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启人生 > 第七十六章 请段永昌来

重启人生 第七十六章 请段永昌来

作者:沙漠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9:35:4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江宇家那块地庄稼还没有成熟,所以大家选了另一个地方。

这个地方,距离养殖场稍微有点远,大概在养殖场外面一公里左右的地方。这里,其实就是上次江家村这边天降大雨时江远国曾经拿着铁锹引流雨水的一个地方。

当初大家一直没有规划好这一片区域干什么。而农田也差不多了,这一片区域大概有三亩地左右,当初大家没决定好,所以就搁置了下来。

现在有了养蚯蚓这个事儿,刚好可以把这块地给利用起来。这里距离养殖场稍微远一点,三亩地,可以用两亩地来养殖蚯蚓。剩下的一亩地用水泥处理一遍,作为一个猪粪的搁置区域。

这样的话,不会因为猪粪的味道太难闻,而导致厂子里的猪出现什么病变。

这是目前来说最为理想的效果。

而且通往这个区域的地方,刚好有一条货运汽车,或者说三马车可以通过的土路。

所以,在运载上面,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这样的操作,是目前来说比较合理的一种操作方式。

大家的决策是很快的,而且这些事儿对于养殖场也有利,说干就干了起来。

对于养殖蚯蚓来说,小规模养殖也不需要什么证件,只要解决了场地,确定蚯蚓的质量比较好以后,就没有问题了。

而且供销渠道那边也有蚯蚓成色的检验方法,所以也不需要格外的什么手续。

但是江远国为了安心一点,还是把该准备的资料上报了一下。

而且,利用养殖场的猪粪来进行养殖蚯蚓,还可以获得一些政府关于粪污处理的财政补贴。

这对于江远国来说,是一个好事情。

现在建设养殖大棚什么的,也都需要钱,虽然现在厂子里每天都有进账,但是该把控好支出的,还是要处理好。

养殖大棚,本来江远国打算利用的是钢材控温大棚,但是他看了一下价格,一亩地快上八万块钱了,这把他吓了一跳,直接否决了这个想法。

这种投入的成本太大了,比买种猪的成本还要高一些,根本划不来。

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江远国做了一个决定,那就是自己几个人,自己购买材料,手工去制作温室大棚。

说起来,当初小的时候,江远国几个人都是农村的好手,虽然后期江远国上大学以后变成了书呆子,但是在此之前,寒暑假的时候,都会在农田里蹦跶,自然了解关于大棚的一些知识。

而江小梁和江宇,他们本身都是农民出身,学历没有江远国高,对于建设蔬菜大棚的事情,经验反而要比江远国要高的多。

以前的时候,农民们并没有资金去进行购买这种先进的大棚,所以他们都是手动用竹片,支撑大棚的水泥棍、塑料膜和铁丝去打造出来一个大棚。

所以,这种手工大棚,用性价比来说,是最合适的。

而且,现在养殖场已经是处于盈利阶段。

他们大可将竹片木头一类的东西,换成性价比合适的钢材,这样也能把大棚的空间变得更大,也更合适。

大棚养殖蚯蚓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初步的方案总结出来,紧接着大家除了每天固定的把养殖场消毒防疫和其他各种事情处理清楚。之后便每天讨论一些内容,把这些各种各样的详细规则给制定了个清清楚楚。

这种时间,持续一周左右,才把所有的事情梳理清楚。

江小梁对这种事情比较在行,于是江远国就指定秦浩、苏晚晚和江小梁去采购建设大棚所需要的各种材料。

而江小梁则提前找好了翻新农田的机器,让江宇进行操作,把三亩地的农田给好好翻新一遍。

同时,周文山则在附近的地方找了一些合适的淤泥,然后利用学到的资料,开始将水分、淤泥泥土,以一定的比例进行调整,打造出一种适合蚯蚓生长的环境出来。

过程中自然是遇到了一些问题,而当初江远国和段文昌聊的比较投机,相互留下了联系方式。

一些不懂的问题,他都直接找段文昌进行咨询,甚至有一次,关于泥土湿度配备比例的问题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原因点,还专门请了段文昌过来一趟,让他亲自演示了一遍,这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原来这其中的技巧这么巧妙,我以为难度是特别大的,没想到几种泥土利用水分这样进行调控,才能够打造出一个合适的湿度环境,这真是让我大开眼界。”饭桌上,江远国冲着段文昌感慨着。

这些事儿,真的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不看不知道,一看才了解,事情居然是这么的简单。

