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351集:朝堂暗涌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351集:朝堂暗涌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7:54 来源:小说旗

《大秦风云之变法抉择》

第一章:朝堂暗涌

孝公已陷入昏迷,整个秦国朝堂之上仿佛被一层阴霾所笼罩,气氛压抑得如同沉甸甸的铅块,压得众人喘不过气来。

甘龙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率先站了出来,脸上满是悲痛与忧虑之色,声泪俱下地奏道:“商君之法,酷烈严苛,致民怨久积啊!如今君上病重,朝局动荡,当暂罢新法,以安天下。老臣一片赤诚之心,皆为我大秦安稳着想,还望各位同僚明鉴呐。”说罢,他还以衣袖轻轻擦拭着眼角那并不存在的泪花,眼神却时不时地瞟向一旁的卫鞅,满是挑衅之意。

卫鞅听闻此言,只是冷冷一笑,那笑声在这压抑的朝堂之中显得格外突兀。他上前一步,目光如炬,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众臣,而后高声驳斥道:“甘龙大人此言差矣!自新法推行以来,我大秦可谓是焕然一新。且看那田间百姓,以往大多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如今在新法之下,土地得以开垦,粮食产量逐年递增,家家粮仓渐满,百姓富足安乐,这难道不是新法之功?再观我大秦军队,昔日面对他国侵扰,常显疲态,可如今在军功授爵之法的激励下,将士们奋勇杀敌,军队强盛,令他国不敢轻易来犯,此等好处,众人皆是有目共睹,怎能说新法酷烈严苛、民怨久积呢?”

卫鞅的一番话掷地有声,让不少原本心存疑虑的大臣也微微点头。可甘龙这边自是不肯罢休,他冷哼一声道:“卫鞅,你莫要在此巧言令色,那新法虽说有些许成效,可也让我大秦诸多旧族利益受损,长此以往,国之根基不稳呐,况且如今民间也不乏抱怨之声,你又如何解释?”

朝堂上顿时如炸开了锅一般,众臣分成了两派,各执一词,争执不下。支持甘龙的旧贵族们纷纷附和,诉说着新法的种种不是,而拥护卫鞅的臣子们则据理力争,力挺新法的继续施行。一时间,朝堂之上吵闹声、争辩声交织在一起,乱成了一团。

而太子驷坐在高位之上,眉头紧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他深知这新法对于秦国的重要性,可旧贵族们的势力也不容小觑,两边的话语似乎都有几分道理,他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偏向哪方才好。他的目光在甘龙和卫鞅身上来回游移,心中思索着这其中的利弊得失,却始终难以做出决断。

第二章:公子虔的谋划

朝堂上的纷争很快就传了出去,公子虔在自己的府邸中听闻了此事,心中暗喜,觉得这正是扳倒卫鞅的绝佳时机。他暗中召集了诸多旧贵族,将众人带到了府邸的密室之中商议对策。

密室之中,烛火摇曳,映照在众人脸上,显得光影斑驳。公子虔坐在主位之上,目光阴沉地开口道:“诸位,如今君上昏迷,朝堂局势动荡,卫鞅那厮又仗着新法在朝堂上耀武扬威,可如今正是我们出手的好时机啊,若不趁此时将他扳倒,往后再无机会了。”

众人纷纷点头附和,一位贵族满脸愤恨地说道:“那卫鞅,靠着变法,打压我等旧族,让我们往日的荣光与特权尽失,此次定要让他付出代价,绝不能让他继续张狂下去了。”

公子虔微微点头,而后压低声音说道:“我等可先买通宫中侍卫,伪造卫鞅谋反的证据,再联名上奏太子,那太子向来谨慎,见到如此‘铁证’,必定会对卫鞅起疑,到时候,我们便可让卫鞅万劫不复,也好恢复我等往日的荣耀与特权啊。”

众人听了这计划,皆是眼前一亮,觉得此计甚妙,当下便开始商讨起具体的实施细节来,如何买通侍卫,怎样伪造证据,每个人都心怀鬼胎,一心想着要将卫鞅置于死地,夺回他们失去的一切。

而另一边,卫鞅也没闲着,他深知旧贵族们不会善罢甘休,肯定会在暗中谋划着对付自己。他一边安排亲信加强对栎阳各处的把控,尤其是通往王宫的要道,以防有什么意外变故;一边召集军中那些支持新法的将领,神色严肃地叮嘱他们务必稳住军心,若朝堂上有什么异动,随时听令行事,绝不能让那些旧贵族们的阴谋得逞,扰乱了秦国如今蒸蒸日上的大好局面。

