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五十五集:白登之围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五十五集:白登之围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7:54 来源:小说旗

《白登之围:汉匈风云录》

公元前200年,中原大地刚刚从秦末的战火中稍稍缓过神来,汉朝初立,一切都还在休养生息、百废待兴之时,北方的边境却骤然风云变色。

匈奴,那草原上如狼般凶悍的部族,在冒顿单于的率领下,集结起了浩浩荡荡的大军,犹如一片遮天蔽日的乌云,朝着南方席卷而来。他们的目标,正是汉朝边境的马邑城。马邑,这座地处要冲的城池,一旦被攻破,那汉朝北方的门户便等于大开,任由匈奴铁骑践踏了。

韩王信,本应是守护这片土地的一方诸侯,可当他看到匈奴那如潮水般涌来的大军,心中的胆怯与权衡利弊的心思开始作祟。望着那漫山遍野的匈奴营帐,听着那震耳欲聋的马蹄声,他的双腿开始发软,最终,在恐惧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下,做出了一个让整个汉朝都为之震动的决定——投降匈奴。

消息传回长安,犹如一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掀起了惊涛骇浪。汉高祖刘邦,这位从微末中崛起,一路披荆斩棘打下这大汉江山的帝王,听闻此讯,龙颜大怒。他怎能容忍这刚刚建立的大汉王朝遭受如此屈辱,怎能眼睁睁看着匈奴在自己的国土上肆意妄为。当下,他便决定御驾亲征,要让匈奴知道,这大汉的威严绝不容侵犯。

刘邦迅速集结起了三十二万大军,那大军从长安出发,一路旌旗蔽日,尘土飞扬,气势恢宏。士兵们个个士气高昂,他们对这位带领他们打下江山的皇帝充满了信任,坚信此番出征,定能将匈奴打得落花流水,让他们再不敢觊觎大汉的土地。

起初,战事的确如汉军所期望的那般顺利。汉军所到之处,匈奴军队节节败退,那些平日里在草原上纵横驰骋、耀武扬威的匈奴骑兵,在汉军的猛烈攻击下,似乎一下子没了往日的威风。刘邦站在营帐前,望着远方被汉军追赶得四处逃窜的匈奴身影,嘴角泛起了一抹自信的微笑。他心想,这匈奴也不过如此,看来这一战,用不了多久就能大获全胜,班师回朝了。

然而,刘邦却未曾料到,这一切不过是冒顿单于故意设下的圈套。冒顿单于深知刘邦急于求胜、轻敌的心理,他佯装败退,一步步将汉军引入了早已设好的陷阱之中。

当汉军一路追击,来到白登山一带时,周围的气氛突然变得诡异起来。原本空旷的草原上,不知何时出现了无数匈奴骑兵,他们从四面八方涌来,将白登山围了个水泄不通。那震天的喊杀声,那密密麻麻的箭矢,让汉军瞬间陷入了绝境。

刘邦站在山顶,望着山下那如蚁群般的匈奴大军,脸色变得惨白。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是中了匈奴的奸计,可如今后悔也为时已晚。整整七天七夜,汉军被困在这白登山上,粮食渐渐短缺,士兵们疲惫不堪,士气也在这无尽的围困中一点点低落下去。

夜晚,寒风呼啸着刮过山顶,吹得营帐呼呼作响。刘邦坐在营帐中,眉头紧锁,心急如焚。他深知,若再不想出办法突围,这三十二万大军恐怕都要葬身于此了。这时,谋士陈平站了出来,他向刘邦献上了一计——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

陈平深知,冒顿单于对他的阏氏极为宠爱,很多时候都会听取阏氏的意见。于是,陈平挑选了数名能说会道且带着诸多珍贵财宝的使者,趁着夜色,悄悄摸到了匈奴营帐附近,求见阏氏。

使者见到阏氏后,先是献上了那些价值连城的珠宝首饰,把阏氏看得眼花缭乱。而后,使者们又言辞恳切地说道:“夫人啊,我家皇帝陛下此次前来,本也是想与单于修好,只是途中产生了些误会,才起了冲突。若是单于继续围困我军,即便最后取胜,可汉朝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定会与匈奴不死不休,到那时,这战争可就永无尽头了,受苦的还是双方的百姓啊。而且,听闻汉朝有诸多美女,若汉朝为了求和,进献大量美女给单于,那夫人您的地位……”

阏氏一听,心中顿时起了担忧。她可不想自己的宠爱被那些汉朝美女分去,也不愿看到匈奴陷入一场长久的、两败俱伤的战争之中。于是,她当晚便去劝说冒顿单于。

冒顿单于本就对这久攻不下的白登山有些犹豫,听了阏氏的一番话后,权衡利弊,最终决定网开一面,放刘邦等人一条生路。

当汉军看到匈奴大军渐渐撤去,那如释重负的感觉弥漫在每个人心头。刘邦率领着残军,狼狈地回到了长安。这一战,让他彻底清醒了过来,他明白,如今的汉朝,历经战乱,国力还未完全恢复,暂时根本无力与匈奴进行大规模的正面抗衡。

回到长安后,刘邦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朝堂之上,大臣们也纷纷商讨着应对匈奴的策略。最终,刘邦决定采取和亲政策,以缓和与匈奴之间那剑拔弩张的关系。

