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的纯真年代 > 311、清风观

我的纯真年代 311、清风观

作者:夏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0:43: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我刚要问赵大友,要不要跟我一起去连城,赵大友说刚才他媳妇打电话过来,徒弟把一台宝马的发动机给修坏了,客人正闹呢,让赵大友赶紧回去,我说正好歆芸走,你跟她一起回去吧,路上还能替歆芸和那位龙组同志开车。qiuyelou

很快,赵大友和歆芸拉着行李下来,连如叶也来了,三人开车离开,就剩下我和小花。

“哥,咱咋不走啊,你要带我去哪儿玩?”小花问,我还没跟她说去连城的事儿。

“不着急,先买张地图,研究研究。”我说,去前台,不用买,可以送给我一本林吉省的地图册,上楼回房间,开始研究。

上文说过,连城距离常春不远,也就二十公里,两座城中间几乎没有农村,城郊连着城郊,从地图上看,连城的城市规划跟其他城市有很大不同,呈八角形,或者说是八卦形,城市中间是个广场,向外辐射八条主干道,将城区分成八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街道,也就严格按照八卦的图形,组成一圈套一圈的小八卦,有条不紊。

地图册上还有对连城的介绍,明显比其他城市的介绍要多,连城算是个古城,早在明朝中期,就已经初具城市规模,是后金(大清的前身)国的重要城市,清军入关后,为了保护所谓的龙脉,东北被封了起来,不让汉人过来经营,连城的老百姓大多也都迁入关内,这城就慢慢荒废了,等到晚晴开禁,闯关东那阵儿,连城才重新兴起。

大清灭亡后,张大帅统一东北,不知为何,却让连城的老百姓都搬去常春,把这座城给空了出来,后来九一八,岛国人进占东北,也没有重新使用这座空城,直到解放后,东北成为重工业基地,大批人才涌入东北,连城才被再次开发,因工业而兴,逐渐成为常春的卫星城市,和林吉省的主要工业城市。

看完简介后,我很自然地关注到连城的那段历史空白,为什么张大帅和岛国人都不占据这座城呢?我们张家,是否跟这段空白期有关?

“哥,你想啥呢?”小花一边收拾行李,一边问我。

“没啥,收拾完了么?”我问。

“嗯,可以走了。”

离开酒店,开着陆地巡洋舰,按照地图指示,奔连城而去,顺着一条主干道进入“八卦城”的中心,那个“中心广场”很大,广场中央立着伟人铜像,向南招手,绕广场一周,没觉得这座城有什么异常,就是岔路多些罢了,我随便找了另一条主干道出广场,开出一小段,看见一家建筑风格很老旧的宾馆,靠边停车,开个房间,先安顿下来,想了解这座城,想了解张家,肯定得找当地人问问,最好是老人。qiuyelou

把行李放在房间后,我和小花从宾馆里出来,问老板,本地有没有什么特色的地方,老板可能误会了我的意思,疑惑地看了一眼小花,说小伙子你带着这么个如花似玉的姑娘,还找特色啊?

我赶紧解释,是特色景观,比如老街、庙宇、古建筑什么的,估计那附近能遇到知晓连城历史的老人家。

老板想了想,说以前倒是有不少古物,不过破四旧的时候拆了一批,近年来搞房地产开发,又拆了一批,基本全没了。

我谢过老板,拉着小花走向宾馆门口,打算再找别人问问,走到门口的时候,老板突然叫住我,说他想起来了,离区有个道观,好像还没扒掉,你们可以去看看,大概从转盘过去五百米,就在右手边的路边,很容易找。

连城分为八个区,按照方位,分别以八卦的名字命名,乾区正南,坤区正北,离区正东,坎区正西,兑区东南,震区东北,巽区西南,艮区西北,离区在东边,我们是从坎区进来的。

再次谢过老板,我和小花出宾馆,开车回到转盘,幸亏每个路口都有显著的标志,否则真的容易转向,找到离区入口,前行五百米,果然看见右手边两座小楼中间,夹着一座古色古香的建筑,没有围墙,直接就是建筑主体,类似城门楼那种样式。

停好车下来,小花突然说:“哥,你发现没有,他们这边没有红绿灯哎!”

“嗯?”我前后左右看看,再回想一下,确实是这样,也难怪,所有道路都经由一层一层的八卦圈连接,真可谓是“四通八达”,也用不着红路灯,反正路上的车也不是很多,感觉这里的居民密度也不高。

抬头看那栋古建筑,上面有个匾,上书“清风观”三个行书大字,很普通的观名。

两扇大木门,对开,门上镶嵌着不少铜制铆钉,很圆润,是被摸的,看起来有些年头了。

大门留有一道缝隙,我上了台阶,扣动门上的狮子头“门辅”,就是两个狮子头,嘴里叼着铜环,用来敲门的那种装饰。

哒哒哒,闷响几声过后,里面传来脚步声,我往后退了一步,等在门口,不多时,大门向内打开,一个穿着灰色道袍的小道童站在门里面,大概十二三岁,眉清目秀的,头发很长,在头顶挽起,插了根簪子,看不出来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

道童看见我,明显楞了一下,眼中掠过一丝狐疑,但很快就消散,起右手立于胸前,微微鞠躬:“施主,张真人出去了,得晚些时候才回来,二位改日再来吧。”

应该是个女孩子。

“观里就你自己吗?”我问,道童点头。

“我们远道而来,专门拜访,请问小道姑,可否让我们进去参观参观?”我也起右手,装作很虔诚地说。

小道童噗嗤一声乐了:“您怎么看出我是小道姑的?我以为伪装的很好了!既然远道而来,那二位请进吧!”

