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热血三国之水龙吟 > 第四十九章 裂痕(下)

热血三国之水龙吟 第四十九章 裂痕(下)

作者:庚新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7-05 21:04: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丁辰顿时笑了,“其实,我阿姐仰慕先生久矣。她虽不擅音律,可是却很喜欢听。先生所创曲谱,流传甚广,我阿姐非常喜欢。若知道我未能保护先生周全,她定不会饶我。”

原来如此!

蔡邕这一下,算是真的放心了。

就在这时,远处来了一队人马,为首正是庞德。

他远远看到丁辰,忙催马赶过来,翻身下马,快走几步到了丁辰跟前,插手行礼。

“主公总算是回来了,若再不见你,高将军非撕了小将不可。”

“令明,咱们营地在何处?”

“依照主公吩咐,高将军建好营地之后,把主营让给了温侯。

我们如今驻扎旋门关外,距离此地不远。”

“找几个人,推车。

要小心一点,千万别损坏了车上的简书……”

“遵命!”

庞德立刻招手,示意身后士兵过来推车。

丁辰则搀扶蔡邕上了另一辆马车,而后对蔡琰道:“蔡娘子,请上车吧。”

“哼!”

蔡琰看了丁辰一眼,飘然蹬车。

一阵香风从丁辰的身边掠过,丁辰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登徒子!”

蔡琰脸一红,轻声骂道。

成皋,虎牢关联军大营。

袁绍终于赶了回来,但时局已发生了变化。

在吕布退守旋门关后,远在梁东的孙坚,却遭遇了一场致命打击。

时,李肃自荥阳撤退,张邈等人不敢追击。

孙坚得知消息后,却大为恼怒,认为张邈等人不足以成事,错失了击败凉州军的大好时机。

竖子不足与谋!

孙坚破口大骂,而后自梁东提兵追杀。

却不想,广成关守将徐荣,与李肃早有安排。

他们在梁县城外设伏,待孙坚兵马抵达之后,伏兵四起,杀的孙坚大败。孙坚几乎是全军覆没,与数十骑突围而走。孙坚好戴赤帻,就是红色的头巾,在战场是极为醒目。结果,他就被徐荣给盯上了,一路追杀……眼见无法甩脱徐荣,孙坚手下大将祖茂便站出来,把那赤帻讨要过来,带着人引开了徐荣,才使得孙坚自小路逃脱。

然则,孙坚是跑了,可是祖茂却未能幸免,被徐荣追上,当场斩杀!

这让孙坚万分悲恸,发誓要为祖茂报仇。

他向联军借兵,却不料张邈等人用各种借口推脱。

最后,还是鲍信愿意借给孙坚三千兵马,但是与孙坚而言,三千兵马也只是杯水车薪。

孙坚,也因此和诸侯生出了间隙。

他和诸侯之间,本就有矛盾。

而今这裂痕越来越大,更使得联军开始分裂。

袁绍返回联军之后,忙派人前去安抚孙坚,同时严厉斥责张邈等人。

张邈还好说,主动向孙坚认错。

可是兖州刺史刘岱和东郡太守桥瑁却相互推诿,互相指责,旋即反目成仇……

在吕布撤军后的第八天,刘岱突然派大将王肱袭击桥瑁,并将桥瑁当场斩杀。

东郡,本就归属兖州所治。

桥瑁被杀之后,刘岱旋即命令王肱为东郡太守,也使得诸侯联军,趋于崩溃的边缘。

对此,袁绍也非常恼怒。

好在他这次去邺城,与韩馥取得了谅解。

在三思之后,他召集诸侯齐聚成皋,商议事情。

“绍与韩使君讨论过,而今我们虽联盟讨董,但还是缺少一个真正可以令天下英雄信服之人。今,弘农王被害,而陛下年幼,又为董卓胁迫,相隔关塞,不知生死。

有道是,天下不可一日无君。

我以为,当另立新帝,主持大局,共同讨伐董贼,方可一战功成。”

另立新帝?

