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248集:根据地的未雨绸缪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248集:根据地的未雨绸缪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7:54 来源:小说旗

烽火红岩:应对日伪新动向

太行山脉的秋意已深,枯黄的落叶被山风卷着,在八路军晋察冀根据地司令部简陋的土坯房外打着旋。屋内,煤油灯的光晕在军用地图上明明灭灭,映着司令员陈刚紧锁的眉头。他指尖划过地图上用红铅笔圈出的北平、天津等沦陷区城市,纸页上“户籍统制升级”的密电译文被手指捻得发皱。

“日伪要搞‘智能户籍卡’?”参谋长高磊压低声音,指节敲了敲电文里那个陌生的词汇,“据地下党传回的消息,他们从东京运来了一批‘人口管理终端机’,说是能通过卡片上的特殊纹路记录信息,还要在重要路口设电子检查岗。”

土炕上传来轻微的咳嗽声,负责技术工作的李教授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布满血丝的眼睛里却闪着锐利的光:“这应该是仿造了德国的技术,用金属箔压制纹路,终端机通过光电效应读取。关键在于他们的加密方式和终端机的工作频段。”他从帆布包里掏出一叠泛黄的外文期刊,指着其中一张模糊的设备照片,“去年我在上海租界见过类似的雏形,日本人现在把它用在殖民统治上了。”

陈刚猛地站起身,土炕的稻草发出吱呀声:“绝不能让他们得逞。户籍统制一旦升级,我们的地下交通线、物资转运都会被掐死。李教授,技术破解是第一关,你带科研所的人立刻攻关,需要什么器材、人手,司令部全力支持。”

“保证完成任务!”李教授的声音带着沙哑的坚定,他翻开笔记本,迅速列出所需的零件清单,“需要真空管、漆包线、示波器……还有,得找几个懂无线电维修的老兵,他们手巧,能琢磨透那机器的构造。”

窗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通信员小战士推门而入,头上还沾着山路上的草屑:“司令员,训练场上的部队已集合完毕,等候指示!”

“走!”陈刚抓起挂在墙上的驳壳枪,大步流星向外走去。深秋的冷风灌入领口,他却浑然不觉,脑子里飞速盘算着应对方案。军事训练必须针对日伪可能加强的据点防御和电子岗哨,得把“破袭战”和“信息战”结合起来。

训练场设在一片开阔的山坳里,战士们正在进行夜间障碍跑。月光下,他们背着三十斤的负重,在模拟的铁丝网和壕沟间穿梭,刺刀在夜色中闪着寒光。一营营长王铁蛋跑在最前面,他刚从沦陷区执行任务回来,脸上还带着未消的硝烟味。

“全体都有,停!”陈刚的声音在山谷里回荡。战士们立刻呈战斗队形卧倒,动作整齐划一。“同志们,”陈刚走到队伍前方,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日伪军要搞新花样了,他们想用洋机器锁死我们的脖子。从今天起,训练加量!”

他蹲下身,捡起一块石头在地上画出示意图:“看到这电子检查岗了吗?它能识别人的‘身份卡’,我们不仅要练怎么拔掉它,还要练怎么伪造、怎么干扰。王铁蛋,你说说,在天津码头看到的那检查岗什么样?”

王铁蛋蹭地站起来,抹了把脸上的汗:“司令员,那玩意儿像个铁柜子,人走过去,旁边有个玻璃罩子的‘眼’,把卡往上面一放,柜子里就‘滴滴’响。有次我看一个卖烟卷的老头没带卡,那机器响得跟杀猪似的,日伪军立刻就围上去了。”

“所以,”陈刚用石头敲了敲地面,“我们要练三样:第一,快速拆卸岗哨设备,记住,不是砸了,是要完整拆下来,让李教授他们研究;第二,模拟电磁干扰,用我们的发报机改频率,看能不能让那机器‘失灵’;第三,也是最重要的,练夜间渗透,在日伪军启用新系统前,把关键节点摸清楚!”

战士们的眼睛都亮了起来,握着枪的手更紧了。他们知道,这不是普通的训练,是要和敌人的“新凶器”赛跑。三连连长赵虎高举手:“司令员,我们连申请承担干扰设备的测试任务!我爹以前是修收音机的,我懂点电路!”

“好!”陈刚点点头,目光转向后勤处的方向,“高磊同志,后勤要跟上,给训练部队加半斤小米,晚上熬点姜汤,别让同志们冻着。还有,给沦陷区的地下党准备一批‘特殊物资’,明天天亮前必须送走。”

夜色更深了,科研所的窑洞却灯火通明。李教授和几个年轻的技术员围在一张破旧的工作台上,面前散落着各种零件。一个技术员举着放大镜,小心翼翼地拆解着从沦陷区秘密运回来的“智能户籍卡”碎片——那是地下党冒着生命危险从废品堆里找到的。

“李教授,你看这纹路,好像是用不同厚度的金属箔压出来的,”一个戴眼镜的年轻技术员指着碎片,“可能通过电阻变化来存储信息。”

李教授拿起碎片,凑到煤油灯下仔细观察,眉头慢慢舒展:“有门!如果是电阻编码,我们就能用可变电阻器模拟。小王,把那台缴获的日军电台拿来,我们试试改它的发射频率,看能不能覆盖终端机的接收频段。”

哒哒的电报声从隔壁窑洞传来,那是发往沦陷区的密电。陈刚站在电台旁,看着报务员手指在电键上跳跃,心里默默念着电文内容:“新设备已启动,重点保护‘蜂鸟’小组,物资随三号交通线运送,注意干扰频段测试……”

