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青春校园 > 征服下 > 第一章

征服下 第一章

作者:偶聊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2-11 01:09:3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轻轻搅动碗中的银耳,莲子与碎冰浮浮沉沉,调羹磕碰碗壁发出清脆的叮当声。

“琼珠,吃个豆粽吧。”身为东道的少女指着盘里玲珑可爱的竹叶粽招呼道。

外头知了叫得正欢,名叫琼珠的少女拿帕子抹了抹鼻尖的细汗,心不在焉地道:“这天气,怪腻味的,吃不下。”

“也是。”那少女搁了甜汤碗,扫了眼屋子另一头喁喁细语的其余女眷,附耳道,“告诉你件事儿,我中秋之后便要嫁了。”

琼珠一怔,惊道:“这么快!”

那少女比了个噤声的手势,抓起腰圆团扇打了几下,道:“也不算快,明年我就十五了。”

琼珠本就满怀心事,乍闻此讯,不由皱紧了眉头。

那少女见她面色不佳,连句喜气的话也没有,心中自然不快,于是道:“说起来你还比我大半岁,怎么家里还没给你定?”

琼珠咬着下唇,一条帕子捏在手心里都快绞坏了,忽地抓住好友的胳膊道:“宝音,为什么非得嫁人呢?”

宝音盯着她满是不甘的脸,错愕地问:“你是怎么了?”

“没怎么。”琼珠恨恨地捶了下扶手,抿唇不语。

宝音素来知道她脾气,虽说年纪比自己大些,可有时候行事说话却孩子气得很,这会儿不知拗到哪根筋了,于是也不去理她,自顾要茶来喝。她哪知道她心里藏的事!

几天前,琼珠的母亲悄悄告诉她,家里有意将她许给豫亲王做继福晋。她一听便急了,泪珠子在眼眶里打转:“我不乐意!他比我大多少,都能做我阿玛了!这是要逼死我么?”

母亲一把捂住她的嘴,微怒道:“小点声。这事也不是你阿玛做得了主的,要是旨意下来,你愿不愿意都得应。”

琼珠伏在床上大哭不止,母亲叹了口气,抚着她的发安慰道:“大姐儿,别哭了。除了年纪差得远些,这门亲却是再好也没有了。”

琼珠抬起头,抽泣着争道:“好什么好!他福晋都死了几个了,难道还要我过去给格格世子做后母!”

母亲给她揩眼泪,道:“额娘知道你心气高,只是这会儿说句难听的,要不是豫亲王前头两任福晋都没了,这亲事也轮不上你。”

琼珠打小就被双亲如珠如宝地养着,八岁起还请了先生教满文汉书,在同龄的姊妹和闺友中从来最是出挑,如今为了这不如意的婚事被亲娘如此看低,哪里能服气,睁着一双哭得红通通的眼道:“既是我配不上人家,那便趁早回了!难道是我想高攀了不成?”

“我的傻闺女,你当是儿戏么,说回就回。”母亲将琼珠搂在怀里,又道,“你听额娘的,这亲事不坏。什么年少英俊柔情蜜意都是假的,这嫁人便是要嫁一个依靠和体面。豫王爷虽比你年纪大些,可听说对家里十分体贴,往后定会疼你。”

琼珠只管伏在母亲怀里哭泣不止,哪里听得进去。其母虽这样安慰女儿,但心里却并不如此笃定,想起前晚与丈夫谈论此事,也曾问过:“年纪差这么些,能好吗?”

琼珠之父叹了口气,答:“嫁去王府,体面那是一定的,好不好就看她自个造化了。”

其母总觉得心里不踏实,又问:“你说太后怎么就挑中我们家大姐儿了呢?”

其父放了帐子,低声与老妻道:“太后是向王爷示好呢,又怕王爷多心,所以肯定是在白旗里挑。选我们家琼珠,大约是因为模样好,人伶俐。”

“豫王爷见的美人多了,能看得上咱们琼珠吗?”其母早听说那位王爷贪色重欲,不似良配,可又不敢说不敬的话,若是看不上女儿就正好。

其父道:“睿亲王都首肯了,肯定就成了。再说,咱们琼珠的人才,还有哪家闺女比得上?别操那个心了,睡吧。”

其母这才明白此事已无转圜,只得吹灯睡下,闭上眼琢磨怎么说服女儿。

且说琼珠在家对着父母哭过几回,也是没用。其母无奈,只说了一句:“你再不愿,也要顾念着这一大家子人。”她便不敢再闹,只是心里到底不甘。后来,提出想瞧瞧豫王爷长什么模样,母亲答应了,今儿便带她来赴宴。据说正式开席虽男女分座,隔着屏风偷瞧上两眼倒也无妨。

那边厢谈笑正欢,这两个却对坐无言。宝音嫌闷,摇着扇道:“咱们出去玩吧,待会儿她们过来寻我俩闲扯些东家长西家短的,多无趣。”

琼珠心事重重,提不起劲来,道:“外头太热了,往哪去?”

