。”

贾元春持续性懵逼中,呆滞的如同掉线了一样。

黛玉也惊呆了:“喔??要不起。”皇后娘娘您这是什么意思?怎么了?怎么跟泄愤似得??这贵妃之位能随便封吗?能不能我也不知道,但这个晋封的理由也太玩笑了吧?

皇后瞥了她一眼,笑的很不痛快:“元春,怎么不说话,你嫌这品位低么?”

贾元春腿一软差点坐下,连忙跪直了:“不敢,不,不敢。娘娘这话从何说起,侍奉娘娘是元春的本分,岂敢”若要推辞,又怕皇后趁机收回成命,那她渴望已久的东西就得不到了。

昭容女官看贾元春进退失据,瞧不过眼:“贾娘娘,还不叩头谢恩?”其实她昨天知道这个消息时,震惊的程度不亚于贾元春。

贾元春浑浑噩噩的叩头谢恩,梦游似得被人扶了出去,坐着凤辇送进凤藻宫中。

随后是昭容女官拟旨、传喻后宫、派人去通知皇帝、送去贵妃分例之物、太监去贾家传旨,等等杂事不必一一细说。

黛玉太好奇了:“嫂嫂,这是怎么回事?什么意思?怎么突然封她为贵妃?”

皇后懒懒的把牌扔了一桌子:“皇上让我随便封她个什么,就封个贵妃好了,免得日后一级一级的晋升,怪麻烦的。”

黛玉不由得挠头:“为什么呀?”没好意思问出口的是,妃子都是妾,都是皇帝的小老婆,哪有小老婆不讨好老爷而是讨好太太的?我爹的小老婆们若是努力讨好我娘,我娘反倒要气吐血呢。而且今天这事,怎么看都看不出她哪里讨好你了。我读过书,历史上所有争宠的妃子都是讨好皇帝,哪有被皇后封的贵妃呢。

皇后懒懒的捂着嘴打了个哈欠:“王子腾。初任京营节度使,后擢九省统制,奉旨查边。上奏皇上给元春求个品位,这等重臣,岂能轻易的驳了他的面子。你想不明白吗?王家那样的大家族虽然现在人丁凋零、后继无力,但亲族中也不能有在宫里伺候人好几年、最后被放出宫的老姑娘。就算是封个嫔,老死宫中,也是一份荣耀。”

王子腾和北静王交往有些密切,更是太上皇秘密倚重的臣子,皇上要稳住他再慢慢收拾。王子腾只想要个面子,至于贾元春有没有被皇帝睡,他不在意,也不敢打听。

黛玉问:“贾家的姑娘,和王子腾有什么关系?”

皇后:“王子腾是贾元春的舅舅。”

“噢。”黛玉恍然,对此事无法评价,但她还是问:“皇上还在太庙中,宫中封个贵妃,不奇怪吗?”

皇后笑着喝了口茶:“你小小年纪,管那么多闲事作甚。”

哪有人回去管那么多,大多会以为皇帝在太庙中想起贾元春,封她个妃子,或是早就准备晋封,今儿才封。

黛玉想了想,她说得对,就默默的告辞,回屋去看书。

回屋去,发现红桃不在了,换成另外两个皇后身边的宫女来伺候,她心中顿时一惊,难道是红桃跟嫔妃们厮混的事发?或是她搅进蜘蛛案了?

最近怎么如此之多的蜘蛛?出现在皇后书画箱里的是蜘蛛,随后的红娘子又是蜘蛛,他们有什么关系?三郎哥哥真的在苦读吗?不来找我,也不写信给我,到是稀奇。

…………

秦仲玉在刑部工作的很不开心,他不用亲自去大牢里审讯犯人,只要看看卷宗和口供就行了。可即便是如此,刑部诸多官员的勾心斗角、还有许多古老卷宗上所写的惨无人道、灭绝人性的供词都令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

以至于他不得不每工作一会,就喝一点酒,看一章小说,来温暖自己的心。

秦仲玉感慨道:“现实如此残酷,只有小说中的世界和小说中的人才能豪侠正义、光明磊落、爱恨分明。”

他最近正在查阅所有关于文通明将军被杀一案的尘封多年的证词,看到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朋党互相出卖、志同道合的兄弟分道扬镳。

秦仲玉悲伤的哭了出来:“呜呜呜怎么会这样。”

把这个案子昭雪,然后我要辞职,如果不让我去御史台继续当御史,我就辞职不干了!

不当官了呜呜呜!官场黑暗!日月无光!