第三章:密信危机

几日之后,一封匿名密信被悄悄送到了太子驷的案头。太子驷正在书房中批阅奏疏,看到这封没有署名的信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他打开信件,只见信中言辞凿凿地说卫鞅暗中与他国勾结,意图在秦国大乱之时谋取私利,还列举了一些看似确凿的“证据”,描述得绘声绘色。

太子驷拿着信,脸色阴晴不定,他对卫鞅本是有几分信任的,毕竟这些年秦国在新法的推动下确实日益强大。可如今这信中的内容又让他心里犯起了嘀咕,万一这信中所言属实,那秦国岂不是危在旦夕?他越想越觉得不安,当下便派人去暗中调查此事,整个王宫都被一种微妙又紧张的氛围笼罩着,宫人们走路都小心翼翼的,生怕触了霉头。

而卫鞅得知了密信之事后,心中也是一惊,他知道这必定是那些旧贵族们使出的阴招,想要借此来离间他与太子的关系。他赶忙进宫面见太子驷,一脸诚恳地说道:“太子殿下,臣一心只为秦国,新法亦是为了我大秦的长远发展,那密信所言皆是子虚乌有啊,定是有小人在背后恶意中伤,还望殿下明察。”

太子驷看着卫鞅,微微皱眉道:“卫鞅,本太子自是信你几分,可如今这信中说得有鼻子有眼,不可不查。你且先回去,待本太子查明真相,自会有个决断。”

卫鞅无奈,只得告退,离开王宫后,他心中暗忖,必须得加快动作,找出背后捣鬼之人,否则这局势对自己将会越来越不利。

第四章:街头风波

栎阳街头,原本是一片热闹繁华之景,百姓们来来往往,做着各自的营生。可这几日,却被一股异样的氛围所笼罩。

原来,那些旧贵族们买通了一些地痞无赖,故意在闹市中宣扬新法的种种不是,他们编造着各种谣言,什么新法让赋税加重啦,让百姓们失去了自由啦等等,说得绘声绘色,引得不明真相的百姓们开始议论纷纷。有的百姓面露犹豫之色,似乎被他们的话所蛊惑,有的则跟着起哄,一时间,街头变得嘈杂混乱起来。

卫鞅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立刻命人前去将为首的无赖抓了起来。不多时,那些地痞无赖便被五花大绑地带到了闹市之中,卫鞅亲自前来,当众宣读他们的罪行以及背后主谋,大声说道:“诸位百姓,这些人皆是受了别有用心之人的指使,在此妖言惑众,妄图扰乱我大秦的安稳。新法施行以来,大家的日子过得如何,大家心里都清楚,莫要被这些小人蒙蔽了双眼啊!”

百姓们听了卫鞅的话,渐渐回过神来,想起新法给自己生活带来的改变,纷纷点头称是,那些原本被蛊惑的人也都面露羞愧之色。这一场街头风波,总算是被卫鞅给平息了下去,可他心里明白,旧贵族们的反扑只会越来越猛烈,自己必须得时刻警惕着。

第五章:孝公驾崩

然而,尽管众人都在为秦国的未来争执着、谋划着,可终究还是没能挽留住孝公的生命。在一个寂静的夜晚,孝公还是没能熬过病痛,溘然长逝。

消息传出,整个栎阳城都笼罩在一片哀伤之中,百姓们自发地穿上素衣,为孝公默哀。而朝堂之上,更是一片悲痛与肃穆,大臣们皆是泣不成声,不管是支持新法的,还是反对新法的,此刻都沉浸在失去君主的悲痛之中。

可甘龙等人却觉得机会来了,他们收起了悲伤的面容,暗地里加快了他们废除新法的步伐,四处活动,串联各方势力。甘龙暗中与那些旧贵族们频繁会面,商讨着如何在新君面前进言,好让新法尽快废除,恢复他们往日的权势。朝堂局势愈发紧张起来,仿佛一点火星就能引爆一场大战,大臣们之间的明争暗斗也越发激烈,每个人都在为自己所支持的一方谋划着下一步的行动。