宝音拉了她起身,道:“有个凉快的去处,比在这儿强。”

琼珠在石凳上坐了,四顾打量着这个小小的凉亭,点头赞道:“果然比屋子里头清凉多了。”

宝音有些得意,笑道:“我说吧。后边这一片竹子,最是遮荫避暑。大热天往这一坐,风一吹就哗啦啦响,别提多清静惬意了。”

琼珠羡慕道:“我家却没这样的地方。”

宝音却抱怨道:“听说这原是前明一个翰林的宅子,风雅得紧。你汉书读得比我好,应该听说过他们讲究什么‘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惜我那阿玛却不理这些,不知听了谁的挑唆,嫌前头的池子太小,要把竹林子给铲了,挖成个大水塘,引什刹海的水过来养鱼。你说这不是糟蹋么?”

琼珠望着身后一株株苍翠挺拔的竹子,直叹可惜。

“我劝了几回,他也不肯听。只等天气稍微凉快些便雇人来办。”宝音喝了口凉茶,道,“算了,不提那些扫兴的事儿。前边还有个亭子,倒是十分有趣,就怕你下回来就见不着了。”

琼珠没忘记赴宴的目的,也怕母亲待会找她,本想稍坐坐就回去,又禁不住宝音软语相邀,到底是少年心性,也是极想去瞧瞧的。于是宝音挽着她,两人相携走过一段绿竹夹道的鹅卵石小径。宝音兴致勃勃地告诉她,隔邻空着的宅子,是前明大太监魏忠贤的旧府;又说对门是那个洪大学士的赐宅,如今他家家主坐镇江宁不在京里,女眷家人便深入简出,也不与人来往。

穿过月洞门,宝音便指着一个长方的亭子道:“瞧,就是那儿。”

说是亭子,其实更像是个大茅草棚子,大约两丈宽三丈长,八根没上漆的木柱,四周也没栏杆,一头挨着假山石头,另一头下边便是一个石砌的水池子。

正想走近了看,宝音却“咦”了一声拉住她。

“怎么了?”琼珠疑惑地问。

宝音指着远处走来的几人道:“是我阿玛领人逛园子来了,我们先别过去。”

琼珠手搭凉棚望去,发现其中有一人竟是她大哥。宝音扯了扯她衣袖,轻道:“那是豫亲王,咱们先回去吧。”

琼珠一惊,却哪里肯走,拉着她道:“我们在墙后头瞧瞧。”

宝音应了,两人便转入院墙之后,透过漏窗往亭子里看,虽距离极近,但因树荫掩蔽,那边的人却瞧不见她们。

宝音附在她耳边道:“那个儿最高的便是豫亲王。”

琼珠见其他几人众星拱月似的围着他,还能不知哪个是正主。只见他一袭烟灰色家常纱袍,通身不见彩绣,只缀了鎏金扣子,靛蓝库缎翻了箭袖,十分素淡。但随着人渐渐走近,却见那袍子在日光下现出织金行云暗纹来,纱料丝光流转,华贵非常。

她盯着多铎,寻思着衣裳倒真是别致,大约用的南供的织金暗花纱,倒没来得及看人,待他们进了亭子才仔细打量了一番。长得没有想象的老气,五官还算周正,下巴光洁,只唇下留着两撇胡子。

多铎在亭子里转了一圈,指着地上问:“这什么名堂?”

琼珠也正疑惑呢,那亭子的地面用几块大青石铺就,凿了弯弯绕绕的沟渠,大约只得三四寸宽,四五寸深,假山那头的水流下来,经过亭子里曲折的浅沟,汇入下面的池子。她看了看宝音,对方摊了摊手,轻笑道:“好玩吧。不知是怎么想的,弄这么个亭子。”

那边,宝音之父石廷柱忙回道:“奴才也不知,自搬进来就没改过园子里的景致。”

多铎笑道:“有点意思,倒显得你也风雅了。”

石廷柱陪笑道:“王爷笑话奴才呢,就咱肚里那点货,哪里雅得起来。”见多铎四顾观赏,上前陪在一旁,又道:“王爷瞧这地方还成么?下头的水池子太小,原有些荷花,因料理不得法,今年便半枯了,奴才索性叫人全拔了。等立秋之后还想把四周都整一整,挖个大池塘,养些红鲤。”这石廷柱听名字像汉人,却是彻头彻尾的女真,先祖居苏完,老姓瓜尔佳,曾为建州左卫指挥,廷柱之父石翰移居辽东,遂以石为姓。

多铎点头笑道:“不错,你能想着料理自家的园子宅子,倒是比住着乌糟糟的府第,老惦记搬着金银回关外去的那些人强多了。”

众人陪笑,却不敢搭腔,想要抢掠一番回盛京去的不在少数,其中就有多铎同胞兄长英亲王阿济格,谁也不想得罪人。

当然,也有不作此想的异数,其中一人上前单膝跪地,道:“王爷气魄过人,真是我大清的伟丈夫!八旗所向披靡,小小的燕京算得什么,天下都得归皇上管。”

吹捧的话自然是不会遭厌的,多铎哈哈一笑,将人拉起来,道:“你不错,看得清楚,想得明白。”

宝音笑看着琼珠,琼珠脸上发烧,见自己的大哥如此厚颜拍马,既觉得羞耻又有几分窃喜。她这个哥哥平时眼高于顶,对几个妹妹从来没好脸色,没事爱理不理,有事呼来喝去,哪里见过这样卑躬屈膝的模样。往后,看他如何立规矩!