他太悲伤了,不得不站起来走一圈,在某个同僚的桌上看到一本夹着书签的《天地正气论》。他没看过这本书,现在也继续一点天地正气的东西来安抚自己受伤的心,拿起来看。

步□□,阑干狭。防人觑,常惊吓。荆刺抓裙钗,倒闪在荼蘼架。勾引嫩枝咿哑,讨归路,寻空罅,被旧家巢燕,引入窗纱。——秦仲玉把眼睛瞪大了,这不是传说中的皇叔吗?你居然在上班时看这种书,不不不,你居然包了个书皮,写这样的书名?凑不要脸啊!

我上班时都不敢拿小黄书来看,只拿了武侠小说呢。他愤愤不平的放下书,恢复成原样,回屋去继续工作。要从浩瀚如海的卷宗中早出自己需要的证词,真难,难也得干呐。

一个时辰之后,秦仲玉吓得叫出声来:“啊!”

他偷偷抄录了这段话,仔细收好,放下笔茫然四顾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下班后,同僚们或是出去会友、或是去喝花酒、或是邀请同仁去家中做客。

秦仲玉一乘小轿独来独往,到了卓府,如愿以偿的见到了项包子。

项包子减肥数日,找了个称米面用的大秤反复秤过,这些天已经瘦了五斤啦!虽然从脸上身上都看不出来,但秤砣是这么说的,秤砣是不会骗人的。

看到秦仲玉来了,她极为高兴,摆下酒宴来款待他,瘦了五斤可以大鱼大肉的吃一顿~

秦仲玉喝了几杯闷酒,几次三番欲言又止:“项姑娘……你消瘦了。”

项包子开心的捧脸:“是的呀~世人以窈窕为美,我屈服了~”瘦的这么明显吗?

秦仲玉又喝了一杯酒壮胆:“项姑娘,你,你最近可有什么新作?”

“没有。”项包子挺不好意思,也喝了杯酒:“我要专心修改身材。”

“那挺好。”秦仲玉心不在焉,舔着嘴唇犹豫半天:“你师父,她在么?”

项包子道:“我不知道,你想见她?叫人去问一问。”她吩咐院门外的小厮去传话。

秦仲玉又问:“怎么不见牡丹姑娘?”

“师姐在京城中闲得无聊,出去走镖了。”

秦仲玉惊讶又羡慕:“这么逍遥自在?”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项包子微笑:“江湖中人四海为家,师姐的行踪经常漂泊无定。”

她看出阿姜颇为羡慕这种生活,想想京中官员最远也就能到京郊踏青,也真够憋得慌。所以,路上那些骑马颠的屁股碎成八瓣、出门一路上张着嘴吃土的事,就不必说了。

秦仲玉道:“你呢?你也要出远门吗?”

“我不走。冬天外面太冷了,我要猫冬。暖融融的睡一冬天,明年开春再出门。”

秦仲玉点点头,又吃了几口菜:“我在刑部看到了,,,看到有人在当差时看杂书,竟是那君子不齿的东西。”

项包子眼睛一亮:“不堪入目的书?”

秦仲玉红了脸,羞怯的点点头:“嗯。不可描述。”

项包子兴奋的想笑,又连忙控制住情绪:“刑部的工作这样无聊吗?”

秦仲玉大吐苦水,说了许多心里话,总结道:“虽然不无聊,但让人很难受。不光他们看那种书,就连我也看小说,不如此,无以度日。”

项包子正要说话,小厮回来:“回禀项姑娘,夫人出去了。”

“知道了。”项包子打发了小厮,回来哈哈一笑:“我师父有事出去了。那这么说来,这些小说功用不小。我还以为小说家言都是打发无聊时间的东西,很上不得台面呢。”

秦仲玉放下心:“项姑娘说哪里话。那三国演义也是小说家言,现在许多人连三国志的正史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我读书时写文章,常常弄混三国演义和三国志的典故,没少被师父教训。那时候不懂,现在看来两本书文风迥异,陈先生言简意赅用词精略,罗贯中写的一波三折,而且一个是志传体,一个是小说体,真不明白当时是怎么弄混的。”

项包子咯咯笑:“会者不难,难者不会。我刚开始写小说的时候,写了许多胡说八道的东西,昨儿写完了洋洋得意的收起来,第二天起来一看,满篇狗屁不通。”

“项姑娘过谦了,你的故事写的极妙,人物生动灵活。”秦仲玉把玩着杯子苦笑:“人生苦短,为难的事,被欺骗的事实在太多了,只有小说中那编的故事叫人觉得安慰。”

项包子犹豫了一下:“你今儿来的时候忧心忡忡,一直都欲言又止,究竟有什么事?”

