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衣冠谋冢 > 第43章 儒蚀汉城·带不走殇

衣冠谋冢 第43章 儒蚀汉城·带不走殇

作者:欧阳少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14 00:47:24 来源:小说旗

周文渊的挣扎如同一块投入心湖的石子,在穆之心中漾开圈圈涟漪,却终究沉入名为“法度”的深潭。汉城的权力洗牌仍在继续,张府的废墟之上,新的格局在血腥与交易中悄然重塑。东野轩带人查封的卷宗、慕婉儿整理的物证、以及从张府核心密室中搜出的最后一批隐秘文书,被源源不断地送到穆之在州府衙门的临时签押房。

这日,一份特殊的文书被东野轩亲自呈上。他的脸色异常凝重,将一只密封的紫檀木盒放在穆之案头,低声道:“大人,此物…非同小可。是从张鸿升书房暗格深处启出的,有特殊机括保护,非张氏血脉之血无法开启。我们…用了些非常手段。” 他没有明说用了什么手段,但眼中的沉重已说明一切。

穆之挥退左右,只留下阿月如同影子般静立在窗边阴影里。他深吸一口气,解开木盒复杂的机括锁。盒内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本薄薄的、却仿佛重逾千斤的名册。

名册封面无字,纸张是特制的防蠹纸。穆之翻开,只看了几页,瞳孔便骤然收缩,一股寒意瞬间从脊椎窜上头顶!这并非襄水帮那本批注在《春秋》缝隙间的密码本,而是一份清晰无比、毫无遮掩的完整名单!

上面详尽罗列着:

所有参与秋闱舞弊、收受贿赂、买卖功名的考官姓名、官职、受贿金额、具体操作细节!

*所有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取功名的学子姓名、籍贯、花费金额、以及背后牵线的张府管事!

所有在州府及更上层为张氏提供庇护、参与分润、甚至直接下达指令的官员姓名、职务、联络方式、以及历年分得的“学田收益”或“孝敬”!

名单的触角,已远远超出汉城,深入荆州州府核心,甚至隐约指向了更上层的某些派系门阀!其牵连之广、涉及人员地位之高、罪行细节之确凿,令人触目惊心!

这不仅仅是一份罪证,这是一颗足以引爆整个荆州官场,甚至震动朝野的政治核弹!其威力,远非扳倒一个张氏家族可比!

穆之握着名册的手指关节因用力而发白,肋下的旧伤隐隐作痛,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他仿佛能听到名单上每一个名字背后牵连的无数张网,感受到那足以将他碾碎的滔天压力。张氏虽倒,但其盘根错节的关系网和利益链,依旧根植于这片土壤之中,甚至借着新势力的崛起,换了一副更隐蔽的面孔。

无形的压力接踵而至:

当晚,知府赵文博“恰好”来访,屏退左右后,脸上堆着前所未有的谦卑笑容,言语间却暗藏机锋:

“孤大人…劳苦功高啊!张氏伏诛,汉城上下无不感念大人恩德!这荆州的天,总算晴了!”他话锋一转,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穆之案头被布盖住的紫檀木盒,“只是…大人明鉴,这水至清则无鱼。张氏一案,首恶已诛,足以震慑宵小,彰显国法。若…若再将这网撒得太开,牵连太广…恐非朝廷之福,亦非百姓之福啊!”

他凑近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推心置腹的虚伪:“荆州乃文教重地,士林清议关乎朝廷颜面。若因一纸名册,引得整个荆襄士林动荡,无数官员落马,学子功名被革…这…这岂不是寒了天下士子之心?让朝廷威严扫地?更恐…恐授人以柄,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搅动南疆大局啊!大人您…前途无量,切莫因一时意气,断送了大好前程…南疆之路,本就险峻,若再树敌过多…” 他话未说尽,但威胁与“大局为重”、“维持体面”的暗示,已昭然若揭。

紧接着,新近被推举出来暂代书院山长、在地方颇有清望的一位宿儒(背后亦有新势力支持),也以“请教文教整顿”为名拜会,言语间同样透露出希望“适可而止”、“给犯错但尚有才学的年轻人一个机会”、“莫使书院彻底荒废,寒门士子再无进身之阶”的“恳求”。其言煌煌,其情切切,仿佛穆之若坚持彻查名单,便是破坏文教根基的罪人。

