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366集:变法深化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366集:变法深化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7:54 来源:小说旗

泾渭新潮

咸阳宫的铜钟刚敲过辰时,卫鞅的奏疏已摆在新君驷的案头。竹简上墨迹未干,\"兴修水利,整饬军备\"八个字力透纸背,像两把锋利的凿子,要在秦国的土地上刻下更深的变革印记。殿外的阳光斜斜照进来,将卫鞅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站在阶下,玄色朝服上还沾着渭水沿岸的泥土——那是昨日勘察水渠路线时留下的。

\"商君是说,要引泾水入渭水?\"新君驷的手指划过\"渠首定于仲山\"几个字,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泾渭两河自古并行,从未有过交汇的先例,这个想法在旁人看来无异于天方夜谭。

卫鞅俯身叩首,声音沉稳如钟:\"陛下,臣已带人丈量三月。仲山有天然峡谷可作坝基,沿北山南麓开凿干渠,穿漆、沮二水入渭,可灌溉关中平原四万余顷荒地。若能成此渠,秦国岁入可增三成,再无饥馑之忧。\"他说着展开随身携带的羊皮地图,手指沿红色标线滑动,\"此处地势高峻,可自流灌溉,无需人力抽水,十年便可收回成本。\"

阶下的旧臣们刚经历过甘龙案的震慑,此刻虽有疑虑,却无人敢轻易反驳。唯有掌管农事的少府令迟疑着开口:\"商君,如此浩大工程,需征发民夫十万,耗费粮草无数,恐百姓不堪重负啊。\"

\"民夫可按军功爵制付酬,\"卫鞅立刻回应,\"每日发粟二斗,服役期满可抵徭役,表现优异者赏爵一级。既解农时之困,又增百姓收入,何乐而不为?\"

新君驷看着地图上蜿蜒的红色线条,突然想起前日在市集听到的对话。一个老农说,去年种的新麦亩产比往年多了两石,只盼着能多种几亩;一个退役士兵念叨着,若军饷再丰些,便能给家里添头耕牛。这些朴素的愿望,不正是变法要实现的吗?他猛地一拍案几:\"准奏!命商君总领渠务,所需人力物力,举国调配!\"

诏令一下,秦国立刻沸腾起来。各县令带着文书奔走乡间,招募民夫的告示刚贴上城墙,就被前来报名的百姓围得水泄不通。渭阳县的里正每日天不亮就被敲门声吵醒,村民们扛着锄头排队登记,连七十岁的老者都拄着拐杖来央求:\"让我去筛沙子吧,我虽老了,手可还稳!\"

卫鞅在渠首搭建了简易幕府,昼夜都能听见夯土的号子声。他亲自带着工匠勘测水位,踩着泥泞的河床标注桩点,靴底磨穿了就用麻布包裹,手掌被工具磨出的血泡破了又结。有次暴雨冲毁了刚筑起的堤坝,他站在齐腰深的泥水里指挥抢修,三天三夜没合眼,直到堤坝重新稳固,才一头栽倒在草席上,醒来时喉咙肿得发不出声音。

与此同时,秦国的军营里也掀起了变革的浪潮。卫鞅从河西之战的老兵中选拔了五十名百夫长,在云阳训练基地推行新的阵法。\"从前打仗靠勇力,如今要靠配合。\"他手持令旗站在高台上,看着士兵们演练\"锥形阵\",\"前锋如矛,两翼如盾,中军调度,缺一不可。\"

老兵们起初很不适应。出身贵族的裨将赵括总按老规矩布阵,结果在对抗演练中被新兵队打得溃不成军。他红着脸来见卫鞅,却见这位商君正蹲在地上,用树枝给士兵们讲解如何利用地形调整队列。\"看到那片洼地了吗?\"卫鞅指着不远处的沟壑,\"若敌军来追,只需三人守住谷口,百人也攻不进来。\"

