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的佛系田园 > 第882回

我的佛系田园 第882回

作者:竹子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7:3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做小孩子真的很幸福,坐长途车或者灰机的时候,睡一觉就到了目的地。

这种幸福,崔天璎正在经历。

凌晨的三点半,小姑娘迷迷糊糊地被奶奶换上衣裳。而后,牵着三叔温暖的手,向一屋子长辈挥手作别,坐车直奔机场。

她一上车便睡着了,等到真正清醒,发现自己已经回到魔都的家,躺在熟悉的房间里。

小姑娘兴奋地蹦出房,跑下楼,看到自己最亲爱的爸爸妈妈和小弟,顿时满脸惊喜地扑过去……

和她的激昂情绪相反,在大谷庄的禅意小院,家里一下子走了两位成员,使偌大的院子霎时冷清了许多。

“哎,连小梨都不来了,家里一下子变得空荡荡的。”梅姨叹道。

儿子和孙女回魔都了,她神情落寞地瞅瞅庭院,昔日的诗意宁静,成了一份孤清冷寂。

“你呀,要尽早适应,他们年轻人就应该回到社会上尽自己的一分力量。”叶乔安慰她说,“阿年比以前好多了,以前回来没几天就要走,我都习惯了。”

听到这话,梅姨愧疚地握住她的手,“那些年,辛苦你了。”

“哎,我不辛苦,阿年从小就懂事,几乎样样不用我和他爸操心。”叶乔拍拍她的手背,叹道,“倒是难为你和崔大哥,和儿子分开多年一直不能团聚……”

还要配合着演戏多年,让试图摧毁崔家势力的黑手疏于防范,最终露出马脚。

而自己夫妇,名义上是丁克家庭,实际情况是她不能生。后来,丈夫突然带回一名男孩,使她有了当母亲的机会。

可以说,她有多幸福,骨肉分离的崔家夫妇就有多煎熬。

她原本不知道儿子和崔家的关系,之前一直有人传闲话,说阿年八成是学升在内地包二奶生的私生子。

即使两人的感情再好,有些话传多了,难免起疑心。

不过,她最终选择相信丈夫的人格,相信他不会背叛自己。所以,她从来没想过要给孩子和丈夫做亲子鉴定。

那阵子,小年把她的煎熬看在眼里,曾经跟她说:

“我不是爸的亲儿子,我是他捡的,我知道自己的亲爸妈是谁……”

养子小小年纪就能说出这番话,使她心里软软的,彻底丢开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

同样的,叶乔的一席话让梅姨再一次泪满襟,一手捂嘴,别开脸。

一切煎熬,都是她活该。

是她不好,高估了自己的眼光,看不出一向友爱的闺蜜竟包藏祸心;是他爸不好,动了别人的“蛋糕”,碍了人家的前程,使三个儿子成了人家的眼中钉。

是他们做爹妈的不好,没能保护好孩子们,尤其是亲生子,让他刚出生便遭遇多次的九死一生。

看着哭成泪人的梅姨,叶乔不出声,默默把一盒纸巾推了过去。

哭,是一种发泄渠道,把负面情绪哭出来,擦掉,因此不用劝;若长年憋在心里,对一个人的身体和心理都不好,不健康,终有一天会爆发。

和梅姨不同,她是幸运的。

不仅有个善解人意的养子,孩子的太爷太奶也很照顾她的心情。知道外界有流言蜚语,两位老人家便让学升把她带到本家,说出养子的来历。

原来,农学升收养阿年的时候,已经把孩子的事告知两位老人家。

太奶得知阿年是自己娘家人那边的孩子,和老太爷在背地里对他关怀备至,宠爱有加。

为嘛是背地里?因为怕他小小年纪福多折寿,招人恨,再生事端。

“对了,当初捡了阿年回家的那户人怎样了?没生事吧?”等梅姨平复心情,叶乔问出一个藏在心里许久的问题。

一直以来,她知道谁是养子的亲爹妈,却不知道养子来到农家之前,还有一番惊险经历。

直到崔家认回他,她才知道一个大概。

说起那户人家,梅姨神色微冷,擦干泪痕,摇摇头道:

“他们哪敢生事?他们是养过阿年,可阿年最后也救了他们的儿子……”

原来,当年那位闺蜜与人合作把孩子抱出来,本意是让接头人弄死他的。

还好,她当时没有时间亲自动手,而接头的人确实想弄死他。可转念一想,弄死这孩子干哈?把他卖到偏远山区,自己还能赚回一笔外快,多划算啊。

一念之差,让孩子捡回一条性命。

换了几趟人,婴孩落到人贩子的手中。几经辗转,终于来到南边的一个小乡镇。本想进山区的,可两位贩子起了内讧。

一个坚持要把孩子卖到山区,一个要把孩子卖给同样住在旅馆里的一户人家。

那户人家的男主人无法生育,无儿无女,想捡一名男婴回家传承香火。

可惜,附近扔的全是女婴,不合心意。

他们没办法,只好继续寻找民间大夫,希望用土方治好男主人的病。就在那天,他们遍寻名医不着,正准备返回家乡,便遇到那两位贩子。

最终,这对夫妇花了八千块钱把男婴买回家。可是,买卖人口是犯法的,于是,他们对外宣称这孩子是在路边捡的。

头一两个月,夫妇俩对男婴的好是发自内心的。

直到他俩意外怀孕,有了亲生儿子之后,他俩只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一视同仁的姿态,背地里对养子不理不睬。

亲儿子顿顿有奶喝,养子顿顿喝米汤或者稀粥。

有细心的邻居发现,原本白白胖胖的婴孩不知何时成了瘦弱的小脏娃。他哭声微弱,常常被那对夫妇的亲生儿子的啼哭声盖过,因此常被养父母忽略。

这些情况,都是崔家后来从邻居家的口中得知。

那对夫妇还在自家亲戚面前发过牢骚,说那小屁孩命硬,怎么都死不了。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没有避开亲戚家的小孩。

小孩出去玩,无意中被街坊们哄了出来。

当时的社会环境,各扫门前雪,大家同情这孩子,也仅仅是同情而已。

总之,这孩子命大,跌跌碰碰地活到六岁。六岁的小屁孩,已经是生活小能手,帮父母干家务活,看守弟弟。

那一天,对这孩子来说是普普通通的一天,有亲戚家的小孩来玩。晚上,父母和亲戚要到小饭馆喝酒,让他在家看着弟弟和亲戚家的小姐姐。

大概九点多,他们家不知何故着了火。

消防还没到,邻居们纷纷提水去救火,亲眼看到一道小小的身影抱着弟弟从火海里冲出来。可他说还有一位小姐姐不见了,便又跑回屋里。

众人阻拦不及,一边救火一边留意着。

不知过了多久,消防车来了,火灭了,可那孩子再也不见出来。事后,那户人家悲痛欲绝地告诉大家,他死了,而亲戚家的小姐姐一直在外边安然无恙。

简而言之,那场火灾就死了他一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