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肌肉影帝 > 第346章 狂轰滥炸

肌肉影帝 第346章 狂轰滥炸

作者:雅玩居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8:35: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刚拍完戏,休息几天马不停蹄开始嫌疑者的宣传。这次跟前几次不一样,CJ太子爷大手一挥,全部资料狂轰滥炸!

七月初上映,提前十天所有旗下媒体疯狂造势,所有旗下艺人通过各种形式帮忙宣传,社交媒体铺天盖地全是各种消息。

自己作为绝对男主角,当然也闲不住,每天接受采访,几大城市开粉丝见面会,慢慢找到前几年国内跑路演的感觉。

当然李宰贤的目的不只是为电影,希望尽快捧自己上位,不光是增加在华裔人群中的影响力,还有很多女粉丝,毕竟多少年没有出现过肌肉如此帅的硬汉了。

丁诚自然乐得清闲,这点运动量对于自己来说简直不值一提,韩国屁大点地方,轻轻松松跑一圈。

既然与虎谋皮,那就趁着老虎还没长满牙的时候,赶紧多吃几口肉!

终于能深度了解这个国家的所有环节,以前跟showbox合作,只是负责片场和少量宣传,其他的很少参与。

从企划阶段开始宣传,选角、定档、曝物料、铺广告之后,最关键时期反而是上映前一周和第一周,一切准备都是为最大程度吸引票房赢得口碑。

别看每年电影才几十部,但如果第一周没能有较好的上座率和票房表现,很可能第二周被院线直接下架!

因为池子太小,口碑传的太快,一旦是烂片,几天之内人尽皆知,根本骗不了人。

当然上映之后还会继续曝物料、公布各阶段票房成绩、举办各种落地活动、散发影院传单,持续到院线下映网络上线才算告一段落。

方法有很多,但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吸引观众的眼球,说的更直接点就是,票房。

近几年他们的电影宣传费也越来越高,比如《夺宝联盟》,号称中日韩三国顶尖明星阵容,任达华加盟其中,听说150亿韩元成本中有50亿用于宣传营销。

商业大片很正常,就连小众文艺片都敢这么玩,金基德去年拿威尼斯金狮奖的《圣殇》,制作费才1.5亿韩元,而宣传费高达7亿!

郑智泳的《断箭》,制作费为5亿韩元,宣传费为10亿。现在几大电影公司之间的竞争已经白热化,拼命砸钱打宣传战。

按照李宰贤的话说:宣传到位不一定有高票房,但没有宣传想都别想!

这两年随着SNS普及,这里也兴起第二阶段宣传热风,借助观众们在观影之后表达的看点或者槽点,如果宣传公司之前没有料到的点,马上做出反应。

华灯初上,丁诚跑完一天宣传,看着车窗外到处是自己的宣传海报。

公交路牌广告……车身广告……百货商场6报纸杂志……影院大厅

恨不得全是自己的脸!

不由感叹这就是世界五百强的实力,换成showbox,就算舍得砸钱,很多资源想都不要想。

一个庞然大物发力之下,

效果简直爆棚!

这几天马不停蹄跑遍首尔、京畿道、大邱、釜山等地,举行十几场观众见面会,每到一地不仅在当地引发抢票热潮,还要在活动现场为影迷粉丝提供各种福利。

抽奖赠小礼物都是常规操作,跟粉丝合影签名,甚至遇见胆子大的,没少别揩油。

狂轰滥炸之下,已经不只是华裔关注自己,很多韩国人,尤其是女粉丝,热情的不得了。

接下来两三天是上映前会接受媒体专访,听说少则20家,多则50家。当然小媒体肯定没资格,只有寥寥五六家官媒才能拥有跟自己面对面的荣幸。

深入其中,更加体会到这个国家的等级森严。

如果不是李宰贤想拉选票,普通民众根本不可能有机会享受到如此福利。

离开片场,跟导演朝夕相处之下,有点明白两个国家到底差距在哪?

当年他们导演班十个同学,一个人做导演的时候,另外九个人就要在不同部门担任助理工作,有人做灯光助理、有人跟焦点、有人换胶片。

要求必须要拍35毫米胶片,不能拍数字。这样的话每个人在一学期就有很多次锻炼机会,除了你自己负责的短片,还有九次机会在其他岗位上再去锻炼。

你什么都摸过,每个岗位都知道操作流程,几年课程下来,相当于做过几十部短片助理,毕业还拍什么?

看起来跟国内院校流程差不多,其实当所有细节累计起来,就会发现差得很远。你是这样,我们也差不多,但是每个地方差三五分,总体上就差二三十分。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他们在完成专项动作是有专项工具的,而国内学生可能要用一些土办法来完成这个东西,没有中间的这个工具。

比如灯光,韩国有18K、12K、6K、4K,国内也有,但是吊这个灯的方式,各种在房梁上吊、窗户上吊、墙上吊的工具,包括吸盘等各种附件。

比如鹰爪,丁诚发现人家片场居然有十种!

还能根据不同介质固定,各种便于操作增加安全的附件,应有尽有。

而国内呢?死活就一个灯,道具跟机器猫一样想办法,用各种奇葩土办法做的东西,第一安全性成问题,第二速度慢。

嫌疑者拍俯视镜头,有摄影专用可以遥控的吊臂和剪刀型升降车,到十几米之后灯头的方向还能上下左右随便摆动,根本不要人上去,非常快,而且安全。

没有钱很多剧组只能用高台,看似搭三节高台跟小的升降车的效果差不多,可所用的时间、人力、危险性天壤之别。一旦要动灯头,人就要爬上去,用手动灯头。

道具还好说,人更麻烦。

这里片场都是专职专人,一个人盯死一件事。国内再牛逼的片场也是一个人管两三件事情,尤其是制片主任,简直是无所不能的超人。

每次拍戏一个人就是专门换胶片或者跟焦点,非常规矩。包括器材的摆放,器材车上是有架子的,4K的灯就塞不进2.5的灯架子上,一定要把它码得很整齐,按编号,这样永远不会丢东西。

国内一片灯,码得乱七八糟,听见导演喊收工,呼啦呼啦往车上扔,开车就走。

因为这里的灯光师用的器材都是人家自己买的!

很多细节让自己很触动,小到一张色纸,如果没有破洞,灯光师会卷好再用,所有柔光纸、灯光纸、色纸都是循环再利用,只要不坏,能用多久是多久。

很多时候甚至思考一个问题:

九点收工和重拍哪个损失更大?

比起演员,很多时候摄影和灯光体力消耗更大,比如综艺里各种跑,明星毕竟光着手,而摄像大哥呢?

港岛经常没休息日,老板觉得很划算,我付一样的钱,你却干了24个小时。

大夜连轴转,服装也困了,化妆也困了,焦点也困了,第二天发现干什么错什么,结果什么都干不了。

不接戏了。

所谓安全事故,往往是在熬夜之后,人的精力不集中,体力不好造成的。

比如可怜跑死的高以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