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我的佛系田园 > 第204回

我的佛系田园 第204回

作者:竹子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7:33: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对于踏入社会的中年人而言,这种幼稚的借口是不成立的。

见对方不信,罗青羽无奈,“我家有两只军犬,他们每年过来看看我们有没虐待它们,不是你想象那样。有病去医院,看你也不像迷信土方的人,回去吧。”

“不是不是,”见她要走,那人急得扒住铁网直跳脚,“好歹看一眼?或许你们能治呢?”

“治不了。”罗青羽深深望他一眼,说,“我妈是护士,以前村里的人感冒发烧不肯去医院才到我家找她看。村里人说的话有夸张成分,当真你就输了。”

最后挥挥手,“回去吧!生命有限,分秒必争,不要为了不切实际的传闻浪费时间。”

看着她逐渐远去的背影,郑澄的脸上一片茫然,三十多岁的大男人颓然坐在铁网旁发呆。

坐了一阵,他才开车下山,回到隔壁陈家村的一间叫“五喜客栈”的农家乐。据说本客栈由四位年轻人联合打造,其中一位老板是已婚人士,来自广城。

这不,原本客栈叫四喜的,但四字不吉利。正巧那位广城人带着妻子来,便叫“五喜。”

此客栈的规模与卫生是本地最好的,建有五层,一楼大堂是餐厅,并且在门口围出一个庭院,搭起木棚顶,不少客人更喜欢与亲朋好友坐在庭院闲坐聊天。

郑澄求药期间,便是住在这里。

“怎样啊?郑先生,有没拿到药?”看见他回来,一名在前台收银的大姐关心地问,“现在客人少,过来喝杯茶。”

能在这种店当收银的,或多或少跟老板有点亲戚关系,客人少的时候敢堂而皇之地偷懒,和熟客聊聊天。

郑澄沮丧地坐下,接过对方倒的茶喝了一大口,才失望地问:“原来那位药姑以前当护士的?”

“不清楚,听老一辈说她在医院工作,给的药特别有效。我以前肚子痛,她扯一把药草让我回家煎两次,喝了就好。”大姐笑吟吟地说,“还有我们老板前阵子胃不行,去医院看不好,直接到她那儿吃了两颗药也没事了。”

“都是小毛病。”郑澄无奈一笑,小毛病,不吃药也能痊愈。

看来自己急晕头了,居然听信下属妻子的话跑到这么个旮旯地方来。

药姑山,是他一名下属的妻子说的,她是从大谷庄嫁出去的女儿。

她说山里有位药姑,大谷庄的乡民平时生病都找她治,一副药喝下去准好。有些得了肝病的人去她家拿些草药回去熬水喝,顶多三个疗程便能恢复正常。

这些年,不知多少年轻人因此恢复健康,得以重返工作岗位或者与心爱的人喜结连理。

说实话,他从来不觉得土方能治病,那肯定是无知乡民或者穷人被土医骗了。直到他那位刚满七十的父亲患了肝癌晚期时,他的理智与冷静轰然崩塌。

手术做过了,没用,反而更加痛苦不堪。医生建议保守治疗,打点白蛋白吃些止痛药什么的,尽量让老人舒服些。

谈何容易啊!不出几天,连止痛药都无法减轻老人的痛苦。甚至老人趁夜里悄悄上楼顶,打算跳楼解决痛苦,幸亏守床的他够警醒,救回老父亲。

可救回来又怎样?天天看老人受折磨,做儿女的心里难受啊!

不管真假,他劝父亲再忍忍,说自己已经找到神医的家,他去拿药回来救他。

听说药姑是一名五六十岁的妇人,那位姑娘大概是对方的女儿吧?活在现代的年轻人一般都比较理智冷静,俗称冷漠。

他明白她的顾虑,现在这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有,心却越来越贫瘠。

比如在马路边看到老人摔倒,敢扶吗?扶之前要考虑自己有多少身家,否则救人一时爽,全家火葬场,做好人的后果往往超出自己的承受之重。

他也知道自己是病急乱投医,没办法,但凡有一丝希望,为人子女的哪里忍心看着亲人受病魔的折腾……

“哎,小伙子,你要到药姑山取药?”正当他打退堂鼓时,坐在边上的一桌人里,有位五十多岁的妇人扯着大嗓门,带点幸灾乐祸的神情嚷嚷,“你上当了!

她哪有这本事?多半是吹出来的!你见过人家闺女没?那可是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城里小姐,在城里呆不下去躲回山里摆千金小姐的架子给乡下人看的。

你是城里人吧?怎么那么笨呢?你想想,如果她们真有本事早被人请到帝都当御医了!会躲在乡下给咱们这些泥腿子看病?做梦哦!”

妇人一边说一边不停地翻白眼,满脸的嘲讽。

“彩凤啊,你是记恨谷宁骂你的仇吧?”与她同桌的一位妇人取笑道。

“哈哈哈,就是,这么小心眼,万一人家的药真能治好病,你把人哄走了就是造孽!”

“我哪有这么小气?这话是她和她男人亲口说的!当时不止我一个人听到。”李彩凤拼命解释,试图表明自己说这番话绝对出于好心。

她在这边叽歪,坐在另一边的一桌人往她们这边瞅了几眼,“喂,胖子,你们店允许村民随便入座聊天?”

坐在旁边的陈功一脸无奈,“诶,你不懂,乡里乡亲的,总不能撵她们走,况且那张桌专门留给长辈们有空过来闲聊的。”

靠近路边,旁边是个长方形的花槽,客人不喜欢坐那边,故而留给乡亲们闲坐。

其实他不想留,但只要五喜客栈的门口摆出桌椅,就有同村的人图新鲜进来坐坐。另外两名拍档的父母觉得做生意靠的是人气,又是同村的人,不好撵客。

于是,这个习惯延续到今天。

有时候是几位老汉,坐一起聊聊目前的国家形势;有时候是一群妇女,聊聊哪家的八卦和未婚嫁的儿女。

李彩凤可以说是常客,只要看到一位同村人在,立马往上凑,不管对方愿不愿意。她最近常常提起大谷庄的药姑传闻,一句夸赞都没有,全是贬损之言。

今天正巧,碰到谷妮和杨雨嫣过来吃饭。听到李彩凤的一席话深感气愤,可一想到某人说过不许对外宣传她有药的话,只能把气咽下。

“妮妮,去把那位郑先生叫来。”杨雨嫣想了想,吩咐谷妮。

谷妮一愣,提醒她,“雨嫣,别忘了阿青说过的话。”

“我没忘,去吧。”

作为下属,谷妮只好前去叫人。

“你想做什么?阿青叮嘱过不许告诉外人。”陈功迟疑地看她一眼,“得罪能治病的人,你不怕吃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