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红楼之黛改红途 > 第215章 夜笛疑踪·风起潇湘

红楼之黛改红途 第215章 夜笛疑踪·风起潇湘

作者:梦臆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8:02 来源:小说旗

我在潇湘馆的竹榻上翻了半宿,腕间翡翠镯子硌得生疼。

天刚蒙蒙亮,窗纸便被叩得轻响,晴雯的声音裹着晨雾钻进来:\"姑娘,昨儿派去查笛音的周妈妈回来了。\"

我掀开锦被坐起,鬓发垂落也顾不上理,只来得及披件月白夹袄便开了门。

周妈妈鬓边沾着露水,手里攥着半片碎瓷,见了我便要跪,被我扶住胳膊:\"直说。\"

\"奴才顺着笛音往西寻,绕到西华门角楼底下,见个穿灰布短打的小太监蹲在墙根。\"她把碎瓷片摊在掌心,釉色青灰,边缘有磨损的毛边,\"奴才使了五钱银子,那小太监抖得跟筛糠似的,说笛是前日从北市旧货摊买的——您瞧这纹路,奴才特意去大栅栏问了老匠人,说是北地窑口烧的,专出给草原上的牧民。\"

我捏起碎瓷片,指腹触到粗糙的釉面,后颈泛起凉意。

北地民调...北市旧货摊...若说寻常太监买个旧笛子解闷,断不会挑这种带着草原火塘味的。\"可问出吹笛时辰?\"

\"每日酉时三刻,准得很。\"周妈妈压低声音,\"那小太监还说,前日见这笛子被个穿玄色斗篷的外乡人摸过,说是'替主子寻个会吹《折杨柳》的'。\"

我把碎瓷片收进妆匣最底层,檀香混着泥土腥气窜进鼻尖。

窗外竹影沙沙,恍惚又听见那声清冽如霜的笛音,原来不是宫墙里的闲趣,是北地的风,卷着沙粒刮进了京城。

\"去前院看看,宝二爷可来了。\"我对着铜镜理了理鬓角,指尖在胭脂盒上顿了顿——宝玉最不爱看我涂得太艳,便只点了点唇珠。

话音刚落,廊下便传来熟悉的脚步声。

宝玉掀帘进来时,袍角还沾着晨露,手里提着个青瓷食盒,盖子掀开是冒着热气的蟹粉汤包:\"林妹妹昨儿说想吃苏记的汤包,我天没亮就去守着了。\"

我接过食盒,却见他眉峰微蹙,袖角露出半张皱巴巴的药方。\"怎么?\"我夹起汤包的手悬在半空。

\"张阁老、李尚书、王侍郎,连着三日请了病假。\"他坐下来,手指敲了敲桌面,\"我托太医院的朋友查了,三位老大人吃的补药里都掺了'百日红'——这药草看着像人参须,实则性热如炭,久服必伤脏腑。\"

我咬了口汤包,鲜甜的汤汁在嘴里却泛出苦味。

百日红,我在现代医书里见过,草原上的牧民用来治寒症,汉地大夫极少用。\"这是要借药杀人,还是...\"

\"替新政清路。\"宝玉替我续了盏茶,茶烟模糊了他的眉眼,\"三位老大人都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铁杆,上月还联名参了书院一本。\"

我放下茶盏,青瓷与木桌相撞发出脆响。

原来那笛音不是巧合,药材里的草原影子,北市的旧笛子,还有老臣们的\"病\"——这盘棋的棋子,早从北疆落到了京城。

\"去请大嫂子和三妹妹来。\"我转身翻出案头的《女戒》批注本,墨痕未干的\"参政\"二字被指尖压出褶皱,\"辰时三刻,就在暖阁议事。\"

李纨来得最快,鬓边插着朵素白绒花,手里抱着个锦匣:\"我把族中能识字的姑娘名录带来了,昨儿熬到三更,筛出十二位知书达理的。\"探春跟着掀帘,月白衫子上沾着墨点,显然是从书斋直接赶来的:\"林姐姐,我让人抄了三十份《女则新解》,明儿让人在城门分发。\"