“没什么事。”秦仲玉长叹一声:“项姑娘,再给我讲讲文四姐的身世,好不好?”

…………

文四姐哐哐哐的把食盒里的东西摆了满满一桌:“哎,天下之事,不是两个男人抢一个女人,就是两个女人抢一个男人。卓哥,还是你好,除了我没人敢追求你。”让人很有安全感嗯。

卓东来顿住了:“泽兰,你来找我,就想说这个?谁抢谁了?”我真单纯,还以为你思念我,来给我送饭,趁机亲热一下,原来又是来吐槽。

文四姐把筷子塞进他手里,坐下来仰头大笑:“啊哈哈哈哈,听了个很好笑的故事,对你来说很无聊,就不跟你说了。吃吧,最近吃的好么?什么时候能回家?”

“想我了?”

“嗯~哥哥~我好想你呀~”

“不要急,现在这些纷纷乱乱的事情做完,我能回家休息一阵,好好陪你。”

文四姐点点头:“那就好。堂哥堂弟他们俩说打算启程回家,过年前得赶回老家去。”

“嗯,定下启程的日子,我给他们送行。”卓东来问:“你小时候,他们对你好吗?”

文四姐:“呃?哥哥为何有此一问?”

“他们若对你好,我有心送他们一桩富贵,你侄子似乎有心于官场,,,京城富贵迷人眼。”

文四姐深深皱眉:“这些事我不懂,我侄儿脑子不笨,人也算吃苦耐劳,只不过,不是练武的材料。说起来我家也真是有趣,文通明在边关当将军,他亲哥哥在老家乡下当地主,也不标榜自家有那么出色的兄弟。若是他们大肆嘚瑟,我可没处投奔。他做了啥不该做的?”

卓东来微微颔首:“文家家风甚好,兄弟之间似乎很和睦,我有心提携你娘家侄儿,先当个小官儿,慢慢在谋升迁,你意下如何?”

文四姐愣了:“我侄儿虽然聪明,却不是读书的材料,考不中进士。回锅肉做的行么?”

卓东来:“你的厨艺一向很好。你侄儿考不中进士,我有法子让他考上,或是赐同进士出身,都不是难事。皇上突然想知道朝中勋贵门阀卖官的价格和办事的效率,叫我挑个人给他买官,别便宜了外人。”

文四姐皱了皱眉:“当官可不容易。”

卓东来微笑:“泽兰,世间万事,那一件做的容易?”

“也是。哥哥,由你做主,我不懂这些事。”文四姐仰天长叹:“本来没觉得自己傻,这两天看了好多书,觉得自己好笨喔。”

卓东来柔声道:“《鬼谷子》中的纵横捭阖千百年仍在沿用,《战国策》写了数百年最顶级的谋略,不仅你看了觉得自己笨,就连我也自愧不如。”

文四姐被安抚的很满足:“真的么?哥哥你那么聪明,料事如神,还会自愧不如?”

卓东来淡淡道:“我所谋划的,只是一些蝇营狗苟的小事,为皇帝驾驭鹰犬刺探天下情报,而战国策中的谋臣,则可以为主公获得城池国土,既能说动君王救亡图存,也可以鼓动唇舌毁去一个氏族。天下共主周天子只是傀儡,孔丘那样的圣人也惶惶如丧家之犬,,,潜龙勿用,群龙无首。”

文四姐听的不是很懂:“哥哥觉得自己生不逢时?”

“有能耐的人不说自己生不逢时。阿瞒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难道我不是?”

文四姐脸色都有点白了,她虽然不学无术,也熟读三国演义,知道阿瞒最后篡权了,哦,记错了,阿瞒的儿子篡汉了。“哥哥,你喝多了吧?前儿还叫我慎独,别乱说话。”

“我没喝酒。难道这评论不中肯,我不算能臣?不够格当个奸雄?”卓东来放下筷子,一把将她拉在怀里,紧紧搂住:“我自有分寸。”

我知道,服侍你的丫鬟说,你夜里会长吁短叹,辗转难眠,一定是担心我走了岳父的老路。

岳父正经忠君爱国,为民守护边关,我却是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做事,不一样的。

文四姐轻叹道:“我只是有些担心,自古忠臣没好下场,奸臣也没几个有好下场。哎。”

