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其他 > 四合院:让我妥协?你们想多了! > 第124章 突如其来的想法

pS:本章有句话大家千万不要对号入座,只是为了小说的剧情而已,我不想大大们都看到这里了,因为一句话给差评,那我就要(?i_i?)了

郑文山早在收拾了陈阳之后的那段时间里,查清楚了杨卫民和王德发等人的家地址。

不仅如此,他还在那段时间里将几家仇人的家庭状况摸得一清二楚。

要说有什么不清楚的,那就是没有直接实际出现在他们的家中用意念扫描过,都是在空间内查看的。

此时出现在这个偏僻的巷子里,跟三里河的大院一样,这里也依然下着雪,地面上的雪已经积了差不多四五厘米的样子。

郑文山凭借过人的身体素质,轻巧地在巷子里的院门口没雪的地方腾挪跳跃。

偶尔在墙根的砖石上借力一蹬,愣是没在雪地上留下半个脚印,就这么悄无声息地溜到了巷口的马路上。

郑文山从口袋里掏出一辆自行车,然后一路朝着杨卫民家的方向而去。

至于地上留着的自行车轮胎印,他不在乎。

二十多分钟后,郑文山到了杨卫民家附近的地方。

找了一个巷子,重新将自行车收回口袋。

再次表演了一次‘飞檐走壁’之后,走到这条巷子的尽头,来到另一条马路上。

郑文山已经到了杨卫民家不远的地方。

不再继续隐藏自己的脚印,因为他此时换上了陈阳的鞋子,脏就脏点吧。

郑文山大大方方地走到杨卫民所住的院子旁。

这个为了巴结刘青水、妄图攀附权贵的帮凶;

这个昧着良心帮聋老太太销毁易中海罪证的帮凶;

这个亲手粉碎了他通过正规途径讨回公道的希望的帮凶。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尽管杨卫民仅仅是销毁了易中海的犯罪证据,并未直接参与气死郑母李爱玲的事件。

但郑文山对他的仇恨丝毫不亚于对易中海的憎恶,甚至可能还要更强烈几分。

易中海这类人,不过是借着这个特殊年代的社会氛围。

才能挥舞着道德大棒,凭借所谓的“管事大爷“头衔和八级工的身份作威作福。

这个年代强调集体主义,强调团结,人人都害怕被视作异类,他的那套说教才得以奏效。

但追根溯源,易中海之所以能够肆无忌惮地作恶。

正是因为有王冬梅、杨卫民之流的包庇与纵容。

若不是他们的袒护,易中海早就该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了。

倘若是在2010年之后的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人们早已看透了这类人的把戏。

再想挥舞道德大棒来胁迫他人,即便不是痴人说梦,也绝对不可能像在这个封闭的年代这般得心应手。

这种行径,在后世必将遭到舆论的强烈反噬。

不是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吗?

跟这种人保持距离,否则哪天他们被雷劈了,指不定还得连累到你。

离开这个特殊的时代,易中海顶多就是个工资高一些的绝户而已。

想要做坏事,想要动不动给人当长辈?想要动不动给人做主?那只能说是想得多了!

然而像王冬梅和杨卫民这类人却截然不同。

无论身处哪个时代,只要这类人本质恶劣,他们作恶就易如反掌。

而且总能轻而易举地达成目的。

他们不仅会严重干扰普通百姓的生活,更会毒化整个社会的风气。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2006年应天府的汪告。

他仅凭一己之力就掀起全国范围内的热议,成为“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现象的标志性案例,给社会道德和司法公信力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

这种负面影响甚至延续到了郑文山穿越而来的2060年,依然未见好转。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位汪姓人士后来被调离法院系统,转而去街道办工作。

因此,派出所小张那句“姓王的果然没好人”的戏言,在某种程度上还真得到了现实的印证^_^

想到这里,郑文山突然有些怀疑,汪告会不会跟王冬梅有什么关系?

这个念头一旦出现,就再也挥之不去。

也不知道王冬梅全家现在怎么样了?

办完手头上的事,有必要去好好探查一下。

王冬梅和李会民夫妻在电台上留下那么密集的手印,这个罪名无论如何都逃不掉,最起码也是个终身监禁。

无论他们承认与否,这点毋庸置疑。

郑文山最关心的其实是他们的那对儿女。

特别是王冬梅当时在四合院说的那句话:“郑文山,你这叫什么话!我丈夫当然在,不仅我丈夫在,我儿子女儿也在,我儿子跟你差不多大,但他可不会像你这样没有礼貌!”

这件事明明才过去半个多月而已,但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已经过去很久了似的。

探查后王冬梅儿子如果被放出来来的话。

郑文山觉得有必要采取行动,对其进行物理阉割。

这个想法很强烈,因为他突然意识到,说不定王冬梅儿子就是后来的那位汪告的父亲呢?

这个可能性并非没有。

仔细算算时间,那位汪告据说是70年左右出生的人,这个时间差不多是能对上的。

而且汪告搞出那么大的事情,居然还能在街道办工作,很可能就是继承了王冬梅的ZZ资源。

毕竟如果不是郑文山的横空出世,以王冬梅留下的ZZ资源,为儿孙铺路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虽然这里只是一个平行空间。

但郑文山觉得,既然来一趟,那就要为这个世界做一些事情。

说不定就能让社会道德一直好下去呢!

也就不会出现那种看到有人摔倒了也不敢去扶的事情,毕竟谁没有老的一天呢!

郑文山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

王冬梅的时代已然过去,今天,是时候清算杨卫民了。

他作为一个副厅级的厂长,可没有像刘青水那样的警卫员配置。

杨卫民的住所也不是刘青水居住的那种机关大院,而是由工厂分配的一个单独的小院。

这样的居住环境反而为郑文山的复仇行动提供了便利。

来到院墙外时,郑文山先进入空间仔细查看了一番,确认杨卫民一家人都安稳的睡着,没有任何异常。

虽然此时已经快夜里十一点四十了,但郑文山并不准备使用今天的最后一次四合院外“瞬移”机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