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大地产商 > 正文 正文_第449章

大地产商 正文 正文_第449章

作者:更俗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20:36: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目前新锐城的股价又回到三十二元以上,市值在一千亿左右徘徊,这还是徐元洲那边为了接新潮锐商业手里的筹码,有意将股价将压下来的结果,要不然上市公司新锐城还要涨高一些。

陈立也不知道股市还有没有一波更猛烈的上涨,毕竟那个受市场情绪的影响很大,而就上市公司新锐城自身的价值而言,陈立认为是高出太多了。

新锐城市值过千亿,是陈立计划在八到十年后所达成的目标,目前提前实现,只是受外界的因素影响而已,并非新锐城目前的价值已经达到这个程度。

所以徐元洲那边愿意接手,陈立做通钱万里、胡国铭他们的工作,决定将新潮锐商业所持的一亿股新锐城股票,通过大宗交易,由徐元洲、丁洋控制的一家投资管理公司接手。

然而,在过去一年半时间里,所谓的价值投资是在股市被践踏得最厉害的。

几乎所有坚持价值投资的投资人、投资机构,在这波牛市里都踏空错过无数的机会,而坚定的趋势投资者,收益却是惊人说到底,国内的证券市场还不是一个成熟的金融投资市场,而就全球而言,也找不到一家完全理性的证券投资市场。

要不然这一次的次贷危机,影响也不可能这么深,也不可能会有金融、经济危机这种事了。

新锐城借壳鼎新化工上市时,何婉她爸何炎斌给陈立当参谋,事后陈立拿了五百万当作酬劳给何婉她爸,而在这一轮牛市里,何婉她爸何炎斌账户里的五百万资金做到五千万。

虽然相比较何婉从新锐城减持兑现逾八亿资金,何婉她爸何炎斌赚三五千万都不能算回事,但何炎斌却是相当的兴奋跟自得。

今天中午时,陈立飞回到商都,没有立即回青泉,而是先跑到何婉家找何婉一起吃饭,在何婉家就听她爸念叨了半天的股经。

何婉他爸也是觉得股市还应该有更猛烈的涨势,而在这波更猛烈的涨势后,指数也会逐级往下调整,只要掌握好节奏,依旧能有从股市赢利的机会,陈立不会自讨没趣,去扫何婉她爸的兴,反正何婉他爸就玩弄账户里的这些资金,涨涨落落虽然也牵动情绪起伏,但这都谈不上什么风险,甚至从五千万跌回到五百万,也就当这一年多白玩了,日子还是一样舒坦的过。

新潮锐在快速崛起的过程中,秀山新锐城、青泉新锐城两个项目,陈立在形势没有明朗之前,也可以说是下了赌注,但他启动两个项目所需要的主要资金,都是通过大商资本房产基金以股权投资的形式引进来的,而真正拆借的资金规模相对有限,这就有效控制住风险。

然而到陈诚这边,陈立忍不住劝他几句,实在是陈诚跟张小天的所谓财务公司,跟何炎斌那边的情况不一样,他们将从外面高息筹借过来的资金,投入证券市场,相当于是放了杠杆,风险就不一样了。

当然,陈诚不耐烦听他的,陈立也没有辙,而看他二叔陈标的言行举止,似乎也是完全被张小天他们激进的行事风格所折服。

天黑时,大舅沈兴邦、二舅沈定国他们也赶过来吃饭,一张餐桌都还坐不下,在餐厅里又支起一张圆桌,坐得满满堂堂。

沈兴邦、沈定国早年让陈立折腾了几回,都失去对国邦地产的控股权,之后就不再具体干涉国邦地方的运营,他们对此开始是有怨言的,但国邦地产这几年发展如此迅猛,他们心里怨气也早就消了,也认识到他们自己在企业运营管理上确实是有些能力欠缺,而这几年分红所得的资金,他们也是更热衷拿去放贷、投资股市,甚至倒卖煤炭、炒作矿权,这几年倒也玩得不亦乐乎。

在餐桌上,沈兴邦、沈定国跟陈标、陈标父子俩倒是更有共同语言。

而在陈立二叔陈标以及陈诚的眼里,国邦集团能在近几年快速崛起,也主要是敢于冒险豪赌,要不是零三零四年在青泉东北郊拿出上千亩地,资产也不可能实现这么快速的积累跟扩张,他们对沈兴邦、沈定国也是充满羡慕跟崇拜。

“……哈哈,想做大买卖,确实是需要有一些眼光跟冒险精神的。”沈兴邦听了陈标的话,非常受用,但他也是知道国邦之所以在青泉拿地,都是在陈立授意下沈建红做出的决定,非但跟他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当时他跟老二还极对反对来着。

只是当时他们已经决策不了什么事情,之前得过几次教训,又不想分家拆伙,只能闭起眼睛不管不问,到现在他想起青泉滨江新区规划建设方案出炉之后,青泉市东北郊的房价一天一个样的上涨,他都觉得是在梦中。

沈兴邦接受陈标奉诚的同时,又忍不住心虚的看了陈立一眼。

陈立知道大舅沈兴邦这个人也就好个面子,喜欢在外人面前吹嘘,以致这些年过去,在外人眼里好像他才是国邦地产的当家人似的。

当然,听着大舅沈兴邦在那里吹嘘,陈立也不可能去拆穿他这点小爱好,默不作声的剥着手里的螃蟹。

国邦从今年初就开始收缩在青泉的地产投资,地产投资的重心重新转回到商都,在宝塔区鼓楼街道紧挨着新锐星城拿两宗地合并成一个占地约四百亩的楼盘项目,启动建设有一年了。此外,国邦还拿出一部分资金,主导宋廷酒业的整改,还参与了御隆置业在颖河所主持的旅游、影视产业投资。