黛玉问我为什么入江湖,本来想说天下风云出我辈,后来又想起来,江湖中消息灵通,不管出了什么事,我能跑,不像有家世牵累的人,跑不了,只能引颈受死。我一个人一把刀,从江南浪到大漠,没人能抓住我。现在安顿下来,有了家,还要有孩子,反倒不安全。

卓东来柔声说:“泽兰,别害怕。历史上也有受皇帝倚重的重臣,也有历经几朝屹立不倒的能臣,有大的氏族,数百年出了无数告官显贵,都是有的。事在人为,你别害怕,都是人心难道江湖中的人心就比朝堂上干净?不过是江湖人一言不合拔刀就砍,朝堂上一言不合,回去慢慢设计动手,没什么区别。你嫌朝堂党争株连甚广,动辄抄家灭门,难道江湖上不是这样?”

文四姐闷闷的点头:“你说得对。”

“你有江湖经验,会用江湖手段,在江湖中就觉得自在潇洒。而你现在觉得害怕,因为不懂官场上的手段,等你学会了,就不会再担心,反而会觉得很有趣。”

文四姐叹息道:“哥哥呀,我觉得有点害怕,是被你吓的。”

卓东来有些不解:“我?我上次给你讲道理的时候,凶吗?”

“不凶,就是叫人后怕。”

…………

太庙中,皇帝和姚三郎对坐读书。

是的,皇帝虽然每天批奏折都累得要死,只想着偷懒玩,但也坚持每日读书呢。他看了一会书,终于忍不住:“三郎,你每日埋头苦读,就差悬梁刺股。为什么呀?朕虽然给你二品文官俸禄,却不曾要求你有二品文官的学问啊。”

姚三郎放下手里的资治通鉴:“陛下,您什么时候给过我俸禄?我还欠着林妹妹银子呢。”

皇帝摸摸下巴,他倒是觉得讨薪的姚三郎很有趣,恶意的笑着:“你欠她多少?”

“三百九十八两。打牌欠的。”

“喔~”皇帝笑的更开心了:“几分的利息?”

“什么?”

皇帝给他科普了国家法律规定的借贷利息限额,并且好心的算了一下,利滚利,每个月都有十两到四十两银子不等的利息呢。

姚三郎云淡风轻的笑了:“没钱,怎么办?”

皇帝笑了:“没钱?拿人抵债呗。”

二人大笑,姚三郎也盼着拿自己抵债的时候,皇帝又问他为何读书。

姚三郎义正言辞的说:“听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好看,要努力。”

感觉这个谎话太有紫述师兄的风格,十分不可信:“林妹妹允文允武,我不能比她差呀,到时候她引经据典,说起历史典故,我不知道,那多丢脸呐。”

皇帝深以为然:“你以为朕喜欢看书吗?还不是外有群臣,内有皇后,一个个都喜欢借古讽今,朕若不知古代,被他们讽了还不知道。”不过皇后很喜欢以古人典故来夸我~

姚三郎叹了口气:“我大师兄是文武全才,是不可逾越的高山,他的学问之深,驳倒整个翰林院不在话下。我再怎么努力看书,也达不到他那个博文广记的水准。”

皇帝挺好奇:“一般文人体力都不行,他武功有多好?”

东来还跟我说呢,他每天:工作七个时辰、读书一个时辰、练武一个时辰,都没时间抱老婆了。

姚三郎深切的哀痛:“他是蚩尤的亲弟弟,打我跟玩似得。”

皇帝稍有些惊讶:“有这样的良师教导你,三郎,你还有什么不满意?”

姚三郎撇撇嘴:“林妹妹希望我能像大师兄那样。”

不,她不是希望我像蚩休师兄那样,她是很喜欢蚩休师兄啊,我只有变的像大师兄那样强大,才能博得美人芳心。读书读书读书,练武练武,练炁练炁,学习七十二变,学习各种法术,补大师兄的所有笔迹,就算累也要坚持!

想想黛玉是怎么用水汪汪的大眼睛、满是孺慕的看着大师兄,又是怎么鄙视又无奈的看着我,我屮艸芔茻,姚云旗,你居然还敢觉得累!你是猪吗?

皇帝准备休息一会,躺着吃五香蚕豆:“嘎嘣嘎嘣,三郎,凡事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哪有一挥而就的容易事,你不要太着急。你大师兄学成那个样子,用了不知道多久。嘎嘣”

姚三郎深沉的叹息:“时不我待,时不我待啊!”

皇帝被戳中笑点,差点笑的满地打滚,姚神仙这为了讨老婆拼命学习的样子,太好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