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舌尖上的神豪 > 第346章 万马奔腾

舌尖上的神豪 第346章 万马奔腾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9:07:1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听说离这不远居然还有一座康熙建造的皇城?

皇城相府,首先看到的是中道庄城门前的御书楼,俗称皇阁楼。仰头望去,楼分上下两层,上层为重檐歇山顶建筑,金黄色琉璃瓦覆盖其上。重檐歇山顶建筑是清代级别较高的建筑,说明陈廷敬地位高崇。

始建于康熙五十年,上存康熙帝亲赐御书午亭山村匾额及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笔势潇洒飞逸,其来历更是令人动容。

中道庄后面,高耸着一处大牌坊。自古以来牌坊都是昭示功德和祭祀的载体,大牌坊上镌刻着的铭文历经数百年风雨剥蚀略显黯淡,但字迹依然可见,牌坊上面记载着陈氏子弟们具体的功名、官职。

牌楼正间上枋镌刻冢宰总宪的大枋额,居高临下,横眉冷眼,似乎错把前来观瞻它的人们当成自己所要统帅和督察、审查的对象。

冢宰是宰相的别称,意为百官之首;总宪乃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别称。都察院是清朝的监察机关,负责监督百官,而左都御史就是这个单位的一把手。

从下至上分别镌刻陈廷敬极其父亲、祖父、曾祖父的官职和功名。在大石牌坊左右所镌刻的铭文则全面记载了陈廷敬升任吏部尚书后,其兄弟子侄上下五代人的具体功名和官职。

留心数之,叹为观止。明清两代,皇城陈氏一族共9个进士、10个举人,而这9个进士中有6人入翰林院。由此乾隆皇帝对此还赐一副对联:德积一门九进士,恩荣三世六翰林。

俗话说官有多高,门有多大。只见冢宰第面阔三间的大门向南而开,门额走马板上冢宰第三个木雕大字,虽经300年风雨沧桑的磨蚀,仍透出为我独尊的雄健和俯驭百官的威严。

进入大门,一座雕工精美的影壁让人驻足流连。正中麒麟吐玉寓含陈氏子孙后代繁荣昌盛;两边的民间八宝及四艺吉祥图案,标示出主人的风雅、高贵和门第的尊荣、显赫。

只是陈廷敬这位多次充任会试考官的老学究和为国选材的相马伯乐非常敬业,把自己的宅地也当成考场和赛马场,用影壁两侧的吉祥图案暗喻了一幅楹联,给所有经过相府的人命了一道考题。

迄今仍无人可以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这恐怕是这位学富五车的先人所始料未及的:皇皇天朝,泱泱中华,芸芸众生,历三百年竟无人乎?

沿着千折百转的回廊巷道走进皇城相府的小姐院,无论谁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侯门一入深似海啊!

庭院深深,画廊寂寂,秋千空垂,蜂蝶寂寥,只有那一池碧波中锦鲤摇尾,让人遥想数百年前的繁华。当年相府众千金在这里吟诗作画,一个个锦心绣口,满腹诗书,想必不输红楼梦中钗黛。

小姐院位于外城相府西北角高大厚实的城墙里,院子正北一字排开的五间两层小楼是小姐的闺房,也称绣楼。东西厢房为一层建筑,是丫鬟和女仆们的居所。

粗看和冢宰第的其它院落没什么区别,但稍加观察就会发现,屋顶省略屋脊和兽头,前后屋坡的交界处呈弧面形状,好像一张张巨大的弓就势俯卧在屋顶上。

卷棚顶在建筑规制上等级较低,从这里不难看出,陈府小姐院完全采用卷棚顶的构造,一方面寓意女子必须温柔贤惠、恪守妇道。

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陈家男尊女卑的封建伦理意识,同时还提示男士、特别是外来者,未经许可不得擅入。

步画廊,入小亭。小亭建于莲花池上,时不时会有蜻蜓点水蝴蝶飞舞,煞是好看。出小亭沿着画廊而下,不远处有一水榭。进得榭来,但见微风拂过,流莲飘香,莲池全貌尽收眼底。

继续西行,走遍全世界看过很多大自然的奇迹,但来到壶口瀑布,还是第一次被深深震撼。

声如万顷,气势如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这条黄色巨龙,从上游滚滚而来,看上去并不想承受汹涌之类的赞美,淹入轰隆隆的壶口处鸣响里,几乎是无声无息,只有在视觉中,水移动的让人眼晕。

但水的力量在壶口充分地体现出来,400米宽的河面,突然漏斗一样被束成不足50米的一柱,形成特大马蹄状瀑布,径直地砸向30米深的石槽中,真是天下黄河一壶收。

滔滔黄河,自青海源头东流经甘肃宁夏,在内蒙古河口镇受吕梁山脉阻挡,转南进入秦晋峡谷。似乎厌倦一路的平缓,突然敛水成束,一头扎进这40米深的形似壶口的石槽中。

刹那时这汹涌的急流,怒吼的洪波撞开了一幕千古奇观。这水,势如排山倒海,惊天动地;疾如万马奔腾。顷刻间,犹如天河从天而来。

滔天洪水倾注一壶,万钧之力激起撼天惊雷,数里之外即可听到隆隆吼声。真不愧是黄河在咆哮。

壶口瀑布跌入龙槽后,飞流直下溅起水珠四射,升腾的水雾经阳光折射,一道轮廓清晰,五彩缤纷,绚丽夺目的七彩虹在瀑布之上。

据说这彩虹就是龙的化身,谁看到壶口彩虹,谁就能够生活美满。

飞瀑直下,激起团团水雾,如同壶低生出的黄色烟雾,跌入深潭,在深潭中上下翻卷,只卷得天昏地暗,烟雾从深潭中轰然而起,飘拂弥漫,迷罩两岸,一派壶低生烟的奇观。

河中的两块巨石,远眺似舟,近观似丘,叫孟门山,受它的阻挡,一分为二从山的两旁分流而过,然后又合而为一,每当农历月半,夜邻孟门,可见河底明月高悬,站北南望,水中明月分为两排飞舞而下。立南北望,水中明月合而为一迎面而来。

用望远镜看两边石岸上,呈现着经水冲刷显示在石板面上各种树叶、虫鸟古化石图案。在这淡红色布满各种图案的石板上,夹杂着与众不同的大小圆窝,行似马蹄足印。

浅的尺余,深者数尺,小如碗口,大若缸瓮,内有清水,经阳光照射,清澈见底,游人观望,相貌清晰可见,尤如宝镜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