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二百九十五章 造反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二百九十五章 造反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10: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朗立马就得到了消息回馈。

很高兴。

因为他对苏京是比较了解也比较关注的!

首先跟普通的那些明末官僚相比,苏京的操守人望都不错,为官清廉,也确确实实的办了不少实事,这就是能力不弱。

被陈永福的儿子绑着献给了李自成,这属于变生肘腋,不可抗拒。

李自成看他官声不错, 并没为难苏京,但苏京路径经夷齐墓时,依旧选择了以头撞墓碑,意图尽忠殉节。可结果他头破折一齿,血流满面,人却没死。气的李自成当场拔剑要把他砍了。

苏京他人是被关进囚笼里,一路做着囚车上京城的。

之后么, 老李进了紫禁城,做了皇帝位, 李闯军上上下下尽志得意满,就也不知不觉的放松了对苏京的看管看守,让苏京找到了逃跑的机会。

逃回南方后苏京被崇祯安排在淮扬当参政,手中的权柄可是不小的,看看值钱的何腾蛟就能知晓一二了。

但苏京对秦朗的一系列举动实际上都没进行阻挠,是,他是把消息送去了淮安送去了金陵,从这一点看苏京是向着崇祯的。

可另一方面他也没有亲自跳出来给秦朗打擂台啊。

这就已经够了不是么?

在邳州海州,苏京上上下下应该看的都很透彻,但他既没有向金陵上折子,也没有站在儒家士林的角度批判秦朗的官政制度,活像一个置身事外的旁观者。

但苏京如此的表现已经让秦德把他视为可拉拢对象了。

或许就是第二个刘源呢,至少也当是第二个陈艾山啊。

“他为什么反对?是觉得我以后还有用得着秀才举人的地方,还是以为秀才举人会给我军的宏图大业制造障碍?”

“应该是后者吧。毕竟北地各省的院试、乡试皆已办过, 更别说春闱(进士)了。各地新鲜出炉的秀才、举人、进士多达近万人。这些人单个看不值一提,可要是凝做一团了,那就不是一般强大了。更可以勾连地方,大大加强鞑清于地方的统治力……”

刘源话里的事儿都还没有发生,但他说话的语气却不是一般的确凿。

他也是读书人出身,所以很了解读书人这个群体。

天下人读书考科举,从本质来说就是为做官。

秦朗现在一下子断了那些人的前程,鞑清一朝新鲜出炉的秀才、举人和进士,非跟秦朗‘不死不休’不可。

“此事于齐鲁一地也就罢了,济宁之战后,清军败势已显。且消息传出后,即便士林士绅们大肆不满,短短时间里他们也没办法为清军提供什么实质性的帮助。”倒是可能会有一部分人跟着清军跑路,往北直隶去。

“可是国公,这样一来下次大军再向外攻略时候可就没这么容易了。”刘源很认可苏京的考虑,眼下齐鲁事儿是平息了,但今后北直隶、中原、河东、关中等地的事儿呢?

等到大军再向着这几省进攻的时候,那可就能体会到艰难了。

千万别小瞧了士林缙绅的影响,他们如果全方位的支持鞑清,那鞑子不管是钱粮还是政治稳定都能有极大的改善。

一个最直接最现实的表现,一旦鞑清得到了士林缙绅的全面支持,他们立马就能从河东、西北和北直隶抽调大量的人马压来。

哪怕这些人马多是绿旗兵, 但绿旗兵也很能打的知道不——对比明军。

这些绿旗兵不管是投到了齐鲁战场,淮西战场,还是投到了赣西战场,都能取得巨大效益。

要知道,秦朗的战略计划是吞吃了齐鲁之后,就立马的转征战为民需,要好好的整治整治齐鲁各州府,叫老百姓安安稳稳的喘几口气,休养生息。

如果清军手中猛地有了大量的生力军来,他们即便不立马向着齐鲁发迹,而是去淮西去赣西,那明军又能否抵挡的住呢?如果抵挡不住了,是不是就还要秦朗来收底呢?

那样刚刚大战之后的部队就要动起来了。

然后再说今后,今后秦朗对北直隶对中原发起攻势时,那些地带地势平坦,本就是骑兵的用武之地。各州府县城又在主官的带领下,会召集大量的民壮丁勇守城,大军兵锋面前固然不堪一击。但是大军兵锋顾及不到的地方呢?

