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 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酒家

明末:我是神豪我怕谁 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酒家

作者:汉风雄烈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1:10:20 来源:平板电子书

秦朗给朱国弼分析过,就如今的态势,《京报》在成立之初,要就摆出一副要跟东林士林打擂台的架势,那是不成的。

要学会拉一派打一派,要学会占领道德制高点。

简而言之,就是要从士林名士中选出一部分有点节操的人来,然后让他们依照着拟定的框架来填写内容。《京报》在成立之初就要定好版块不变动,不能任由编辑们肆意胡来。

然后要高举‘为国为民,广开言路’之旗号堵人口舌。

先占领道德制高点——为国为民,一切为了朝廷为了天下安危。

但显然朱国弼并不是一个多聪明的人,他也被眼下大明的’有利’局面给迷花了眼,根本就想不到蒙元灭宋。

所以秦朗只能继续接着提点他,什么为了不重蹈崖山覆辙啊,什么‘亡国’和‘亡天下’的不同啦。

而朱国弼呢,也真的很能伏低做小。

他回去想了想,跟身边人商议一番,决定用大名鼎鼎的复社四公子来做噱头。并且还把主编人选的决定权交到了秦朗的手上。

京报的编制体系与新闻报是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京报的主编一级人物多少会挂这个官。

大名鼎鼎的复社四公子,冒辟疆、侯方域、方以智、陈贞慧。全都是出身名门望族的士二代,在士林,尤其是江南这地方,名声名望不是一般的巨大。

冒襄(辟疆),祖上六代为官,是拥有水绘园及冒家巷、东府和西府的豪门大户。

侯方域(朝宗),尚书侯恂之子,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侯恂更还是左良玉的恩官。

方以智(密之),出身桐城世族,曾祖方学渐,学通百家,自成体系,曾赴东林讲学,乃泰州学派巨子。祖父方大镇,曾任大理寺少卿,士林名儒。

外祖父吴应宾,精通释儒,与东林巨头左光斗等交好。

父亲方孔照,万历四十四年进士,崇祯朝官至湖广巡抚。

陈贞慧,东林党魁左都御史太子少保陈于廷之子,陈氏亦江南士林名门也。

四个二代中秦朗直接点起了冒辟疆,因为他对这个冒襄印象最为深刻,这可是教员点赞的人,说明末四公子中,真正具在民族气节的要算冒辟疆,冒辟疆是比较着重实际的。

那是他在一本网文中看到的,然后问了度娘,那教员还真就说过这话。秦朗遂记忆极其深刻。

他还顺便的搜了一下其他三个人的事迹,想知道为啥另外三个就不行。

结果除了侯朝宗这个血溅桃花扇的主角有明了明的恶迹,叫人恶心之外,其他两个似乎还行。

都是明亡之后不仕清,甚至避居隐居十几年的。

而方以智和陈贞慧中,又以方以智更胜出一点,因为陈贞慧的儿子里可是有鞑清忠良。

秦朗自己也很恶心这点的,就像黄宗羲,自称遗民又那啥,甭管官面定论如何,秦朗他是喜欢不来的。

朱国弼拿到名字后立马向冒辟疆去了一封信,后者这时已经年过而立,然而文采飞扬多年来却屡试不中。骤然遭遇此请,那是欣喜若狂。

当下便从泰州如皋起身前来金陵。

而在他赶来金陵的这一过程里头,朱国弼也已经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

比如说场地和一般职员,以及报纸的印刷和销售系统。

这一家报社的组织结构可并不全是总编编辑记者,还有行政财务,以及经营部门。

文字时政固然是京报的灵魂,可要是没有行政人员来给他们服务,没有财务的管理约束,没有经营部门的推广推展,那也显然是不成的。

朱国弼还是有点脑子的,为了表示自己对冒辟疆的敬重,他现在只招募了寥寥几个文人,而且还都是士林中小有名头的。

没人能够拒绝朱国弼的。眼下抚宁侯在金陵城内可是舆论的中心,热度极高的存在。

只因为《京报》,那就是一柄尚方宝剑,皇帝金牌,是无所不能。

江南士林在见识了《新闻报》的威力后,没有文人能够拒绝老朱伸出来的友谊之手。

而等到冒辟疆来到金陵,总编这个吸引了不知道多少文人墨客心神的职务终于尘埃落地时候,整个金陵士林更是一片的喧哗沸腾。

一是因为冒辟疆是自己人,二是因为冒辟疆的身份和名头。

以至于不等冒辟疆登门拜访心中人选,一封封名帖就已经雪花般向他打来。

当然,这声势是吓不住冒辟疆的,他有在浪潮中岿然不动的资本。

一应人选他早有定数,相邀书信都已经寄出去了,岂能说变就变?

