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从农家子开始的古代生活 > 第001章 抵达陕州

从农家子开始的古代生活 第001章 抵达陕州

作者:混乱不堪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17:03:33 来源:小说旗

陕州和陕州县还是有区别的,一开始陕州县一直都叫做陕州县,后头为了避免误会,人们便简化了称呼,变成了陕县。

陕县即为陕州治所,州衙便坐落在陕县之中,是故陕县县城又被称为陕州城。

陕县的知州姓元,早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以他的年龄,想要在往上一步,升官去东京的话,就没那么容易了。

可现如今,元知县却忽然觉得又有了希望。

听闻徐章一行人遭遇了贼人的袭击,元知县的心都悬到了嗓子眼,赶忙吩咐手下最得力的捕头曹雄前去处理后事,听候徐章的调遣。

自己则赶忙在城里头准备让徐章等人落脚的地方。

又将城中的郎中悉数都召集起来,第二日一大清早,元知县便急匆匆带着人出了陕州城,总算是在半道上遇上了刚刚启程不久的徐章等人。

“前方何人?”

徐章和王破敌并排骑马,走在明兰的马车前头,队伍的最前头是孙平寇几个开道的亲卫,看到前方出现的人马,并且没有半点避让的意思,直挺挺的朝着己方而来,先头部队的亲卫立马勒马高声喝问。

若非是瞧他们身上都穿着公服,为首的那个坐在一匹劣马背上的更是穿着一身绿色官服,头戴长柄官帽,只怕亲卫们早已经抽刀在手,戒备起来了。

见到来人,孙平寇却制止了亲卫们的喝问。

“下官陕州知州元正平,求见经略相公,还望这位小哥帮忙通传一下!”

“元知州!”孙平寇去陕县时和这位元知州打过照面,倒不至于认不出来,走到队伍前头,孙平寇便主动和元知州打起了招呼。。

“孙将军!”一过来就见到了有过一面之缘孙平寇,元正平暗道自己的运道不错。

“经略相公可还安好?”宰相门前三品官,徐章虽不是宰执,却也是如今整个大宋朝中声名鹊起的年轻勋贵,风头甚至还盖过了朝中多数老臣,如今又被派到陕西这等重镇经略一路军政,足见朝廷对这位永平侯的看重。

若是能够攀上永平侯的大腿,届时只要这位侯爷在朝廷里替他美言上那么一两句,再想从地方升去东京,那可简单多了。

如今那位刚刚接任的吏部尚书,不是旁人,正是这位永平侯的座师,听说师徒二人关系极好,这次永平侯来经略陕西,便是这位孙尚书一力举荐所致。

甚至不需要徐章如何美言,只要他肯帮自己在孙尚书面前说上几句好话,或是从中牵牵线,让自己有机会能够搭上孙尚书的关系,那也是极好的。

早在来之前,元正平就已经打算好了,这一次一定要好好表现,争取在徐章面前留下好印象,再不济,混个眼熟也是好的。

说着孙平寇便打发一个亲卫前去通传,孙平寇自己则上前和元知州攀谈起来。

“这次麻烦元知州了,大老远的还元知州亲自跑一趟。”

“孙将军说的哪里话,陕州本就是元某人的治地,这些都是应该的。”

······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客套着,队伍忽然从中间分开,亲卫们纷纷退到两侧,一个骑在黑色高头大马之上,身着玄衣锦袍,披着黑色鹤氅,头戴玉冠,剑眉星目,脸庞好似刀刻斧凿的高大青年徐徐走来。

不用介绍,元正平只看一眼,便猜出了来人的身份。

赶忙冲着来人拱手躬身见礼:“下官陕州知州元正平,参见徐经略相公!”

徐章乃是新晋的陕西路经略安抚使,自然可以被称作经略相公,正如同水浒里头,鲁达在打死郑屠,然后远走五台山,出家为僧之前,便是在西军之中任职,在小种经略相公麾下做提辖官,也是在小种经略相公府上当差听用。

可惜那位小种经略相公不似徐章,乃是文官出身,只是个地地道道武将,而且还是家学渊源的那种,世代都在西军之中经营,在西军之中可谓是树大根深。

虽说此宋非彼宋,朝廷方面,不论是在政策还是在态度上,都有着区别。

徐章与之相比,虽然只是刚刚接任,甚至都还没有到长安完成交接,可在权势和地位置上,却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是在元正平这些正统科举出身的文官们眼中,徐章这个正儿八经进士出身的同僚兼上官,可比那些个军中的武官将领们分量要重的多。

“如今天寒地冻的,辛苦元知州了!”徐章没有摆任何的架子,很是随和的道。

见徐章如此态度,元正平心里松了口气的同时,却又泛起了嘀咕。

松了口气是因为徐章看起来不是那么难打交道。

泛嘀咕则是因为不了解徐章的性情,不知道徐章是表里如一呢,还是只是和自己客套一番。

元正平到底是做官多年的人,自然不会把什么东西都写在脸上,心里虽然泛起了低估,可面上却瞧不出有什么变化。

反倒是露出自责的神情来,十分愧疚的道:“下官失职,连治下境内出了盗匪也不知道,还叫他们惊扰了经略相公,下官知罪,请经略相公责罚!”

