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舌尖上的神豪 > 第351章 最强敢死队

舌尖上的神豪 第351章 最强敢死队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9:07: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说起西安,所有人第一想到的只有一个:

兵马俑!

刚走进第二道大门口,面前就是一号坑。站在看台上,静静的望着脚下整齐排列的秦**团,耳畔仿佛若隐若现听见秦帝国勇士们那高亢的响彻云霄呐喊声:杀杀杀!

看见庞大的帝**团军士眼里满是锐利,以惊人的速度整齐划一的步伐向东方行进。

这就是曾经让六国上下闻风丧胆,夜不能寐的虎狼之狮,像黑云压城、摧枯拉朽般的横扫六国,完成历史上首次最伟大的统一战争的那支军团。

因为这次伟大的大一统,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迈进,也正是这次大一统,才能让华夏数次团结一致抵抗外族,将雄厚的历史文化发展下去。

秦不但摧毁一个旧世界,也为中华民族找到一条走向强大的康庄大道,坚持集权和郡县制,抛弃分封制等落后的国家治理制度。所以必须有武力征服才能完成,没有任何势力甘愿平静的退出历史舞台,这就需要一支能够力挽狂澜,横扫千军的铁军。

按面积来推算,这里相当于两个标准足球场,共出土士兵6000名,同时也是这支铁团的主力部队,由前锋,侧翼,主力,和后卫构成,整个陶俑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军阵。

除两翼的警卫部队面向俩侧,其他士兵全部统一面向东方站立,紧紧的注视着东方,他们是在震慑那些刚刚被灭掉,还不十分安分的东方六国吗?

从整个兵马俑军团所处的位置来看,他位于陵墓向东轴线的北侧,看得出他是守护在宫门外的一支卫戍部队,他们的任务和作用十分清晰,就是保护身后的地下皇城,也就是今天的秦始皇陵墓。

俩千多年过去,虽然他们手中木质的兵器把柄腐烂,但仍然能感受到整个军团的刀光剑影。不戴头盔就敢上战场的阵阵杀气,看得出这是一支随时听候调遣,随时准备复活,随时爆发的地下军团。

走进才发现更多细节,尤其是前三排勇士,身穿战袍、面东而立、完全与大部队分离,站在队伍的最前列,整整204名士兵,目光如炬、免盔束发,右手摆放在身体的右侧,所以从左侧看,几乎看不到右手。

每只右手拇指向前,手握空心,从手形判断一定是握着短刀或短剑,搏杀的兵器向来讲究一寸短,一寸险。足见他们与敌人贴身肉搏,短兵相见的决心,一看这拼命的架势,个个都是不怕死的。

听导游说完还以为是开玩笑,结果后来才知道,按照商鞅推行的什伍连坐法和一切利禄皆取决于战功的二十等军工爵制法,即战场斩杀敌人一颗人头回来,便可获得升爵一级,赏田一顷、住宅九亩,有些甚至奖励有仆人伺候。

斩杀的脑袋越多,获得的爵位就越高,如果一个士兵在战场上斩获两个敌人脑袋,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立即成为自由人,如果他的老婆是奴隶,也可以转为平民。就算不幸牺牲了,军功奖励仍然可以留给家人。

从历史有制度开始,普通人的命运基本上从出生就已经注定,很少有可以改变的机会,尤其是从西周执行严格的等级制度开始。这样的奖励制度应算是唯一可以翻身机会。

七国混战时期,秦国百姓便可以通过打仗来改变自己和一家人的命运。所以为国家打仗,就是为自己创造美好的生活,造福后代的大好机会,代价无非是一死,但回报足以让人疯狂,所以秦军士绝对是敢死队。

旁边单独展示着一个跪射俑,因为造型够炫酷,经常被请出国门去展览。作为一个陶俑,之所以能脱颖而出,不仅因为颜值担当,更重要的是这种跪姿。

按物理学来说,一个陶土烧制的泥人是最不容易保持原状。他之所以能保持这个姿势几千年,出土的时候还完好无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的重心。

其实他的重心微微偏向跪着的那条腿,另一条半蹲着的腿,则是按照三角形原理,起着平衡的作用。这么大个家伙,能不歪不倒地跪了几千年,时刻保持着剑拔弩张的战斗姿态,代表老祖宗逆天的智慧。

如果说跪射俑是颜值担当,第二件就绝对是细节之王,镇馆之宝的铜车马,绝对能给你华夏儿女的自豪感。

虽然是按照写实比例1:2缩小的,但还是国内体积大到罕见、工艺复杂到逆天的青铜器之冠。一辆的重量就有1吨多,由3500多个零件组成,用到铸造、镶嵌、焊接、子母扣连接、活铰连接等,杂七杂八好多道工艺,在当时的焊接条件下,做成这样得有多牛逼啊!

据说当时挖出来的时候,已经碎成了3000多片,考古学小哥哥小姐姐用了8年时间,熬成小叔叔小阿姨,才把它修复起来,真不知道老祖宗当年用了多少年?

铜马车供人手扶的车轼上,彩绘非常精美的纹饰,据说有一种堆绘法的绘制艺术手法,是前所未有的创举,不光为好看,还有防止青铜器氧化的作用。

最高科技的是它的伞盖,不仅精美,还作用强大,伞盖可以像我们今天的雨伞一样开合,记住这可是青铜器。

伞杠上有十字形的立柱支撑件,能够稳稳的支撑住打开的伞盖,车上还配备着一大堆兵器啊、暗器啊。

还有马蹄马腿,因为承重要求不同,铅和锡的配比就不同,还有什么门窗上的合叶呀什么的。按照导游的话说:每看一次,深深怀疑自己是不是傻?

其实当年兵马俑发现的时候,身上都有彩绘,只是当时没有好的保护措施,很快被氧化,所以现在看到的都是土人。后来再挖掘的时候,考古学家通过多年研究,已经破解难题。

想象一下,当时穿着色彩热烈绚丽的兵哥哥们,一个个高大威猛、肌肉发达,站在一起还是很养眼的,肯定比现在灰突突的颜色好看。

数千士兵中唯一绿脸的,有人说是当时颜料调错了,所以将错就错。还有的人说是,他是当时穿越过来的现代人,因为特殊就作了特殊处理,还有人脑洞大开,说是外星人?

庄臣打量半天,这家伙不会真是项少龙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