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 第119章 军工厂试弩出岔子,黄河水灾搅风云

弩机的最后一支箭“噗”地钉进靶心,却只没入半寸。

关羽屈指弹了弹箭杆,青铜箭头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他靴底碾过满地箭簇,抬头时丹凤眼微眯:“这弩力道比寻常臂张弩强些,可射重甲兵怕是连护心镜都破不了。”他扯下靶上箭,指节抵着箭头往自己玄铁护腕上一戳——金属摩擦声刺得人耳膜发疼,护腕只留下道白痕。

“昨日辽东送来的铜簧弹力不足。”陈子元上前半步,指尖抚过弩身刻着的“汉”字铭文。

他昨夜在案头算的算式还摊在工坊案几上,纸角沾着墨渍,“已修书让匠头加炭重铸,新簧片半月内该能送到。”

刘备从靶前退开,皮靴踩碎结霜的泥块。

他接过关羽递来的弩机,试着拉了拉弦,臂弯肌肉微微隆起:“子元说这弩能连射十支,单是这一点便值了。”他转头时,眼角细纹里还凝着试射时的笑,“当年在汝南,咱们拿竹片削箭杆,射到第三支就裂成渣。如今能造出铜簧铁臂的十连弩...”

话音未落,辕门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三匹汗血马撞开栅栏,当先的信使浑身是泥,滚鞍落马时带翻了半筐箭簇。

他膝盖砸在冻土上,扯着嗓子喊:“明公!青州急报——黄河在白马口决堤了!”

刘备手里的弩机“当啷”落地。

他弯腰去捡,却先抓住信使的衣领往上提:“淹了几县?百姓伤亡多少?”

信使被勒得脖颈发红,从怀里摸出个浸了水的竹筒:“昨夜子时暴雨,堤坝年久失修...东郡、济北、平原三郡十八乡全泡在水里!有百姓抱着门板漂到树上,粮栈全塌了,疫病...”

“够了。”刘备松开手,竹筒“啪”地掉在弩机旁。

他转身时披风扫过熔炉,带起一串火星,“云长,点三千轻骑随我连夜返程。子元,你带工匠把连环弩图纸收进铁箱,装船走水路——黄河虽溃,济水河道还通。”

关羽的青龙刀“呛”地出鞘半寸,刀光映得他眉骨更沉:“某带八百亲卫先去探路,明公走后队。”他冲信使甩了个眼神,“你领路,走野渡避开溃堤河段。”

陈子元蹲下身,指尖同时触到弩机的冷铁和竹筒的湿痕。

他听见自己心跳如擂鼓——三郡十八乡,按户籍算至少有十万百姓,粮栈一毁,不出七日必有人相食。

他把弩机塞进老周怀里,后者还攥着床子弩的图纸,指节发白:“老丈,铜簧改良的事你盯着,我写的炭量比例在案头第三卷。”

“子元!”刘备已经翻身上马,马鬃被北风掀起,“船在码头等你!”

海船破开浪时,陈子元正蹲在甲板上摊开地图。

烛火被海风掀得直晃,他用镇纸压住羊皮卷,指腹划过济水与黄河的交汇口:“白马口溃堤,水势会往东北灌,得先派民壮在乐安修分洪渠。”

刘备裹着狐裘坐在舱口,鬓角沾着咸湿的水雾:“粮呢?咱们在北海囤的三万石粟米,够不够?”

“不够。”陈子元抬头,眼底映着跳动的火光,“得开官仓、借豪族粮,再从徐州调粮——但徐州到青州要过泰山,山路难行,得用牛车载。”他掰着手指,“还有疫病,水退之后尸体泡胀,得让医官带石灰撒在积水处。最要紧的是...”他突然顿住,指节叩了叩地图上的虎牢关。

“最要紧的是防人。”刘备接过话,目光穿过船舷望向北方,“曹孟德在许都囤了半年粮,怕是早盯着黄河堤坝的旧账。”

陈子元摸出怀里揉皱的军制草案,最底下那张给辽东匠头的信被海水浸得发皱。

他突然想起昨夜张辽信里的话:“近日河北有商队说,曹军的粮车往河内郡运得勤。”他把信团成纸团扔进海里,看它被浪卷走:“明公,救灾要快。等曹操反应过来,咱们得先把人心拢住。”

船行至中途,负责了望的卒子突然喊:“北!北方有火光!”

陈子元攀着船舷望过去,只见水天相接处有几点暗红,像被揉碎的星子。

刘备的手按在他肩上,力道重得几乎要捏碎骨头:“是狼烟。”

海风卷着咸腥气灌进衣领,陈子元望着那几点火光,突然想起连环弩试射时,箭簇钉在靶上的闷响。

有些事,和造弩一样——看似只是木铁相击,底下早攒着千钧力。

船靠岸时,青州来的快马已在码头上候着。

信使的马臀上烙着“刘”字火印,却浑身是血:“明公,虎牢关方向...有大队人马动向。”

刘备解下披风披在信使身上,转头时目光如刀:“子元,去取我那幅《九州舆图》。”

陈子元应了一声,转身往舱里走。

他听见身后海浪拍岸,像极了熔炉里火星溅落的声音——那声音里,有新弩改良的算筹,有溃堤百姓的哭号,还有,即将撕裂长夜的金戈之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