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始于1992 > 第八十七章 高风险等于高收益

重生始于1992 第八十七章 高风险等于高收益

作者:任鸟飞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0:54:0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虽然不是香江人,但也听很多人预测说,非强线的永高院线将难以长期延续……”

一听李擎这么说,罗捷承的脸色顿时变得青一块白一块的,随即站起身指着李擎的鼻子,“大陆仔,你知道你在跟谁说话……”

一直站在李擎身边的戈晓兵,手中突然多出了一把手枪,随即将手枪抵在了罗捷承的脑袋上!

罗捷承可不是一般人,否则在电影圈混了半辈子的黄白鸣也不可能灰溜溜的离开永高。

看了一眼戈晓兵手上的枪,又看了一眼戈晓兵纹丝不动的手,罗捷承就判断出戈晓兵绝对是一个敢杀人的大圈仔。

罗捷承不禁有些头疼!

由于大圈仔所犯的种种罪行以及《省港骑兵》等反映大圈仔的电影上映,大圈仔绝对是他们这些坐地户最头疼的存在,哪怕他们本身也有黑背影,因为大圈仔真的够狠,也真的够专业,而且又是流动作案,来无影去无踪,所以,除非是逼不得已,否则没有坐地户愿意招惹大圈仔。

罗捷承看向李擎,“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擎冲戈晓兵摆摆手,示意戈晓兵退到一边,然后说:“合作而已,没必要喊打喊杀的,我只是陈述我所听说的,罗老板不至于霸道到连我听到的话都不让我说的地步吧?对了,我还听说,年初黄白鸣先生成立东方的时候,先是将高智森及于人泰招回旗下,继而仅以五天时间将全港二十多家戏院电影院揽入手中组成了东方院线,其后用其强大的人脉一方面集合大批明星拍贺岁片《花田喜事》,另一方面借着张国容的关系拿到了《霸王别姬》在香江的放映权,以《霸王别姬》作为东方院线的开线作,十九天内《霸王别姬》就收入了近千万港元,为东方院线打响了名号,《花田喜事》紧随而上,又以三千五百万港元高踞贺岁档票房冠军,随后一连推出了十几部电影,其中《白发魔女传》、《密桃成熟时》及《灭门惨案之孽杀》皆收入过千万港元,吊打罗老板你的永高院线……”

跟黄白鸣拆伙是罗捷承做的最错的一个决定,经过这一年多的苦苦经营,罗捷承早已意识到了这点,尤其可恨的是,为此他还背上了不仁不义的名声,香江影视界的人,大多都不愿意跟他合作。

可即便如此,罗捷承还是道:“《霸王别姬》获得的可是戛纳的金棕榈大奖,而你的《驴得水》获得的只不过是威尼斯的银狮奖,《霸王别姬》的主演张国容可是香江最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之一,你的《驴得水》的演员只不过是一群内地的非著名演员,《霸王别姬》即使获得了金棕榈大奖以及有张国容担任主演,那也才只获得九百多万的票房,你的《驴得水》能获得多少票房?它能帮我打败黄白鸣吗?”

罗捷承这话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可李擎还是争取道:“如果是在其它的地区,《驴得水》自然是无法跟《霸王别姬》相比的,但在香江可就难说了,《霸王别姬》是纯文艺片,而《驴得水》却兼顾商业片的元素,香江是商业片的大本营之一,在香江商业片比文艺片要有市场得多……”

李擎这话也不是无的放矢。

《霸王别姬》在内地斩获了四千八百万人民币,此时平均电影票价是四元一张,以此推算内地观影人次超过一千万。

在台弯斩获了一亿多台币的票房。

在美G斩获了五百二十多万美元。

在RB公映时更是反响强烈,曾在Bunkamura创下了连续放映四十三周的奇迹,仅在Bunkamura这一个影院的收入就接近一点七六亿日元。

但是在香江,《霸王别姬》的成绩就很一般了,有张国容全力配合宣传,竟然也只拿到了九百多万的票房。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霸王别姬》是一部纯文艺片,并不被喜欢看商业片的香江观众所接受。

李擎又道:“……我虽然没有张国容有号召力,但我在香江也是有不少忠实粉丝的,飞碟唱片已经为我联系好了TVB和亚视,过几天我将分别上TVB和亚视的《欢乐今宵》和《百万富翁》用以宣传《驴得水》,另外在《驴得水》上映前,我还将在红磡体育场连着开十场演唱会,这十场演唱会也将为《驴得水》做宣传,有这些保底,《驴得水》绝不会像永高院线正在上映的那些电影那样每部都只有几十万票房。”

“《驴得水》还是商业片?商业片也能获得国际大奖?”罗捷承有些狐疑。

不过,尽管李擎说了这么多,可罗捷承还是不可能把宝压在李擎身上,原因自然是,李擎只是一个新人导演,《驴得水》只是一部由一群在香江毫无名气的大陆演员拍的大陆电影,国际大奖在十几年前稀罕,现在嘛,随着张一谋、陈凯哥、李桉、侯孝贤、吴子牛、谢飞等人屡获国际大奖,国际大奖已经变得没那么值钱了,更何况《驴得水》获得的还不是金奖而是银奖。

见罗捷承并没有动摇的意思,李擎暗叹:“难怪永高院线在明年就会解散,罗捷承连这点魄力都没有,永高怎么可能会好?”

想到这些,李擎也懒得再跟罗捷承废话了,直接说:“这样好了,既然罗老板对我、对《驴得水》没信心,那咱们走保底制,我付保底费租下你的永高院线好了。”

所谓的保底制就是,制片公司想要拿电影到某家戏院上映,必须按照戏院的位置、座位、设备等条件来付每日的包租费,不论戏院每日的收入是多少,都得按日付包租费,中途如果下画,还得赔偿戏院三到五日的包底费(这个在谈。),另外,上映之前就得交足五日的保底费作为押金。

包底制对于制片公司来说,就是一个巨坑——如果电影不卖座,制片公司不仅分不到钱,没准还得欠院线一大笔债务。

这是旧时制片方与院线的合作方式,当年邵氏院线和嘉禾院线就是靠着这一制度霸占香江电影市场的,后来金公主院线成立推出了分成制才为制片方解绑打破了邵氏和嘉禾的垄断。

当然,保底制也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如果电影大卖,走包底制可以分到更多的票房,毕竟高风险等于高收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