“蜂鸟”是沦陷区地下党组织的代号,负责人是代号“夜莺”的陈雪。此刻,她正坐在北平西交民巷一家咖啡馆的角落,面前放着一杯几乎没动过的咖啡。窗外,日伪军正挨家挨户发放新的户籍卡,铁皮喇叭的噪音穿透玻璃,让她握咖啡杯的手微微收紧。

“夜莺同志,”坐在对面的交通员老周压低声音,用勺子轻轻搅动着咖啡,“根据地的物资到了,在城外破庙的香案底下。还有,他们说技术方面有突破,让我们注意收集终端机的工作频率和加密方式。”

陈雪点点头,从手包里拿出一面小镜子,假装整理妆容,眼角的余光却扫视着街道。几个穿着学生装的年轻人正被日伪军拦下检查户籍卡,其中一个女生因为紧张,卡片掉在地上,立刻被日伪军狠狠扇了耳光。

“得加快行动了,”陈雪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的怒火,“明天晚上,西直门检查站有个换岗间隙,我们计划让‘飞鱼’小组去‘借’一台终端机出来。”她所说的“飞鱼”小组,是几个年轻的地下党员,擅长潜入和盗窃。

老周放下勺子,神情严肃:“注意安全,日伪军现在盯得紧。根据地还说,他们正在训练一支‘电磁突击队’,专门对付这些电子岗哨,让我们配合他们摸清设备部署图。”

夜深了,陈雪回到位于胡同深处的联络点,一盏昏暗的煤油灯映着墙上挂着的北平地图。她摊开一张新画的布防图,用红笔在西直门、朝阳门等重要关口画上圆圈,旁边标注着“终端机已部署”。

“组长,”一个年轻的地下党员轻手轻脚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油纸包,“这是从废品站找到的终端机零件,还有这个,”他递过一张纸条,“是在日伪户籍处当差的老王偷偷抄来的,说新机器的工作频段好像和他们内部电台的某个频段重合。”

陈雪眼睛一亮,迅速展开纸条,上面是一串数字。她立刻走到电台旁,戴上耳机,开始调试频率。沙沙的电流声中,果然夹杂着几不可闻的“滴滴”声,和王铁蛋描述的检查岗声音很像。

“太好了!”陈雪摘下耳机,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马上把这个频段发给根据地,李教授他们肯定能用得上。”

与此同时,根据地的科研所里,李教授正对着一台改装过的发报机眉头紧锁。旁边的示波器上,波形杂乱无章,始终无法稳定模拟终端机的接收频率。

“李教授,北平发来急电!”一个技术员拿着译电文跑进来,“他们说日伪终端机的工作频段和内部电台的xx频段重合!”

李教授猛地一拍大腿:“原来如此!日本人图省事,用了现成的军用频段!”他立刻调整发报机的旋钮,示波器上的波形渐渐变得规律起来,发出“滴滴”的声响,和北平传回的录音一模一样。

“成功了!”技术员们低声欢呼起来。李教授拿起电话,声音激动得有些颤抖:“陈司令员吗?干扰设备调试成功!只要在终端机附近启动发报机,用这个频段发射信号,就能让它误判甚至死机!”

电话那头,陈刚的声音充满了力量:“好!李教授,立刻生产十台干扰器,随‘电磁突击队’行动!王铁蛋,你们营准备一下,明天凌晨出发,目标——破坏丰台火车站的电子检查岗,把设备完整带回来!”

夜色如墨,一支精干的队伍在山间小路上飞速穿行。王铁蛋走在最前面,背上除了枪和手榴弹,还多了一个用棉被裹着的匣子——那是新研制的电磁干扰器。战士们都穿着缴获的日伪军大衣,脸上涂着锅灰,脚步轻得像猫。

丰台火车站的灯光在远处若隐若现,岗楼上的探照灯来回扫射。王铁蛋打了个手势,队伍立刻分散隐蔽。他拿出望远镜,仔细观察着进站口的电子检查岗——一个铁皮柜子立在那里,旁边站着两个持枪的伪军。

“赵虎,带两个人去剪电话线,”王铁蛋低声命令,“其他人跟我来,记住,先开干扰器,再动手!”

赵虎带着两个战士如狸猫般窜向电线杆,剪刀落下,电话线“啪”地断开。几乎同时,王铁蛋按下了干扰器的开关,一阵微弱的电流声响起,检查岗的指示灯猛地闪烁了几下,发出“滋滋”的异响。

“怎么回事?”一个伪军疑惑地走近检查岗,伸手去拍铁皮柜子。就在这时,王铁蛋带着战士们如离弦之箭般冲出,刺刀闪着寒光抵住了伪军的脖子。

“不许动!”王铁蛋压低声音,眼神锐利如刀,“举起手来!”

两个伪军吓得魂飞魄散,乖乖举手投降。战士们迅速拆下检查岗的核心设备,用防水布包好,扛在肩上。整个过程不到三分钟,干净利落。

当他们消失在夜色中时,丰台火车站的警报才迟迟响起,探照灯徒劳地扫视着空旷的广场。而在根据地的科研所里,李教授正带着技术员们围着刚“请”回来的终端机,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拆开看看,”李教授戴上手套,拿起螺丝刀,“这次一定要把它的‘五脏六腑’摸清楚,让日伪军的新花样变成一堆废铁!”

窑洞外,晨曦微露,太行山脉在朝阳下染上一层金色。陈刚站在司令部的土坡上,望着远处正在进行实战演练的“电磁突击队”,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知道,这只是应对日伪新动向的第一步,更严峻的斗争还在后面,但只要军民一心,智慧与勇气并存,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山风吹过,带来了远处田野里隐约的歌声,那是根据地的百姓在收割粮食,歌声里充满了对胜利的坚信和对未来的希望。陈刚深吸一口气,转身走向司令部,他的步伐坚定而有力,因为他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必将在烽火中迎来新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