我铺开宣纸,笔尖蘸饱了松烟墨:\"太子许了女子参政入律例,咱们便递《女子参政疏》——\"笔锋一顿,在\"疏\"字上圈了个圈,\"但名单要分两层:前八位是各世家的嫡女,做给老臣们看的'门面';后两位...李纨嫂子,你族里的李纹李绮可还在?\"

李纨眼睛一亮:\"她俩跟着先生学算学呢,前日刚算出粮田亩产。\"

\"最后两位,\"我抬眼望她,\"写我和三妹妹。\"

探春拍案而起,发上的珠花乱颤:\"林姐姐这是要当靶子?\"

\"靶子要竖得漂亮。\"我把名单推过去,\"太子要的是'顺应民意',老臣们要的是'无伤大体'。

咱们把嫡女摆在前头,他们便觉得不过是世家内斗;把我和三丫头放最后,倒显得是'民女请命'——等疏递上去,太子若准了,书院便能往各部安插人;若驳了...\"我勾唇一笑,\"正好闹得满京城都知道,太子连女子求个读书的机会都不肯给。\"

李纨抚掌:\"好个借势打力!\"她把锦匣推过来,\"这是我整理的各府内宅账目,若要安插人,得先摸清楚各部的钱袋子。\"

正说着,窗外传来极轻的叩窗声。

我示意众人噤声,起身推开半扇窗,妙玉的素色道袍在竹影里忽隐忽现,腕间的翡翠念珠泛着幽光:\"林姑娘,能借一步说话?\"

我们绕到后园的竹林里,妙玉的檀香混着竹香,熏得人鼻尖发酸。\"昨儿我在佛堂抄经,听见偏殿有说话声。\"她攥紧念珠,指节发白,\"一个男声说'金帐可期',另一个...像是太子。\"

\"金帐\"是草原上对可汗王庭的尊称。

我后背抵上冰凉的竹节,忽然想起周妈妈说的玄色斗篷,宝玉说的百日红——原来太子不只是要新政,他连北疆都盯上了。

\"多谢你。\"我握住她的手,触手一片冷凉,\"往后若再听见什么,让小竹偷偷递个信儿。\"

妙玉点头,转身时道袍扫过竹枝,惊起一串露珠。

我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晨雾里,忽然听见廊下小丫头喊:\"林姑娘,刘管家说户部尚书的马车在角门等着,要收您的帖子。\"

我回到暖阁,从暗格里取出个青纸信封,封口盖着书院的墨竹印。

里面是医理班弟子整理的药方分析,详细标着三位老臣药材里\"百日红\"的含量,还有北市药铺的进货单。

\"给刘管家。\"我把信封交给小丫头,\"只说'书院替太医院分些忧'。\"

夕阳把竹影拉得老长时,我站在廊下看小丫头们扫落叶。

远处传来打更声,戌时三刻了。

正欲回屋,忽闻竹梢发出细不可闻的断裂声——我猛地转头,只见一道黑影从院墙上跃下,月光照亮他手中的密函,封皮上的暗纹像极了北疆的狼头图腾。

我攥紧袖中的碎瓷片,心跳声盖过了秋虫的鸣唱。

那黑影刚要往窗下摸,廊角的灯笼\"啪\"地炸开,晴雯举着木棍冲出来:\"什么人!\"

黑影翻身跃上墙头,密函被风掀起一角,我眼尖瞥见\"八月十五\"四个墨字。

等晴雯追出去,只捡到半片碎纸,上面歪歪扭扭写着\"金帐...内应\"。

我把碎纸塞进妆匣,与晨时的碎瓷片并排摆着。

窗外的月亮被乌云遮住,夜风吹得窗棂吱呀作响。

案头的烛火忽明忽暗,把我的影子投在墙上,像极了一张铺开的棋盘——这局棋,该落子了。

睡到后半夜,我被凉风吹醒。

迷迷糊糊间,见案头多了个青布包裹,月光下隐约能看见上面的墨字:\"林姑娘亲启\"。

裹布边缘沾着草屑,像是被人连夜送来的。

我刚要伸手去揭,窗外又传来竹枝折断的声响,惊得我手一抖——

那声音,和戌时的黑影,像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