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热血三国之水龙吟 > 第五十三章 闹剧(周一,求推荐票)

曹操的运气不差!

谷城遇伏之后,赖部曲死战,他总算是杀出了重围。

不过,经此一战后,曹操手下精锐几乎全军覆没,可谓元气大伤。但正如荀彧所言,在诸侯都避战不前的时候,曹操却奋勇争先,更解救下无数被董卓裹挟的百姓。

声望达到了极致,且诸侯对他,更多是敬重和怜惜,却无一人对他心存恶意。

原因?

非常简单!

一个失去了兵马的曹操,能翻出什么浪花来?

在他们的眼中,此时的曹操已经无法对他们产生威胁,既然如此,客气一些有何不可?

而曹操在返回偃师之后,也没有继续在联军中逗留。

他找了个借口,与诸侯告辞。

而诸侯更无人阻拦,甚至还有人赠与他些许兵马。

兖州刺史刘岱更提出了建议,询问曹操是否愿意在东郡栖身。

如果曹操同意的话,他可以提供一应辎重粮草,并且帮助曹操招募兵马。

别以为刘岱是好心,因为他看得出来,曹操现在,根本没有自立的能力……可是他名气大,人望也好。如果拉拢到手下,可以给刘岱带来许多好处,又何乐而不为?

东郡,是桥瑁的地盘。

而桥瑁,却死于刘岱之手。

如今东郡太守王肱,也是刘岱的心腹。

可以说,整个东郡都在他的掌控之中,曹操到了东郡之后,一举一动都逃不过他眼睛。

如此一来,刘岱有何惧之?

曹操也确实需要一个栖身之地,休养生息。

刘岱邀请之后,他稍作考虑便同意了,随后带着不足一千人的残兵败将,前往东郡。

他走的很安静,全不似后来孙坚离开洛阳时,那么的声势浩大,几乎被所有诸侯监视。

也正是这个原因,庞德废了好大的力气,才打听到了曹操的消息。

丁辰顿感如释重负,松了一口气。

他感谢了庞德一番之后,便让庞德下去休息。

回到大帐中,他立刻铺开执掌,给丁夫人写了一封书信。

阿姐如今已经在长安城外揭水陂。

那揭水陂是一处地名,依山傍水,景致很美。

之所以在揭水陂定居下来,一是这里清静,二来远离长安城中的喧嚣。它距离长安不远,治安环境也不错。再说了,随行的还有贾衢所部,来保护丁夫人的安全。

丁夫人怨恨曹操不假,可一日夫妻百日恩,又怎能不牵挂?

如今丁辰得到了曹操的消息,第一个念头,就是给丁夫人送信,免得阿姐继续担忧。

曹操,可真是命大啊!

写完信,丁辰就找来了胡车儿。

“车儿,带上书信,前往长安揭水陂,送给我阿姐。

带上一曲亲随,见了我阿姐后,不必急着回来,便留在那边,听我阿姐吩咐,保护他周全。”

“喏!”

“告诉我阿姐,就说我会尽快回去。

一俟我回去,就准备行动,让她早作准备。”

胡车儿不明白,但是阿姐一定明白。

把一切都安排妥当后,丁辰总算是松了口气,坐下来,忍不住摇头轻笑。

不得不承认,曹操命大!

他的运气真不错,虽然是全军覆没,但给他带来的好处,却难以想象。

去了东郡,哪怕寄人篱下,也算是有了栖身之地。

以曹操的手段,把控住局势,想来对他必不困难……他这一次亡命,倒是颇有几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同时,更悄无声息的退出了联军那个乱七八糟的联盟。

挺好!

不过,曹操是脱身了,可屯驻在洛阳的诸侯,却乱成了一团麻。

孙坚离去,令袁绍心生不满。

更重要的是,他随身可能还带着传国玉玺。

袁绍倒是去询问了孙坚,可是孙坚却拒不承认有此事。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人会利欲熏心,更容易被**冲昏了头脑。

孙坚越不承认,袁绍就越感觉可疑。

想想也正常,任何人得了那东西之后,会站出来承认呢?

所以,袁绍又提出来,我要搜查你的营地。

这一下,却彻底激怒了孙坚。他不禁严词拒绝,而且在当天晚上,就开拔离开洛阳。

可他这一走,在袁绍等人看来,更像是做贼心虚。

传国玉玺一定在他手中,一定是被他带走了!

他一个江东蛮子,有何德能占居国之重器?不行,绝不能让他把那传国玉玺带走。

但身为联军盟主,袁绍却不能真个就对孙坚动手。

传扬出去,别人会说他是贪图孙坚的宝贝,所以才如此做。这对于袁绍而言,绝对不可以……他是袁氏子弟,名满天下,绝不能在品行上,出现任何不利于他的污点。

所以袁绍灵机一动,便想出一计。

此前,孙坚杀了荆州刺史王睿,只是这刺史之位空了出来。

在诸侯厮杀之际,董卓并未停止行动。

他在反复思量之后,选择了刘表刘景升接掌荆州。

这刘表是山阳人氏,乃汉室宗亲。

而且,论德行和名望,刘表丝毫不逊色于袁绍,乃‘八俊’之一。

让刘表出任荆州刺史,不会有任何人站出来阻拦,同时还能够得到汉室宗亲的拥护。

更重要的是,凭借刘表八俊之名,他董卓也能得到一个不错的名声。

于是,当荥阳和虎牢关激战正酣时,刘表却带着几十个随从,几乎是单枪匹马,前往荆州赴任。

袁绍的计策,就是请刘表出手,劫杀孙坚。

孙坚,虽是长沙太守,却非荆襄人氏。

荆襄世族,有非常强的排外性,对孙坚并不是特别喜欢。

加之此前孙坚为了出兵,斩杀了刺史王睿。在某种程度上,也触动了荆襄世族的利益。

所以,那些人一定不会欢迎孙坚回去。

而刘表呢?