曹操在一旁闻听,不禁眉头一蹙。

袁绍这是想要做什么……此前董卓废立汉帝,已经是破坏了纲纪。

而今,汉帝尚在,他又要另立新帝,莫非别有用心?

在联想到之前袁绍的种种行为,使得曹操心生疑虑。只是,袁绍而今是盟主,他虽有心反对,也不敢站出来。刘岱已经杀了桥瑁,他若站出来,焉能保证,袁绍不杀他?

“诸侯成不得大事,阿兄若想成就事业,还需设法退出,积蓄力量,方可有所作为。”

那天晚上,丁辰对他说的话,在脑海中回响。

也许,是时候退出了!

曹操此次刷威望,已经差不多了。

事实上,那天他驰援公孙瓒,并主动掩护公孙瓒撤离。公孙瓒回来之后,对他是赞不绝口。而诸侯对待曹操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假情假意,而今变得郑重许多……

“我不同意!”

袁术起身,大声反对。

“本初此举,与董贼有何分别。”

“公路还是太年轻了,我之所以做这个决定,乃是为大局着想。

我以为,幽州牧刘虞乃汉室宗亲,且德高望重,可以为帝。此当年我离开洛阳时,弘农王秘密与我的印玺,言若能找到合适人选,便可取而代之。今弘农王为董贼所害,而陛下年幼,更不知生死……庙堂为董卓把持,不立新帝,如何能正名?”

幽州牧刘虞?

好像,确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只是你随便拿出一块玉印,就说是弘农王赠与,未免也太可笑了吧。

之前会盟时,不见你拿这块玉印说事。现在却拿出来,给人的感觉,实在是……

可是,却无人敢提出异议。

“诸君,以为如何?

我与韩使君已经商议妥当,万事俱备,只待刘使君答应。不过,刘使君性情耿直,还需诸君赞同……这样吧,若是同意的,就请表示一下,我也好与刘使君联系。”

说完,袁绍不停向曹操使眼色。

曹操心里腻歪极了,对袁绍这种行为,简直厌恶到了极点。

他不能反对,但也绝不会赞成。说句不好听的话,这时候谁赞成,会被天下人唾骂。

所以,曹操只能哈哈大笑,却不肯发表意见。

曹操不肯站出来,其他人也没有任何动作,让袁绍犯了尴尬。

他只好说:“既然大家都不反对,那就是同意了。

如此甚好,我这就命人与刘使君联系。”

“本初,另立新帝先放在一边,我想知道,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公孙瓒阴沉着脸,大声道:“董卓迁都长安,把洛阳富户尽数迁移,令天下人不满。

刘使君是否愿意为新帝,且先不管,难道我们就眼睁睁看着那董贼得逞吗?”

“是啊,董贼不死,我等必成天下人笑柄。”

孙坚对董卓恨之入骨,听了公孙瓒的话,也大声响应。

袁绍的脸色变得难看了……可不管是孙坚,还是公孙瓒,都是那种兵强马壮的诸侯。

他就算想翻脸,也要考虑一下后果。

所以,袁绍只好暂时忍耐下来,强笑道:“伯珪、文台忠勇可嘉,实乃天下人楷模。

既然如此,就请两位为先锋,若谁可以先入洛阳,便为首功一件。”

袁术一旁听了,却面积抽搐一下,看着孙坚的目光,也变得有些古怪起来……

曹操回到了营地,感觉疲惫不堪。

一场议事,到最后却变成了闹剧,让他无比的失望。

他真的想退出了!

联军这些人,没有一个是想要真正扶立汉室的,所有人心里面,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他甚至可以猜想到,就算他们兵进洛阳,也不会改变大局。

董卓已经带着汉帝前往关中,难不成让这些人继续出兵,讨伐关中吗?

在曹操看来,这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主公,可有歇息?”

曹操睁开眼,沉声道:“是奉孝吗?”

说着话,他便站起身来,“进来吧。”

帐帘随即挑起,只见郭嘉带着一个青年文士,迈步走进帐来。

那青年衣衫华美,器宇不凡。

进入大帐后,他拱手向曹操行礼道:“颍川荀彧,闻公大名,特来相投,还望公不吝接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