军兵出击,不可能全面横扫每一城每一地,都只是盯着对方主力去打。

那些照顾不到的地方,州府县的民团练勇纵然不堪战,但若只是配合着清军的优势骑兵出击,恐怕也能给秦朗军造成不小的麻烦。

换算到眼下的齐鲁之战,如果鞑清的各州县地方官有了当地缙绅的大力支持,恐怕每一城每一地都能多出几千人的丁壮民勇来,再配合着清军的优势骑兵,到时候光是兖州的西南部分,也就是榆林军和徐州金声桓部攻占攻取的州县,恐怕曹州等地非但能力敌两路兵马,还能分出人来去骚扰鲁桥镇去骚扰运河。

看着似于大局无补,然而积小成多,麻烦也很不小。

今后还真有可能不会再出现齐鲁西部战场,如眼下这般清军主力一败,各州府县大小数十城池就都兵不血刃的不占而下的情况了。

最后刘源再隐隐约约的表示,苏京非但想到了其他数省,他还想到了江南想到了金陵……

生而为人,那就少不了被人情世故所束缚。只不过齐鲁这边的不少关系网因为鞑清的事儿而被苏京嫌弃,即便不能彻底斩断所有的联系,可也再也回不到从前了。苏京并不会为之说话。

但是其他很多关系却不同啊。

在国子监求过学的苏京与现今金陵不少官吏有着亲密的交往,他做过县令,被吏部评为中州循良第一,深得侯恂赏识。所以与东林党也有着一定的往来。

当过兵部车驾司的主事,当过武选司的员外郎,钦命监督京营事务,京中同僚一大堆;还在赣西做过监察御史,与御史台的不少人也有联系。

那些个故旧关系,当年选择在燕京投靠李自成的,苏京自然可以‘另眼相看’,但选择南下投奔金陵投奔崇祯帝的也不少啊。

如果等到将来发生某些不忍言之事的时候,秦朗也下手那么狠辣,苏京可是清楚秦朗与江南某些利益集团的矛盾冲突的人,他能眼睁睁的看着故旧同僚流血吗?

“这什么意思?”除了长平,秦朗可从来没有对外流露过天竺的事儿,所以这就是在争天下,大世之争啊,还着手下留情不成?

“下官的意思就是,苏京对金陵尚心怀愧疚。”

刘源觉得苏京比他有节操多了。他当初选择秦朗的时候可没这么犹豫不决,那是相当果断的。

而苏京呢?

明明他内心里倾向秦朗,都已经接受认同了秦朗这边的军政理念了。但他又对背叛金陵怀着深深的愧疚内疚心理,老觉得自己如此背叛感情上太亏欠了。

你不能从这点上就说他优柔寡断,刘源就认为这是苏京有节操有操守的一种表现。

如苏京这般的人,可比那些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值得信任多了。

“那就把孔家事告诉他,能接受便是我们自己人,不能接受就先好吃好喝的圈起来,等大事了解了再放他离开不迟。”

对比秀才举人进士的事儿,搞定孔家给读书人士林的震撼才是核爆级别的。

秦朗自己都觉得这事儿一出来保不准内部就会有人要辞职。

因为他这个体系中也还是有些读书人的。

而那么多读书人里,恐怕怎么着也要有几个节操满满的吧?

刘源退下去了。

秦朗集团的一切都是秦朗打造出来的,他就是标准的一言堂,万事都出自于他。所以这事儿就这么定了!

……

大战之后的济宁、滋阳,一切都在高速的发展中。

在战争结束之前秦朗对两地的政务就有了决断,而这个决断还这那不是他脑子一热,一个人拍板定下来的。

秦朗要彻底的把两地的土地收回‘国有’,虽然这个国有只是暂时的。但这种事情也依旧惊世骇俗,是绝对的开天辟地。

但是,不如此做,不快刀斩乱麻,依旧照着老一套的办法,那是会耽搁时间的。

现在时间才四月,劳动起来,抓紧干活,完全可以在寒冬来临之前补种出一季小麦的。

而这优化后的麦种,一亩地就能收获好几百斤,哪怕照料的粗糙一点,一亩地产三四百斤也是不在话下的。

整个济宁、滋阳战后才多少人呐?

那西边的曹州等州县都算上,整个兖州府四州二十三县满打满算还有二百万人吗?

