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盛赋 > 第九百八十七章 当年明月照古今

盛赋 第九百八十七章 当年明月照古今

作者:明圣之君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6-21 20:50:1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宗良含蓄点头,深感丞相大人这一手煽风点火,着实高明。

果然只有蔫坏的人,适合做政客。

宗良微鞠一躬,转身离开书房。

来到屋檐下,吹了一声口哨,一只红鸟破空而来。

将丞相大人的亲笔信绑在红鸟的腿上后,红鸟转瞬消失在了夜色里,宗良伸了个懒腰,觉得今夜自己不适宜睡觉。

快步进入马厩,挑选了一匹上等的飞黄,这匹飞黄出自于恒昌宗,是那位宇文殿下送给丞相大人的礼物。

驾驭这匹飞黄,火速前往正雄山。

生怕自己晚了一步,就会贻误战机。

对于新政,宗良自然是乐见其成的,他虽说知晓自己本事不大,但也是因为运气好才能在柏小卫手底下做事。

而世上有许多本事比宗良更大的人,却没能取得成就。

运气一说,玄之又玄。

可凡事都要靠运气,世间也会少去诸多乐趣。

……

皇都,人皇道场内。

李洪山不在,人皇一个人看似形单影只,实则人皇一只都在养精蓄锐,哪怕身边有国师大人的陪伴,可陛下心中那份深入骨髓的孤独,也是外人无法体会的。

李洪山在与不在,陛下始终风采不改。

人皇披头散发,盘膝而坐,也无人知晓人皇体内的大道之伤是否痊愈,总之,这位陛下如今很喜欢自己的道场。

或许,也在不经意间,令自己的紫薇真元更进一步,进入了那片苦海。

一只红鸟破空而来,人皇微微动念,信件便漂浮在了眼前。

“北方七律已凑够五位,宣扬新政,臣已暗示正雄山的古青皓,明目张胆参与宣扬新政,北方之政,臣会适当推波助澜。”

“臣自知此事牵连甚广,难免有许多细微之处觉察不到,还望陛下指点迷津一二。”

看见柏小卫的亲笔信,人皇陛下无声而笑。

人皇耐人寻味道:“你这个剑客,也学会臣子要比君王更笨了吗?”

陛下从未怀疑过柏小卫的才能。

随后,微微运转紫薇真元,在这封信上留下了四个遒劲大字——保持锋锐。

紧接着,信件无形之中回到了红鸟的小腿上,这只红鸟又转瞬离去。

……

翌日,早饭过后,柔风徐徐。

北王府,正堂内。

“我觉得第一步计划,就是将新政的具体细节书写出来,张贴在北方各个州郡的城墙上,如律法,人文等。”伏城瞥了眼高志与郭盛和两人,轻声说道。

井寒清并不知晓新政细节,只是听说过一部分而已。

高志与郭盛和两人一直都在神域境内,当然知晓全貌。

“包在我身上。”郭盛和一脸没心没肺的笑道。

这工笔活儿往往更累人。

伏城当即招了招手,官家王越便抱着整整一大箱的宣纸来了。

“誊抄多份,每一份,我都会盖上北王印章,如此,北方百姓也会更加信服。”伏城一脸正色道。

直接前往世家门庭杀人,明着告诉豪门贵族,要落实新政,自然是行不通的。

让舆论越来越大,让敏感的事情越来越多。

让阶层矛盾,上升至无法调和的地步,唯有如此,才有可能让新政落实下来。

郭盛和看了眼高志,撇嘴道:“还愣着干什么,笔墨纸砚,都已准备妥当,我们得赶紧书写新政的具体内容。”

高志连连点头道:“知道了,别催我。”

随后,两人忙活了起来。

井寒清建议道:“待会儿我们一起誊抄,各自运用自己的笔迹,顺带在尾页留下我们的名字。”

“这样,北方百姓,才会更加信服。”

伏城深觉有道理,点头道:“如此甚好。”

“毕竟,北王的名声,掩盖不住七律的名声。”

“北王不会让人信服,但七律必然可以让人信服。”

北王这个虚名,伏城从未放在心上,而七律之首的名号,才是伏城一生的荣耀。

“到时候张贴告示,也得我们自己亲自来,别人不会有这样的魄力,其次,只要自己亲力亲为,更能服众。”李怀义说道。

总之,北王府里能打能做事的人,就是他们这些个年轻人。

“就这么干!”伏城一脸笃定道。

随着郭盛和与高志的书写的内容越来越多,也渐渐吸引了伏城,井寒清,李怀义三人的视野。

“无需对官员行跪拜大礼,寻常百姓,可随意见到掌握实权的郡守。”

“土地可以自有,但不可随意买卖。”

“官员家眷,不得经商,违令者斩。”

“……”

看着书写的具体内容,伏城,井寒清,李怀义三人眸光愈发炽烈。

李怀义小声说道:“整体而言,削弱官员实权,增强百姓主权,可令资源分配相对公平。”

“削弱人治,以法治为主。”

“新政真的可以国富民强。”

伏城点头道:“不得不佩服宇文君,真的做出了许多人最想做,却又不敢做的事情。”

越是富有者,赋税便越重,这一点,也是极大程度抵消了土地兼并。

人族内部的律法,有诸多不完善,以及说不清道不明之处,而新政,则直接点明。

当然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这一条恐怕短时间内难以实现。

井寒清皱眉道:“废除奴籍,贱籍,不得人**易,出身无依无靠的孩童未成年之前,可由官家恩养,这一点,也很难实现。”

李怀义啧啧道:“宇文君有种啊!”

三人看的竟有些入迷,新政一旦落实,必然可以在寻常百姓之中,涌现出一大批人才,不过豪门贵族可不愿意市井之中冒出大量人才。

但针对官员律法严苛,人才一旦入仕,便不敢轻易贪墨,更不敢轻易违背律法,如此一来,就会导致诸多人才,不愿入仕。

而愿意入仕的人,至少有一部分是真的为国为民之辈。

对比当下,许多读书人入仕,无非就是想要吃一口皇粮而已。

“这些,不正是我们以往读圣贤书时的初衷嘛。”伏城由衷感叹道。

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美好初衷,却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落实,这到底是为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