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地产商 > 正文 正文_第70章

大地产商 正文 正文_第70章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0:36: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第70章

周大海说是过两天,但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开车载着周斌、赵阳先去商都了。

周斌要负责网吧的日常运营、要与王晓静共同协助何婉负责超市的筹备;新潮锐置业年后就要加大中介门店的扩张规模,这是赵阳要负责的事情,他们原计划,就是年初二或年初三就要回商都的。

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后,陈立在新潮锐置业、新潮锐科技两家公司的基础,确定三个事务部:一是地产营销事务部,以刘同江、苗静为主;一是招商事务部,以何婉、周斌为主,网吧也好、超市也好,都只是招商事务部下面的具体项目;还有一个就是房产中介事务部。

房产中介事务部,陈立更倾向由李钧锋来负责,但他现在也不好意思,直接将李钧锋给挖过来,便让赵阳、冯歆先顶着。

新招聘的三十名新员工,年后就会陆续到岗。

不管是地产营销事务部的新员工,还是招商事务部(新潮锐科技)的新员工,陈立都计划先放到房产中介事务部下面的门店去实习,让他们先熟悉地产行业的一些基本情况。

那房产中介事务部,年前只有位于锦澜花苑与湖滨佳苑两家门店,年后就会加快扩张速度。以陈立的设想,每月最好能新增三到五家门店,大概在半年之后,就能在商都市初步形成一个地产中介网络。

只是这样的扩张速度,赵阳、冯歆他们的工作量将会非常的大,陈立犹豫着是不是过两天回商都找钱万里,直接将李钧锋给要过来。

年前拖到除夕夜才回青泉,已经被老妈训了一通,陈立就没敢年初二就直接随周斌他们回去,决定带着沈彤在青泉多玩两天。

其实青泉也没什么好玩的。

沈彤的性子也是好静。

她妈沈建红一直都是把她当个大家闺秀培养,绝看不惯沈彤她闷家里披头散发满屋乱跑,也不许她在煲电视剧、玩游戏虚耗时光,总是催着她练琴、练舞,沈彤在青泉是难得懒散一下,陈立更多时间,就是陪沈彤在青泉市新开的一家名典咖啡里看书、发呆或补觉。

然而这样的日子,陈立与沈彤都觉得十分的美好;再一想想回到商都,两人一起在图书馆里看书,却也没有什么区别。

陈兵年初五要去女朋友赵灵珊家拜年,小姨沈建红也是一天一个电话的催问沈彤什么时候回去。陈立心知小姨沈建红是惦记着去张浩然家的事,就决定带沈彤跟陈兵一起返回商都。

陈立、陈兵、沈彤年初五一大早在老爷子沈敬堂家里吃过早饭,就坐大巴车返回商都。

原本陈桐、沈建萍计划要陪大儿子到亲家走一趟的,但年后医院里实在是走不开,才让陈立这个当弟弟的,作为家属先去串个门。

因为陈兵到女友家要谈结婚的事情,而这事卡在婚房跟工作调动上还没有一个定论,到时候谈话未必就会愉快,到商都后,陈立就让沈彤先回去了,他陪陈立到国贸大厦去买看望准岳父岳母的年礼。

赵灵珊家,除了父母,还有哥嫂及侄子,共六口人。

陈兵毕竟还没有结婚,不能算正式的女婿上门,也不好完全照着传统的方式去准备礼物,除了拿了两条烟、四瓶酒,又选了些常规的饮料、吃食以及赵灵珊刚上初中的侄子买了身新衣服,就打车赶往赵灵珊家。

赵灵珊家住在离国贸不远的五道口胡同。

商都市近十年来城市发展滞后,三十二层高的国贸大厦目前是商都市的地标建筑,沿街建筑也光鲜靓丽,但绕到国贸大厦后面,几十年前就建成的老城区街道,就显得相当破旧。

“五道口胡同”正如其名,东西排列的五条极短小巷,一眼就看得到头,每条胡同口都有两棵年久树的老树,枝繁叶茂绿蔽成荫,将胡同里拥挤的杂乱院子,都挡在了里面,老柏油路也破损得厉害,坑坑洼洼。

赵灵珊早早就在院子外等着陈立、陈兵兄弟俩过来,她穿了身乳白色加棉运动衣,一头中长发随意的披在肩上,斜刘海适中刚好从眼皮上划过,稍显圆润的脸蛋许是被冷风吹的,冻出了两团红润,五官虽不突出,可怎么看都是个温柔可人的女子。

看到陈立、陈兵兄弟俩,赵灵珊快步迎了上来,先对着陈兵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下,就赶紧接过陈立提着的东西,推开院门往里走。

“灵珊,你怎么知道我们这会儿就到了,不会一直在门口等着吧。”陈兵见到未婚事,心情明显好了许多,说话都轻松了许多。

“你想的倒美,我就算是等,也是等陈立的,谁会等你啊?这小胡同里聚生气、拢声音,晚上街头被老鼠撞翻了锅灶,我在家里都能听见,更何况你们俩大活人,我早就听到你们说”赵灵珊虽然也担心婚房及陈兵工作调动的事情,但这时候看到陈兵,也很开心,高兴的笑道。

