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热血三国之水龙吟 > 第六十一章 王允

热血三国之水龙吟 第六十一章 王允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1:04: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初平二年,入春之后,接连几场春雨,使得关中大地渐渐从冰封中复苏。

寂寥原野之中,出现了些许绿色,点缀着一片荒凉中,却衬托出一种别样的勃勃生机。

初平二年正月,曹操奉诏出任东郡太守。

对此,袁绍大怒,派人至东武阳城严厉斥责曹操。

董卓乃国贼,何以孟德要接受他的任命?

而曹操则回答说:我接的并非董卓的任命,乃是天子的任命,朝廷的任命,与董卓无关。

除非,你袁绍认为,当今天子不是天子!

不管袁绍如何骄横,也不敢否认刘协是汉帝的事实。

若不然,他那个渤海太守的职务,就名不正言不顺……使者之后返回渤海,把曹操的回复告知了袁绍。袁绍很生气,却又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曹操在二月初二,进驻濮阳,正式接掌了东郡。他有心征伐,却又腾不出手来,因为这个时候,他和韩馥之间已经彻底撕破了面皮,一场事关冀州的掌控权之争,已拉开序幕。

而兖州刺史刘岱,却没有就曹操接掌东郡,发表任何言语。

之所以沉默,乃是济北相鲍信的劝告。

“孟德有大义,非是那野心勃勃之人。

否则,在偃师诸侯止步不前时,他大可以保存实力,却率部追击,几乎是全军覆没。

而今,黑山贼虽然已经被驱赶出去,可是青州的黄巾军却蠢蠢欲动。

孟德善战,手下更有精兵强将。若他接掌东郡,与兖州而言,如同多了一支劲旅,何乐而不为?”

鲍信其人,威望很高,哪怕是刘岱也非常尊敬。

他这么一说,倒是让刘岱放了心。

仔细想想,确实是这么一个道理……青州黄巾余孽号称百万之众,横行青州,无人能敌。哪怕是刘岱,对此也颇为担忧,害怕有朝一日黄巾余孽会杀入兖州治下。

曹操确实善战,有他镇守东郡,对兖州来说,的确是大有好处。

所以,刘岱在思忖再三之后,决定听从鲍信的劝说,对曹操接掌东郡太守之职不予置评。

袁绍无暇南顾,刘岱置之不理,鲍信更力挺曹操。

如此一来,其他各地诸侯也就没有再说什么,除了袁术对曹操得了世袭费亭侯的爵位有些不满之外,大都保持沉默,算是默认了曹操成为一方诸侯的事实……

也就是在同月,荆州发生了一场大战。

孙坚和荆州本地士族冲突,双方损失颇重,最后不得不罢手言和。

可是,也正是这一场大战,使得荆州世族和孙坚埋下了仇恨的种子。他们想要驱逐孙坚,但又奈何不得孙坚。于是,以蔡讽为首的本地士族,决意和刘表联合。

蔡讽,更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刘表,以表达两家的深厚感情。

刘表更因此,在荆州逐渐站稳了脚跟,目光旋即便放在了盘踞在长沙郡的孙坚身上。

初平二年开春,其实是非常热闹。

曹操接掌东郡,孙坚在长沙开战,袁绍与韩馥反目成仇……

但是这一切动静,对于远在关中的长安而言,没有任何影响。

二月中,董卓下令,护送弘农王妃唐姬离开长安,前往会稽郡和她的父亲唐瑁团聚。

为此,唐瑁更亲自表奏,表达了对董卓的感激之情。

在此之后,董卓又任命蔡邕,希望他出任大司马,但是被蔡邕委婉拒绝。

他对董卓说:“我脾气不好,性格直,很容易得罪人。

大司马之职非德高望重之人不可担当,我实在是没有这个德行。我现在更愿意把所有的精力投注于编纂汉书的事情之上。如果丞相真的看重我,请允许我可以出入石渠阁和天禄阁两个地方,那么对我而言,已经是心满意足,再也没有遗憾了。”

石渠阁和天禄阁,都是皇家藏书阁。

从洛阳迁都来之后,洛阳皇家藏书阁里的藏书,几乎都放置于这两个地方,普通人根本无法靠近。

董卓对此,颇感无奈。

为什么我看重的人,一个个都这么清高呢?