发展到一个新的平台后,国邦就不可能再维持零五、零六年那样的扩张速度,但即便是如此,沈兴邦还是能从国邦拿到逾四千万的分红。

在餐桌上,陈立还是谈到星微电子的项目,他也是希望大舅、二舅、小姨他们,将从地产以及证券市场所获得的红利能注入到真正的实体投资上来。

陈立想做什么事情,沈建红肯定是第一个支持的,说道:“融三个亿,那我认三千万呗!”

“大舅、二舅,你们每个人也拿一千万出来?”陈立看向大舅沈兴邦、二舅沈定国问道。

沈兴邦有些迟疑的问道:“星微电子总共融资也就三亿,总估值却要十个亿,而且我跟你二舅各拿一千万出来,也就只能占二个点的股份,你缺我们这点钱?”

“钱啊,缺肯定还是很缺的,要是大舅你们觉得星微电子这个项目没有前途、没有什么价值,那就算了。”陈立摊手说道。

“那我也跟着投一千万,多了也没有了,”沈兴邦犹犹豫豫的说道,又看向老二沈定国说道,“老二你也拿一千万投这个项目吧!”

沈兴邦现在内心有一个很大的遗憾,就是后悔他们从头到尾都没能参与到新潮锐的投资中去,看到何婉、周斌这些人,去年、今年仅减持新潮锐的股票,都是五亿、八亿的减持,他们就觉得,他们要是一开始就跟着陈立这个外甥,这时候也应该是钱万里、胡国铭一级的人物,绝不至于在青泉他们的名头都没有周大海那个老地痞响亮。

因此,沈兴邦这时候心里再不看好星微电子,但只要是陈立所主导的项目,他都觉得不该轻易错过。

在大商资本所管理的诸多基金产品里,陈立手里多余的资金,主要是支持中大观澜创业投资基金及产业发展基金的发展,特别是将大量的资金拿去扶持新创项目。

沈兴邦、沈定国这两年也跟着在中大观澜创业投资基金里投入近一亿的资金,这相对他们的身家而言,可以说是下了重注,但他们没想到这两年来完全看不到有高回报的迹象,多少有些丧气。

不过,不管再丧气,不管再犹豫,沈兴邦、沈定国也还是决定跟投星微电子。陈立专程为星微电子这么小的项目跑回来,他们总觉得这个项目不一般。

“这个项目,我们也能参与投资吗?”陈诚感兴趣的问道。

张小天这时候正争取在春节之前,能让他们财务投资管理公司的净利润冲上两个亿,陈诚虽然在公司才占10的股份,但理论上也能有两千万的分红。因此他听到陈立他们谈对星微电子的投资也就两三千万的样子,心里也就完全不犯忤,这时候也不觉得他跟陈立以及沈建红他们所玩的游戏真有什么差距。

陈标这时候也是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怡然自得,打量着老大家宅子里的陈设,没有以往觉得那么耀眼了,也觉得稀疏平常得很,想着等明年他那边也争取换一套独栋别墅,好好的装修一下。

“行啊,你将邮箱发短信发到我手机上,我等会儿让人传一份资料,你拿回去看,”陈立倒是很真诚的说道,“要是张小天那边不乐意,我倒建议你个人投一部分进来。”

陈立还是想劝陈诚学会止盈,就算证券市场未来还有大量的机会,但这时候完全可以拿出一部分盈利分散投到其他项目上。

而陈立这次回来,也准备多住几天,让周大海、周斌安排,见一见西隆集团的孔文正等人。

陈立知道孔文正他们除了大商资本有投资外,在青泉的楼市、矿权交易以及国内的证券市场都还有大量的投资,甚至个人名下都还有放贷财务公司,但无论青泉的楼市、矿权交易,还是国内的证券市场,在炙手可热的繁荣下孕育着不少危机,而且问题已经颇为尖锐了,陈立想找孔文正他们好好的谈一谈,希望他们能将部分资金,从过热的楼市、矿权交易以及股市转移出来,转移到青泉当前最紧缺也是过去最受漠视的产业投资中来。

这些工作,虽然周大海、郑文远他们都这些年都在做,大商资本的产业投资发展基金也发展五十多亿的估值,但在陈立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除了中原省内有一批优质的制造企业以及大商资本以往投资的诸多企业,需要股权融资外,这几年中大观澜创业投资基金所培养的那么多创业团队,也有二三十家做到业绩过亿的规模,运营也相当的稳定,后续发展,就需要从产业投资层面,给予更多的股权融资支持。

郑文远、高灿那边粗粗估算了一下,未来一年,大商资本需要新注入六十到一百亿的资金。

虽然陈立个人名下有巨量的剩余资金可以投进来,目前这些资金也只是暂时拆借给上市公司使用一年半截,但陈立更希望能从青泉的煤炭圈子里,引流更多的资金进入产业投资领域,令青泉的煤炭资本在层次以及格调上,能站得更高,未来也能有源源不断发展的动力跟潜力,成为真正能影响到青泉之外的一支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