卫鞅还让人打造了新的训练器械:举重的石锁按重量分级,射箭的靶子画上不同的环数,甚至连刺杀用的木人都安上了机关,能模拟敌人的反击。士兵们每日除了负重奔跑,还要学习辨识旗帜、听辨金鼓,晚上则围坐在篝火旁,听老兵讲解战场技巧。有个叫黑夫的士兵,原本连弓都拉不满,三个月后竟能射中百步外的靶心,卫鞅亲自赏了他一壶好酒,说:\"秦国的锐士,就该是这个样子。\"

新君驷时常微服前往渠首和军营。他看见民夫们一边夯土一边唱着新编的歌谣:\"泾水流,渭水长,渠成百姓多打粮\";看见士兵们赤着膀子练习拼刺,汗水在阳光下闪着金光;看见卫鞅穿着沾满泥点的粗布短打,和工匠们一起抬木头,笑声比夯土声还要响亮。回宫的路上,他总会让车夫绕路经过市集,听商贩们谈论着水渠修成后的好日子,看孩子们拿着木剑模仿军营里的操练,心中便涌起难以言喻的振奋。

这年秋收刚过,渠首传来捷报:仲山堤坝顺利合龙,第一次试水成功。卫鞅特意让人将渠水引入一片荒地,原本干裂的土地瞬间变得湿润,没过几日竟冒出了嫩绿的草芽。消息传到咸阳,百姓们自发聚集在街头,敲着瓦盆庆祝,有个老农捧着渠水一饮而尽,笑着说:\"这水是甜的!\"

军营里也传来喜讯。在与魏国边境的一次小规模冲突中,秦军运用新阵法,以三百人击溃了五百魏兵,还俘获了对方的主将。捷报送到宫中时,新君驷正在查看水渠的进度图,他拿起朱笔在地图上圈出\"三年成渠\"四个字,对身边的内侍说:\"传旨,赐商君金十镒,渠工每人赏酒半斗。\"

卫鞅没有领受赏赐,而是将黄金全部换成了农具,分发给参与修渠的民夫。他在给新君的奏疏里写道:\"功在新法,利在百姓,臣不敢独受。\"此时的他正站在渠边,看着民夫们加固渠堤,士兵们在附近的空地上演练阵法,远处的村庄里炊烟袅袅,田埂上有人赶着耕牛来回走动,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

冬日来临前,卫鞅又推行了新的军爵制补充条例:士兵不仅能凭战功得爵位,还能凭训练成绩、战场救护等获得奖励;家眷可随军居住,由官府分配土地,免去徭役。消息传到军中,士兵们的士气更高了,连夜间的岗哨都哼着歌,说要早日立功,让妻儿过上好日子。

一场大雪覆盖了关中平原,渠水在冰层下静静流淌,等待着春天的苏醒。卫鞅冒着风雪最后一次巡查渠首,看见守坝的民夫正用草绳裹住闸门,防止冻裂。\"商君放心,\"民夫长笑着说,\"开春就能放水浇地,保管让地里长出好庄稼。\"

回到咸阳时,城门口的守军向他行礼,甲叶上的积雪簌簌落下。卫鞅抬头望去,咸阳城的轮廓在雪雾中格外清晰,新建的工坊烟囱里冒出袅袅青烟,军营的方向隐约传来操练的呐喊声。他知道,这场由变法引发的热潮,已经融入了秦国的血脉,成为不可阻挡的洪流。

新君驷在宫殿门口迎接他,君臣二人并肩站在廊下,看着雪中的咸阳城。\"商君,\"新君驷突然开口,\"等渠成之日,你说秦国能称霸诸侯吗?\"

卫鞅望着远处的终南山,那里的积雪在阳光下闪着银光。\"陛下,\"他转过身,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只要新法推行不辍,别说称霸诸侯,就是一统天下,也并非难事。\"

风雪渐渐停了,阳光穿透云层照在雪地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卫鞅和新君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在宫门前的白玉台阶上,投下两个紧紧相依的影子。远处的泾渭二水虽仍未交汇,但在这片土地上,一股新的浪潮正在涌动,带着秦国的希望与力量,奔向更加广阔的未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