第六章:太子登基

在一片悲痛与动荡之中,太子驷按照祖制,顺利登基,成为了秦国新的君主。登基大典之上,新君驷头戴冕旒,身着龙袍,面容庄严肃穆,可他的心中却满是忧虑,深知自己接手的是一个内忧外患的秦国,面前的路并不好走。

旧贵族们迫不及待地上奏,请求新君即刻废除新法。甘龙更是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那商君之法实乃祸国之法,如今陛下初登大宝,当以安稳朝堂、安抚旧族为重,废除新法,方可让秦国回到正轨啊,还望陛下圣裁。”

卫鞅则率领着一众支持新法的官员,齐齐跪下,恳请新君以秦国长远计,继续推行变法。卫鞅高声道:“陛下,新法乃我大秦崛起之根基,虽施行过程中或有小弊,可其利远大于弊啊,只要继续坚持,我大秦定能称霸诸侯,成为天下第一强国,还望陛下莫要被旧贵族的片面之词蒙蔽。”

新君面沉如水,并未当场表态,只是让众人先退下,他需要时间再做思量。回到后宫,新君驷独自在书房中,看着堆满案几的奏疏,眉头紧锁,心中权衡着新法与旧贵族之间的利弊,深知这一决定关乎着秦国的未来走向,绝不能草率行事。

第七章:新君的权衡

新君驷在书房中,反复思量着朝堂上两派的话语。他深知新法对秦国的重要性,这些年秦国在新法的推动下,国力确实有了显着的提升,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军队的战斗力也日益强大。可旧贵族的势力也不容小觑,他们在秦国根基深厚,若处理不好与他们的关系,恐怕朝堂将会大乱,到时候内忧外患齐至,秦国可就危险了。

他决定先派人去民间仔细探查,看看百姓对新法的真实看法,毕竟百姓才是国家的根基,他们的意见至关重要。于是,他选派了一批忠诚可靠又善于察访的官员,分赴秦国各地,叮嘱他们务必如实回禀所见所闻。

这些官员领命之后,便纷纷出发,深入到秦国的各个角落,与百姓们交谈,了解他们在新法之下的生活状况、所思所想。一时间,秦国各地都能看到这些官员忙碌的身影,而新君则在王宫之中,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回禀,期望能从百姓的反馈中找到解决朝堂纷争的办法。

第八章:民间实情

派出去的官员陆续回禀,所到之处的情况也一一呈现在了新君驷的面前。虽说仍有部分百姓抱怨新法严苛,比如那律法森严,稍有犯错便会受到惩处,让一些人觉得有些不近人情。但更多的是感激新法让他们有田可种、有粮可收,生活比以往安稳太多,而且因为军功授爵,家中子弟若参军杀敌,还有机会改变家族命运,让整个家族都跟着荣耀起来。

新君心中渐渐有了决断,他明白新法确实是有利于秦国的发展,可如何平衡新旧势力,依旧是个棘手难题。他知道若是强行推行新法,不顾旧贵族的反对,朝堂之上必然会掀起更大的波澜;可若是轻易废除新法,那秦国好不容易得来的发展势头将会戛然而止,之前的努力也都将付诸东流。

就在新君驷为此事烦恼不已的时候,公子虔见新君迟迟未表态,按捺不住,决定亲自进宫面见新君,想要再给新君施加点压力,好让他尽快废除新法。

第九章:公子虔施压

公子虔进宫之后,来到了新君的书房,他先是行了个大礼,而后以长辈的身份,苦口婆心地劝说新君道:“陛下啊,您如今初登大位,当顾及公族颜面呐,那卫鞅本是外姓之人,靠着变法在朝堂上权势滔天,如今已让秦国诸多旧族怨声载道,长此以往,秦国的根基可就被他动摇了呀。废除新法,才能让秦国回到正轨,还望陛下莫要犹豫,当机立断啊。”言辞之间,对卫鞅满是不满与愤恨,仿佛卫鞅就是那祸国殃民之人。

新君驷微微皱眉,看着公子虔说道:“叔父,侄儿明白您的担忧,可那新法也确实给秦国带来了诸多好处,此事朕还需再做思量,不可草率决定。”

公子虔一听,心中着急,又接着说道:“陛下,您可莫要被那卫鞅的表象所迷惑啊,他变法以来,得罪了太多公族,如今朝堂之上人心惶惶,若不废除新法,平息众怒,恐怕这秦国的安稳就难以维持了呀。”