“灵珊姐,是把咱俩当老鼠了。”陈立开玩笑道。

三个人说着话就往院子里走去。

陈立进门时还特意多看了两眼院外的小门楼,门廊顶上正中水泥模雕的门头,还依稀可见黄底红心的老漆,进院门头顶上就搭着棚子,左右两边是整齐摞着的煤球堆,虽然黑乎乎一大片,可也看得出错落有致的分成五堆,该是院里的各家都有。

院子就有五十多平方米,也不算小了,但这院子里住了五户人家,走了进去就狭窄异常难受。

除了中间一个小花坛里种着那棵桂花树之外,实在是没有可取之处,能搭起棚子的地方一块都没有浪费,堆放的杂物将诺大的院子挤成五条小小的过道。

“我说早上就闻见香味了,原来是你家里来客了啊,是你对象上门了吧?”正出来倒煤灰的一个五十多岁胖阿姨,跟赵灵珊打着招呼,又探头打量着跟在后面的陈兵,陈立。

“花姨,你等会再倒啊,让我们先进到屋里。”赵灵珊顾不得回应,先拉着陈兵,陈立往屋里快走。

虽然地上用砖头已经摞好了个煤灰池子,可还是荡起了一大片灰尘,吹了陈立满头满脸,直接迷了眼睛。

“哎呦,对不起,对不起。”花姨对走在最后的陈立歉声道。

“灵珊你家有蒜了,借我一头,早上忘了买了。”花姨由自叫着。

赵灵珊答应了一声,就带陈兵,陈立先往屋里去,走过门口的一个小棚子时候,赵灵珊对着不断冒出油烟的小棚子里喊道:“妈,花姨家里没蒜了,一会儿过来拿两头,”

小棚子里咳嗽声不断,闷声闷气的有人应了一声。

陈立笑着点了点头,赶紧跟着往院子东边的屋里去;这便是商都市老城区在两千年前后,最常见的大杂院以及大杂院里的生活。

**************************

陈立跟着走进赵灵珊家里,进门是所谓的客厅,也是后来搭建的,只有七八平米大,里面两个门洞挂着布帘子,应该是两间卧室,但看着更是狭小——赵灵珊家六口人,就挤在这么一个狭小的空间里生活了这些年。

客厅虽然精心打理过的,但杂物纸箱子堆得太多,找个站脚的地方都难,一张折叠饭桌暂时都只能放在外面,靠墙有一张旧的布沙发上,坐着两个男人在说话。

年长的面相木讷,身材瘦弱,微驮着背,见来了人浑浊的眼里还显出了一丝紧张,是赵灵珊的父亲赵老锅。

另一个也是满脸沧桑,三十多岁的人看起来犹如四十岁,尤其无意识往下撇的嘴角,显得整个人倔强中带着不得志的苦闷,是赵灵珊的大哥赵大成。

赵灵珊家兄妹两个,大哥赵大成比赵灵珊大了十岁,父亲赵老郭以前是商都造纸厂的工人,母亲没有工作。后来赵老锅年纪大了就直接让赵大成去厂里接了班,嫂子杨梅之前也是造纸厂的工人,这时候下岗在家。

见陈立、陈兵走进来,赵大成张罗着反应稍慢的赵老锅站了起来。

虽然陈立与陈兵极力推让,可还是被赵大成强行的摁到了这屋里最舒服的那张沙发上坐下。

他们父子俩自取了两个凳子面对坐着,这样的反差让陈立跟陈兵都有些不适应,但赵家父子却很坦然,尤其是赵大成不断偷眼打量着陈兵,很是开心。

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听见外面动静,从里面的房间里开门走了出来。

女人下身是黑色的刺绣阔腿裤,上身同样刺绣的红色呢绒小棉袄,虽然看着喜庆利落,穿在这个年纪的女人身上也显的老气,瘦削的脸上,一双四处打量不停的眼睛,却显得人很精神。

这女人是赵灵珊的嫂子杨梅,和身后还跟个十二三岁穿着校服的男孩儿,是赵灵珊的外甥。

互相见礼打了招呼,陈兵先把给孩子的衣服先拿了出来。

这么细心的准备明显让嫂子杨梅异常开心,赶着孩子去里屋试衣服,顺手将其他的礼物都一起提了进去,背过身不经意的抖开了装烟酒的袋子,再回头看陈兵与陈立的笑容就又多添了几分热情。

算起来,这还是陈兵第一次上门,赵家父子都异常开心。

赵家老父看得出为人木讷些,大多数时候都只坐在一边抽烟,看着陈兵傻乐,大哥说话倒是很有条理,客套着聊了几句就扯到了他之前工作的单位上,满腹牢骚,叫苦不停,陈立听了就知道这套说辞必是整天挂在嘴上,没少跟人说叨。

商都市造纸厂早年的效益不错,这些年效益下滑得厉害,市里又搞改制,又因为污染严重要拆迁到城外工业园区去,几经波折原本就能纳税上百万的厂子,硬生生败落的什么都没剩下。

赵大成目前虽然还不算下岗,可厂里已经一年多没有发过工资,工人堵门上访,对抗厂房拆迁的事时有发生,十几年的陈年旧事其中纠缠甚广,到了现在仍是说不清道不明。

这中间的事,陈立也早就听说过一些,心里不由就想起了国棉厂的改制和刘同江的爱人王艳慧,两家的生活轨迹何其相似。要不是刘同江在外面工作收入还不错,恐怕将来家里的光景,还不如赵大成一家。

最快更新无错阅读,请访问 请收藏本站阅读最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