消息传出,整个长安城中都议论纷纷。不少人觉得这是一种屈辱,堂堂大汉,竟然要用女子去换取和平。可刘邦却深知,这是当下最为无奈却也是最明智的选择。

在众多的宗室女子中,挑出了一位容貌姣好、知书达理的女子,册封为公主,准备送往匈奴。那公主得知自己的命运后,躲在闺房中哭泣了许久,可她也明白,自己肩负着整个汉朝的和平希望,最终还是擦干眼泪,带着汉朝的诚意与诸多陪嫁的财物,踏上了前往匈奴的路途。

送亲的队伍一路向北,离长安越来越远,那公主回首望着渐渐模糊的家乡,心中满是不舍与惆怅。而刘邦站在城楼上,望着那远去的队伍,暗暗发誓,终有一日,汉朝定要强大起来,不再受这等屈辱,要让匈奴对大汉俯首称臣。

匈奴营帐中,冒顿单于看着那前来和亲的公主,心中对汉朝的态度也稍有缓和。毕竟,汉朝此举,在他看来,是一种示弱,也是一种求和的诚意。此后,虽然边境上偶尔还是会有一些小摩擦,但总算维持了一段时间的相对和平。

在长安,刘邦开始大力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减轻赋税,让百姓们能安居乐业,努力恢复因战乱而残破的经济。同时,他也命人加紧训练军队,培养优秀的将领,储备粮草,为将来有朝一日能与匈奴一较高下做着准备。

而在匈奴一方,冒顿单于虽然接受了和亲,但他也并未放松警惕,依旧在草原上秣马厉兵,时不时派出小股骑兵到汉朝边境窥探情况,试探着汉朝的底线。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汉朝在刘邦的治理下,渐渐有了起色。边境的百姓们也趁着这难得的和平时光,重新修缮房屋,耕种土地,贸易往来也逐渐增多。可那潜藏在和平表象下的危机,却始终如影随形。

匈奴的一些贵族,看着汉朝送来的财物和公主,心中渐渐起了贪念,觉得汉朝不过如此,开始撺掇冒顿单于再次南下,掠夺更多的财富和人口。而汉朝这边,一些年轻气盛的将领,也对这和亲换来的和平颇为不满,多次向刘邦请战,想要洗刷白登之围的耻辱。

刘邦却始终保持着冷静,他深知现在还不是时候,汉朝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积攒实力。他一边安抚着那些将领,一边派人密切关注匈奴的动向。

又过了几年,汉朝的国力有了显着的提升。农田里,庄稼长势喜人,粮仓渐渐充实;城市中,商业繁荣,百姓的脸上也多了几分富足的神色。军队里,新兵们经过严格训练,已然有了几分精锐之师的模样,那些曾经参与过白登之围的老兵,更是憋着一股劲儿,渴望着能再次与匈奴较量一番。

而匈奴那边,也察觉到了汉朝的变化,冒顿单于心中隐隐有了不安。他明白,若再任由汉朝这样发展下去,匈奴想要再轻易从汉朝获取好处可就难了。于是,他开始召集各部族首领,商讨着是否要再次对汉朝发动大规模的战争。

汉朝边境的气氛又变得紧张起来,原本热闹的边境集市上,百姓们的身影渐渐稀少,大家都害怕匈奴会突然来袭。边防的士兵们日夜警惕地巡逻着,时刻准备着应对可能到来的战事。

就在这局势一触即发之时,一位汉朝的使者来到了匈奴营帐。这位使者是刘邦特意选派的,他能言善辩,且对匈奴的情况颇为了解。使者见到冒顿单于后,先是送上了汉朝的礼物,而后不卑不亢地说道:“单于,我大汉与匈奴和亲已有数年,这数年里,边境百姓安居乐业,双方贸易往来也让彼此都受益不少。若是单于此刻贸然打破这和平,那之前的一切努力可都白费了,而且,我大汉如今已非昔日可比,真要交战,胜负恐难预料啊。”

冒顿单于听了使者的话,心中权衡再三,最终还是决定暂且按捺住心中的冲动,继续维持这表面的和平。毕竟,他也不确定现在的匈奴是否真的能一举击败汉朝,若是陷入一场持久战,对匈奴来说也并非好事。

又过了一段时间,刘邦的身体渐渐不如从前,可他依旧心系着汉朝与匈奴的局势。他将自己的儿子们叫到跟前,语重心长地叮嘱他们,一定要继续发展国力,不可忘记白登之围的耻辱,将来定要让汉朝在与匈奴的对峙中占据上风。

而汉朝与匈奴之间的这场博弈,依旧在那广袤的边境线上悄然进行着。和亲政策虽然维持了一时的和平,却也像是一颗埋在地下的种子,随着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终有一日,会破土而出,绽放出不一样的结果,或是和平的长久延续,或是战火的再次燃起,一切都还在那未知的未来中等待着被揭晓……

此后的岁月里,汉朝不断发展,匈奴也在草原上延续着自己的统治,双方的故事,还在那历史的长河中继续书写着,那一页页的过往,都成为了后人铭记与借鉴的珍贵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