“多谢。”我说,没有告诉她,我是因为她举手行礼的时候,手指压在胸前的道袍,显出的轮廓判断出来的,现在的女孩子发育得都很早,回想起来,小花在她这个年纪的时候,可没她这样的曲线。

进了道观,里面是个小院子,很整洁,地上青石板,后面还有几间房,左右也有厢房,跟帝都的四合院结构差不多,突然进这里,几乎能让人忘记这里是繁华城市的一角。

小道童引领我和小花进正房,我没去过寺庙或者道观,但是在电视里见过,这个清风观跟电视里的差不多,中间供奉着一个不认识的道士画像,画像前有香炉,香炉这边是两把椅子,对着门,主人会见单独客人用的,左右两边,各有四把小一些的椅子,同时会见多个客人之用,其他陈设不多,柱子倒是不少,有浮雕,包括房顶的木质结构,雕刻的都很精美。

“请坐,我去给二位沏茶。”小道姑说。

“不用麻烦了,我们随便看看就好。”我说。

“不麻烦的,不留客人喝杯茶,张真人回来该数落我了呢!”小道姑莞尔一笑,她的身份已被识破,不再伪装,举手投足之间,女生的娇媚之气尽显无疑,长大后肯定也是个美人儿!

“哎哎,哥,人家还是个孩子,你眼神正经点行不行?”小道姑走后,小花低声道。

“哪儿不正经了?”我皱眉,小花撇撇嘴,并未坐在椅子上,而是四处走走,看看,摸摸,好像挺喜欢这里。

不多时,小道姑出来,端着一个茶盘,里面两盏茶,还有个小茶壶,放在茶几上,将茶杯分给我和小花。

“多谢。”我端起茶杯,茶水很清澈,没有一根茶叶梗漂浮,半黄半绿的颜色。

我吹吹,尝了一口,沁人心脾,很不错的茶。

“怎么样?”小道姑小心翼翼地问。

“很好喝。”我说。

“嘻嘻,那就好,我才学沏茶没多长时间,怕手艺不精,不合您的口味呢!”小道姑笑道,说完,小道姑坐在我对面的椅子上,因为腿短,双脚离地,很自然地前后晃来晃去,煞是可爱。

“你是职业道士吗?”我不禁好奇地问她。

“是啊。”

“不上学?”我又问。

“上啊,每天放学后才回来的。”小道姑说,我看看表,现在已经快五点钟了。

“晚上住这里?”小花问,小道姑点头。

“你父母呢?”我又问。

“在老家,这边就我自己,对了,张真人是我亲舅舅。”小道姑说。

“你老家哪儿的?”小花好奇地问,“听你口音好像是奉天省人呢。”

东北话接无限接近标准普通话,不同的地区,口音略有差异,但很难分辨到底是哪儿的口音。

小道姑点头:“我家在奉天西城。”

“西城?”我和小花对视一眼,居然是老乡。

“我俩也是西城的,你市里的还是县里的?”小花笑着问。

“噢?真的啊?怪不得看你们有点眼熟呢!咱们肯定见过面!”小道姑从椅子上下来,走到我们面前,认真看看我,又看看小花,眯起眼睛问,“你们是不是育才高中的学生?”

“你住那条小街?”我猜测道,高一刚入学的时候,我和小花在那条小街的王奶奶家租房子住,不少街坊邻居都见过。

“是啊,是啊!不过,我记得姐姐你脸上――”小道姑指着小花的脸,话说了一半。

小花大方地撩起头发:“原来有个胎记,后来打掉了。”

“噢,怪不得,”小道姑点点头,又转向我,“我还看见过哥你带人打架呢!”

打过的架太多,我不知道小道姑指的是哪一场,只好笑了笑,毕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

“你咋跑这么老远来当道姑呢?啥时候来的?”小花又问。

“过年之前,我家来了一个老道,说我命犯七煞,还是啥玩意来着,如果不送去道观,活不过十四岁,老道士走之后,我果然得了一场大病,我爸妈害怕我死,就赶紧把我送老舅这儿了,说来奇怪,等到了这边,病就好了,我想回家,我妈不让,我老舅就在这边帮我办了入学手续,继续念书,已经来两、三个月了。”小道姑坐在小花旁边的椅子上,解释道,语气中多有无奈。

“还真有这么灵验的事儿啊?”小花奇道。

“你老舅信么?”我笑问。

小道姑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他信不信,反正过来后,他就让我好好学习,平时帮忙干点杂活,我问他啥时候能让我回家,他也不跟我说,不过他总给我买零食,对我挺好的!”

毕竟还是小孩子,一点儿零食就能给答对乖巧,我给了小花一个眼色,小花会意,起身出了房间。

“姐姐干啥去了?”小道姑问我。

“不用管她,你叫啥名?”我问。

“我叫张东辰。”小道姑说。

“张东辰?”我惊讶万分,居然跟我一个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