新君驷心中暗自叹气,他知道公子虔是为了旧贵族的利益着想,可自己作为一国之君,必须要从秦国的整体利益出发,当下也只是敷衍了几句,便让公子虔先退下了,而他则继续陷入了沉思之中,思索着应对之策。

第十章:卫鞅的进言

卫鞅也察觉到了局势的紧张,他深知自己必须得再向新君阐明新法的重要性,于是进宫求见新君。见到新君后,他呈上了这些年变法的详细账目,还有秦国国力增长的数据图表,一一向新君展示着。

卫鞅诚恳地说道:“陛下,您看这几年秦国的粮食产量,在新法的推动下逐年递增,百姓们再也不用为温饱发愁;再看这军队的兵力和战斗力,比起变法之前,可谓是天壤之别,靠着这些,我大秦才能在诸侯之中站稳脚跟啊。只要继续坚持新法,秦国定能称霸诸侯,成为天下第一强国,还望陛下莫要被旧贵族的片面之词蒙蔽,错失这大好的发展时机呀。”

新君看着那些详实的数据,心中也是感慨万千,他知道卫鞅所言句句属实,可朝堂上的纷争却让他难以轻易做出决定,当下只是对卫鞅说道:“卫鞅,你且先回去,朕心中自有考量。”

卫鞅无奈,只得告退,他心中明白,新君此刻正处在两难的境地,自己能做的也只有等待新君最后的决断了。

第十一章:朝堂对峙

朝堂之上,气氛依旧紧张得如同绷紧的弓弦,仿佛随时都会断裂开来。公子虔与卫鞅再次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公子虔率先指责道:“卫鞅,你变法以来,得罪了太多公族,让秦国根基不稳,如今朝堂上下人心惶惶,皆是你之过也。你莫要再执迷不悟,劝陛下早日废除那害人的新法才是正途。”

卫鞅则反驳道:“公子虔大人,若没有打破旧制,秦国只能永远做那任人欺凌的弱国,何来如今的强盛?新法虽触动了部分旧族的利益,可那是为了秦国的长远发展,为了让我大秦能在这乱世之中立足,还望大人莫要因一己私利,而置秦国的未来于不顾啊。”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争得面红耳赤,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们也都各怀心思,有的支持公子虔,有的偏向卫鞅,却都不敢轻易出声,只是静静地看着这场对峙。

新君坐在高位之上,看着两人争执,心中已有了计较,可他依旧未表明态度,他知道此刻还不是表态的时候,还需要再等等,让这场朝堂风暴继续积蓄着能量,等时机成熟了,再做出那关乎秦国命运的决定。

第十二章:新君决断

经过多日的思量与权衡,新君驷终于下了决断。这一日,朝堂之上,大臣们皆早早地来到殿内,等待着新君的旨意,每个人心中都忐忑不安,不知道接下来秦国将会走向何方。

新君驷身着龙袍,威严地站在朝堂之上,目光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众臣,而后高声宣布道:“朕经过深思熟虑,以为新法于秦国功大于过,当继续推行,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可适当调整一些过于严苛之处,以平衡各方。”

此言一出,旧贵族们脸色铁青,他们没想到新君最终还是选择了支持新法,自己等人的一番谋划算是落空了。而卫鞅则长舒了一口气,心中感激新君的明断,他知道这一决定来之不易,也意味着秦国将会继续在变法的道路上前行,朝着称霸诸侯的目标迈进。

新君接着说道:“众卿当齐心协力,为我大秦的发展共同努力,莫要再因新法之事起纷争,若有违背者,朕绝不轻饶。”大臣们纷纷跪下,高呼“陛下圣明”,朝堂之上的这场风波,总算是暂时平息了下来。

第十三章:旧贵族的反扑

旧贵族们不甘心就此失败,他们暗中谋划着新的阴谋,想要对卫鞅进行最后的反扑。他们买通了杀手,打听到了卫鞅每日必经的道路,便埋伏在道路两旁,只等卫鞅出现,便要取他性命,他们想着只要卫鞅一死,新法失去了主心骨,到时候再寻机会彻底废除新法,恢复他们往日的荣光与特权。

这一日,卫鞅如往常一样出门,准备去处理政务。当他的马车行至一处偏僻路段时,杀手们见时机已到,纷纷从藏身之处跃出,手持利刃,朝着卫鞅的马车冲了过来。

卫鞅身边的护卫们见状,立刻拔刀迎敌,与杀手们展开了一场激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