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都市 > 历代风云五千年 > 第十七集:楚之顽强

历代风云五千年 第十七集:楚之顽强

作者:竹晴园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7:54 来源:小说旗

《秦楚风云之灭楚之战》

第一章:秦楚局势

战国末年,天下纷争不断,各国皆为了自身的存亡与霸业而殚精竭虑。在这片广袤的华夏大地上,楚国地域辽阔,其疆域横跨数千里,从江汉平原到江东之地,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可谓是底蕴深厚。楚国的兵力亦是十分雄厚,带甲之士数十万,且楚人向来民风剽悍,作战勇猛,在各诸侯国中向来是威名赫赫,是秦国在统一道路上的一大劲敌。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日益强盛,历经数代君主的励精图治,已经在诸多战事中接连取胜,逐渐有了吞并六国、一统天下的态势。秦王嬴政,更是有着雄图霸业之心,他的目光早已盯上了南方的楚国,那片广袤又富饶的土地,若能将其纳入秦国版图,那距离统一天下便又近了一大步。

在咸阳宫的朝堂之上,嬴政高坐王座,底下群臣分列两旁,气氛略显凝重。今日,商讨的正是对楚用兵之事。

年轻气盛的李信站了出来,他身姿挺拔,一脸自信地说道:“大王,臣以为楚国虽大,但不过是外强中干,如今我大秦锐士勇猛无双,若要伐楚,只需二十万大军足矣,臣愿领军前往,必能凯旋而归,为大王拿下楚国。”

嬴政听了李信的话,微微皱眉思索着。李信此前在诸多战事中确实表现不凡,屡立战功,是秦国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可二十万大军,是否真的能拿下楚国,他心中还是有些疑虑。

这时,老将王翦却站了出来,他白发苍苍,却依旧精神矍铄,目光沉稳地说道:“大王,楚国地广人多,兵力雄厚,不可小觑啊。二十万大军恐怕难以成事,要伐楚,非得六十万大军不可,否则一旦陷入苦战,后果不堪设想。”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六十万大军,那几乎是秦国的倾国之兵了,把这么多兵力都投入到伐楚之战中,风险着实不小。

嬴政最终还是被李信的自信和那股冲劲所打动,他觉得李信说得有几分道理,楚国或许并没有那么难对付,便下令道:“李信听令,朕封你为伐楚主将,蒙恬为副将,率二十万大军,即刻出征伐楚,务必旗开得胜。”

“臣领命!”李信大声应道,眼中满是兴奋与斗志,他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楚国战场上建功立业,凯旋回朝的荣耀景象。

而王翦看着这一幕,只是微微摇头,他深知楚国的厉害,心中暗自担忧起这一战的结果来。

第二章:李信兵败

李信率领着二十万秦军精锐,浩浩荡荡地朝着楚国进发。一路上,秦军士气高昂,他们对自己的战斗力充满了信心,毕竟此前在诸多战役中都是所向披靡。

进入楚国境内后,起初确实如李信所料,楚军节节败退,秦军接连攻克了数座城池,这让李信越发得意,觉得楚国果然是不堪一击。

然而,他却不知道,这一切不过是楚军的诱敌之计。楚国大将项燕深知秦军来势汹汹,正面硬拼恐怕损失惨重,于是便佯装败退,故意把秦军引到了预设好的战场。

当李信的大军深入到楚国腹地之时,四周突然涌出了数倍于秦军的楚军。楚军呐喊着,从四面八方朝着秦军杀来,他们怀着保卫家国的满腔热血,攻势极为凶猛。

秦军一下子陷入了慌乱之中,原本整齐的阵型被冲得七零八落。李信竭力想要稳住局面,指挥士兵们反击,可楚军的攻势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根本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蒙恬也在奋力拼杀,试图带着一部分秦军杀出一条血路来,然而楚军越聚越多,秦军的伤亡越来越大。

这场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战场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最终,李信率领着残兵败将狼狈地逃出了楚军的包围圈,二十万大军死伤大半,可谓是损失惨重。

消息传回咸阳,嬴政听闻后,勃然大怒,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李信会败得如此之惨。同时,他也后悔当初没有听从王翦的建议,可事已至此,后悔也无济于事,如今当务之急是如何重新应对楚国,挽回败局。

第三章:王翦出征

嬴政冷静下来后,深知此次伐楚只能依靠老将王翦了。他放下了秦王的架子,亲自乘车前往王翦的府邸。

王翦见到嬴政亲自前来,赶忙出来迎接,心中也猜到了几分来意。

嬴政一脸诚恳地对王翦说:“王老将军,此前朕未听您的良言,致使李信兵败,如今楚国之势越发难测,还望老将军不计前嫌,出山领兵,率六十万大军伐楚,为朕拿下楚国,以雪前耻。”

王翦看着嬴政,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也明白秦国的未来或许就在此一举了。当下便跪地拜道:“老臣愿为大王效犬马之劳,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大王所托。”

嬴政大喜,当即下令全国征兵,筹备粮草,很快,六十万大军便集结完毕,王翦为主将,其子王贲为副将,大军整装待发。

出征之日,咸阳城外,六十万秦军列阵整齐,气势磅礴,那场面可谓是震撼至极。嬴政亲自前来为王翦送行,他看着王翦,眼中满是期待与信任,说道:“老将军此去,朕在咸阳静候佳音,一切军政事务,皆由老将军决断,无需再上奏请命。”

