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红楼之黛改红途 > 第149章 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红楼之黛改红途 第149章 暗流涌动·危机四伏

作者:梦臆录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8:02 来源:小说旗

我盯着邢夫人被架走的背影,后颈的寒毛还竖着。

烛火在她身后晃了晃,把影子拉得老长,像条盘在地上的毒蛇——方才她凑过来时,那声“林姑娘好手段”还在我耳边嗡嗡响,尾音里裹着冰碴子,扎得我耳膜生疼。

“林丫头。”贾母的手覆上来,暖融融的,“明儿让你舅舅把改革的账本子都拿给你看。”我回神时,才发现她不知何时攥紧了我的手,指节因用力泛着青白,“这府里的事,到底得靠你们这些明白孩子。”

贾政在旁搓着手笑,周瑞家的和平儿凑过来,眼睛亮得像星子。

可我望着地上那摊珍珠,它们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像极了邢夫人临走前扫过我时的眼神——阴阴的,凉凉的,藏着没烧尽的火。

夜里我翻来覆去睡不着。

锦被压得胸口发闷,窗棂外的更漏敲了三更,我索性披衣起身。

月光透过纱帘漫进来,落在妆台上那本《盐铁论》上——这是我前儿让宝玉从外书房借来的,想从中找些商税改革的由头。

可此刻书页间夹着的,是我白日里从王善保家的锦盒里瞥见的半张纸角,邢夫人的小楷在月光下泛着冷意:“老妇昏聩,早该让贤……”

我突然坐直身子。

邢夫人敢在给王善保家的的密信里写这种话,说明她早就在拉拢人心。

可她的底气从何而来?

是在外头有什么依仗?

前儿听赖升家的说,邢夫人的陪房周瑞在通州开了间绸缎庄,最近总往京里运些大木箱……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我便披着斗篷去了花园。

晨雾未散,竹叶上的露珠顺着叶脉滚落,打湿了我绣着玉兰花的鞋尖。

我绕着沁芳闸走了三圈,指尖掐得掌心发疼——邢夫人被禁足佛堂,可她的爪牙未必全断了。

王善保家的关在柴房,难保没人去探风;张太医交了有司,若他背后还有主子……

“姑娘。”春纤捧着个暖炉追上来,“大奶奶派小丫头来说,早饭备了藕粉桂糖糕。”她的声音惊飞了枝头上的麻雀,我望着麻雀扑棱棱飞过假山,突然想起昨日平儿捡锦盒时,王善保家的疯笑里藏着的那声“大太太有后手”。

午后,我把平儿和周瑞家的叫到了潇湘馆。

暖阁里炭火烧得正旺,铜炉里飘着沉水香。

周瑞家的一进来就搓着手:“姑娘可是要办什么事?昨儿看邢夫人那眼神,我这心到现在还悬着。”

“悬着就对了。”我把茶盏往桌上一放,青瓷碰出脆响,“她咬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保不准要在外头生事。前儿赖升家的说,邢夫人的陪房周瑞在通州的绸缎庄,最近总往京里运货。我想……”我压低声音,“得派人去查查那庄子。”

平儿攥着帕子的手紧了紧:“姑娘是怀疑那庄子里藏着什么?”

“藏着能掀翻这府的东西。”我指节叩了叩桌案上的账本,“昨儿看贾政舅舅的账本子,通州那庄子报的税比同规模的少三成。少的那些银子,说不定就喂了邢夫人的‘后手’。”

周瑞家的倒抽口凉气:“我的姑娘,这要是查实了,够邢夫人喝一壶的!”

“所以得先稳住她。”我从袖中摸出个锦囊,“明儿是老祖宗的寿宴,到时候满府的人都在前厅,正是调虎离山的好时候。我让小桃去佛堂盯着邢夫人,春纤守着柴房的王善保家的——你们俩,”我看向平儿,“带着两个可靠的小子,扮作货郎去通州庄子。”

平儿的指尖在锦缎上蹭了蹭:“姑娘,我……”

她话没说完,外头突然传来小丫头的叫声:“平姐姐!二奶奶屋里的小螺找您呢!”

平儿的脸刷地白了。

她站起来时碰翻了茶盏,滚烫的茶水溅在锦帕上,晕开个深褐色的印子:“二奶奶这两日犯了旧疾,许是要我回去……”

我望着她发颤的尾音,突然想起上月王熙凤咳血时,平儿在廊下哭红的眼。

那回要不是我找张太医开了润肺的方子,王熙凤怕是要撑不过去。

平儿对我有感激,可她更怕牵连了主子。

“你且去。”我按住她的手背,“若二奶奶问起,你便说我逼你做的。”

平儿的眼泪“啪嗒”砸在我手背上:“姑娘,我不是要……”

“我知道。”我替她理了理鬓角的珠花,“你跟了二奶奶这些年,她待你亲如姐妹。若换作是我,也舍不得让她担惊受怕。”

她突然攥紧我的袖子,指甲几乎要掐进我肉里:“可姑娘对我有救命之恩……”

“傻丫头。”我抽出手帕替她擦泪,“你若真要走,我只会怪自己没本事让人安心跟着。但你若留下……”我指了指窗外的竹影,“等把邢夫人的事了了,我请二奶奶来潇湘馆吃螃蟹,你替她剥蟹肉,我替她温黄酒,好不好?”

平儿破涕为笑,用帕子抹了把脸:“姑娘这张嘴,倒像是抹了蜜。我这就去回二奶奶,就说……就说我跟着姑娘学管账呢!”

她跑出去时,裙角带起一阵风,把案上的《盐铁论》吹得哗哗响。

我望着她的背影消失在游廊尽头,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的盘扣——通州那庄子,怕是得我亲自去一趟。

前儿宝玉说他要去顺天府送帖子,我正好搭他的车。

只是……

我望着窗外渐沉的夕阳,突然想起去年在京城听书时遇到的陈先生。

他走南闯北,三教九流的消息最是灵通。

或许等我到了京城,该先去他那间“听风阁”坐坐——毕竟,要查商号的底细,总得多双耳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