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小牧场 > 第260章

小牧场 第260章

作者:春溪笛晓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1:13:0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小牧场》/春溪笛晓

昌沧卷

第十二章

袁宁没闲着, 第二天又和章修严一块去了省城,到昌沧大学挖人。

毕竟是要发展昌沧的经济, 不能老从首都那边讨人,别人会恨上他的。有些事只要起好了头, 后面会轻松很多。听说首都大学的人在李家坳那边, 不少人立刻意动了, 哪怕只是去结交一下首都大学那群天之骄子也很不错!

更何况还可以蹭一下国家级的课题。

袁宁跑了大半天就轻轻松松地捞到一批人,喜滋滋地和章修严、杜建成道别, 回县城等着人才们到位。随着时代发展,信息传递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经济要起来, 三分靠资本,七分却要靠推广!

袁宁把人才拎过来, 没急着让他们干活, 而是利用自己置办的新设备开始对他们进行培训。都是念了大学的人,学习能力是这个时代最强的, 接受新事物的速度自然也比其他人要快。

袁宁开设的最重要的一门培训,就是信息技术培训。自从大一被老教授扔去搞《陶瓷艺术》的电子排版,袁宁就对电子计算机这新事物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回华中时书协的张会长也再三对他说这东西将来肯定会普及全国――事实上章家已经拿下核心技术,正在攻克。

现在移动通讯技术已经基本铺展开了,章修严手底下的人也把“大哥大”的体型缩小到可以一手掌握,“大哥大”也就有了个新名字:手机。

光是去年一年里,手机这一项盈利就令无数人眼热――当然, 目前很少人注意到的通讯收费才是巨额盈利的来源。基站建设完毕之后基本只不需要再多加投入,只要做好日常维护就可以了,这一项收益会随着移动通讯的普及而越来越庞大。

摊子铺得越大,越发显得人不够用。袁宁到了地方上以后也尝到了捉襟见肘的感觉――现在能用的人基本都是从费校长那边借来的,迟早要还回去!

所以训练一批用得顺手的人非常重要。

袁宁需要他们能掌握一些基础技能。

对于新鲜的知识,新来的毕业生们还是很爱接触的。他们的学习速度比首都大学的学生要差一些,不过袁宁把濮满一行人拎来帮忙教学,训练了一个多月,基本也能让他们满足他的要求。

这时研究基地也正式落成,濮满开始带人在清整好的坑洞和巷道里试种一些植物。阴暗湿润的巷道适合培养一些喜阴的植物和菌类,坑洞里能选择的植物种类要多一些,设计上也可以玩出新花样。他们每个人都带着两个“助手”,助手除了帮忙就是学习,等着在项目组撤走之后接手项目组的工作,负责去改造其他废矿。

对于有塌方危险的巷道,他们还需要讨论出适合的回填或者加固方案,免得对外开放后闹出什么以外来。

总之不管是项目组的成员还是被袁宁挖来的毕业生,这个暑假都过得忙碌又充实。

袁宁也过得很充实。这段时间里他把县里收拾得停停妥妥,没给任何人作妖的机会。郭劲秋在所有人诧异的目光中对袁宁的所有决定大力支持,只短短两个月,袁宁便给县里带来了几笔投资,给这死气沉沉的穷县注入了无限生机。

过不了多久,郭劲秋就拿到了调令,可以调到市里去了。这样的调动在他们这种穷县非常罕见,和郭劲秋相熟的人纷纷过来向郭劲秋道贺。

酒过三巡,醉意正酣,郭劲秋大哭了一场,倒床睡到第二天,才和妻子说了句真话:“这可不是为了提拔我才调我去市里,这是让我给人让位。你让大舅子他们努力些,这人和别人不同,他喜欢能办实事的。跟着他一段日子,以后到哪都吃得开。我啊,是没这机会了,要是我能选,我倒宁愿退到二把手的位置去跟着他干!”

郭劲秋妻子震惊了一会儿,又温言安慰:“既然他这么有能耐,定然不会止步在我们这小县城里,以后肯定会升到市里去――到时你不一样有机会跟着他?”

