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舌尖上的神豪 > 第6章 美食家?

舌尖上的神豪 第6章 美食家?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9:07: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郝保力,国家特级厨师。”

“国宾馆的行政总厨,负责十八栋楼的二百位厨师。”

胡管家肃然起敬道:“郝老已经六十高龄,每天还穿梭于所有贵宾楼之间,每栋楼都有各自团队,每次宴会都有不同的菜单。每天需要协调两百位厨师的工作,批改每个宴会的菜单。”

“既是大总管,又是厨师们的师傅!”

庄臣点点头,钓鱼台国宾馆的行政总厨,相当于御膳房的管理事物大臣,皇帝的绝对心腹。

胡管家看着桌上精心布置的餐具,自信道:“除厨艺高超外,郝老还注重食具器皿、服务环境和气氛的打造,力求把美食与美器完美结合。”

“经常说客人既然选择咱们钓鱼台,就不是单纯为吃饱而来,是想要享受国宾待遇。只要是来过一次的贵客,都会建立个人的饮食档案,下次您再来肯定更满意。”

庄臣笑而不语,对于服务还是挺满意,有礼有节,细节到位,让人没有丝毫压迫感,轻松自然,不错。

“这是天麻蒸鲜鱼……”胡管家从服务员手里接过盘子,亲手端到庄臣面前,介绍道:“天麻能驱风、补脑、降血压,对肝脏有疏通作用。鱼肉在五行中属土,可以健脾养胃,最适合春秋养生。”

庄臣拿起筷子,直奔鱼头下两寸左右的脊背部,这是整条鱼最好吃的精华。凑到鼻尖闻一闻,笑道:“除去天麻,还应该加了川穹吧?”

胡管家眼前一亮,恭维道:“您真有眼力,天麻略有辛辣,配合上川穹,不但味道香甜,食补效果更好。”

庄臣把鱼肉放进嘴里,鲜嫩多汁,入口即化,仿佛阳春三月,河水融化,鱼儿获得新生。

欢快游弋在清泉小溪之间,天麻的辛,川穹的苦,如同寒冬冷厉过后,使鱼肉浴火重生,更加丝滑柔软,层次分明。

充满青春活力的渔家女,站在小船上,慢慢用力拉出水,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鲜鱼,露出满足的微笑。

在庄臣脑中浮现一幕幕场景,无数味觉细胞欢腾雀跃着,碰撞、融合、各种信息仿佛涓涓细流,自发被汇总起来。

放下筷子,整个人爆发出自信和从容,轻描淡写道:“嗯,天麻味道还是重了点,分量应该没问题。处理的时候如果先用洗米水泡软,不但能去辛辣,还能增加天麻香味。”

抬起头,露出一丝微笑道:“个人一点小建议。”

胡管家赶紧掏出小本子,用心记下后,正色道:“多谢您的建议,我马上反馈给厨师,希望下次能令您更加满意。”

庄臣点点头,第二筷子夹起鱼脸,俗话说冬吃鱼头夏吃尾,春吃黄花秋蟹美。夏天热,鱼在水里游的比较多,所以尾巴最好吃。相反初春时候鱼的营养都集中在头部,所以鱼嘴附近的肉才是精华。

果然味道略有不同,如果说前者是入口即化的香滑嫩,那鱼脸更加灵动有嚼劲。

纤维在嘴里不停跳跃,仿佛鱼儿挣扎的跳出水面,庆祝寒冬过去,迎接阳春桃花,淡淡的喜悦让庄臣十分享受。

胡管家关注着眼前年轻贵客的表情,心中闪过一个念头:难道真是美食家?

以前土匪抓人质要钱,先把人饿三天,然后吃鱼,专门看第一筷子夹哪里?

如果是鱼脸,一准儿是家里有钱的主儿,好好伺候着,回头狠狠宰一刀。如果是鱼肚子,那再养几天,多少有点油水。

那些第一口就将筷子伸向鱼尾的人,绝对是穷光蛋,趁早处理,留着也是浪费米饭。

眼前这位爷的手笔,跟每次试菜的郝老爷子一模一样!

当然客人的来历绝对不能打听,懂行的人需要更加小心,第二道菜上来,赶紧端上桌,认真道:“鲜鲍扒辽参,原本是粤菜经典,被我们改良,味道更清雅,请您点评。”

庄臣看着胡管家小心翼翼的模样,心中暗笑,要说别的哥是一穷二白,但拿起筷子,嘿嘿……

小时候就发现自己的鼻子和舌头特别灵敏,别人吃不出来的味道,总能被瞬间捕捉。就算是一碗普通白米饭,也能尝出不同滋味。

后来长大点,明白也算一种天赋,所以才选择厨师。厨艺进步很快,尤其对调料的把握,连玩火几十年的师傅都自愧不如。

厨艺也是门博大精深的手艺,同样柴米油盐,有人能出人头地,也有人一窍不通。

说透就是两件事:火候和调味,仅此而已。

短短四年出徒,师傅实在没有能再教的东西,这也是自己身为孤儿,敢雄心勃勃跑来天子脚下混饭吃的最大杀手锏。

但凡一道菜,只要吃上一口,十有八九,了然于胸!

所以只要上餐桌,就是庄臣最自信的模样,原本只想当个厨子,没想到现在摇身一变,成为别人眼里的美食家?

拿起筷子,夹起一块辽参,放进嘴里,弹力十足,辽参遇见鲍鱼汁,充分吸收,如同深水炸弹,在齿间爆发,风暴席卷口腔,令人痴迷。

耳边响起阵阵美妙歌声,仿佛美人鱼,慵懒的躺在礁石上,尾巴轻轻拍打着水面,掀起涟漪。

丰满圆润的上身,充满诱惑,红唇之间露出淡淡微笑,令人目眩神迷,散发无穷吸引力,勾起心里最原始的欲望。

“的确是旅顺海参,应该产自铁山附近海域,香甜远不是关东参能比!”

庄臣点点头,又拿起一块,满意道:“真正辽参肉刺不规则减少,最珍贵的当属三棱半,运气好开肠破肚时如果遇见海参花,大补心血之上品。”

“刺参、婆参、梅花参、方刺参、秃参,都说刺参最好,但也要看做什么菜……”

“比如这道鲍鱼扣海参,我个人更建议用梅花参,肉刺大,管足小而密布,口稍偏于腹面,吸水力更强。”

“配上浓郁鲍鱼汁,才能更加饱满,毕竟你们的鲍汁成本也不低。活鸭、老母鸡、猪蹄膀、龙骨、肉皮、还有金华火腿加干贝……”

看着胡管家,开玩笑道:“小火熬十二个小时,成本不比刺参低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