穆之独自承受着泰山压顶般的压力。他一遍遍地审阅着那份烫手的名册,每一个名字都像一根烧红的针,刺在他的良知上。销毁部分名单?只处置首恶?让那些同样吸吮民脂民膏、践踏科举公正的帮凶甚至主谋,继续披着“体面”的官袍,道貌岸然地指点江山?那刘学政的血、青花的泪、柳文星被拔去的指甲、还有无数寒窗苦读却被顶替的寒门学子的绝望…又算什么?可若不妥协…正如赵文博所言,他孤身一人,现在依然得罪了皇上,被流放往南疆之地,面对整个荆州乃至更上层编织的巨网,前路必将荆棘密布,寸步难行。他彻夜未眠,烛光映照着他疲惫而挣扎的脸庞。

阿月无声地走到穆之身后,冰凉的手指轻轻按在他紧绷的太阳穴上,笨拙却坚定地揉按着。她看不懂那些密密麻麻的名字(文化人的勾心斗角),但她看得懂穆之眼中的血丝和挣扎。她没有劝慰,只是用清冷的声音,在他耳边低语,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烧了它,或是用它。你在哪,我在哪。杀人,我替你杀。荆棘,我替你斩。” 这是她最直白也最坚定的支持,无关对错,只关生死相随。

慕婉儿看着师兄日益憔悴,她心如刀绞。她无法分担那份名单带来的政治重压,只能从物证角度提供建议。她找机会低声对穆之道:“师兄…名册…可否誊录一份?用秘法书写,分藏几处?或…或交由绝对可信之人,带离荆州?” 她在做最后的努力,试图为真相留下一线生机,哪怕渺茫。

东野轩依旧沉默如山。在穆之最终做出决定前,他只会忠实地执行命令——守护签押房,确保那份名册的绝对安全。他按着“青霜”的刀柄,眼神锐利地扫视着每一个试图靠近的人。他明白这份名单的分量,也明白穆之的艰难。他的忠诚,是此刻穆之唯一能依靠的武力屏障。

轩辕一刀不知何时,他又抱着酒葫芦,溜达到了签押房外的廊下,靠着柱子打盹。当慕婉儿忧心忡忡地走出来,与东野轩低声交谈时,他似乎被吵醒了。浑浊的老眼瞥了一眼屋内摇曳的烛光,又灌了口酒,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说给满心忧虑的慕婉儿听,声音带着浓重的酒意和洞穿世事的沧桑:

“法若有隙,人心可堵?堵得一时,堵得住人心鬼域千秋万世?”

这句话如同暮鼓晨钟,虽出自醉汉之口,却带着振聋发聩的力量!它直指核心——妥协只能掩盖一时的问题,却无法堵住人性中贪婪的鬼域。今日因“体面”“大局”而放过的罪恶,他日必成更大的祸端!这份名单,烧或不烧,都改变不了人心鬼域的存在。关键在于,持法之人,如何面对这永恒的悖论?

轩辕一刀的醉语,如同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穆之心中的天平,却也点燃了某种决绝的火焰。

穆之的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名册上。他缓缓起身,走到燃烧的烛火旁。火光跳跃,映照着他坚毅而疲惫的侧脸。他拿起名册,一页一页,缓缓地、郑重地,将其凑近烛火。

纸张在火焰中卷曲、焦黑、化为灰烬。墨写的名字,在火光中扭曲、消失。

赵文博等人希望看到的“销毁”,正在发生。

然而,穆之眼中没有妥协的释然,只有深不见底的悲凉与一种近乎残酷的清明。他烧掉的,是这份物理的名册,是引爆核弹的引信。但他心中,那份名单上的每一个名字、每一桩罪行,都如同烙印般刻下。他放弃的,是此刻玉石俱焚的清算;他坚守的,是未来在更合适的时机、以更稳妥的方式、逐步清算的信念。他知道,这是妥协,是向“文乱法”更高形态的暂时低头。但这也是他作为御史,在这荆棘遍布的南疆之路上,不得不做出的、带着无尽遗憾的坚守。

灰烬飘落,如同黑色的雪。带不走的,是那些被名单牵连、却因“体面”而暂时逃脱制裁者的罪孽,是那些沉冤之下仍未完全昭雪的殇。这份殇,将伴随着他,成为他御史生涯中一道永不愈合的伤痕,也化作他继续前行的沉重动力。

汉城的天空下,一场风暴看似平息,但最深沉的暗流,已随着那份名册的灰烬,悄然流向更广阔、也更凶险的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