“唉!”徐章翻身下马,将元正平扶了起来:“元知州不必如此,贼人猖獗,又常年隐匿与高山密林之中,如今陇右局势紧张,陕西路大半的军马都调去了陇右,陕州莅临中原,乃是我朝腹地,这伙贼寇定是趁着这个空档,悄悄流窜到了陕州。”

“如今外头天寒地冻的,大雪盖地,再过些时日就是年关了,这路上的行人商贾难免也就多了起来。”

“这伙贼人想趁着这机会大捞一笔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元知州不必自责。”

元正平还没怎么解释,徐章就先替他把话给圆了。

元正平讪讪笑着说道:“经略相公心如明镜,下官佩服。”神情略有几分尴尬。

徐章笑着道:“昨日遭遇贼寇袭击,幸得麾下亲卫舍命相护,徐某和内子才得以安然无恙,只是有不少亲卫兄弟都因此受了重伤,故此可能要劳烦元知州,在陕州多打扰知州一些时日了!”

元正平极力压制着心底的狂喜,忙道:“经略相公这就见外了,经略相公能够在陕州多留一些时日,是陕州的幸事,也是下官的幸事。”

“昨日下官已经命人将落脚的地方收拾出来了,城里擅治外伤的郎中也找来不少,都已经暂时安置下来,药材方面,也准备了许多,下官已经联系上了附近州县的同僚,若是不够的话,虽是都可以从他们那儿调拨过来。”

徐章在陕州多留一日,元正平就能在徐章面前多漏一次脸,只要刷脸的机会增多了,就不愁不能在徐章面前留下好印象了。

元正平不由得佩服自己的机智,昨日在见到拿着徐章的名帖登门的孙平寇,知道徐章等人遭遇之后,没有傻乎乎火急火燎的立即带着人前去迎接,而是提前做好了准备,张罗布置妥当。

“知州办事细腻周到,想必陕州在知州的治下,也必然是一派欣欣向荣,百姓安居乐业,繁荣安定的景象。”

“经略相公谬赞了,下官惭愧,在陕州知州之位上,一坐便是五年,却未能做出什么利国利民的功绩来!”

元正平十分谦虚的道,可眼底的喜悦,却怎么也掩藏不住。

徐章继续道:“如今队伍里头还有不少伤员,外头天气又冷,咱们不如等安置下来了在详谈?”

元正平赶忙露出惶恐之色,再度拱手躬身道:“经略相公见谅,是下官有欠考虑了,咱们这就动身,先回城再说!”

话语间还带着浓浓的歉意。

“那就劳烦元知州在前头引路了!”

“能为经略相公引路,是下官的荣幸!”

······

众人继续向西,元知县骑马走在徐章身边,小心翼翼的和徐章说着话,拉着缰绳的手纂的紧紧的,掌心之中已然冒出了不少汗珠。

好在这么些年官坐下来,元正平也不是那等没见过世面的初生牛犊了,养气功夫还勉强过得去,没有在徐章面前失态。

众人赶到陕州城时,已经将近午时了。

有元正平带路,进城自然是一路畅通无阻,一直到元正平安排的宅子面前。

下了马车,看着面前两座石狮子压门,规模明显不小的宅子,徐章看向元正平的目光之中,已经带上了几分询问之色。

元正平忙解释道:“经略相公明鉴,这座宅子本是城中一大户的宅邸,因着前些年那家大户举家迁去了长安,便空了下来,后面被下官买下,打算攒在手里,等价钱合适了再出手。”

“如今正好拿来招待经略相公!”

徐章笑着拱手道:“元知州有心了!”

元正平很是识趣,把人带到了地方,就赶紧和徐章告辞了,说等徐章安顿好了再过来拜访。

徐章也没有挽留。

徐章走到马车边上,亲自扶着肚子规模已经不小的明兰下了马车,很是温柔的替明兰带上帽子,亲自扶着明兰从中门进了宅子里头。

五进的大宅子,住下百多人完全不成问题。

徐章和明兰自然住进了主屋。

一应伤兵都安置在后院,女使婆子们和女护卫们都住在徐章还有明兰附近,其他的亲卫和车夫们都分散住了下来。

宅子里头原本就有元正平留下的仆役。

元正平刚走,六个郎中就被送了过来,徐章让他们配合杨郎中一道给伤员们重新处理伤势。

那个重伤昏迷的亲卫,今日早间的时候就醒了,虽然没有了生命危险,可若是想要伤势好转的话,还得静养上一段时间才行。

简单的收拾了一下,翠莲就带着一众厨娘们开始准备午饭了,元正平准备的确实周到,厨房里头,各种食材都备的满满当当。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