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三百一十一章 把火给我挑起来!

孙之獬没有死。

这是个很有脑子的人,之前益都局势未坏的时候,他是跟谭泰贴的最近的汉族官员。

谭泰也对之很是信任。

早已经剃发易装的孙之獬本身就很讨鞑子喜欢么。

这人年岁已经很不小,都五十多了。天启二年(1622年)时候就举进士,为庶吉士,继为翰林院检讨。若不是崇祯初年,被列入阉党逆案, 革职为民,这天下大变的档口他绝对能位列朝堂重臣。

鞑子入关之后,清军攻占齐鲁大部,召孙之獬入京,授官礼部右侍郎。

这个时候多尔衮并没有如历史同期那般“谕令剃发”,要求“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因为鞑清的形式虽然不错,却还远远没有达到压倒性的优势。

多尔衮多聪明啊, 才不会在这个档口火上浇油, 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呢。

可是孙之獬为了讨新主子的欢心,又存着“标异而示亲”,“为众人所不为,得众人所不得”的念想,在一日上朝时变得是“焕然一新”,不但剃了发,留了辫,还改穿了八旗官吏的服装。当时,鞑清朝臣分满汉两班,上朝的时候那都是泾渭分明的,见了孙之獬样儿,满班人说他是汉人,不许他入班;汉班的大臣说他是满人打扮,也不要他。徘徊于两班之间的孙之獬进退不得, 是狼狈万状。最后一狠心, 他反倒捣腾出一个剃发令的建议来。

疏言:“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这话真的是极得鞑子的心的,可惜就是太犯众怒,而且彼时鞑清先后历经了津门、徐州、胶东等战事,被秦朗数次击败,气焰大挫。多尔衮还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去一意孤行!

如此孙之獬于燕京朝堂之上便站不稳脚了,多尔衮想了想,就一脚他把踢回了齐鲁,以按察使之名在谭泰军前效力。

孙之獬就是青州府人么,有他在,可以省去谭泰很多事儿的。

事实上孙之獬也的确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所以谭泰对他甚是信任。

脑袋聪明的孙之獬一直表现的对鞑清忠心耿耿,但是在益都局势骤然败坏,一切都急转直下之后,孙之獬却寻一借口离开了谭泰,离开了那片化作祸害的府衙,他在益都县衙被俘了。

陈艾山现在就把主意打在了孙之獬的身上,这个家伙绝对是要死的,可是孙之獬的家人却不会被斩草除根。这下场比原时空属于这孙子的下场可好多了。

不是因为陈艾山要与之交易,而是因为秦朗的法治本就不搞株连, 这一点上犯人的亲属比军兵都还优越呢。

所以在这个大前提下,陈艾山才想到了孙之獬。他相信自己只需要稍微的利诱,就肯定能从孙之獬的口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

这姓孙的都已经恬不知耻的认贼作父了,身为一个汉人,亲自提议剃发,他的节操可想而知。

现如今孙之獬本身是万没有活下去的可能了,那就拿他的家人后代做交易,这厮还能不听话?

“话已至此,孙之獬,你细细思量吧。”

益都牢狱中,陈艾山捋着胡须迈着不紧不慢的步伐开了监牢。只留下身后灰头土脸,一身狼狈之极的孙之獬。

当然,孙之獬周遭牢房里并没有再关押其他人等,那关押的人全都是孙之獬的儿子亲戚。

“……”

一双双眼睛都在看着孙之獬,满目的渴望神情,如同喷涌的火山,挡都挡不住。

孙之獬木木的看着陈艾山远去的背影,再回头看了看左右儿孙们渴望的眼神,“咯咯咯……”喉咙里发出一阵怪异的笑。

他已经走投无路,不得不从了不是吗?

听那边的招呼,至少他儿孙还能活,甚至他的重孙还能改名换姓,彻底与他这个注定要被钉在耻辱柱上的曾祖做一个彻底的分割,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这已经足够了。

那边给的诱惑已经足够大了。

孙之獬他无可选择,只有答应这一条,用自己最后的那点价值来给后人换取一个新生。

何况看看他这些儿孙们的眼神吧,那一个个的可都是要献祭老爹爷爷的眼神,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一群凡夫俗子,怎么可能挡的过?

毕竟他们根上就不是有骨气的人!

益都县衙大门外,这个平素里路人都不敢正眼观视的地方,此时却排列起了十多个站笼,每个站笼里面都囚着一个满清官员或官吏,还各有招牌挂在站笼边,标示着他们原先的身份,比如府里的通判、同知、还有益都本县的知县、县丞、典史、教谕,等等……

十多个站笼身份最低的就是益都县里的典史和青州府的税课司大使,可以说所有的人在益都都算是有头有脸的角。

煌煌官吏被这般处置,真比一刀砍了他们都来得狠。

那同知、通判和知县等人早已经后悔不失,要知道是受这般的屈辱,还不如学知府呢,直接一把火把自己烧了。

因为这人一旦跃居人上之后,就很难在自尊层次上再跌下来。

现在那些凑在他们跟前对着他们指指点点,嗤笑不已的家伙,放在之前,哪一个不是要毕恭毕敬谨小慎微?

可现在这些个蚂蚁一样屁民屁事没有,自己等人反被如此作践,真的是奇耻大辱啊。

杀人都不过是头点地,秦朗也太狠了!直接在尊严在灵魂层次上给他们以凌迟。

笼外里三层外三层的老百姓们,一道道好奇、嘲笑、戏谑的眼光,就像是凌迟的刀片,一道道的割在他们身上。

当官这么多年的威仪,甚至还有鞑清的皇权威仪,这一下是在益都全毁了。

这些人都不敢相信日后。

假若日后鞑清卷土重来了,鞑清一统天下了,益都青州重新归于鞑清治下,那么这些个百姓看着那时候的鞑清益都知县青州知府,会是什么样个表情呢?

是害怕还是嘲笑?

是会低头顺服做绵羊,还是会想起今天的他们呢?

囚笼之前,一列十五六岁的童子兵持枪肃立,军姿严整,仪态端正。

他们想一道不可摧毁的坚墙,死死的挡住了外头潮水般用来看稀奇的人群,要不然保不准就会有人扑上来把这些个官全都撕成碎片。

就像那个被挂在最高处的孙之獬,早已经被无数人痛骂了。要不是眼下时候益都城里连个菜叶都不会有剩下的,臭鸡蛋就更不会有,孙之獬早就被砸成垃圾堆了。

清军进入益都之后就开始着手益都的军事化改造,整个过程中多少百姓遭殃受罪?更别说之前益都易手的过程中,清兵是怎么坚硬掳掠的了。

这些鞑清官府的官儿,在百姓的眼中全都是帮凶,全都该死。

所以秦朗是不会绕过他们性命的,也不会把他们送去金陵了,就在益都开一场公审大会,然后直接砍杀了他们。

大会开启前的一夜,陈艾山亲自带着好酒好肉来见孙之獬。

而同时在这之外呢,曹文彬也对着一群人做着最后一遍的吩咐,“词可都给我记住了啊。不是要你们诬赖好人,那些投靠鞑子的官儿是什么样的人,这些日子里又干了什么样的事儿,大家可都清楚。固然这些事没有发生在你们身上,但这都是确凿的事实。

谁都没冤枉。

所以你们一定要把气氛给鼓动起来,哭骂的都要跟真的一样,把火给我挑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