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建一座城市给你看 > 第275章 骗得我好苦啊

建一座城市给你看 第275章 骗得我好苦啊

作者:遍地沧桑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8:15:47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李虎城的实力,任厂长是最清楚的。

特产城和大型服装厂,一批接一批的汽车,海外关系的舅舅,在老婆工厂里实习的几十个人,还有自己从他手里一批接一批的订单。

这批没干完,下一批就有了。这都是响当当的实力啊。

机加分厂的活儿再多,赚钱也是公家的,自己顶多挣个提成奖金,跟李虎城没法比。

在家里,他也经常跟老婆曹萱谈论这些事情,只是因为自己没有多少钱,才不敢张罗办厂的事情。

如果李虎城能给担保贷款,办厂的资金就解决了。

自己没有时间出面,可以叫妹妹和小姨子出面。两人在百货公司上班,半死不活的,一个月就拿一百来块钱,总是叫他和老婆给调到汽修厂和第二服装厂去。

但是这两个地方现在都超员,哪里是那么容易进的?倒不如叫她们创业,自己利用厂里的关系支持她们,赚多少钱都是自己的。

“虎城,你真的愿意给担保?”

“任厂长,你也有办厂的意思?”

“嘿嘿,我想给妹妹和小姨子找一条门路,也生产标准件,我们机加有几个退休老师傅,技术还是很不错的。”

“设备调剂市场上有一些设备,也很不错,花不了几个钱儿……。”

“任哥,你说就凭咱俩的关系,你说一声,我好意思拒绝么?”

“好、老弟,这个星期天,对,就是明天,我就跟你嫂子带着妹妹和小姨子去关山。”

“李董,这么多人办厂,需要的资金可不少啊,起码得一两百万起步,你能担保这么多?”

宁利民刚说完,涂黎明和几个修车师傅就哈哈大笑起来,弄得宁利民一头雾水。

“二哥,你们笑什么?我说错话了?”

涂黎明点着一支烟。

“利民,你没说错话。但是你对李董的请况了解的太少。我们在琼岛这么长时间,对李董在那里的情况,了解的可是一清二楚的。”

“包括老任,你对李董的真正实力,都不了解。”

任厂长干笑两声。

“二哥,要说对虎城的情况,在座的没有比我更了解的。”

“哼,你知道港口城么?你知道物流城么?你知道海天一号么?你知道大浦角么?你知道研讨会么,你知道著名的房地产专家么?”

“二哥,你说这些是什么意思?”

“哼,什么意思。你只知道这里的李虎城,不知道琼岛的虎城是什么样?”

“实话告诉你们吧,李董在琼岛那里才是真正的大老板,大浦角的房地产项目,占地五百多亩,投资将近四个亿。”

涂黎明带头,另外几个师傅就把李虎城在琼岛的英雄事迹七嘴八舌地说了一边。

“别说给我们这些人担保个几百万,就是担保个几千万,还不是小菜一碟?”

任厂长瞅着李虎城,心情有些复杂。

你个小王八犊子,我可是把你当自己兄弟啊,这么大的事儿,我竟然不知道。

还一口一个大哥的,你也没拿我当大哥啊。

“虎城,他们说的都是真的?”

“哦,是真的。”

除了没想开发港口城,剩下的都是真的。

不过这也说明,港口城和物流城的包装战术很成功,连涂黎明他们这些天天在那里的人,都相信我是真的想开发。

事实上,目前琼岛的房地产市场仍然一片火热,李虎城这次过去,大浦角周边的土地还在不断出让,地价已经达到每亩二十万左右。

李虎城的港口城和物流城,已经有人出价三十九万一亩,价值将近两亿。

李虎城原来的心理价位,是三十五万元一亩,现在已经超过了他的预期。

“虎城,你把大哥骗的好苦啊。这么大的喜事儿,你也不告诉大哥,也好让大哥也替你高兴高兴啊。不行,得罚酒,罚酒一杯。”

“对,罚酒。”

宁利民也跟着起哄,就拿过来喝茶的杯子,倒了一杯。

“好,两位大哥罚酒,小弟不敢不从,我喝。”

“虽然是罚酒,咱们两个当哥哥的,也不能看着,任厂长,咱俩陪老弟一杯。”

“对,陪一杯。”

放下酒杯,宁利民变得一本正经。

“老弟,我也有意到你们那里办个厂子,生产模具件。但是钱不多,不知道老弟……。”

“宁哥,不就是担保么,没问题,我给你担保。”

“谢谢老弟,一会儿回家我就跟你嫂子商量一下。对了,任厂长,明天我跟你一块儿过去。”

“好啊,正好虎城还有两台奔驰在这里,咱俩帮着虎城开回去,咱们也体验一把开奔驰的滋味儿。”

“好,就这么定了。奔驰啊,我还没开过呢。”

涂黎明看着两人,未免就有些鄙夷。

还分厂厂长呢,就这点儿出息,跟个土老帽儿也差不多。

都是从老子手里出来的,老子都开腻了,你们还当个宝儿呢。

还是汽修厂的人呢,连……,算了,汽修厂出的车,跟人家的车一比,就跟个拖拉机差不多。

接下来的话题,就集中到了开办工厂的事情上来。

任厂长是机械加工分厂的,本身也是技术出身,厂里车、钳、铆、电、焊、铣、刨、磨、镗、钻等技术、设备都有,找一些人生产紧固件、连接件、铆钉之类的标准件,自然不成问题。

宁利民也是类似,都是技术出身,对于行业内的情况也熟悉,生产模具标准件,也是轻车熟路。

他们所差的,无非就是场地,资金这些硬件。李虎城帮助他们解决了这些问题,剩下的技术、人员和生产组织问题,自己就能解决。

至于帮助他们开拓海外市场,引进进口设备,那是下一步的事情,随着生产进入正常阶段,规模不断扩大,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涂黎明加上他的修车师傅六个人,再加上任厂长和宁利民两人,一共能开办八家标准件生产企业。

这些人,就是标准件产业园的种子企业和样板企业。

随着他们的成功,他们的亲朋好友和很多人都会涌入这个行业,形成集聚效应。

现在的人,你叫他自己创造一个商业模式,很少有人能做到。他们更善于模仿,一哄而上。

李虎城现在最不怕的,就是一哄而上,上来的越多,他越高兴。

涌入的人多了,自然良莠不齐。有人创业失败,最后还不起贷款,李虎城给他们担保,就要承担连带责任。

这一点李虎城并不担心。

开始时候,他免费给提供场地和厂房,两年之后要收取租金。厂子破产不要紧,设备,人员还在。大不了顶账,让别人兼并,或者找另外的人经营。

随着产业的聚集,厂房和熟练工人都会成为紧缺资源,即使有些企业破产,风险也是可控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