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 第238章 兄弟情深,家事难缠

偏殿里的檀香烧到第三柱时,张飞的拳头终于砸在案几上。

“这算什么话!”丈八蛇矛在地上拖出半道深痕,他脖颈的青筋跳得比擂鼓还急,“陛下说‘等丞相定夺’,云长,你说咱兄弟俩的事,何时轮到外人——”

“翼德。”关羽放下茶盏,青瓷与木案相碰的轻响像根细针,扎破了张飞的火气。

他指节抵着案沿,丹凤眼半垂,“子元不是外人。”

殿外传来脚步声,张飞立即梗着脖子站直,却见进来的是个捧着铜盆的小宦官。

温水浸着帕子递到关羽面前时,他才后知后觉摸了摸下巴——刚才拍案时溅了半脸茶渍。

“关将军,张将军。”刘备的声音从殿外飘进来,冕旒上的玉珠随着步伐轻晃,“子元说粮道通了,你们要的精铁,三日后到。”

张飞的眼睛瞬间亮得像点了火把:“真的?那俺的矛杆——”

“要最粗的枣木,配十二道铜箍。”刘备接过小黄门递来的手炉,指尖还带着刚才摸粮种的凉,“子元连铁匠都挑好了,说是涿郡老铁匠的关门弟子,当年给你打第一根矛杆的那位。”

关羽垂在身侧的手微微动了动,喉结滚了滚没说话。

他记得二十年前在涿县卖枣,那个总蹲在巷口敲敲打打的老铁匠,如今该是白发苍苍了。

“陛下!”张飞突然单膝跪地,铠甲撞在青砖上闷响,“俺老张听人说,您要组重骑军?”

刘备的脚步顿住。

“末将愿领!”张飞仰头,眼底的热意几乎要烧穿殿顶的琉璃瓦,“当年在长坂坡,要不是马腿陷了泥——”

“起来。”刘备伸手虚扶,指尖在半空停了停,终究没真碰到那副铠甲,“重骑军归你管,但甲胄不齐不许出兵。”他转身看向窗外,槐树新抽的嫩芽在风里晃,“子元说,你若再为矛杆的事堵他府门,就把你调去管草料场。”

“俺才不——”张飞的嚷嚷声卡在喉咙里,因为他看见关羽正朝他使眼色。

关二哥的丹凤眼一眯,准是有话要单独说。

待刘备的身影消失在朱漆门外,关羽才慢悠悠开口:“陛下这半年批的军报,有三成是子元的批注。”他屈指弹了弹案上的茶盏,“前日我去校场,看见他蹲在泥里量马蹄印——说要算清楚多少斤铁能护马腿不折。”

张飞抓了抓后脑勺:“那、那俺明日去丞相府谢他?”

“谢什么?”关羽突然笑了,眼角的细纹里浸着点暖意,“他要的不是谢。”他站起身,青绿色的袍角扫过张飞的铠甲,“走,去看看陛下说的粮种——你不是总说,吃饱的兵才有力气挥矛?”

张飞挠着脑袋跟着往外走,矛杆在地上拖出的痕迹,正好与刘备方才留下的鞋印叠在一起。

丞相府的垂花门刚转过,陈子元就听见女儿的笑声。

“阿爹!”陈舒跑过来时像只小雀儿,藕荷色的襦裙带起一阵风,“阿娘说你今日要教我算粮——”

“先让阿爹换身衣裳。”蔡琰从廊下走来,手里搭着件月白中衣。

她鬓边的玉簪晃了晃,是去年陈子元从南郡带回来的羊脂玉,“方才门房说,辽西来的陈管事在偏厅等着,说是带了族中子弟的束修。”

陈子元的脚步顿了顿。

他弯腰抱起女儿,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她软乎乎的后颈——这是他从前在现代哄侄女的习惯,至今改不掉。

“阿舒今日背《论语》了么?”他声音放得很轻,目光却扫过蔡琰的脸。

她素日总是温温柔柔的,此刻眼尾却压着点紧绷。

“背了‘为政以德’。”陈舒歪着脑袋,“阿爹说过,德比权大。”

“阿舒真乖。”陈子元在她额上亲了亲,把孩子交给乳母时,指腹蹭过她颈间的长命锁——那是用他第一次领俸禄打的,刻着“守正”二字。

偏厅的檀香有点冲。

陈管事见他进来,忙不迭跪下行礼:“三公子,族中听说您做了丞相,都高兴得紧。老夫人说,您堂侄陈安十六了,知书达礼,想送他来京城当差……”

陈子元没接话。

他站在门槛处,目光扫过陈管事腰间的玉佩——是辽西陈家特有的云纹,与他小时候见过的一模一样。

“陈管事。”他声音很轻,轻得像落在宣纸上的墨点,“我离开辽西时,族里可曾给过我半文盘缠?”

陈管事的额头沁出冷汗:“三公子那时……”

“那时我爹病得下不了床,求族里开仓借两斗米。”陈子元走到案前,指尖划过茶盏边缘,“大房说‘族规不借外支’,二房说‘米要留给嫡子读书’。”他突然抬头,目光像淬了冰的刀,“现在我做了丞相,倒想起我是陈家的人了?”

陈管事的膝盖重重磕在地上:“三公子明鉴!老夫人这些年常说,当年是她糊涂……”

“糊涂?”陈子元冷笑一声,“若我还是个穷书生,你们连我姓陈都要忘了。”他转身对门外的暗卫道:“把陈管事送到城门,给二十文盘缠。”又补了一句,“告诉门房,往后辽西陈家的人,一概不许跨进丞相府半步。”

“子元。”蔡琰不知何时站在廊下,手里捧着他常喝的蜜枣茶,“我让人备了晚膳,阿舒说要给你夹鸡腿。”

陈子元的脸色缓了缓。

他接过茶盏,指尖触到蔡琰的手背——她的手总是温温的,像春天的溪水。

“方才的事,你别往心里去。”蔡琰轻声道,“我让人查过,陈管事带的礼单里有辽东的人参,还有……”

“不用查了。”陈子元打断她,喝了口茶,蜜枣的甜在舌尖化开,“我让暗卫去调辽西陈家的底册。”他望着廊外的月亮,清辉落在他眉峰间,“当年我爹咽气前说,陈家的祠堂不能塌。现在看来……”他没说完,伸手替蔡琰理了理被风吹乱的鬓发,“阿舒睡了么?我去看看她。”

东次间的纱帐被夜风吹得轻晃。

陈舒蜷成个小团子,怀里抱着那只绣着云纹的布老虎——是陈子元亲手缝的,针脚歪歪扭扭。

他坐在床沿,替她掖了掖被角,目光落在床头的《算经》上——那是他特意让人抄的,字大,墨香淡。

窗外传来更夫的梆子声。

陈子元摸出袖中的密报,高顺的字迹在月光下忽明忽暗:“南山兵卒近日散了,说是汉营要发粮。”他折起密报,放进随身的檀木匣里,匣底压着张泛黄的纸,是他穿越前写的日记:“愿以智谋换太平,勿使家族成刀鞘。”

更夫敲过三更时,暗卫的暗号在院外响起。

陈子元打开门,接过那卷用黄绢裹着的册页——辽西陈家近十年的田产、商路、婚丧记录,都在里面。

他翻到第一页,烛火突然晃了晃,把“陈记粮行”四个字映得忽明忽暗。

蔡琰端着热粥进来时,正看见他对着那卷册页出神。

月光从窗棂漏进来,在他眉间投下一片阴影,像道未愈的旧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