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征服下 > 第三十五章

征服下 第三十五章

作者:偶聊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在归化城又住了一日,便等到了那夜风雪中走散的刘大牛。第二天,一行人即起行返回口内。

从归化城到杀虎口不过两百多里,天明出发,紧赶慢赶,到日暮时分就到达了关口。照例按骆驼数交了税银,便被放行。清廷还未来得及设立税关,所谓税银想来都落入了驻守兵丁及大同镇守的私库。

刚入关内,不料就有熟人在此候着他们,一个四十余岁的文士领着两个汉子站在堡外,见到秦殊华一行人出来,那文士便高声唤她:“殊华。”

秦殊华欣喜地迎上去,道:“柳先生,你怎么在此地?”

众人纷纷上去打招呼,柳先生对大伙儿笑道:“我猜你们也该到了,在此等了两日。”

因天就快黑了,众人也不急着赶夜路,便在口内小村包了个脚店住上一宿。众人休整等开饭的时候,柳先生将秦殊华拉到一边,问道:“此行还顺利么?”

秦殊华点了点头,答道:“丢了一半的货,好在人都没事,总算有惊无险。”

柳先生回头瞧了眼向他们这边张望的钱昭,又问:“那女娃娃是谁?”

秦殊华笑道:“那是个奇人,先生以后就知道了。”

这评价让柳先生有些好奇,但此时有要紧事要说,不便纠缠其他,就暂且搁下,转而道:“我来此寻你,是为了两件事。其中一件是,西军首领人物已入晋,应是伺机与大同总兵秘会。”

“张献忠来了?”秦殊华惊道。

柳先生道:“张献忠已战死,便是前两个月的事,来的应是他的义子。我们不妨见上一见。”

秦殊华志不在此,皱眉道:“再说吧,我需要先去一趟王庄。”

柳先生知道她并不热心反清之事,其余人则志大才疏,叹了一声道:“还有另一件,我收到消息,你师父还活着。”

“什么!”秦殊华当即惊呼出声,惹得众人皆侧目。她也顾不得许多,红着眼压低声音追问道:“师父现在何处?他老人家还好么?”

柳先生回道:“详细情形我也不知。我已让百山去接那递信之人。”

秦殊华也不提去王庄之事,急切道:“递信之人在什么地方?我去见他。”

柳先生则道:“别急。让百山把那人带去王庄回合便是,反正也是顺道。”

秦殊华心急如焚,咬着手指踱了两步,又转回来道:“若是师父被清廷关押,先生可有法子营救?”

柳先生心道若真是那样,如无天大机缘,当是无望,却不忍毁她希望,只道:“还是见了递信人再说。这些日子,我招了些人投入门下,都是一腔赤忱的汉子。有几个这回就跟着来了,今晚好好相见一番,往后都需听你号令呢。”

秦殊华点了点头,心里想的却是,又添了许多吃饭的嘴,但也不能拒之门外,师父向来心善,有愿意来的都收留,她也得给这些人一条活路。

从杀虎口到王庄,需要往东经过大同,夕阳下山时,已能见到大同城巍峨的城墙。众人过城而不入,在北郊云冈寺院求宿。

寺庙在前两年遭过兵灾,殿阁僧舍被烧掉了大半,庙里的和尚也逃的逃散的散。现在还留在寺中的不过一个老和尚几个小沙弥,见了生人来都是战战兢兢,因无房屋供这许多人居住,便请众人在山下石窟中对付一晚。

口外还是初春,关内已值夏季,白天热得很,到了晚间,山中却有些微凉意。钱昭站在空阔的山崖下,看最后一丝霞光暗去,立于山壁上的巨大佛像沉于阴影中。上空一个黑影掠过,惊得她抬头仰看,却是夜归的飞鸟,扑棱棱隐没在崖壁之后。

“钱姑娘,来吃点东西,都等你呢。”秦殊烨在身后道。

钱昭转身跟上他,道:“来了。”

其实哪有人等她,众人三三两两围坐于火堆旁,一边分食干粮一边闲聊。洞窟幽深,四壁满是彩雕,洞顶高达数丈,光线昏暗,低处的几躯造像影影绰绰。

钱昭心想,在这儿用火真是罪过,忍不住轻声嘀咕:“不会把菩萨熏黑了吧。”

秦殊烨递了个馒头给她,没听清她说的话,问道:“什么?”

“没什么。”钱昭接过,又要了块肉干,小口吃着。

裘树民坐在火堆对面,向钱昭道:“钱姑娘,你刚才四处转悠,可看出这地儿什么门道没有?”

刘大牛也起哄道:“是啊,钱姑娘给说说。”

柳先生心道,以往这二人会求自己讲典故,现在却都嚷着引那女娃娃说话,也是怪哉,不过正好瞧瞧这姑娘“奇”在何处。

“等会儿。”钱昭慢条斯理地吃完,向秦殊华取了水囊解渴,站起身问,“两位想听什么?”