王翦谢过恩后,便率领大军朝着楚国进发。一路上,王翦深知此次伐楚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他行军极为谨慎,每到一处便先派人打探周围的地形和楚军的动向,步步为营,稳扎稳打。

而楚国这边,得知王翦率领六十万大军前来,项燕也不敢大意。他深知王翦是秦国的名将,作战经验丰富,这必将是一场恶战。于是,他也集结了楚国的全部主力,准备和秦军决一死战。

第四章:对峙僵局

王翦的大军进入楚国境内后,并没有急于进攻,而是选择了一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扎营驻军。他命士兵们修筑坚固的营垒,深挖壕沟,一副要长期对峙的架势。

项燕见状,心中疑惑不已,他本以为王翦会立刻发动进攻,却没想到对方按兵不动。但他也不敢贸然出击,毕竟秦军有六十万之众,一旦主动进攻,若是陷入秦军的陷阱,那后果不堪设想。

就这样,秦楚两军在边境线上对峙了起来,日子一天天过去,双方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

王翦在营中,每日督促士兵们操练,同时也关注着士兵们的生活情况,确保粮草供应充足。他深知,这场对峙比的就是耐心,谁先沉不住气,谁就可能露出破绽。

而楚军这边,长时间的对峙让士兵们的士气渐渐有些低落了。毕竟一直处于紧张的备战状态,却又不见秦军来攻,大家的精神都高度紧绷着,时间一长,难免疲惫。

项燕也察觉到了士兵们的情绪变化,他试图通过各种方式来鼓舞士气,可效果却并不理想。

在秦国国内,嬴政起初还能耐着性子等待消息,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几个月过去了,秦军依旧没有什么动静,他也开始有些着急了,多次派人去询问王翦情况。

王翦却只是回复说,时机未到,让大王耐心等待,他依旧按部就班地维持着对峙的局面,等待着楚军露出破绽的那一刻。

第五章:寻找破绽

又过了数月,王翦一直在暗中观察着楚军的一举一动。他通过派出的细作,得知楚军内部已经出现了一些不稳定的情况,士兵们的思乡情绪蔓延,而且粮草供应也开始出现了些许紧张。

王翦觉得,机会或许快要来了。他开始暗中调兵遣将,准备给楚军来一个出其不意。

他先是派出了小股的秦军,佯装成粮草运输队,故意在楚军的眼皮子底下晃悠,做出一副防备松懈的样子。

项燕得到消息后,觉得这是一个打击秦军的好机会,便准备派兵去劫粮。可他哪里知道,这正是王翦设下的圈套。

当楚军的劫粮部队出发后,王翦立刻指挥大军从两翼包抄过去,同时,原本佯装的“粮草运输队”也突然变成了精锐的攻击部队,朝着楚军杀了过去。

楚军一下子陷入了秦军的包围圈,顿时阵脚大乱。项燕见状,知道中计了,可此时想要挽回局面已经极为困难,他只能硬着头皮指挥士兵们抵抗。

然而,秦军士气高昂,而且人数又占据优势,经过一番激烈的厮杀,楚军渐渐抵挡不住,开始溃败。

第六章:大破楚军

王翦抓住楚军溃败的时机,下令全军出击,六十万秦军如汹涌的钢铁洪流一般,朝着楚军席卷而去。

楚军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死伤无数,防线彻底崩溃。项燕带着残兵败将且战且退,试图组织起有效的抵抗,可秦军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战场上喊杀声震天,秦军的喊杀声、楚军的惨叫声交织在一起,鲜血染红了大地。

王翦身先士卒,指挥着秦军不断地压缩楚军的空间,将楚军分割包围,各个击破。

楚军在这绝境之中,虽然依旧顽强抵抗,许多士兵抱着必死的决心与秦军战斗,可终究还是无法改变败局。

经过一整天的激战,楚军主力几乎被全歼,项燕也在战斗中战死。楚国失去了最后的屏障,国内顿时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王翦乘胜追击,率领秦军接连攻克了楚国的诸多重要城池,楚国的都城郢都也被秦军攻破。

第七章:楚国灭亡

随着郢都的沦陷,楚国宣告灭亡。秦王嬴政得知这个消息后,大喜过望,他在咸阳宫设宴,犒赏三军,表彰王翦父子的功绩。

王翦率领大军班师回朝,一路上,秦军受到了秦国百姓的热烈欢迎,他们的胜利,让秦国离统一天下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

而楚国的土地,正式被纳入了秦国的版图,秦国开始在这片土地上推行秦国的律法、制度,让其逐渐与秦国融合。

曾经那个地域辽阔、兵力众多的楚国,就这样在历史的长河中落下了帷幕,成为了秦国统一路上的一个过往,而秦王嬴政的霸业,还在继续向前推进,他的目光,已经投向了剩下的几个诸侯国,天下一统的大势,已然不可阻挡。

在这风云变幻的战国末年,秦楚之间的这场大战,注定成为了一段被后人铭记的历史,它见证了秦国的崛起,也见证了楚国的衰落,更预示着一个大一统时代的即将来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