但明末文人喜好的酒宴文会该开还是要开的,该办还是要办的。

这可是大大的喜事,正好振一振复社的声威。

只是在举办之前他必须先来谢一谢秦朗才是。

这便有了秦朗此次的秦淮之旅。

除了朱国弼和冒辟疆外,作陪的还有顾杲和吴应箕,这俩是起草《留都防乱公揭》,讨伐阮大铖的干将,以及两个在后世大名鼎鼎的人物:顾炎武和黄宗羲。

连同冒辟疆在内,这些个人都是江南文坛鼎鼎有名的人物,但没一个仕途得意的。

吴应箕都五十的人了,是跟冒辟疆一样,屡试不第。

顾杲的来头更大,他是创办了东林书院,而被称为东林先生的顾宪成的侄子。但一样考不中。

顾炎武和黄宗羲也尽皆如此。

秦朗带人去秦淮河时,心中真想的是喝花酒呢。不说真就沉溺于此,但见识见识也应该的么。要不然他真有点枉来金陵住一遭了。

结果发现,朱国弼虽真的请来了不少人,一个个文名极大,还有大名鼎鼎的卞玉京也请来了。这位乃是秦淮八艳中的人物,虽然在后世不如董小宛、陈圆圆几个出名,但在眼下时候的秦淮河那也是顶尖的角了。

事实上秦淮八艳中很多人现在看出路都是极好的。

你看柳如是跟了钱谦益,顾横波跟了龚鼎孳。龚鼎孳这斯品性虽跟钱谦益是一丘之貉,都很不咋滴,先投李自成,再跪鞑清,可官路亨通啊。

董小宛则已经进了冒家,固然出身不好,却极得冒母和冒氏亲爱。

然后李香君也跟侯方域搭上了关系,寇白门被朱国弼抬进了侯府,还有陈圆圆做了吴三桂的爱妾,哪怕吴三桂现在已经投鞑,可吴襄吴三辅还好好的活在金陵的啊。

就连眼前的卞玉京,此前也嫁给了世家子弟郑建德,只不过入府没几天,就觉得不如意,转而把身边的侍女给了郑建德,自己出府了。

现在于秦淮河上依旧操持旧业,却声名更响亮了三分。

秦朗就奇怪了,朱明一朝理学大兴,礼教盛起,怎么放在这秦淮河就不管用了?

亦或是那些追捧着美人的人,心底里根本就没有把自己追捧的美人当一个‘真正的人’来看?

可不管怎么样,整个酒局气氛不要太好。

冒辟疆他们也有意识的不去吟诗作文秀文采,席上更多说的是《京报》实务,又有卞玉京领头的一群女色周旋调笑,叫秦朗纵然知晓眼前人等都是有意的在打配合,眼前的冒辟疆等并不是他们的真面目,却也觉得很不错。

当然冒辟疆他们也不是一味的全在推捧奉承秦朗,只凭秦朗提出的‘亡国和亡天下’那就不知道能叫他们做出多大的文章。

总的说来,秦朗哪怕在座年纪最小,文化水平也最差,却真没有一丁点的不适感。

就算提及华夷之辩,秦朗拿曲阜孔家举了个例子,言辞里多有些不敬,卞玉京也飞快的说笑遮掩了去,并没有让一干人在席面上真的争执起来,那种转移话题的娴熟,还有插话的机巧,叫秦朗都不得不佩服。

说话果然是一门艺术。

而后就在画舫里兴致高涨时候,外面,一艘没什么声音的画肪悄悄靠了过来,离秦朗这船只有十多步,船上静悄悄的。

秦朗这边无论是几人带来的随从,还是画舫的船工婢女,全都没有注意到不同。

几点寒芒一闪,秦朗猛地一伏身,把身边的卞玉京和另一边的朱国弼拉到桌下的同时,大喊一声“蹲下”!

那船舱内却已经响起了数声惨叫。

崩崩的弓弦振响,冒辟疆手边的黄宗羲一声惨叫,被两支利箭射中胸膛,而顾炎武呢,也被一箭钉在肩头血流如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