段文昌摆了摆手:“这些都是经验,我也是通过摸索出来的事情。所有人都有这么一个过程,咱们都是一起创业的,能帮一把就帮一把。”他挠了挠后脑勺,嘿嘿笑了笑。

“段哥,真是太谢谢你了。”江远国举起酒杯笑了笑。

众人举起酒杯,一起碰了碰。

“没事儿,有什么问题随时来问,你这边想要好好发展,我这边也要认真干,相互扶持,相互合作,咱们发展的速度才会更快。”他顿了顿:“毕竟,这种市场是不会饱和的。蚯蚓的需求很大,所以咱们也不要去考虑有没有销路的问题,这种问题很好解决。”

段文昌的话,让江远国笑了起来。

这是一个好事儿。

而且他通过资料调查的内容,和段文昌说的没什么差别。

是的,他自己也了解过。

对于蚯蚓销路来说,还真是不需要多愁。

药用的蚯蚓,本来就很有市场,一直是供不应求的存在。

除了药用,蚯蚓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人也有多种食用的价值。

其实在很多食品,诸如面包,饼干一些包装纸上面,多多少少都有很多蚯蚓相关的配方介绍。

所以,食用价值也是很大的。

除了以上两点以外,还有钓鱼、畜牧业禽类的蛋白质饲料,都是需要蚯蚓的存在。

所以,关于蚯蚓的市场,其实来说是非常大的。

只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而已,一旦发现,可以说,这的确是一个比较火热的隐藏类赚钱项目。

当然,起初江远国并没有把他当做赚钱来看,只是为了处理厂子里面的猪粪而特地做的。

但是在交流会上的内容,以及自己查的很多资料,还有江宇和周文山那边参加培训所得出来的各种资料。

在这种资料的加持之下,他也知道,蚯蚓养殖只要运作的好,同样可以作为养殖场内的收入来源。

毕竟,他也了解清楚了,蚯蚓养殖,实际上也是一个生意蓝海不是。

蓝海和红海,这两个词语一般用于生意或者业务上的名词。

红海的意思,拿某种项目来说,参与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这种就是红海。多人都参与了同一个项目,那么竞争当然非常激烈。这种情况来说,对于后来者想要参加这种项目的话,那么说不定只能达到收支平衡,甚至会赔本。

这种就是红海,表明竞争太过激烈。

而蓝海。

就是有可创造的机会,表明这个项目并没有多少人参与,还有非常大的可操作性空间。

只要认真操作好了蓝海的项目,那么赚取的收入会非常非常的大。

而养殖蚯蚓说是蓝海,那也就表明,真正做大型蚯蚓养殖场的人并不多,所以,还有非常非常大的可操作空间。

在这种情况之下,现在去做这件事,不能说收入会比养猪要高。

但是,却是一定会有收入的。

这也是段文昌给江远国说的一句行业内的新闻。

饭桌上宾主尽欢,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一群人聊的非常开心。而在段文昌快要离开的时候,突然说了一句:“远国,说实话,我早就听说你这边猪肉的味道不错了,之前第一次买的时候,还抱着怀疑的态度,可是吃完这第一次,后面就忘不了你们厂子里猪肉的味道了。”

他笑了笑:“今天邀请我过来,我更是尝到了更加新鲜的猪肉,我都不想回去我那边,天天在你们养殖场吃肉了,哈哈。”

江远国听着段文昌的话,哈哈一笑,却并没有接话,因为他知道,段文昌还有下文。

果然,顿了顿,段文昌继续说了起来。

“我上次去老王那边的生鲜超市看了看,他那边也和我说了你这边的事儿,正好,我自己这边还有一家饭店,是A市B区内的一个饭店,人流量还可以,要不然咱们也搞一个猪肉供销合作?”

听见这话,江远国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新购置了一批小猪,那批小猪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能长成,而新一轮的种猪也开始了相应的配种流程,可以说,现在的养殖场已经可以达到小规模的自主生态环境的运转模式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肯定是要进行拓展销售渠道的。

本来他打算先去找王向前和唐峰聊一聊,看看有没有什么合适的比较好的长久渠道。

没想这想法还没实施呢,段文昌就给自己带来了这么一个好消息。

这对他来说,是一件莫大的好事。

“当然好啊,我们现在也正想增加销售渠道呢,段哥想要合作,那真是求之不得的的事情。”

“不过,段哥你这边居然还有一个饭店?”江远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段文昌笑了笑:“是啊,我还有一家老小要照顾,还要发展事业,还要赚更多的钱,这样孩子们才有一个更好的生活。所以在养殖蚯蚓成功以后,我盘下了一家店面,自己开了一家饭店。你可别小瞧我,当初我可是某家大饭店的掌勺师傅,手艺厉害着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