柳先生瞧着跃动的火光映在她脸上,心中暗赞,先不论资质如何,光这卖相便远胜旁人。

“这石窟庙什么时候有的?”一名陌生的汉子问道。

钱昭刚才看到了块残碑,再加上连猜带蒙,也能说上一二,便道:“此庙唐时称大石窟寺,历代多有修缮,渊源则始于北魏。”她对于佛法禅学造诣极为有限,根本鬼扯不下去,只能转而谈论自己知道的,便接着说道,“大家都看到这崖壁上的石窟佛像如此雄伟精美,若没有倾国之力支持定然无以为继。在开凿这些佛像的时候,大同是北魏都城,当然那时候不叫大同,而称平城。”

刘大牛摸着脑壳道:“北魏?那是什么时候?”他们虽都是山西人,但大多没念过什么书,识字便算是大造化了。

钱昭笑道:“这北魏还得从三国说起。三国结局大伙都知道,司马家篡了曹魏,最后把蜀汉和孙吴都给灭了。不过司马家也好景不长,帝位就传了两代,便开始窝里斗,可惜没斗出个结果来,北地的胡人就乘虚而入。”

江湖人都爱听三国,便巴巴地等着她讲。

“其实汉以后,因中原战乱,丁口锐减,胡人便已向中原迁移。适逢司马家的晋朝内乱,胡人如入无人之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些胡人并非同族,互相之间为了夺地盘也杀得天昏地暗。经过一百多年,鲜卑人的一支终于立克众敌,统一了北方,这便是北魏。北魏建都于此,统治淮水以北,大漠以南,山西即是其腹地。”

刘大牛拍着大腿说:“咋俺们这地儿以前还是胡人的?”

裘树民攘了他一把,道:“有什么稀奇,元朝时候不也是蒙古人占了中原么,现在又是建州鞑子说了算。咋呼什么,好好听着!”

钱昭想了想,继续道:“北地自那时起都是胡汉杂处,北魏的孝文帝推行胡人汉化,这支鲜卑人原来是拓跋氏,后来都改汉姓,姓元了。”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一个汉子红着脸道:“俺……俺不是胡人。”

钱昭便知他姓元,笑着说:“元大哥没什么可恼的,若真是拓跋鲜卑的元氏后代,那可是帝裔呢。”

那姓元的汉子又被围着一阵取笑,但听说自己先祖虽有可能是胡人,却是皇室,不禁又自豪起来。

钱昭瞧着笑得最怪的刘大牛道:“刘大哥先别笑人家。刘姓虽是汉家大姓,但鲜卑人中的独孤氏也改姓了刘,谁知道你祖上是哪一支。”

刘大牛立刻笑不出来,被裘树民好一通捶。

钱昭又道:“独孤氏可是鲜卑高门,最出名的是个叫独孤信的,此人奇谋大略,长得更是仪容俊美,风度翩翩。更厉害的是当老丈人的本事,他的几个女儿,分别当了北周、隋、唐的皇后。”

刘大牛站起来,指着众人道:“听见没,我老刘家就算是个胡人也牛着呢。服不服?”受到的却是嘘声一片,他脸皮厚得很,权当是喝彩,大摇大摆地来回踱了几步仍坐回去。

柳先生见话题扯得远了,便插了一句道:“胡汉之别本就不在血缘,隋唐皇室都有胡人血统,却仍以汉家自居,心中所向才是根本。”

“先生说的极是。”钱昭向柳先生颔首行了一礼,继续道,“各位都去过口外,见过牧民何以为生。草原地广人稀,是先天所限,草场能养的牲口不能多,多了便有灾。故而人口稠密之地都在关内,我们汉人种地为生,能养活的丁口也就多些。胡人虽习惯了游牧,但入了我中原腹地,自然也是耕种更为合算,故而怎能不学我汉家习俗。”

柳先生皱眉问道:“照如此说,建州鞑子迟早也能习了汉俗,我们汉人不必与之相争,明室也不必复了?”

这话说得尖锐,众人都静下来,等着钱昭回答。

钱昭沉吟片刻,朗声道:“明室不必复!”众人哗然,好些个汉子盯着她目露凶光,秦殊烨、刘大牛等人则十分为她担心。她抬了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不管怀着什么心态的,大家都想听听她接下来还能说什么,便都停止起哄,静待后话。钱昭环视众人,道:“前明亡于弊政,并非亡于异族,李闯反明,初时也不过是为了活命。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谁有能力一统中原,谁就能坐那个位置。各位豪情壮志,将来若是建功立业打下了江山,莫非还等着让朱明后人来坐么?横扫天下,建立新朝,革除弊政,泽被万民才是我辈该有的抱负。闯王当年缺些运气,后人莫非连试都不敢试?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此是大好时机!”

一席话说得众人群情激昂,跃跃欲试。

柳先生侧头向秦殊华道:“此女果然奇人。你要有她口才,招兵买马不在话下。”

“哦,你与她倒是相见恨晚。”秦殊华翻了个白眼,心道,这两个果然志同道合。

--------------------------

推荐朋友的汉史随笔,比卦狗血的历史啊!

.jjwxc./onephp?novelid=2530779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