郭劲秋经妻子一提,心中豁然一亮,顿时扫清了刚才的郁闷,朗笑着说:“你说得对!我先去打前站,等着他升上来就好。”

郭劲秋给了妻子一个离别吻,出门绕去袁宁单位那边,明里暗里地表明“我先去市里等你”的立场。

袁宁对这位处处支持自己的一把手很有好感,亲自送对方出门。回头一看,老图格德又把假发给摘了,摸着自己的光头说:“想不到啊想不到。”

想不到以前在县里说一不二的郭家,现在居然会对袁宁马首是瞻。这个年轻人刚过来时,谁知道会有这一天?

符爱军一直在外面抽闷烟,远远见郭劲秋走了,才带着一身烟味回到办公室。

袁宁闻见那味儿,又多嘴劝了一句:“烟这东西伤身,还是少抽一点好。”

符爱军常用来夹烟的那只手抖了抖,仿佛还有支老山烟夹在上头似的。他一屁股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说:“习惯了。”

习惯了烟的刺激,习惯了麻木和冷漠,习惯了碌碌无为的生活。

袁宁的到来打破了这一点。

袁宁像是一颗巨大的石子,而这个贫穷又落后的小县城只是滩浅浅的水潭,当袁宁这颗石子砸下来时,这边没有任何东西能成为他的阻碍。

太顺利了。

顺利得让其他人都感觉只要跟着袁宁大步大步地往前走,前面就会有光明的前程在等着自己。

他也会有前程吗?

他也会有未来吗?

符爱军打开桌上一份文件,看了几页,合上,扔到一边。

这么一个年纪小、想法天真、做事天马行空的家伙,到底是怎么带来现在这一切的?为什么他能轻而易举地取得别人的信任、让人毫不犹豫地迈开脚步朝他靠拢?

难道真的有人天生就容易让人信服?

符爱军说:“关了几个污染厂和采矿场,你准备用什么来补上空缺?”虽然县里的财政任务不高,但绝对不是没有任务,袁宁把工厂和矿场一关,空缺可就大了。

袁宁说:“这不是一把手该考虑的问题吗?”

符爱军瞥了他一眼:“郭劲秋被调走不就是为了给你腾位置?”

袁宁:“……”

袁宁才刚到这边来两三个月,没想过那么快升上去,所以郭劲秋被调走他也没往自己身上想。听符爱军这么一提,他也立刻明白了其中关窍。

怪不得郭劲秋会来说“我在市里等你”了,原来都觉得是在给他挪位。

两天之后袁宁果然接到了让他接替郭劲秋位置的任命。他已经和章修严聊过这事儿,任命正式下来之后他心里没多忐忑。左右县里的事情他都熟悉了,换个位置也是一样做事――甚至还更方便一些。

在李家坳攒足了经验,袁宁开始把废矿利用的方案推广到其他村子。不同的矿基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这个本来是最难解决了,但这对树人和人参宝宝来说完全不是问题,只要袁宁带着它们实地探查一圈,过不了几天就能培育出相应的种子――项目组的人只需要负责研究它们的栽培方式和快繁方式就好。

又经过一个秋天的试验,不少村子已经有了相应的产出。毕竟都是人参宝宝筛选出来的种子,除了观赏性不错之外,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不错!

可是昌沧这边的冬天来得早,项目组不能在冰天雪地里种东西。带着项目组的成员们赏了几天早早降临的雪、尝过北边特别的冬季吃食之后,袁宁亲自把他们送走了,让他们回去整理这小半年来积攒的素材,看能不能憋出几篇文章来。

文章这东西,要用的时候才发现哪都不够用。要有发到中外纸媒上造势的,要有发到中外文献上的,要有拿去投给设计赛组织方的,总之方方面面都要用到有数据、有图片、有分析――而且偏向性各不相同的稿子。

袁宁把任务安排下去,自己负责把关,听起来很悠闲,做起来却也不轻松,他几乎每天都在修改稿子,把一些被忽略的东西补充下去。

这样一直忙到年关,袁宁才发现又是一年过去了。他终于放松心神,给了自己一个勉强算是长假的假期,跟章修严一起先去了首都见韩老爷子他们,然后回华中那边过年。

今年过年有些特殊,那就是章修鸣也要回来。

华中也下着雪。袁宁和章修严一到家,便看到个子拔高了一大截的章修鸣两眼发亮地站起来,上前分别给了他和章修严一个大大的拥抱,嘴上一点都没生疏:“大哥,宁宁,你们回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踩点保全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