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建一座城市给你看 > 第331章 别留下隐患

建一座城市给你看 第331章 别留下隐患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8:15: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算了,他也有他的难处。看在丹宁的面子上,就帮他一把吧。

“好吧,既然你坚持,我就给个建议。”

“我觉得,你们开个饭店,商店什么的,都不合适。一是赚不了几个钱,二是竞争太大,利润也不高。”

“你们的生意,应该具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投资比较大,技术含量比较高,这样一来,门槛儿就比较高,别人很难跟你们竞争。”

“二是利润比较高,人员不多,流程比较简单,产品线不长,管理起比较简单。”

“到底是什么项目?”

“办一个寻呼台。有个三四十万投资,十几个寻呼小姐,基本上就能搞定。”

寻呼业务,最早在1948的时候,就在米国出现。

五六年前,国内最大的城市沪江出现了寻呼业务。

现在南方很多地方已经出现,在北方也刚刚兴起。

随着关山程控电话的普及,寻呼业务已经具备了基础。

虽然很快就会出现大哥大,但是由于服务范围的限制和高昂的话费,只有少数人用得起大哥大。

至少在六七年之内,寻呼台还是个高利润行业。

按照李虎城的估计,在自己这一波低价电话的带动下,关山乡至少会有三千部电话。

加上周围的赛牛、虎洼、新河、铜羊、以及草河的河口等乡镇,两年之内,达到五千部电话的规模,基本上不成问题。

再加上公用电话,以及关山其他企业的发展,实际的数量可能更多,今后达到万部电话的规模,并不是个遥远的目标。

有了这个基础,已经足以支撑起一家寻呼台的客户规模。

寻呼台年盈利二三十万,基本上不成问题。

古城北部最可能上马寻呼台的就是铜羊镇,但是他们的电话用户数量,还没有关山多,短时间内,不会上马。

但是聪明人总是有的,一定会有人看到这个商机。如果让别人抢占先机,关山就处于被动地位。

现在古城还没有寻呼台,这个时候上马,还可以抢夺古城县城里的很多客户。

如果关山寻呼台能迅速抢占市场,古城就可能放弃建立寻呼台的想法。

建设寻呼台,在设备上已经成熟,南方就有。

技术上也没有多高的门槛,设备厂家进行简单的培训就行。

施工难度也不大,建设周期很短,很快就能投入运营赚钱。

听着李虎城一条一条分析,于丹平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这个家伙,也难怪他能赚钱。

一个项目,叫他分解开来讲,就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各方面的因素都给你考虑到。

“对于你们来说,主要的问题就是资金。你想怎么解决?”

李虎城问道。

“两个办法,一个是大伙儿集资。既然你们想赚钱,那就投点儿本钱吧。”

“第二个办法,就是贷款一部分。”

“银行给你们贷款么?”

“郭平安那里应该差不多。要不你入股,咱们双方合伙儿?”

“算了,赚不了几个钱,我就不跟你们抢了。我要是想干,也不用跟你们合伙儿,自己就能干。”

“不过,我提醒你,做生意跟你们行政不一样,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和逻辑。”

“首先是管理上,始终不能放松,你要派一个可靠的人。”

“其次就是风险控制。万一亏损了怎么办,责任分担的问题,贷款和集资款怎么归还的问题。”

“第三就是利润如何分配的问题。这个环节,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

“所谓的同甘共苦,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共苦容易,同甘比较难。有了钱,人心就复杂。你不得不防。”

“在这一点上,我建议你参考我的村务公开的做法,在财务上公开透明。最起码要在一定范围内公开透明。”

“否则的话,暗箱操作,有些事情说不明白,你就很被动。你的仕途看好,不能留下隐患。”

“没关系,这件事情我能处理好。我回去就研究一些这个项目。”

既然于丹平自己都这样说,李虎城也就不再多说。

“我给你提供的,就是这个项目,至于其他的项目,你们可以自己选择。还有一个项目前景也不错,那就是歌舞厅,也是个高利润生意。”

“不过,一个乡政府开个歌舞厅,总是有点儿好说不好听。”

“这个不行,刘俊曾经提过,叫我给否了。咱们虽然想赚钱,但脸面总还是要的。万一出点儿乱七八糟的事儿,丢不起这个人。”

说完了生意上的事情,就谈到了工作。

“你们的村务公开和专业合作社,我跟那县长做了汇报,她非常支持。让我转告你好好总结经验,争取明年见到成绩。”

“说到这事儿,我还真有个想法,正想跟你商量呢。我想成立一个乡村发展研究会。”

“乡村发展研究会?虎城,你别开玩笑。那是专家的事儿,咱们能研究什么?”

于丹平感到李虎城的脑子太跳脱,这件事儿超出了他的想象。

“那些专家们能干什么?成天呆着书房里闭门造车。实践出真知,咱们这个研究会的成果,就是村务公开和专业合作社。”

“村务公开,解决的是村民自治问题。专业合作社,解决的是增收致富问题。一个是政治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难道不值得好好研究探索么?”

“谁说只有专家才能研究问题?咱们就不能搞研究?研究的目的,一是寻找政策和法律依据,二是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高。三是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最后的目标,是形成一套理论和实践方法,总结出来一般规律。形成经验之后,便于向外面推广。发展关山的旅游业。”

“这跟发展关山的旅游业有什么关系?”

于丹平就奇怪了。

“哦,口误,我说的是扩大关山的知名度。”

嘿嘿,一不小心把真话说出来。

“我还以为你想靠这个赚钱呢。”

“于哥瞧不起我了不是?这是两项利国利民的好事,就是一个经验而已,怎么赚钱?难道还能说,我这套经验值多少钱,你们来买吧。人家买不买且不说,咱也丢不起这个人啊。”

“是啊,对了,你说这个研究会都什么人参加?”

“关山村就是我,乡里是你,然后是宣传委员,再找两个文化人,我看吴校长和李虎威就行。”

“李虎威文章写得好,整了个材料什么的,笔杆子麻利。吴校长威望高,这一两年就退休,可以当个会长。”

“再找一些专业户当会员,架子基本上就搭起来。将来有人来取经,就可以用研究会的名义出头接待。也省得咱们整天迎来送往的,耽误正事儿。”

“虎城,你这招儿不错,我回去研究一下。你忙着,我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