蔡邕如此,而丁辰更是如此……

好在,丁辰并不似蔡邕那样,而是接受了董卓的封赏。

董卓对丁辰的封赏很重!

拜虎贲中郎将,扈城亭候。

虎贲中郎将是一个比两千石的官职,总体而言,与丁辰之前的骑都尉职务相差不多,属于平级。但其职权,却有天壤之别。骑都尉更多是一种虚职,没有什么实权。

从之前丁辰为骑都尉,但是在荥阳之战中,却只能为将军司马,位列李肃之下,看出些许端倪。

而虎贲中郎将,确实实打实的官职,统帅一千二百名虎贲郎。

至于扈城亭候的爵位,是董卓对丁辰的一种嘉奖。

用董卓的话说,丁子阳乃义士,区区亭侯,除了是表达我对他的赞赏之外,更是对他之前出镇扈城亭,击败叛军的一个奖励。丁辰斩首青绶,生擒李旻的功劳,已经以他提出的要求作为赏赐,但是他在扈城亭立下的功劳,却不能因此而忽视。

这,也表明了董卓对丁辰的喜爱!

对此,凉州军中,无人反对。

哪怕是李傕,虽然对丁辰恨之入骨,也必须要承认丁辰的功劳。

至于并州军一边,由于吕布没有任何的动静,所以他们也就没有人站出来挑衅。

如此一来,丁辰几乎是顺风顺水,登上了虎贲中郎将的位子。

“丁子阳,你这是干什么?”

在虎贲郎署衙的偏房中,贾诩黑着脸,怒视丁辰。

“我已经提醒过你,让你莫要在长安停留。

本来大好的机会,你自己放走了,还要把我扯进这浑水之中……你到底什么意思?”

贾诩有足够的理由生气,因为丁辰在接受了虎贲中郎将的职务之后,再一次从董卓手中,把贾诩讨要过来,出任虎贲中郎之职,并且还要代丁辰,执掌虎贲右署。

虎贲中郎将,下辖虎贲左、右署。

有虎贲中郎担当署理。

左署负责操练兵马,安排宿卫值守;右署则负责花名册,辎重粮草,以及大小事宜。也就是说,虎贲左右署分管文武事务,相互节制。贾诩的右署虎贲中郎,秩比六百石;而左署虎贲中郎则毫无疑问由高顺接掌,而庞德与胡车儿则分别为虎贲侍郎。

丁辰的扈从,有一百二十六人被选为节从虎贲。

之后,丁辰还从张辽那里讨要了贾衢过来,出任中郎。

八百陷阵士,并入虎贲郎之后,还需再增加四百人,凑足一千二百人的名额。

这许多事情,必须要有人专门负责。

在丁辰眼中,贾诩无疑就是最为合适的人选。

“先生息怒,我这不是没有办法,所以才找先生来帮忙嘛。”

“你没有办法就来找我,那我又去找谁?”

贾诩手指丁辰,气得浑身颤抖:“某在丞相府,乐得清闲自在。

你倒好,把我找过来,好像牲口一样的使唤。我在荥阳就和你说过,不想再掺和进来。可现在呢,你把我找来,分明是让我成为众矢之的。你可知道,这长安城里,有多少人想你死吗?”

“我知道,我知道!”

丁辰的态度极好,更一脸谄媚笑容。

“可是我也知道,先生你一定不舍得我死。”

“我恨不得你赶快去死。”

“是,是,是!”

贾诩素来是吃软不吃硬,如果丁辰硬气一点,说不定他扭头就走。

可现在,丁辰一副痞赖的模样,任他从晌午骂到正午,脸上的笑容丝毫没有减少。

伸手不打笑脸人,碰到这么一个家伙,贾诩也颇感无奈。

“好了,找我来有什么事情,便直说吧。”

贾诩叹了口气,道:“你整日倒是清闲,却把我累得厉害。那老高整日找我,让我给他补齐人手……而且,还要求很高,必须上过战场,且粗通武艺。这也就罢了,还要身强力壮之人。我那里去给他找这么多的人?为此,我都快跑遍了凉州军。”

“是是是,先生辛苦。”

“哼!”

