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 第252章 贵霜风云与家事笑谈

临淄宫的晨雾还未散尽,陈子元的马车已碾过青石板,停在驿馆朱漆门前。

门房见是羽扇纶巾的大汉军师,慌忙掀开棉帘,却见他袖中坠着的玉玦在风里轻晃,那道裂痕像道凝固的闪电。

贵霜使者正跪坐于胡床之上,锦袍上金线绣的火鸟在烛火下泛着冷光。

见陈子元进来,他慌忙起身,双手捧上金漆木匣:\"军师大人,我家太子殿下钦慕大汉天威,愿以大夏故地三城为聘礼......\"

\"三城?\"陈子元指尖叩了叩案几,目光扫过木匣里的羊皮地图——所谓\"大夏故地\",不过是贵霜与萨珊拉锯战中千疮百孔的废墟。

他忽然笑了,\"使者可知,当年博望坡一把火,烧的是十万曹军粮草;如今敦煌的烽火台,三昼夜能传讯到长安。\"

使者的额头渗出细汗:\"这......这是诚意,太子殿下愿与大汉结秦晋之好......\"

\"秦晋之好?\"陈子元突然掀开窗棂,晨风吹得案上文书哗哗作响,\"春秋时秦晋联姻,后来崤山之战,晋人俘获秦军三帅。

贵霜王庭七子争位,你家太子连王都未必做得稳,拿什么保证十年之约?\"他俯身逼近使者,声音陡然沉下去,\"回去告诉贵霜太子,大汉公主金枝玉叶,不是给乱臣贼子当筹码的。\"

使者踉跄后退,木匣\"当啷\"落地,羊皮地图上的红砂簌簌洒了一地,像未干的血。

回到宫中时,刘备正站在舆图前,手指重重按在敦煌位置:\"元直,孤昨日翻了西域都护的密报,贵霜在葱岭囤积的粮草够十万大军吃半年。\"

\"所以联姻是糖衣。\"陈子元解下玉玦放在案上,裂痕在舆图投下阴影,\"他们要的不是公主,是大汉对西域的放松警惕。\"他抽出一支朱笔,在敦煌、酒泉、张掖连画三道线,\"臣已命徐晃率三千玄甲军进驻玉门关,每五十里设烽火台,河西四郡的粮草全部转移至地下粮仓。\"

刘备盯着舆图上的红线,忽然握住他的手腕:\"你昨夜又没睡?

眼下青得像涂了墨。\"

陈子元抽回手,将朱笔插入笔山:\"陛下,臣让人去买了西域的葡萄种子,等开春在洛阳试种——要让西域人知道,大汉的葡萄甜过他们的马奶酒,城墙硬过他们的弯刀。\"

午后的工部衙门飘着松烟墨的味道。

陈子元站在案前,手里攥着半卷未干的图纸,指节因长时间握笔泛着青白。

几个年轻匠人围在旁边,其中一个小徒弟忍不住嘀咕:\"这城墙根基要打八尺深?

以往可没这规矩......\"

\"以往?\"陈子元抬头,眼底的血丝像蛛网,\"以往的城墙能扛得住投石机?

能防得住火油弹?\"他扯过一张纸,唰唰画了个立体图,\"看见没?

根基用夯土加石灰,城墙中间夹一层竹筋——当年在荆州修防洪堤用的法子,搬到城防上一样管用。\"

老匠头捋着白胡子笑:\"军师这是要把全天下的城都修成铁桶啊。\"

\"铁桶?\"陈子元将图纸递给徒弟,突然揉了揉太阳穴,\"等铁路修到西域,到时候运兵的车皮比铁桶还结实。\"他转身看向窗外,工地上传来打夯的号子声,\"等这些城修好了,等铁路通了,贵霜的马队就算能翻过葱岭......\"他没说完,低头继续改图纸,墨迹在纸上游走,像在编织一张看不见的网。

直到夕阳把窗纸染成橘红,陈子元才踩着暮色回府。

还没进院门,就听见前院传来震耳的大笑:\"小瑜儿,腰板挺直!

拿剑不是拿笔,手腕要像张飞爷爷的蛇矛——\"

推开门,只见张飞叉着腰站在青石板上,豹眼圆睁,手里举着柄木剑。

陈瑜穿着月白儒生长衫,发带散了半缕,正手忙脚乱地去接木剑,剑尖差点戳到自己下巴。

\"三叔公!\"陈瑜见父亲进来,耳尖霎时红了,木剑\"当\"地掉在地上。

张飞大笑着弯腰捡起剑,拍了拍陈瑜后背:\"元直你可算回来了!

你这儿子文弱得像团云,前日我带他去校场看演武,他见着马都打哆嗦——\"他把木剑塞到陈瑜手里,\"小瑜儿,再来!

扎马步时膝盖别弯,你爹当年在博望坡蹲草窠子埋伏,一蹲就是半夜......\"

陈子元站在廊下,看着儿子咬着嘴唇重新摆好姿势,木剑在手里抖得像风中的芦苇。

他忽然想起昨日在书案上看见的《左传》批注,小瑜用蝇头小楷写着\"城濮之战,退避三舍非怯也,谋也\"——那字迹比自己当年工整十倍。

\"三叔,\"陈子元走上前,伸手替儿子理了理散掉的发带,\"小瑜不爱舞刀弄枪,随他......\"

\"随他?\"张飞瞪圆眼睛,震得屋檐下的铜铃直响,\"当年你在新野当军师,要不是关二哥护着,早被曹仁的骑兵冲散了!

这乱世里,文才武略得两条腿走路——\"他突然放软声音,拍了拍陈瑜肩膀,\"你爹当年第一次拿剑,还砍了自己的鞋帮子呢。\"

陈瑜抬头看父亲,眼睛亮得像星子:\"爹,我想学。

就......就学两招防身。\"

陈子元望着儿子泛红的耳尖,又看了看张飞手里的木剑。

风掀起院角的竹帘,露出墙根那株他亲手栽的桃树,花苞正鼓鼓地打着朵儿。

他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初到三国时,在草庐里读《出师表》的自己——那时的他,又何尝不是文弱书生?

\"好。\"他弯腰捡起地上的木剑,递给儿子,\"但每日亥时前必须回房读书,《孙子兵法》背不熟,不许吃饭。\"

张飞大笑,一把搂住陈子元肩膀:\"这就对了!

走,我让厨房炖了鹿肉,吃完继续练——\"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周平的声音隔着围墙喊:\"军师!

陛下急召!

说许都送来密信......\"

陈子元的手顿了顿。

他望着儿子眼里尚未褪去的兴奋,又看了看张飞腰间的酒葫芦,忽然伸手拍了拍陈瑜头顶:\"你先跟三叔用饭,爹去去就回。\"

他转身时,玉玦在腰间轻晃,那道裂痕恰好接住了最后一缕夕阳。

周平递来的密信还带着马背上的寒气,他拆开看了两行,脚步微滞——许都的密报上,\"曹操孙权魏王\"几个字像火星子,烫得指尖发疼。

宫灯次第亮起时,临淄宫的角楼传来第一声更鼓。

陈子元望着殿内跃动的烛火,忽然想起今日在驿馆对贵霜使者说的话。

这乱世里,从来没有绝对的安稳,有的只是——

他摸了摸腰间的玉玦,裂痕在掌心刻下一道浅痕。

该磨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