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 第282章 西风东渐,佛影暗涌

太极殿外的青铜麒麟兽还沾着晨露,宫门前的朱红幡旗突然猎猎作响。

\"陛下!西市方向有马队!\"

值殿宦官的尖嗓刺破朝雾时,刘备正站在汉白玉阶上,手里还攥着方才退朝时老木匠塞给他的木刻小老虎——那是方才新选的参议太常,说要送未来太子当玩具。

他指尖刚碰到老虎尾巴上的木刺,便见三十余骑从朱雀大街奔来,最前一人铠甲开裂,面覆血痂,怀里还抱着具蒙着青布的尸首。

\"陈震!\"刘备一步跨下三阶玉阶,玄色冕旒在风里乱颤。

为首骑士猛地勒住缰绳,枣红马前蹄扬起,带起半街尘土。

陈震滚鞍落马,膝盖砸在青石板上\"咚\"的一声,怀里尸首跟着跌落,青布滑开半截,露出半截染血的玄铁甲——是句扶的副将铠甲。

\"陛下!\"陈震抬头时,左脸一道新疤从眉骨划到下颌,\"使团...使团出玉门关时一百零八人,回来只剩三十三个。\"他喉结滚动,伸手去扶身侧的尸首,指尖却在青布上洇开一片水痕,\"句副使...上月十五在大月氏王庭染了恶疾,咽气前还攥着陛下给的蜀锦,说要带回去给夫人做裙料...\"

刘备弯腰去搀陈震,掌心触到他甲胄下的冷汗,凉得像浸过冰窖。

远处传来抽噎声,是使团里几个年轻随从,他们卸了兵器,抱着染血的行囊跪在地上,有人脖颈缠着渗血的布带,有人脚踝肿得塞不进皮靴——这些本该在长安酒肆里喝葡萄酿的少年郎,此刻眼里只剩戈壁滩的风沙。

\"传太医院!\"刘备回头吼了一嗓子,又蹲下来替陈震理了理散乱的发绳,\"先喝口热水,慢慢说。\"

陈震抓着刘备的龙袍袖口,指节发白:\"陛下,西域乱了。\"他声音像砂纸擦过铜器,\"匈奴残部勾结康居人,劫了我们三次商队;大宛王为争位杀了汉使,贵霜的沙门却在劝他'放下屠刀'——说是劝,实则庙里的僧兵比王庭的卫队还多!

臣在蓝氏城见过,贵霜太子要娶亲,佛僧说新娘八字克佛,竟当众剃了太子妃的头发!\"

他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里渗出血丝:\"还有那些佛经...他们拿金粉抄了贴在城墙上,说'汉家皇帝不如佛主慈悲'。

臣让译官抄了一卷带回来,您看——\"他从怀中摸出个油皮纸包,打开是卷染着血渍的贝叶经,\"里面写'一切众生皆可成佛',可后面又说'需向佛庙捐三分之一家产方能度化'。

这哪里是佛?

分明是拿经书当刀子割百姓的肉!\"

刘备的拇指缓缓摩挲着贝叶经上的金粉,眼底渐起暗涌。

他身后的宦官捧着金漆托盘过来,他却摆了摆手,亲手将茶盏递到陈震手里:\"句扶追封镇西将军,入昭烈祠。\"他声音很轻,却像锤子砸在青铜上,\"所有阵亡的兄弟,每家发五十石粟米,三亩良田。

活着的...去尚衣局挑新甲,太医院轮班守着,谁要是敢怠慢——\"他抬眼扫过阶下的宦官,\"朕剥了他的皮。\"

陈震突然伏地叩首,额头撞在石板上\"砰砰\"响:\"陛下,商路通了!

臣用蜀锦换了萨珊的琉璃,用蜀刀换了罗马的玻璃镜,龟兹王说只要大汉派兵驻轮台,他愿把盐井分我们三成!\"他抬起头时,脸上血痂混着泪水,\"可再不通的...是人心。

那些小国的贵族见了佛僧就跪,见了汉使却要问'你们皇帝信佛吗'。

臣怕...怕有一日,我们的百姓也开始跪泥胎!\"

殿角的铜鹤炉飘来沉水香,混着陈震身上的血腥气,呛得人眼眶发酸。

刘备伸手将他扶起来,指腹蹭过他脸上的血痂:\"你做得很好。\"他转向身后的侍中,\"传旨:鸿胪寺设西域司,专管商路与佛事;少府拨十万贯,在玉门关建驿站,给使团修祠堂。\"

\"陛下!\"