多铎一跨进门槛,钱昭便从卷宗里抬起头,搁了笔迎上去。

“怎这么早就回来了?”她疑惑地问。

多铎拥着她往里走,回道:“谁让你不去。害爷应了个卯就往回赶,连酒也没吃一盅。”

钱昭往他身上嗅了嗅,道:“果真没喝酒。”

待他俩在榻上坐了,小太监便奉上一盅甜品,多铎道:“真有些饿了。”说着接过调羹便往嘴里舀。只吃了一口,就吐了半粒莲子在手上,皱眉道:“夹生的。”

钱昭瞧了瞧他手里的莲子,向小太监道:“拿来我尝尝。”

还没等小太监动作,多铎便从自己碗里舀了一粒送到她嘴边。她蹙了蹙眉,却也没推开,就着他的手将那粒莲子吃了,嚼了一下便也吐出来。拿牧槿递上来的湿巾抹了抹嘴角和手心,道:“倒是我错了,这是建莲,虽是好东西,却不如寻常的易熟,须用文火多煨一会儿。”

多铎把碗递下去,笑道:“你连茶也不会沏,却懂这个。”钱昭瞪他,他捏着她的下巴凑过去道:“生气了?嘟着嘴是叫爷亲呢!”说着缠上去吮咬。

钱昭被他磨得没了脾气,笑着打他:“闹什么,怪痒的。”

多铎抱了她在怀里,道:“下回你也跟我去玩吧,一个人怪没趣的。今儿在石廷柱家倒是见了个有意思的景致。”说着把那亭子的形制跟她仔细描述了一遍,又道:“那水沟给女孩儿放灯倒挺好的。”

钱昭道:“什么放水灯,那是做的曲水流觞。”

多铎不解,问:“什么曲水流觞?”

钱昭暗叹了口气,心道,与这草包说这个做什么,此时也没法敷衍,只好把典故跟他说了一遍。

多铎抚着下巴,自得道:“石廷柱那附庸风雅的老粗,原打算把那茅草亭子拆了建鱼池,幸好爷给提了个醒让留着。”

钱昭瞥了他一眼,转而道:“说正事儿,部文我都给你整理好了,你花一两个时辰,把该批得都批了吧。”

“哎呀,那些你就看着办吧。昨晚没睡足,现在有些困了。”多铎打了个哈欠,往大迎枕上靠去,勾着她的腰道,“还不是你每回大半夜的又要洗浴又要换衣裳,折腾得爷多晚才合眼……”

钱昭在他背上拍了一记,道:“你今儿一没常朝,二没应卯,睡到辰正才起来,还好意思抱怨。快点儿,否则到晚上也看不完。”

多铎一听更不乐意了,揉着眉心道:“爷看那些就头疼,你随便应付几句行了。”

钱昭想了想道:“礼部那些议定卤簿仪仗的,我已经帮你回了。可吏部请示大小官员授职的呈文,怎么随便应付?那些人我都不认识。”

“爷也不认识。”多铎靠起些,揽着她道,“给你支个招。因战功受封的,直接准了;其余授实职官的,十个里头准七个,其余三个挑点刺。”

“十选七,怎么个选法?”她问。

“随你高兴,看谁名字顺眼挑谁。”

钱昭推开她,怒道:“你这也太儿戏了吧!”

“反正后面还有人会瞧过,慌什么。”多铎掏了掏耳朵,若无其事地道,“那依你说,该怎么办?”

她回道:“让吏部把那些将授职官员的履历一一誊抄,编造成册送过来,浏览之后再做评断。”

“这较真的!”多铎扶额躺倒,“随你。”

钱昭推他,他摆手道:“乖乖,让爷睡会儿,头疼死了。”

她见他面露疲态,便不再勉强,给他盖了薄被,柔声道:“不是说饿了吗?怎么不吃了再睡?”

多铎哪里好意思起来吃东西,咬咬牙打定主意饿上一顿。

钱昭转去外间,在书案前坐下,一手抚着堆叠成半尺高的文书,忽然生出些难以名状的奇异感觉。虽然只是鞑子的朝廷,可手中的笔,书写的却是确确实实的权柄。世事真是荒唐,若如今依旧是安稳平静的大明,她便应该是那乡间待嫁的小女子,而不是坐在这儿,批复这些进士及第的官吏们递交的奏本。

其实,不过是个书吏的活儿吧。她自嘲一笑,打开一份看过一遍却没来得及处理的部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