单身匹马去了荆州,身单力孤。

他需要笼络荆襄世族,同时也需要消耗荆襄世族的力量。

那么孙坚就是一块磨刀石,相信以刘表之能,一定能想出办法,让孙坚和荆襄世族火拼。

袁绍计划的非常得当,只等刘表行动。

但是在刘表行动之前,他还想要继续把诸侯笼络一起,等候幽州牧刘虞的消息。

他派人前去拜访刘虞,想要立刘虞为帝。

在袁绍看来,同为汉室宗亲的刘虞,一定不会拒绝这帝位的诱惑。

可是,这人心的确是已经散了……

河内太守王匡,率先退出联军。

随后,徐州刺史陶谦,也借口州内发生叛乱,需要尽快回去平乱。

济北国黄巾复起……嗯,这不是借口。

要知道,黄巾之乱虽说平息,但黄巾余孽依旧散落各地,四处为祸。其中,尤以青州最为严重。济北相鲍信收到了消息之后,不敢继续逗留洛阳,便急匆匆离去。

最让袁绍恼怒的,还是他那个不知轻重缓急的兄弟。

袁术居然也在这个时候请辞,甚至连个借口都没有。

“儿郎们离家已久,而寿春也入收割季节,大家都归心似箭。

左右这边有兄长坐镇,小弟也出不得什么力气,就先告辞了,还请兄长切勿见怪。”

袁家兄弟矛盾已久,不过以前还有一个袁隗可以居中调解。

可现在,袁隗已经死了。

袁绍两兄弟之间的那点情义,早已不复存在。

所以,袁术绝不可能听从袁绍的差遣,而袁绍想要翻脸,也没有十足把握。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二人如果真个翻脸,势必传为笑柄,为天下人所耻笑,非他所愿。

于是,袁绍也只能眼睁睁,目送袁术离开。

“竖子不足以谋!”

袁绍在心里,破口大骂。

但这并不是最严重的打击,真正的打击是刘虞那边有了消息。

当初袁绍和韩馥定下了让刘虞登基的决定之后,命谋士张歧前去幽州劝说刘虞。

哪知道,刘虞听说后,却勃然大怒。

“现今天下大乱,国君失去政权。

我受重恩,但未能清雪国耻,已是罪不容恕。各位据有州郡,理应一起合力,尽心为报王室。何以不思报国,反而在谋图造反,与那董卓又有何异?简直是耻辱啊!”

一番话,说的谋士张歧面红耳赤,掩面而走。

消息传到了洛阳之后,袁绍可以清楚感受到,诸侯态度的变化。

特别是公孙瓒,在刘虞予以回复之后的第二天,故意路过了中军大帐,而后在大帐外,当着诸侯的面,大叫三声‘耻辱啊’,而后扭身离去,令得袁绍倍感羞辱。

当天,公孙瓒就率领部曲,拔营起寨,返回右北平。

幽州兵绝对是这支联军之中,战斗力最为强大的诸侯之一。

公孙瓒一走,其他人也就跟着动了心思。张邈等人也纷纷告辞,最终袁绍见大势已去,也明白事不可为,只能随诸侯一起离开。可是这心里,却对诸侯生出怨恨。

而其中,尤以公孙瓒为最!

“闹剧!”

蔡邕在渑池,也一直在留意诸侯动向。

随着时间流逝,当诸侯散尽,业已进入寒冬时节。

董卓依旧让丁辰屯驻渑池,没有任何让他前往长安的意思。而丁辰呢,也不好抗命。因为他还期盼着董卓能够答应他的要求,这时候自然不可能跑去触怒董卓。

闲来无事时,他常会找蔡邕聊天。

蔡邕虽说书生气很重,但毕竟曾在宦海沉浮,甚至一度成为汉帝最为信任的大臣。

这眼力价确是有的,很多事情也都能看的明白,不过有的时候,却按耐不住他那书生气发作,说一些听说去很是滑稽的话语。可即便如此,丁辰在蔡邕这里也获益良多。

“袁本初空有虚名,难成大事。

心无君王,私信作祟,这大好的局面,被他生生给毁了。

不过这样一来,丞相想必可以高枕无忧了。这时候,他只需要稍施小计,定可让诸侯反目,互相征伐。如此一来,中原乱矣,天下乱矣……汉室江山,恐不久矣。”

“父亲,你又吃多了酒,胡言乱语了。”

一旁在酒垆旁温酒的蔡琰,忍不住开口嗔怪。

而坐在她身边的一个小姑娘,却笑着道:“阿翁吃多了酒,就喜欢乱说话的……”

“你看看,你看看,连妮儿都知道你这毛病。”

妮儿,就是那天被蔡琰救下的女童之一。

蔡琰把那二十多个失去父母的孩子收拢在一起,每天教他们读书写字,颇有乐趣。

“父亲,以后你再这样子,就不许你再吃酒了。”

蔡邕见蔡琰真的怒了,忙拱手求饶,热的妮儿咯咯直笑。

而丁辰则坐在一旁,看着他父母的互动,心里也不禁一阵羡慕。

这时候,想必阿姐一定在家等我回去。可是,董卓迟迟不见动静,难不成想要反悔?

一时间,丁辰的思绪变得有些混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