没有。

别说二百万人,恐怕一百五十万人都够呛。

但再少也有一百三二十万人啊,而且这一百三二十万人里头都多是青壮年的男男女女,那每人一天怎么着也要一斤粮食啊。

每人每天一斤粮食,一个月就是三十斤,四个月正好一石。一年也就是三石。

那至少也是四百万石啊。

减去兖州府民间还存有的粮食,而若是不去抓紧时间,恢复耕种,那要填补进去的粮食也是百万级别的。

所以尽快让整个齐鲁都恢复耕种,抓紧时间补种小麦,这才是第一。

一些粗粮是只有补种小麦来不及的情况下,才不得已而为之的。

而秦朗集团想要尽快的恢复齐鲁的生产,那就一定不能跟地主士绅扯起官司。

尤其是滋阳这等比较特殊的地方。

连绵不绝的战争让滋阳城内涌入了大量的人口,这些人口多是中小地主阶级,他们手中也没太多的资产,战争来临后往南逃也不是法。就只能就近躲入滋阳。

而一些真正资产雄厚的大地主,则早就在崇祯十五年时候,就倾家南逃去了。

就是到现在,淮安扬州之地都还有不少滋阳(兖州)的士绅名流恋栈不还乡。

但他们现在却肯定已经派来家丁管事,甚至是族中子弟,其目的就是看好他们的产业。

秦朗要是按着老规矩跟这些人去扯唠,那怕是到五六月份儿了都还在扯唠。

战争环境下,新的利益阶层自然而然的就会去取代老的利益阶层,吞夺土地这不是老套路么。

只要用银子打点好衙门里的官员胥吏,鱼鳞册上的土地就能张冠李戴来,还有正儿八经的官方田契在手。

后者可不全是官员,不可能全都被清算的,而原来的主家现今又回来了,这中间的掰扯不知道有多扯皮呢。

所以,针对滋阳、济宁这些特殊的地方,快到斩乱麻,直接把土地拿到军管会的手中,不去管那些陈谷子烂芝麻的破事,只管先恢复生产。

这一决议非但秦朗认可,其他的高层全都认可。

因为他们在齐鲁走的并不是传统路线,这耽搁时间耽搁粮食收成了,掏腰包填补的可还是秦朗集团自己。

如是这一决定便早早达成了共识。

随着兖州境内的战事相继结束,这一决定就迅速的被施展开来,尤其是滋阳境内,大片荒芜的良田被组织起来的壮男壮女们开垦。

不管是谁家的田地。

任何人敢有阻拦,先打一顿为敬。

但如此一来就也少不了大批的地主阶层怨声载道起来。

作为本地新鲜出炉的新一任统治者,底下有怨声叫起,那自然是要给予解决的。这才是一个合格的负责人的政府么。

陈艾山就忙碌了起来。

他利索的把手里的兵马教给了王英东,本人带着手下一班人几乎是无缝连接的进入了秦朗集团。

“东翁啊……”曹文彬走进陈艾山办公室的时候人都有一些摇晃。

“哈哈,不好受吧?”

陈艾山很清楚外头的反对声有多激烈,所以他根本就不跟那些人接触,把事儿都托给曹文彬。

“满脑子的嗡嗡声,现在都仿佛有一个个声音在耳边徘徊……”

曹文彬只是去通知那些人两天后在衙内里开个会,都这么的激烈,很难想象两天后的大会上又是这么一副场景。

当然,作为陈艾山的幕僚,曹文彬往日在滋阳在兖州也算是一号人物,关系网广泛。今天出去见人,固然见到了诸多义愤填膺者,却也少不了往日里的老关系一个个拉着他的手哭诉哀求,打悲情牌的。

那一声声哀求,可真的很沉很沉。

“可别心软。你现在一心软,坏的就是你自己的前途,你一旦没了前途,你看看那些求你的人又会怎么对你?到时候他们可不会跟你讲情谊。”

曹文彬无声的点头。他也是老油子了,什么事儿不明白?大事上可不糊涂。但明白归明白,可亲生体验又是亲生体验。

“学生现在是明白了齐国公当日所说的那番话了。”

“什么话?”

“一个利益集团推翻另一个利益集团的暴烈行动的那番话。”

造反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读书写字挥毫泼墨,不能那样雅致,那样的从容不迫,文质彬彬,温良恭俭让要不得。

造反就是一个利益集团推翻另一个利益集团的暴烈行动。

你要狠下心来,不要有心理负担。

因为不使用暴力,造反就无法进行下去。不消灭挡在前面路上的人,你自己就会反过来被敌人所消灭。

这个‘人’,不但包括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也包括一些肉眼看得见看不见的利益链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