一声低唤从殿内传来。

陈子元不知何时立在门槛处,玄色官服下摆还沾着早朝时的龙涎香。

他目光扫过陈震怀里的尸首,又落在贝叶经上,喉结动了动:\"臣想借贝叶经一观。\"

刘备将经卷递过去,指尖在陈子元手背上轻轻一按。

陈子元垂眸接过,指腹触到经卷上的血渍,像是触到了两千里外的风沙。

他抬眼时,目光掠过阶下跪着的使团成员——有个少年正攥着块碎琉璃,在阳光下照出七彩光斑,那是萨珊的物件。

\"陛下,臣想去偏殿说些体己话。\"陈子元声音放得很轻。

刘备点头,转身对陈震道:\"你先去尚食局用些热粥,下午朕让黄门监带你去看新赐的宅第。\"他又对左右使了个眼色,两个宦官便上前搀起陈震,少年们跟着起身,有人一步三回头地望着阶上的玄铁甲,像是望着自家兄弟的尸骨。

偏殿里燃着松烟墨的味道,案几上摊开着幅褪色的《西域舆图》。

陈子元将贝叶经平铺在地图上,金粉字正好盖在贵霜国的位置:\"陛下看,萨珊与罗马在西边打仗,贵霜趁机扩了佛庙;匈奴残部占着天山北麓,断的不只是商路,更是我们的耳目。\"他指尖划过玉门关,\"臣想派王连去轮台,带着蜀锦和医匠——不是当商人,是当先生。

教他们织锦,教他们种稻,教他们汉家的'仁'比佛的'慈悲'实在。\"

刘备拈起块炭笔,在舆图上点了点疏勒国:\"佛僧能建庙,我们便能建学宫。\"他目光灼灼,\"朕要让西域的孩子读《孝经》,胜过念《金刚经》。\"

\"陛下圣明。\"陈子元从袖中摸出卷羊皮纸,展开是歪歪扭扭的罗马文字,\"这是陈震从罗马商人那里抄的,说他们皇帝要派使团来。

臣想...用蜀中的茶叶换他们的战马,用漆器换他们的工匠。

等商路稳了,再让羽林卫的百夫长混在商队里——\"他手指在地图上画了个圈,\"不是去打仗,是去看地形,记水草。\"

殿外传来更漏声,已是未时三刻。

刘备突然将炭笔一掷,笔尖在舆图上戳出个洞:\"南征的事,你定的人选如何?\"

\"张合督交州,庞德镇南越。\"陈子元从怀中取出军报,\"张合善用弩,交州多水,连弩能破象阵;庞德惯骑射,南越山险,快马能追獠人。\"他将军报推过去,\"不过...军部的调兵符,臣让赵累收了。\"

刘备挑眉:\"你信不过他们?\"

\"信得过。\"陈子元望着案上的贝叶经,金粉在夕阳下泛着冷光,\"但信不过人心。

当年高祖说'非刘氏不王',可最后乱天下的是外戚;光武说'退功臣,进文吏',可最后乱天下的是宦官。\"他指尖敲了敲军报,\"军权要收,但得让他们觉得是自己交的。

张合的儿子在太学当博士,庞德的夫人管着少府的织室——陛下说,他们是更想要交州的军功,还是更想保家人的平安?\"

刘备突然笑了,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起来:\"你这肚子里的弯弯绕,比成都的九眼桥还多。\"他拿起军报,用玉玺重重一盖,朱红印泥溅在\"张合庞德\"四个字上,像两朵正在绽放的血花,\"准了。\"

殿外传来喧哗声,是新选的参议太常们下了承明殿,正挤在御花园里看孔雀。

有个穿短褐的老匠举着木刻的孔雀,非要和真孔雀比谁尾巴漂亮;卖菜的老妇攥着算盘,说要给尚食局算菜价,省得他们贪钱。

陈子元望着窗外的热闹,又低头看向舆图上的洞——那是炭笔戳的,却像极了即将被捅破的窗户纸。

他伸手将贝叶经收进檀木匣,锁扣\"咔嗒\"一声,像是给某种隐患上了枷锁。

\"陛下。\"他转身时,眼里有星火在跳,\"十年前我们在新野草庐里说'待天下有变',现在...变来了。\"

刘备走到他身侧,望着窗外的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影子里,一个是穿龙袍的帝王,一个是着官服的丞相,却像是当年在涿县卖草鞋的两个少年,蹲在草堆边画着天下的模样。

\"那就让他们变。\"刘备拍了拍他的肩,\"只要我们的刀够快,剑够利,这天下...终究是汉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