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三国:我辅佐刘备再兴炎汉 > 第25章 风平浪静下的暗潮涌动

书斋里的松烟墨香还未散尽,王越这位暗卫发梢的冰碴子在炭火盆前簌簌融化,滴在青砖上洇出个浅灰的圆斑。

陈子元展开密报时,指腹先触到了那抹暗红的火漆——是暗卫惯用的鹤纹印,可纹路比往日浅了三分,像被什么硬物刮擦过。

“袁绍增兵黎阳?”他目光扫过密报首行,喉结动了动,“三千步卒?”

王越垂手立在案侧,玄色暗卫服上还沾着雪末:“回军师,暗桩回报,袁本初的兵卒都是新征的青壮,甲胄半新不旧,像是从勃海郡调过来的。”他顿了顿,声音放轻些,“曹操细作探徐州边界七回,末了回许都时,马背上多了两箱密封的木匣。”

陈子元的指尖在“七回”二字上顿住。

曹操向来信使往来频繁,从前探边界至多三回便歇,这回竟翻了一倍有余。

他抬眼时,正撞进王越眼底的焦灼——暗卫统领的眉峰紧拧着,连往日总挂在唇角的那丝冷硬笑意都不见了。

“其他诸侯呢?”他将密报卷成筒,指节叩了叩案几。

王越从袖中又摸出三卷竹简,依次摊开:“袁术在寿春扩了八百屯田兵,说是要种双季稻;刘表与孙坚在江夏对峙,前日射伤了孙伯符的右臂;吕布在河内收了帮马贼,倒像是要往太行山里钻。”说到最后一句,他扯了扯嘴角,“那厮向来没个准头,倒不足为奇。”

书斋外的北风突然卷着雪粒撞在窗纸上,沙沙作响。

陈子元望着案头蔡邕刚写了一半的《蒙学字课》草稿,“忠”字的最后一竖被墨晕染开,像道未干的血痕。

诸侯们各有动作,却都像隔了层纱——袁绍增兵不攻,曹操探边不犯,袁术屯田不战,倒比刀兵相向更教人不安。

“传令下去。”他突然起身,玄色大氅扫过案角的算学简,“全军进入一级戒备。乐进守北海,李典防琅琊,关羽带三千精骑去下邳——”

“军师!”王越突然插话,喉结滚动着,“暗卫在徐州的眼线……已有七日未传信了。”

陈子元的手悬在半空。

徐州是刘备刚接过来的州郡,根基未稳,暗卫在那里布了十二处桩子,从前就算大雪封路,也该有飞鸽传书。

他猛地转身,案上的羊汤碗被碰得晃了晃,热汤溅在《拼音简》上,将“人”字的拼音“r - én”晕成模糊的一团。

“王越,带二十个暗卫,换商人打扮,走泗水古道入徐州。”他的声音沉得像压了块铁,“若桩子还在,问清缘由;若……若不在了……”

王越单膝点地,腰间的乌鞘刀嗡鸣一声滑出半寸:“末将明白。”

待暗卫的脚步声彻底消失在廊下,陈子元才扯了扯领口。

炭火烧得太旺,他却觉得后颈发凉——这平静太反常了,像是暴雨前的云,压得人喘不过气。

“子元。”

刘备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这位青州牧今日未穿官服,只着件青布棉袍,可眉眼间的沉郁比穿朝服时更重三分。

他手里攥着卷染了茶渍的密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徐州的粮队,该到平原了。”刘备将密报递过去,“可糜竺的信里说,商队出了下邳就断了消息。”

陈子元展开密报的手在抖。

糜家是徐州首富,商队走的是最熟的官道,沿路有刘备的驻军护送,断不可能平白消失。

他盯着密报末尾“徐州各城近日无外敌来犯”的字样,突然想起三日前收到的另一封密信——是徐州城的里正写的,说市面上突然多了许多操洛阳口音的货郎,专挑破落户买旧铜器。

“情报网被破了。”他突然开口,声音像碎了的瓷片,“从徐州到青州,暗桩、商队、里正……他们在清我们的耳目。”

刘备的背猛地绷直了。

他伸手按住陈子元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棉袍渗进来:“子元,你且说该怎么办。”

“调徐晃的平原军往南压。”陈子元的指甲掐进掌心,“让关羽的精骑绕到泗水西岸,截断可能的退路。还有……”他突然顿住,目光扫过窗外——雪不知何时停了,檐角的冰棱在阳光下闪着冷光,像无数把悬着的刀。

此时,平原城的北城门下,一个裹着羊皮袄的斥候正跌跌撞撞冲进校场。

徐晃正蹲在墙根教新兵打绳结,见那斥候连滚带爬扑过来,甩了甩手上的草绳:“慌什么?”

“将军!”斥候的舌头冻得发硬,“糜家商队……糜家商队正往这边来!可……可他们的车轱辘印子深得出奇,不像是装粮的!”

徐晃的手顿在半空。

他望着远处被雪覆盖的官道,模糊的车辙印子像条蜿蜒的蛇,正朝着平原城的方向游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