丁辰道:“其实我找先生来,是想要请教一下,王允其人。”

“王子师?”

贾诩眼中闪过一抹精光,嘴角旋即微微一翘。

“王允出身官宦世家,十九岁即为郡吏,曾得到并州刺史邓盛的提携。

后为豫州刺史,在党锢之祸中遭遇弹劾,被迫去官隐居,一直到中平六年,何进掌权之后才重新出仕,历任从事中郎与河南尹,而今在朝中算是老臣,颇有威望。”

贾诩这番话,说的是四平八稳,没毛病。

可是丁辰却感觉到,贾诩的话里,似乎有话。

他闭上眼睛,沉吟片刻后突然道:“那邓盛呢?”

贾诩露出一丝赞赏之色,点头道:“第三次党锢之祸时,被十常侍所害。”

他说到这里,轻声道:“我依稀记得,当年王允去官时,曾对好友道:有朝一日重返朝堂,定还一个朗朗乾坤。”

丁辰为人不笨,立刻醒悟。

这一句话听上去很平常,但也能够透出王允的野心。

其实,他想要把持朝纲……

他是党人,自认是这汉室江山的中流砥柱。

可惜,党人在党锢之祸中死伤惨重,元气大伤,也使得他生出了别样的想法?

也许吧,这个事情,谁也说不准。

但是他已经想明白了曹操留下那口七宝刀的含义。

七宝刀是王允所赠,而刀乃凶器……曹操的意思其实就是在提醒丁辰,他不过是王允手中的那口刀而已。

这样想来,许多疑问就迎刃而解。

曹操或许对董卓并不认可,但要说刺杀,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毕竟,董卓行废立之事的时候,朝中许多大臣也表示了赞成,也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废立汉帝,并非董卓一人所愿,而是有其他人在推波助澜。

只不过,当时跳到台面上的人是袁隗罢了!

依着袁隗这些人的想法,废立之后,本应该是有他们控制汉帝。

可董卓强势,而且骨子里还有一种来自边荒的独有蛮性,使得汉帝最终为他控制。

如此一来,袁隗这些人自然不肯善罢甘休。

他们希望把持庙堂,唯一的办法,就是杀死董卓。

谁都知道,杀死董卓,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所以在这个时候,一直渴望被党人所认可的曹操,便进入了他们的视线中。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一个阉人。而他父亲曹嵩虽做过太尉,却是花钱买来。正因为这样,曹操虽很努力,始终不得他们认可。

现在,他们需要曹操去冒险行刺,于是便进行了拉拢。

而曹操自己何尝不知道刺杀董卓的危险性?

可在洛阳,他根本没有反抗的余地,如果不同意,只怕接下来,就要面临党人的报复。

他那时候,手中无兵无权,空有些许名声,却当不得用处。

他也无法把妻子偷偷送走,因为他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都被党人所监视……

所以,他最后只有留下了七宝刀给丁辰。

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醒丁辰,要小心防范王允和他的同党。

王允,王允!

丁辰在心里,反复念叨王允的名字,眸光旋即变得阴冷下来。

“丁虎贲,没什么事情的话,我就告辞了!”

贾诩见丁辰半天不说话,有些不耐烦道:“你没事就回家去,我还要舍了脸面,去求人凑足四百兵马。若今天再凑不齐四百人,高顺一定会把我闹腾的鸡犬不宁。”

“啊,先生请自便。”

“哼!”

贾诩气呼呼的走了。

不过,那气呼呼的架势里,有几分真,几分假,谁也说不清楚。

丁辰目送贾诩离开之后,缓缓站起身来。

我怎么这么笨,阿兄一早就已经给我留下了线索,可惜我却视而不见,实在不该。

同时,他又感到了一丝丝轻松。

此前他提心吊胆,说穿了就是因为不知道对手是谁。

看不见的敌人,最为可怕!

而今,那敌人已经显现出来,丁辰心中的恐惧感,也就随之减轻许多。

倒要看看,那王子师接下来会有什么手段。

他并不认同董卓,但他更讨厌王允这些个只敢隐藏在暗处,偷偷摸摸的野心家……

抬起头,看了一眼天色。

此时,阳光正好!

丁辰伸了一个懒腰,而后慢慢悠悠走出了署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