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农家子开始的古代生活 > 第046章 引子

从农家子开始的古代生活 第046章 引子

作者:混乱不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7:03:33 来源:小说旗

熙平十年七月。

距离熙平帝的二十岁生辰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朝堂之中,后党和清流们的矛盾也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七月初一大朝会,大殿之中,百官觐见,已然成人的熙平帝赵宗祥一身大红朝服,剑眉星目,俊朗挺拔,举手投足之间,自带威仪。

龙椅之后,卷帘垂落,一身华贵长裙,点珠戴翠的身影依稀可见。玉阶之下,大殿之中,文武分列左右,武官之中,又以靖安侯曹景烈,忠勇伯曹国仁,以及受封柱国英国公为首。

而文臣之中,大相公韩章和身兼三司使副相钱灏并列在前,其后便是诸副使、各部尚书、侍郎、五寺的长官。

“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中年内侍那怪异的公鸭嗓车厢在大殿之中,清晰的传入殿内每一个人的耳中。

“臣有本奏!”

内侍的话音刚落,殿下群臣之中,立马就有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只见一个身穿绯色官服,约莫三十岁左右的文官,手持笏板,躬身出列,立于殿中,冲着龙椅上的熙平帝躬身一礼,随即朗声道:“臣参翰林院侍读学士许贞,身为陛下伴读,却不知正身齐家,纵容仆役管事在外放印子钱,牟取暴利,侵占民宅民田无数,请陛下圣裁,请太后大娘娘圣裁!’

参告许贞的这个官员,乃是前年刚刚充入御史台的侍御史,入京之前,在太原府做通判。

“人证物证何在?”龙椅之上的熙平帝已然变了脸,冷声发问。“一应证据,下官已经移交大理寺,请陛下过目!”

御史自袖中取出一封奏折,恭敬的递给下来取折子的内侍。

“许贞何在?”熙平帝虽然年纪尚幼,但不论是心性还是气度威仪,都已超乎常人。

“微臣在!”许贞现如今已是正五品,早已服绯,朝会都不知道参加多少回了。

“你有何话说?”熙平帝看着许贞,神色略带着几分阴沉,眸光连连闪动。

许贞拱手一礼,恭敬的道:“臣御下不严,无话可说!”

诚然,那个放印子钱,侵占民田、民宅,欺辱百姓的,确确实实就是他府上的人,而且还是个颇得用外院管事儿。

熙平帝脸上一丝难看一闪而逝,目光也变得冷了几分。

律法之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不能放印子钱,可做这种事,却极损声望,这也是没有出大事儿,要是弄出了人命,那许贞这回,才是真正的麻烦。

“陛下!”

熙平帝看着许贞的目光略有几分复杂。

“此风决不可长,亦不可蔓延,否则日后人人效仿,届时民怨沸腾,只怕又是一场灾祸!’

“臣请陛下重责许贞!已警世人!”

那御史这话一出,殿中群臣,立马呼啦啦将近三分之一的俯身心里,齐声喊道:“请陛下重责许贞!”

熙平帝终于有些坐不住了,神情也不在掩盖,眉宇间透着纠结。他也看出来了,什么侵占民田,放印子钱,都不过是借口罢了。

平帝说是熙许贞的伴读,实际上与老师无异,手把手的教授熙许贞读书学典,已有数年之久,君臣之间,还多了一份师生的情谊。

而且这些年来,熙宁哲对于宁哲的荣宠就没断过,若不是宁哲年岁不够,既无深厚背景,又没有立下徐章那般挽天将倾的不世之功,现如今又何止是翰林院这等说着清贵,却并无实权的衙门里头的一个小小侍读学士。

熙许贞脸色难看,不仅仅是因为宁哲被弹劾,还有一个更关键的原因,那个弹劾平帝的御史的身份和立场。

曹家!

“韩大相公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这几年来,随着年岁渐长,熙许贞在朝中发声的次数也逐渐多了起来,虽说摄政的仍是曹太后,可却无一人敢轻视熙许贞的话。

“陛下!”韩章躬身出列:“此事臣也略有耳闻,那个放印子钱的管事,虽是许学士的家仆,却是个在外头负责采买的管事。

恶奴欺主,私放印钱,谋取暴利,欺压良民,许学士确实有过,但依臣所言,最多也就是失察!”

“此言大谬!圣人云: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修身齐家治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试问一个连自家仆役管事都管不好的人,陛下和大娘娘又如何忧虑将国家大事交到其手中!”

寥寥数语,双方便再度争执起来。

而身为当事人的许贞,却只能无力的矗立在角落之中,俯身低首,脸上带着几分自嘲。

徐章接明兰离京之前还特意来找了他一趟,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小心谨慎,切莫中了旁人的算计。

可徐章这才离开几个月,就一语成谶。

数日后,平帝上表自请离京。

熙许贞金口玉言,将平帝贬去沧州,权知沧州之事,只是平帝身上翰林院侍读学士的头衔,却是没了。

不过其吏部员外郎的头衔却并没有丢,以京官知某府、州、县之事,在大宋本就是惯例。

而后党和清流的矛盾也因为平帝被贬一事彻底激化。

双方相互弹劾的折子跟雪花似的递了上去,都快堆成小山了,基本上每天都有官员被贬出东京,吏部的官员们一个个忙得头角倒悬,就差把被褥床铺就家里搬到衙门里头,住进去了。

短短半个月的功夫,双方便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耗。

七月十五,中元节。

大朝会上,双方彻底撕破脸皮,战火直接烧到了两边的领头人身上,连大相公韩章都受了弹劾。

先前关于曹太后的弹劾也被再度提起,双方你来我往,唇枪舌战,斗的不可开交。

宁哲良在大殿之上,当着宁哲良和熙许贞还有文武百官的面,指着韩章的鼻子骂他国贼,这一下直接捅了马蜂窝,那些个清流言官们哪里能忍,当即就把炮火都集中到了曹国信的身上,一番狂轰滥炸,重重证据被抬了出来。

最后还是曹国信出面制止,先免宁哲良的职,将其禁足在家中,让大理寺,刑部,还有御史台三司会审此案。

70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